图书馆口述史、影像史资源整理利用与公共服务研究
——以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为例
2021-01-07刘东亮国家图书馆
刘东亮(国家图书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开始进行口述史与影像史的实践活动,丰富了馆藏文献资源,拓宽了图书馆的业务功能,口述史学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推广。简言之,口述史是一种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方法,是由访谈者以笔录、录音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观点的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1]。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方法论,其重要性毋庸赘言,我国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正在逐步开展口述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作为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影像史学主要借助于电影、电视、照片等影视资料来研究历史,强调“以视觉影像传达历史事件、人物以及某些过程”[2],影像史学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普通人与当下的现实生活,“借助于历史现场、亲历者的记忆和口述,以及更多的具有民间色彩的视觉史料,力图挣脱文字思维的枷锁,撰写一部非官方的另类历史”[3]。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历史书写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鲜有文字记载普通民众生活的历史缺憾。
口述史与影像史资源是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需要指出的是,图书馆不只是收藏和保管口述史与影像史的机构,应该进一步思考如何正确开发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拓宽公共服务的渠道,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1 口述史与影像史资源的整理与剪辑
1.1 资源整理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资源的采集、加工、组织、管理、保存和服务等全生命周期过程,最终形成的文献成果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效能[4]。资源整理是其中一项十分基础且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面对庞杂的影像信息资源,图书馆员要厘清其基本属性,并进行必要的分类。具体操作上,首先要对原始素材进行分类。口述史与影像史资源的划分有不同的方向和维度:按主题内容来分类,可以分为政治历史、传统遗产、文化艺术、少数民族和语言文字、科学技术、公众生活等;按文件格式来分类,可分为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按资源建设方式和渠道来分类,可分为自建、合作共建、接受捐赠、征集、复制或购买等。如,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的已有资源包括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中国远征军、南侨机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代音乐家、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文化与科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等,而将这些原始资源收入馆藏的第一步就是根据内容分别将其归档到所属的专题中,并添加说明性信息。在分类之后要对信息进行登记,根据统一的分类标准和命名规范,确定素材登记项目的各个信息元,包括专题名、文件名、责任者、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时长等基本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文献登记应遵循客观著录原则,不得随意简化、更改、颠倒顺序或遗漏著录项目,并确保数据格式正确、数据唯一和著录完整。
1.2 文稿校注
文稿校注是指将口述史与影像史料的音频进行文字转录、校对、编辑的过程。这里需要注意口述史的真实性问题,出于口述史本身的特性,口述史料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一方面是因为口述者的记忆难免存在遗忘、疏漏、错讹等情况,另一方面是口述者难免被社会大环境所影响,因此,整理者需要基于历史事实、文献资料以及他人的讲述,对素材进行甄别、考证和核实。“科学、合理地对口述历史素材进行整理,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是图书馆口述历史工作者整理口述素材过程中应当坚持的原则”[5]“口述史学不仅要尽量客观地描述历史,而且还要从历史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口中得出对历史更深层次的认识,那就是在历史的背后——人们是如何看待他们的过去的?只有受访者与访谈者的历史性会晤才使人们有机会更深刻地认识历史”[6]。
在整理口述史、影像史文稿时,首先要对文字转录稿进行逐字校对,这一过程不需要根据口述内容调整前后顺序,仅需对一些明显的人名、时间、地点等方面的错误进行订正,必要时可添加注释说明,最终形成口述速记校对稿,从而为后期的成片剪辑提供字幕来源。不仅如此,保持文稿最初的原始性“可以给日后的资料使用者留出一个可供继续被阐释的开放空间”[7]。在口述速记校对稿完成后,需要对文稿进行二次整理,基本的要求是文从句顺、没有逻辑问题、尽量保持口述者叙述的语言风格。在二次整理的过程中,要在剔除口语中没有实际语意的部分,核实涉及重要历史事件的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讲述内容的内在关系调整前后顺序、拟写小标题等,增加口述史影像史文稿的可读性。在完成二次整理稿之后,需请受访者进行审稿,涉及隐私或者不愿公布的内容,要尊重其意愿进行修改和删除,最后的定稿要经受访者签字确认,并获得其著作权授权,避免出现知识产权和伦理问题。
