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地震科普信息化发展的思考

2021-01-07张孟怡李国兴

天津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科普公众微信

张孟怡,李国兴,马 婷

(天津市地震局 天津300201)

0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年召开的“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阐释了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的关系以及科学普及的地位。国务院办公厅 2016年 3月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实现跨越提升作出总体部署[1]。新时代切实提升国民科学素质,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深度参与和主动作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地震科普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在当今融媒体时代,如何尽可能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地震科普需求、提升地震科普服务能力是地震科普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1 认识融媒体时代的特点

“融媒体”不是单一的媒体,而是一种整合媒体的理念,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利用各种媒体的互补性进行媒体资源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整合。传播平台互融互通是融媒体时代的一大特征[2],融媒体的关键在于“融”,那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式也有区别。

1.1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

2015年春晚的“微信摇一摇”是“微信”融合“电视”的典型案例,这让即时通讯应用“微信”和拥有30%收视率的春晚进行了一次深度融合。据统计,央视春晚送红包,“微信摇一摇”总次数 110亿次,峰值 8.1亿次每分钟。“微信”在春晚的助力下营销大获成功,通过“微信摇一摇”让很多“高龄”网民接受了微信支付;同时“央视春晚”有了“微信摇一摇”的助力增加了互动性和趣味性,增色不少。

1.2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整合

传统的纸媒——报社,推出了微信公众号、网站、客户端,这样形成了一种传播矩阵,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合作。中央电视台在重大时政报道中建立“融媒体编辑部”。津云中央厨房融合天津日报社、今晚报社、天津广播电视台、津云新媒体集团和天津支部生活社的优质资源,建成全媒体融合平台。

1.3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

带有网络机顶盒的电视机,开机可以看到已经错过的电视节目的回放。这是新旧媒体的深度融合,电视机已不再只依靠有线电视信号播出节目,可以上网、看直播甚至抢红包等。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发挥着作用,地震科普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那么如何巧妙挖掘各个媒介的优势,尽可能形成高效的传播矩阵,达到地震科普的目的,是每一位地震科普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2 地震科普信息化

2.1 地震科普工作进展

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科学普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即将科学技术知识、精神、思想和方法等通过有效手段传播给社会公众,被他们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从而进一步推动科学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科普也可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它不同于我们所接受的学校教育,但却又具有其近乎同等的社会性及持续性[3]。

具体到地震科普,可以理解成把地震基本科学知识以及基本应对方法等经过加工传播给公众,将晦涩难懂的术语变得通俗易懂、耐人寻味,使公众理解、接受,进而使公众参与到地震科普中来,让地震科普爱好者、跨界学者、学生、普通公民等扮演地震科普工作的参与者、推动者,最终培养全社会具备科学有序应对地震灾害的态度和能力[4]。

我国的地震科普工作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科普内容上来看早期的地震科普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地震常识类和前兆观测类。1976年唐山地震后,明显地增加了避震知识、自救互救知识、抗震知识等内容,到了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后,又明显增加了地震应急知识的内容。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安全的需要,到目前为止,地震科普的内容已经十分丰富和全面[5],几乎涵盖了震前、震中、震后的各个方面,如地震三要素、地震波、逃生避险、避难场所、灾后心理干预等。从形式上看,早期大多是传统的橱窗、展板宣传,更多依赖于报纸杂志等纸媒,随着传播理念的变化,各种各样的演讲、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互联网的浪潮将地震科普工作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地震系统内各单位都在努力将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来,推进网络化建设,搭建有效的传播平台,运用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为全新的地震科普传播形式的构建奠定了基础[5]。各单位在官方网站上增设科普宣传专栏甚至设立单独的科普宣传网站,官方微信、微博也相继开通,比如,天津市地震局2016年开通了官方微博“天津地震资讯”、官方微信“津震说”,强化了重点时段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能力;运用爬虫技术监控地震舆情,更精准地引导公众舆论;开通了线上 VR地震科普教育基地,让公众足不出户接受地震科普教育等等。

2.2 地震科普信息化发展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较 2020年3月提升 5.9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9.86亿,较 2020年 3月增长 8885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 99.7%,较 2020年 3月提升0.4 百分点[6]。

