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局大力推进全域科普取得显著成效
2021-01-07李佳琦
李佳琦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天津300040)
0 引 言
近年来,天津市科学技术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全域科普,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科学技术普及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以来,共组织实施科学技术普及项目 63项,新认定市级科普基地69家,总数达172家,新获批国家级科普基地2家,总数达 31家;联合举办天津市第 33届、第 34届科技活动周等重大科普品牌活动,组织本市选手参加国家级科普赛事,荣获一等奖在内的各类奖项超过20项。天津市最新公民科学素质指数达到 16.58%,位居全国第三。
1 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科普工作顶层设计。2019年 3月,组织召开全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23家成员单位共同总结上一年度科普工作情况,审议《2019年天津市科普工作要点》,部署推进全域科普各项重点任务。2020年以来,会同市科协召开4次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围绕“十四五”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和全域科普中长期规划的编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科技周重大活动等开展深入沟通和协作,切实发挥科技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管理作用。
二是实施科普项目引导,提升科普创新能力和产品供给质量。通过实施科学技术普及项目,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力量,围绕人工智能、生态环保、防灾减灾等科普重点领域,研发推广一批科普图书、科普资源包、科普体验设备,设计制作一批科普微视频、宣传折页、海报画册等宣传产品,组织开展一批品牌赛事和专题活动,进一步提高本市科普创新能力和产品供给质量。2019年以来,市科技局共组织实施科普项目63项,其中研发类项目20项,活动类项目 43项,辐射人群超过 500万人次,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对科普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加强科普基地建设,打造全域科普重要载体平台。“十三五”以来,市科技局深入开展市级科普基地的认定和管理工作,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发掘专业场馆、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产业园区等社会资源,不断扩大科普基地覆盖范围。通过加大开放力度、组织特色活动、改善基地建设、组织人员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科普基地辐射范围和服务能力。截至“十三五”末,天津市市级科普基地总数已达到 172家,国家级科普基地达到 31家,年接待群众参观超过 1500万人次,为全域科普的深入推进和市民科学素养的持续提升提供了重要载体支撑。
四是组织科普品牌活动,提升全域科普覆盖面和影响力。会同市科协等部门共同组织科技周、科普日等全国性重大科普活动,促进全民参与共享全域科普成果,营造了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社会氛围。“十三五”期间,培育创办并持续推进了天津市科普讲解大赛、科普微视频大赛、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京津冀科普之旅、优秀科普图书评选等市级科普品牌活动,累计辐射带动超过700万人次参与关注,新华网、人民网、天津日报、津云等多家官方媒体对相关活动进行了持续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选拔和培训本市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参加全国科普竞赛,斩获包括一等奖在内的 20余项大奖,进一步提升了天津市科普工作的形象和影响力。
五是组织专题科普活动,瞄准科普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加大工作力度。近年来,市科技局围绕人工智能、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面向青少年、社区居民、农民等重点人群,通过组织科普讲座、科普图书赠阅、科普宣传品发放、科普专家“六进”等活动,支持开展群众性科普工作。特别是2020年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需要,组织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防震减灾专题等大规模科普宣传工作,通过组织权威科普信息统一推送、邀请专家科学解读、科普新媒体联动发布、专题科普作品创作征集和推广等工作,帮助公众迅速提高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科学认识、提升自我防护能力、提高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急避险技能,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辐射人群超过 2000万人次,充分发挥了科学普及工作应有的作用。由于在疫情防控科普宣传方面的突出成效,天津市在 2020年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上获得通报表扬。
六是夯实科普工作基础,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和运行情况监测。在全市建立拥有3300名科普专员的队伍,开展科普宣传、科学传播等工作。组织全国科普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推荐评选,共4个单位和7个个人获荣誉称号。组织科普基地政策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升科普工作者科学传播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结合科普讲解大赛、微视频大赛等品牌活动,聘请专业机构对参赛选手进行实验演示、讲解能力、视频制作等方面的专业化培训,进一步提升科普专业人才能力水平。组织科普数据调查统计工作,每年对全市科普资源投入状况共 6大类 124个指标开展系统调查,摸清底数,发现问题,形成报告,为本市科普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和后续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 经验与启示
市科技局作为科技主管部门,在全域科普工作的推动、实施和深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重视从政策和规划角度加强引领。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优势,在全市层面加强部门联动和统筹协调,科学编制“十四五”时期科普规划,为全域科普的纵深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二是重视科普创新能力提升。以项目引导方式激发社会力量关注科普、参与科普的积极性,并进一步带动社会资源的有效投入,以“财政小投入”换来“社会大收益”。三是重视发挥科普基地作用。通过市级科普基地认定、管理、服务等工作,不断提升科普基地特色化、专业化水平,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推动科普基地和科普专员在疫情防控、垃圾分类、防灾减灾等社会化宣传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四是重视科普品牌活动培育和发展。科普工作需要品牌引领,持续投入才能积累成果、产生效益。经过近5年的培育,科普讲解大赛、微视频大赛等品牌活动已具备了相当强的品牌影响力,社会关注度和参与度不断提升,社会效益显著。
3 今后展望与建议
针对目前天津市科普工作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十四五”时期,市科技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是大力开展科普基地认定和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开放科普场馆、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大型科研设施、科技型企业生产线和产品展厅等,鼓励社会各界的资源投入,为全域科普提供重要的载体支撑。深入挖掘科普基地的专业优势,避免“千篇一律”和“同质化”,支持打造特色展项和精品活动,促进科普基地资源共建共享共用,进一步形成科普合力。
二是支持科普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随着时代进步,群众对科普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科普的方式方法、技术手段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我们将在科普项目中加大对科普展品、展项、设备、装备的研发力度,将支持政策向企业倾斜,引导社会力量关注科普技术创新,培育科普企业壮大,助力科普产业发展。
三是努力完善科普政策体系。按照上级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会同市科协共同做好“十四五”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和全域科普中长期规划的制定、推动和落实,抓好《天津市科普条例》执行情况调研和条例的修订工作,加强与上海、北京等先进地区的学习交流,不断完善和优化本市科普政策体系,促进全域科普持续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