1.3 成片剪辑
与文稿整理一样,影像资料剪辑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记录了不可复原的时间及事件,显示出影像独特的价值”[8]。一些文字无法体现的内容,如受访者的语气、手势、表情、访谈环境等,恰恰可以通过影像的方式传达给观众,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真实的历史。
口述史成片与影像史成片的要求有所不同。口述史成片是对人物口述史访谈的完整记录,一般不做过多的加工处理,只删除无效信息的片断,如黑屏、镜头严重抖动等。如果受访者要求不予公布或者限制具体公布内容,则应对相应内容进行黑屏处理、消除视频声音,并说明是依据受访人意愿隐去了部分内容。口述史成片需保留对访谈时间、地点、受访人、采访人的介绍,并以将文字转录的文本作为视频字幕,将不同机位拍摄的画面剪辑到一起,完整地按访谈时间顺序形成一条线性的口述史视频。此外,口述史成片需要添加片头和片尾文字信息,片头信息主要包括采访主题、受访人、采访人等,片尾信息主要包括:主办/协办单位、收藏单位、拍摄时间等。而影像史成片则是在“通过再现生活场景、刻画人物形象、凸显细节描写、呈现出了原生态的影音方式,真实客观地记录着现实生活”[9]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剪辑或艺术化处理。影像史成片需要根据所要表达的主题挑选合适的素材,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非线性剪辑,也就是说,影像史成片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不同视域出现的画面组合在一起,让观众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逻辑推理来理解这些影像片断所要传达的意义。
2 文献编目与保存
2.1 口述史、影像史成片编目
在完成成片的剪辑工作后,需要在提供服务之前对其进行编目,帮助公众更好地对其进行使用和研究。也就是说,编目的对象是经剪辑加工后的口述史、影像史成片视频,著录单位可以是一个具有独立标识的视频信息,也可以是一组成系列的视频资源。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口述史、影像史的原始资源十分庞杂,因此一般只适用于长期保存。《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规定编目元数据体系总体上分为四个层次,即节目层、片段层、场景层、镜头层,每个层次包含相应的著录项目[10],因此,视频成片的编目是需要分层的。口述史和影像史的单个成片是一个著录单元,可以将其视为一个节目层的记录;从这个成片中析出的视频信息为著录单元,可以将其视为片断层、场景层和镜头层的分析记录。分层编目的意义在于按照不同的层次深度逐步分析和标引不同类型的对象,更好地反映视频信息的丰富性,满足不同使用者的检索需求。
口述史、影像史成片著录项的元数据有描述元数据和管理元数据之分。以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的编目工作为例,其成片著录项描述元数据包括唯一标识号、分类、题名、受访者、责任者与责任方式、内容描述、时空范围、关联、权限、馆藏、附注等,成片著录项管理元数据包括制作与发布、视频技术与参数、版权等。需要注意的是,对成片进行编目时有些内容较为简单(如格式、语种、责任者等),有些内容则需要经过画面分析和总结才能完成(如分类、关键词、描述等),通过流程化、层次化的方式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内容进行编目,能够有效提高编目效率和数据质量。
2.2 文献保存
在完成成片剪辑和编目之后,需要对其保存,以下主要介绍分类保存和分级保存两种保存形式。
(1)分类保存主要是为了保障数据安全和满足将成片纳入图书馆馆藏体系的需要。① 原始素材。在对采制和收集的视频数据进行登记接收后,它们就成为了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这些资源作为原始素材将被永久保存。② 粗剪片。在对原始素材经过初步剪辑加工后形成过程片,这是制作不同用途和不同版本成片的基础。③ 成片。对粗剪片进行精剪、包装、添加字幕,使其成为可以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影片。
(2)分级保存是为了满足视频文献当前与长期利用的需要。按使用性质划分,可将视频资源分为长期保存级和发布服务级。① 长期保存级资源包含原始素材和经过剪辑加工的无压缩的成片,是以存档为目的、在确保原始数据内容和物理完整性的前提下采集并保存的音视频及图片数据,这些数据在较长时间内或技术更新后仍可被读取。② 发布服务级资源是指经过剪辑加工、转码和压缩处理的成片、音频及图片,这种级别的文件码率较低、体积较小,便于用户获取和使用。
3 使用口述史、影像史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的策略
3.1 传统服务
传统服务主要包含口述史与影像史资源的获取、宣传和推广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和检索,更为便捷地使用这些资源,图书馆也可以与相关口述史机构、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建立合作,通过合作共建、征集购买、接受捐赠等方式,最大化地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的资源服务为例,用户可在中国记忆项目实验网站上观看“我们的文字”“蚕丝织绣”“大漆髹饰”“东北抗日联军”等特色专题资源,包括这些专题中的口述史视频、非遗项目影像资料、手稿、照片以及文献档案等。同时,为了提高口述史与影像史资源的检索效率,国家图书馆正在建立专业的检索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或者全文检索的方式查找自己想看的内容,也可以选择分类检索的方式观看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源。
传统的服务内容还包括线上展览与线下推广服务,这也是图书馆提供口述史、影像史资源服务的重要方式。国家图书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视频、图片、录音、手稿等资源进行线上展示,增加了与用户的互动联系,便于用户更快捷地浏览线上资源。以中国记忆项目“我们的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字传承”线上展览为例,国家图书馆在网站上全方位地展示了采集到的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等资源,并结合馆藏中的历史文献、研究专著和作品图集等内容构建了在线展览专题库。不仅如此,这次展览的线下推广通过传承人的活态演示、观众现场的互动体验,吸引了更多的用户沉浸式地参与其中,多样化的展览形式为公众认知非遗影像资源提供了助力。