超大规模的网民数量说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应用,带来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传播表达的多样性,高效、便捷和趣味化成为科学传播的关键词。当前,我国以“科普中国”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平台使科普信息内容资源向外扩散,借助与腾讯、百度等企业合作,形成资源汇聚与资源传播的良性循环,“科普中国”累计传播渠道已达211家,科普员累计注册15.5万人[7]。

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民众按照防控要求尽量不外出,那么其获取防疫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源于互联网。《人民日报》发布的《一个喷嚏可以飞多远》的科普微动漫引起了受众广泛关注,“一定要戴口罩、打喷嚏要用手肘捂住口鼻、勤洗手”等评论转发占 75%以上,达到了很好的科普传播效果,并通过大量转发传递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满足了受众的求知需求和群体归属感[2]。

科普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带动科普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由此可见,地震科普工作在信息化的助益下,才可能实现长效化的目标。科普知识的更新是缓慢的,利用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公众对地震科普的需求,地震科普叠加信息化的手段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地震科普”的效果,而是“信息化×地震科普”的效果,如此一来,地震科普可发挥和施展的空间会大为增加。

我们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地震科普需求,提升地震科普服务能力。近年来,中国地震局各个直属单位和省市地震局都在积极探索信息化科普宣传方式,不同程度上拓宽了地震科普工作的宽度与深度。下面列举一些典型的地震科普信息化的模式。

①官方微信公众号。各地区地震部门相继开通了“官方微信”,其中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中国国际救援队、地震三点通、河北省地震局、北京市地震局官方微博粉丝名列前茅[8]。天津市地震局官方微信“津震说”开通以来,利用官微多次举办“防震减灾知识有奖答题”等线上活动,反响良好。“微信公众号”有其易用性特点,如用完即走、无需下载等。“微信公众号”具体来讲分为 2种形式,一种是“订阅号”;一种是“服务号”。

以“地震三点通”和“津震说”为例,二者同属于“订阅号”,侧重于地震科普知识的传播,在面对谣言及突发事件时可以及时发声,避免陷入被动的舆论地位。它是利用新媒体丰富地震科普教育方式,提升地震部门社会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订阅号的优势在于可以每天推送一条新消息,侧重于传播的功能。另一种公众号是“服务号”,以“陕西地震信息”和“福建地震信息服务”为例,要实现震时向公众自动推送地震相关信息的功能,这些服务功能需要利用腾讯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通过后台服务端实现。微信公众号的应用可以说是实现地震科普信息化的有效手段。

②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应用在地震科普知识展示方面。比如,北京市地震局研发的数字地震体验厅就是基于“数字地球”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信息平台,承载地震元素作为核心展示项目,可让观众真实地“看到、听到、感受到”地震的发生和地震波的传播。利用信息技术建设防震减灾数字科技馆,使科技馆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互联网展现在网民面前,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参观和互动[8]。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感、体验感、交互性等特点让地震科普变得有趣、新颖且更容易被公众接受,可以提升公众对地震科普知识的接受程度。

③手机 APP。手机 APP就是手机应用,是基于Andiord和IOS系统开发的移动应用客户端。“地震速报”APP可以第一时间把地震信息(地震三要素)推送给公众,默认的是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地震,该APP支持个性化设置,可以设置推送的距离和震级。地震科普方面,“宝宝地震安全”是由北京市地震局和儿童早教益智启蒙品牌“宝宝巴士”联合出品的儿童早教地震安全知识启蒙 APP。该 APP具有很高的下载量和评分,可将学习地震自救技巧、模拟不同情境的地震场景融入到 APP中,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科普性。

④短视频。近年来,制作精良的地震科普短视频层出不穷,比如北京市地震局推出的短视频《了解中国尊的抗震原理》、广东省地震局创作的《地震局在干什么》系列科普微视频等。短视频传达的内容通俗易懂,但又不乏科学内涵和深度。现阶段依靠抖音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包括河北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等多家地震系统单位。尽管现阶段宣传成效(主要从粉丝数量和点赞数量而言)并不突显[3],但是这已经说明地震科普工作开始逐渐探索抖音短视频领域,是深入探索地震科普信息化的良好开端。

