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四大理念与实践*
2021-01-07钟伟
钟 伟
(广州图书馆 广州 510623)
1 引言
如果说,政府部门投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公共图书馆“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那么,民间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则是公共图书馆多元化的另一种存在方式[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正式实施[2],为民间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民间图书馆不仅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阅读学习、交流分享和休闲娱乐体验的服务项目,还可以承担一定的文化宣传与教育的服务职能。因此,民间图书馆承担了公共图书馆的部分服务职能,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压力,弥补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的不足[4]。民间图书馆的存在价值不容忽视[5],其作为乡村或城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乡村或城市的民间文化服务形象,为振兴我国文化产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国家提倡全民阅读的今天,民间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的重要文化场所之一,由于缺少财政资金的有效支持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大多数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困境[6],其可作为的空间也十分有限。空间再造对于民间图书馆事业发展与转型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通过打造特色化、创新化、智能化、便捷化、内涵化的新型服务空间和制定个性化、多元化、品牌化、一体化的新式服务项目等可持续发展机制来吸引更多的人群走进图书馆,提升自身的服务效能和社会价值以及经济效益,是当前民间图书馆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图书馆空间再造案例研究方面,学者们对国内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经典案例开展了研究,如杨雄标[7]、王筱雯等[8]、杨赟[9]、林黎南[10]、曹明芳[11]、刘静静[12]等学者以国内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为例,从注重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空间、借助新型科技、优化服务结构、人文理念融合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实践;为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师生们的多元化服务需求,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工作也随之应运而生,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在不断加深,张晓雁[13]、黄少琴[14]、衣晓冰等[15]、朱朝凤[16]、马妮妮[17]、王彦等[18]、乔峤[19]等学者以国内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为例,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需要融合新兴技术、创造多元空间、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特色空间、拓展个性体验。本文以“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或“民间图书馆+空间设计”为检索词在CNKI 和万方等数据库进行题名检索,对检索结果去重和剔除非相关文献,最终检索结果显示为3篇。因此,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优选了国内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图书馆,从空间再造理念、空间再造经典案例分析、空间再造策略方面详细分析介绍了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工作的实践创新和特色,以期为国内民间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建设工作提供参考[20]。
2 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四大理念
民间图书馆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场所之一,其空间再造设计理念需注重体现出新时代对文化建筑的客观要求[2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应当充分体现出人性化、创新化、人文化、生态化等设计理念。吴俐的《图书馆空间设计探究》一书中论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22];段晓林的《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理念、创新及其实践——“图书馆空间再造与功能重组转型”研讨会在徐汇区图书馆举办》一文介绍了图书馆空间再造需要关注舒适性与人文性、生态性与可持续发展[23];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编写的《以人为本服务创新》一书中部分章节阐述了图书馆建筑与人文关怀[24],为本文的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四大理念提供了依据。
2.1 用户为本理念
民间图书馆面临着从单一性服务到多元化服务,从低层次服务到高层次服务转型的挑战[25]。这要求民间图书馆需要以“深化服务空间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为提升空间服务体验的重要突破口,努力尝试打破图书馆原有既定空间功能的局限性和单一性,积极构建起一种“以社会公众为本”的新型服务空间理念与形态,创新多元文化交流环境与场景式阅读氛围,注重多元文化特色元素的有效融入,致力于推动民间图书馆空间服务形态与创新服务内容都向纵深方向可持续性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更广阔、多元化、创新性的综合性文化空间服务体验场所。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可以通过在建筑外墙上做一些特色化的开窗设计,最大限度地保持图书馆建筑空间原有的质朴与人文艺术设计风格。民间图书馆的开窗方向设计可以选择朝向极佳的自然景观,让优美的自然景观晕染至图书馆内的多个服务空间,以提升社会公众的服务体验和满意度。浙江桐庐青龙坞·“言几又”乡村胶囊旅社书店建筑空间通过在跌宕错落的多个服务平台之间采用层次丰富的视线交织关系,让社会公众可以在书店内的平台实现辗转中漫游的休闲娱乐体验效果,即不见全貌,却可让公众在书店内的每一处停留或转身时可以欣赏到室外不同的自然特色景观,以创造出室内山水园林中寻趣的阅读休闲体验环境[26]。上海云端书店空间设计理念为白云之下,书海之间。该书店入口处和内部服务空间格局采用的现代化气息浓厚的玻璃材质设计,赋予室内服务空间简单通透的特点,利用自然光线在书店弧形屋顶所形成的漫反射,使室内服务空间的光线显得更加明亮与柔和。该设计不仅方便社会公众进出书店,还实现了公众在书店服务空间内可以酣畅淋漓地阅读学习与休闲娱乐[27]。广州Call me MOSAIC书店室内服务空间设计旨在关注每一位用户的实际需求与期望,以便更好地重新构建空间功能、服务项目、用户需求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关系[28]。保定新华书店空间服务设计以朴素、自然的设计方式构建起社会公众与图书的和谐关系,以打造简单、素雅、宁静、清新的书店内部空间设计风格。该书店以社会公众的内心实际需求作为书店空间功能布局的设计导向,旨在让公众真正成为书店里的主人,实现书店就是公众的书房。该书店还积极创造出书会、论坛和演讲等阅读推广活动,使书店真正成为一个知识与智慧的交融之地[29]。