3.2 延伸服务
延伸服务是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利用口述史、影像史的资源开展的教育培训、建立工作标准规范、提供技术支持等服务,向公众传播口述史与影像史理论知识,分享具体的工作方法与实践经验,让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更加全面和立体。如,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2015 年启动了“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资源共建工作,来自全国多家图书馆和高校的相关院系参与到了这个项目中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图书馆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中国记忆项目举办了专题培训班,邀请相关领域学者进行理论授课,教学内容集中在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图书馆的口述史工作、口述史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等方面[11]。另外,此次培训还设立了工作坊和交流单元:在工作坊中,大家集中讨论了口述史资料的编目整理、口述史资源建设的技术指标和操作方法、“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第一批资源的建设情况等内容;交流单元形式新颖,邀请了纪录片导演郭柯放映其作品《二十二》,同时部分代表分享了口述史、影像史的工作经验和心得,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口述史、影像史的工作方法应用在纪录片中。
可以说,基于口述史、影像史资源的延伸服务,已经成为了拉近图书馆与用户之间距离的一个重要方式。图书馆通过组织口述史与影像史研讨会,或者以讲座、工作坊的形式进行教育培训,不仅能提高公众的兴趣,而且还与口述史专家、民间口述史项目参与者保持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了口述史、影像史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的传播和推广。
3.3 创新型服务
为了提高口述史、影像史资源的利用效率,鼓励公众参与到资源建设中来,图书馆可以利用新技术为用户提供数字资源互动服务。图书馆可以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并利用大数据技术与用户建立联系,根据用户的喜好进行口述史、影像史文献资源的推送与共享。目前,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正在开发专业化的网站系统,这个系统可以集中整合已有的音视频资源、图片、实物、手稿、文档等,用户可以在系统中进行多种媒体形式的文本检索,可在观看口述史、影像史视频之后发表自己的观点,网站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和相关评论为用户推送其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实现资源的点对点服务。除此之外,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利用微信、微博、豆瓣等移动App 和社交媒体平台主动推送和分享口述史、影像史的相关信息。如,在国家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推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通过对47 部非遗传承人影像纪录片的宣传,让公众近距离地了解非遗;主动利用网络社交新媒体(如抖音、豆瓣)推送《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口述国图》等影片,与用户建立活跃的互动关系,扩大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
除了积极利用已有的社交媒体外,中国记忆项目为口述史用户和爱好者开发了一款名为“记忆”的移动App。值得一提的是,“记忆”App 中预设了口述史采访中必需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家庭生活情况、教育和职业的经历、对社会历史和政治生活的相关看法等,可以为没有口述史工作经验的用户提供帮助。在“记忆”中,用户可创建口述史采访标签,可以选择应用中已有的采访问题,也可以自己编辑添加采访问题,编辑完成后即可通过视频录制或者录音的方式进行口述史采访,访谈完成后用户可随时通过“记忆”上传相关内容。
4 结语
图书馆口述史、影像史资源从后期的整理、编目、保存,一直到推送给公众提供服务,已经是一个比较完备的工作流程了,但也仍有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比如,图书馆口述史、影像史资源服务可以与阅读推广进行融合,建立特色专题资源库,将馆内自建、合作共建以及征集购买的数字资源进行汇总分类,进行相关实体图书的数字阅读推广服务;通过引入多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在社交媒体上开展数字图书导读、口述史影像史活动推介、资源服务等,让用户体验在指尖上阅读和观看的乐趣;与创客空间融合,设立口述史兴趣小组,提供专业的访谈设备和访谈环境,从而实现线上资源与线下实地体验的融合,方便用户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构建开放式的服务平台。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为了宣传与推广资源、提升服务品质,图书馆应该努力融合信息网络新技术、新手段,构建基于馆藏的口述史、影像史资源的新型服务平台,加强已有资源与新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引导和推动公众的使用需求,使口述史、影像史在公众中以更加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图书馆自身的社会价值与存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