2.3 地震科普信息化的机遇与挑战

近些年来,依托新媒体平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地震科普信息化成果已初具影响力,通过上文不难看出,线上地震科普的形式越来越丰富,线下的展现手段也在逐渐增加。融媒体时代,地震科普信息化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比如,地震行业相对独立,各地区地震部门的科普作品大部分由各单位自行主持研发,缺乏地区间的合作和跨领域合作,这也是导致一些优秀地震科普作品传播力度有限的原因;传统的科普是单向的,受众对于信息的筛选、接收和范围都很被动[9]。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兴起,受众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索取有用的地震科普知识,并通过自媒体平台参与科普,弥补传统科普的单向性、延后性、互动性不足等缺点[9]。有很多具备大量粉丝的科普自媒体号比如“混子曰”“果壳”等应运而生,这些科普自媒体号多专注各科技领域的科普知识,大多讲解公众感兴趣的热点问题。相比这些自媒体账号,地震部门的线上科普账号虽然发布的内容较权威,但是对热点问题的反应速度较慢,同公众的互动少,有些比较热衷于会议、活动的更新。

3 融媒体时代地震科普信息化工作思考

结合融媒体时代的特点,对于地震行业内取得的科普信息化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实践经验。地震科普工作者应该正视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3.1 探索建立权威的“地震科普平台”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科普知识在飞速传播的同时,网络负面舆论与谣言的发酵速度更加迅速。虽然目前地震系统很多单位开通了官方微信,当遇到“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由于“互联网”传播信息快捷的特点和个别“自媒体”号利用热点事件提高关注度的心理,经常会有一些“博眼球”的论调。对于“负面舆论”,我们要做的不是避而不谈、置之不理,而是找准突破口和抓住有效时机,利用权威的科普平台,主动发声,将舆论环境转危为安。地震部门应利用本行业权威性优势,打造权威的“地震科普平台”,在震时以及特殊宣传时段,如“5.12”“7.28”等,找准主动科普的时机,及时跟进媒体舆论,围绕公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快速发声,掌握话语权。

3.2 打造高素质地震科普队伍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地震科普队伍是融媒体时代地震科普信息化的标配,这就要求科普工作者与时俱进,具备复合型的媒体能力和媒体素养。融媒体时代科普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创作科普内容,还要了解各种信息化手段,储备心理学和传播学的知识等。对于地震行业而言,应大力培养行业内的高素质科普人才,支持科普工作者走出去交流学习,参加学术研讨会,了解学术界的前沿技术动态,做到地震科普同科技研发同步进行。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地震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地震科普联盟,充分发挥科技场馆、科普企业、民间地震爱好者等在地震科普工作中的作用[10]。

3.3 突出传统媒体权威性的优势

地震科普信息化并非完全摒弃传统媒体,地震科普信息化固然重要,但我们仍然要重视精品科普内容的打造,如果一味地研发传播技术而忽视了传播内容未免有些舍本逐末。任何新的传播手段都要以传播内容为根本。利用传统媒体权威性的优势,结合新媒体传播形式上的特点,2种模式合理并行,互相汲取优势,才能形成前进动力[3]。

3.4 结合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加强公众需求分析

首先要细分不同受众对象对于地震科普的需求。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官方网站值得我们借鉴,它的科普知识有些是按照年龄划分的,语言上风趣幽默但又具有科学内涵,阅读起来更容易让人接受。其次,顺应公众需求,提高地震科普工作的实效性[11],加强对于公众需求的了解,提升公众地震科普需求与科普内容创作的契合程度是需要思考的问题。除了进行传统的问卷调查,还可以从一些负面舆论或者公众的留言提问中看出一些端倪,往往公众不理解的就是该关注的地方。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如大数据分析技术,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要满足社会公众的心理需求和情趣,最终达到提高地震科普精准性的目的。

4 结 语

融媒体时代,地震科普工作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公众日益增长的地震科普需求,促进了地震科普信息化的发展。地震科普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和科学普及的新理念、新要求相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包括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差距[4]。地震科普信息化是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发展方向,地震科普信息化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对于地震科普工作者而言,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的优势,总结地震科普信息化取得的成果经验,不断审视自身,创新地震科普信息化形式,紧盯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稳步推进地震科普信息化发展。

猜你喜欢

科普公众微信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漫画
微信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