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2021-01-07陆嘉仪
陆嘉仪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0 引言
近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健康重视度增强,不断推动医疗事业快速发展。基于我国现代中医建设需求,临床大力发展中医药,于医院医疗服务中,中医药房药学服务起到至关重要影响,考虑药典记载中药类别繁多,对医疗管理质量具有较高要求,为确保医疗工作顺利实施,优化中医药医疗资源,避免不良用药情况发生,加强中医药房药学管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中药房药学服务质量与医疗工作开展质量具有直接关联性,因药房患者人流量较大,工作强度较高,管理涉及环节较多,易导致不良医患纠纷情况发生,阻碍医疗机构发展,其主观因素与中药处方合理性具有直接关联性,因中药处方误差诱发不良医患纠纷情况频发,开展有效处方分析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2]。现研究笔者为响应国家医改政策,推动中医药于临床大力实施,特针对中医药处方分析于中药房管理有效性进行探究,旨在提高中药处方用药质量,规避不良用药情况,特开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中药房处方为观察指标,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中药饮片处方400份为参照指标,其中门诊处方226份,住院部处方174份,涉及男性患者184例,女性患者216例,年龄区间21-70岁,均值(38.92±2.65)岁;以2020年1月至12月中药饮片处方400份为观察指标,其中门诊处方230份,住院部处方170份,涉及男性患者175例,女性患者225例,年龄区间23-69岁,均值(38.89±2.59)岁;统计分析两组中药房处方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后文比对需求。
1.2 方法
参照组沿用传统中药房药学服务,依据中药处方进行药物配置及用药指导。观察组开展处方分析,(1)规定处方书写,要求中药处方中规范填写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日期、用药剂量、规格、疗程、方法等情况要,要求书写清晰,字迹清晰规则,格式规范,明确药品剂量,避免用药混淆等情况发生,由处方开具后,要求医师签署姓名,并加盖公章,于中药处方转送之后,由复核人员或药师及时进行核查,以确保处方无误后进行共同签字,方可进行药物配置,若核对处方时,发现存在药物不合理等情况,则视为不合理处罚,联系涉及医师开展处方分析,明确处方问题,及时进行纠错[3];(2)明确处方分析管理模式,通过分析现在中药房处方管理弊端、现状等情况,明确管理弊端,通过检索文献方式,了解中药房处方管理有效性。考虑中药房中药类别较多,鉴别诊断需求较大,极易出现误差等情况,确保中药处方无误,加强药师监管方式,针对不合理处方及时进行筛查,明确处方存在问题,待审查无误后进行药物配置及发放。采用分级管理开展处方分析,第一级主要由医师进行处方开具,待门诊核对完成后,签署姓名,将处方发送至调剂师进行再次审查,若审查无误后,将处方交予副主任药师进行审查,审查无误后,再交于第四级管理小组进行审查,主要由药学专家、医生专家、护理部门专家共同组成,需确保一、二、三级筛查无误后,交由第四级专家进行处方合理性分析,避免用药误差情况发生。考虑处方有效性与医师专业素质具有直接关联性,加强医师培训,因中药饮片较多,临床鉴别难度较大,对药师专业素质具有极高要求,医院需开展有效药师培训工作,定期邀请资深专于院内开展课题讲座,针对药师开展饮片知识普及,以加强医师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培养,避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中药饮片滥用情况发生,以提高中药房药学服务水平。加强临床医师与药师之间有机联动,医师作为处方开具主要人员,要求其开具职称范围内处方,避免出现超职称处方或不合理处方发生,于临床处方分析中引入药师监管等方式,针对处方合理性进行客观评估,待发现处方不合理情况,由临床医师与药师共同分析,针对处方配伍禁忌等相关情况进行沟通,以提高中药房药学服务水平[4,5];(3)加强药师用药指导:于中药房药学服务中引入药师用药指导,针对药物使用情况对患者进行讲解,待处方审核无误后,合理进行药物配置,针对中药饮片服用方式、煎煮方式、储藏方式及用药禁忌等相关情况对患者进行讲解,确保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因患者因素导致药物使用不良情况发生,最大程度发挥中药药效,提高临床有效性[6]。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中药房处方不合理情况,主要指标包括给药途径不合理、药症不对、格式书写错误、剂量不合理、重复给药;采用满意问卷调研表,评估患者药学服务满意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中药处方不合理情况统计
参照组处方不合理25份,不合理率6.25%,其中给药途径不合理6份,药症不对7份,格式书写错误5份,剂量不合理5份,重复给药2份;观察组处方不合理4份,不合理率1.0%,其中给药途径不合理1份,药症不对1份,格式书写错误1份,剂量不合理1份;两组处方不合理率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药学服务满意度
参照组药学服务满意评分(76.25±8.49)分,观察组药学服务满意评分(90.17±9.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现代中医药推广,中医药于临床医疗工作占比增多,因中药饮片于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事件频发,受到临床学者高度关注。中药房药学服务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因高素质人才缺口较大,人力资源相对或绝对不足,就诊人流量增多,一定程度增加工作负担[7];加之中药饮片类别繁琐,临床鉴别诊断难度较大,于临床药物配置期间极易出现差错,是导致患者用药不良反应主要因素,加强中药房药学服务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
本研究笔者就多年工作经验,于中药房药学服务中引入中药处方分析方式,加强药师角色,通过合理规范处方书写格式,避免因中药处方辨识度不佳,导致的用药误差情况发生;开展四级药学处方分析,通过重重把控,由各组专家针对处方合理性进行客观评估,有效检出中药不合理情况,避免不良情况发生;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组织医师参与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及职业道德,有效落实药学服务,避免中药处方不合理情况发生;合理掌握用药禁忌、用药注意事项及用药方式,丰富药学知识,有效解答患者疑惑问题,开展药学指导[8]。经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处方不合理率6.25%,观察组处方不合理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学服务满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处方分析于中药房开展可显著降低处方不合理情况,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整体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