2.2 创新服务理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民间图书馆需要通过创设新型服务空间的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让社会公众在民间图书馆可以体验到多元化空间服务与休闲娱乐[30]。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应当创设一些具有特色化、创新化、个性化的服务空间,如聚艺厅、音乐坊、体验区、人文馆、交流室、鉴赏厅等多元化服务空间,开展艺术展览、音乐赏析、阅读体验、文化沙龙、信息交流等系列服务和活动,打造集影音鉴赏、多媒体视听体验、经典人文作品推广、公众艺术素养培养于一体的民间文化服务空间[31],以满足用户对新型服务空间多元化的需求。扬州慢新华书店室内空间以“幈宫”为设计灵感,努力创设新型服务空间理念,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多元文化空间服务需求。该书店首层采用了白色亚克力书架作为室内屏风装置,将书店内部围合分割成了迷宫式的空间功能布局,书店内的半透明亚克力书架营造出了雾一般的视觉艺术体验效果;书店二楼的童书馆是幈宫书屋的升级“版本”,其空间功能布局延续了幈宫书屋的特定服务功能,旨在为儿童读者打造出一个《纳尼亚传奇》中仙境般的阅读场景;书店三楼是一个小型的珍藏书籍区,经过观文书屋出来之后便是书店的屋顶花园活动区域,以打造出一个微型的自然景观平台,让书店室内空间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休闲环境氛围[32]。
2.3 人文文化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公众的文化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民间图书馆唯有不断地融入创新设计思维理念,积极发展和创新民间图书馆空间服务设计模式[33],才能保持民间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可以将“地方人文文化元素”作为设计灵感,努力创设新型人文特色服务空间,以满足社会公众对民间图书馆多元文化空间的服务需求。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还可以将生活元素巧妙融入设计之中,图书馆内的服务空间装饰和家具可以采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艺术设计风格,通过运用先进的现代方式将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有机融于一体,以增强图书馆室内服务空间的中西人文气息。杭州Harbook书店为了满足公众对各种文化活动的需求,设置了一系列的多功能性服务空间,以独特的家具展示空间为特色,如书店内设置的咖啡区采用暗粉色色调,地面使用传统地板砖灰色色调,以营造一种梦幻般交流分享休闲的场景氛围[34]。苏州钟书阁整个室内空间以彩虹文化为设计元素,以彩虹绚烂的颜色变化来营造出不同的场景式阅读空间环境,同时积极创造出个性化、独特化的文化艺术服务空间,如儿童阅读区以白色椭圆形城堡艺术造型呈现给儿童用户,以更好地吸引儿童群体的视线和兴趣[35]。湖北省外文书店室内空间以“光锥”作为整个书店空间的视觉中心,围绕“光锥”的是书店的核心服务区,该区设置有童书馆、人文书房、丝路书房、艺术书房和未来书店等多个服务空间,旨在营造一种“每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的文化意境[36]。
2.4 生态发展理念
宁静、和谐、优雅的文化氛围对吸引社会公众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应当适当融合东方韵味,营造空间雅致的人文内涵和气息[37],可将“极简”设计理念作为空间功能布局导向,并恰当地融入中式设计元素,打造“绿植文化空间”和“墙壁文化空间”等特色服务区域,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语言表达方式,营造内敛而清雅、简洁而古朴端庄的环境氛围,以提升民间图书馆的文化品位和定位。例如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可秉持以自然生活为景观、以朴素文化为中心的现代高品质文化设计理念,注重强化图书馆建筑结构、空间功能所表达的含义,在室内家居布置及空间布局上注重考虑功能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在室内装饰材料运用方面尽量选择生态环保材质,以增强图书馆空间的亲和力、整体性和环保性。浙江德清远野·莫干书舍建筑景观设计集合生态环保、空间功能、农耕文化、人文艺术等设计理念,以便更好地展示出书舍场地特有的乡村特性和质地,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享受到书舍户外的优美自然景观,以达到一种公众在书舍内阅读、休闲之余就能够饱览稻田风光,实现多样化、多元化、创新化的动态场景式服务体验[38]。嘉兴湖光里文创零售书店室内空间在不破坏书店室内空间原有内部格局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设计,将湖光里书店的温馨、静谧设计风格赋于清新、自然的文创零售空间的设计之中,打造出江南气质浓厚的森系书店文化气息[39]。
3 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理念经典案例分析
3.1 秦皇岛阿那亚单向空间书店:人本理念的构建
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需要注重场景式阅读氛围的营造,以创造出“社会包容性”的开放空间,努力将图书馆内的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进行有效分解,并设置在同一场域范围内,让每一位社会公众在与他人交流分享时可以产生一个界限模糊的思考空间,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旨在对阅读空间进行新的探索和构造。秦皇岛阿那亚单向空间书店室内空间设计以创造一个以人为单元的互动空间为主要目标,其在书店建筑原有梁柱结构不改变的前提下,通过采用“包裹”和“消解”相结合的独特设计方式,创造出了多个“盒子”形态的场景式阅读空间。这些大小不一、样式各异的“盒子”场景阅读空间改变了书店原本功能单一的空间,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空间功能布局,实现让社会公众在书店内随意阅览时可以对所在空间进行趣味探索和体验。用户可以选择隐于一个人独处的“小盒子”阅读休闲空间,该空间安静隐蔽,适合沉浸于冥想;也可以选择走进开放式的文化交流分享空间,该空间氛围活跃,适合与新的朋友在这里交流与互动[40]。
3.2 桐庐先锋云夕图书馆:创新理念的融入
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需要注重创新设计思维的融入,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有机结合,以创造出新颖、独特、个性化的多元空间。如在图书馆建筑外观上可以采用青瓦屋顶、土坯墙和侧面高窗等传统特色的设计方式,图书馆建筑内部空间方面可以采用现代开放的功能设计模式,运用钢质、玻璃等现代气息浓厚的材质进行空间装饰设计,以体现出图书馆封闭而开放、厚重而轻盈的空间功能碰撞与融合的双重视觉艺术效果,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室外自然景观和灯光照明设计,使图书馆成为该区域的具有创新韵味的景观焦点。浙江桐庐先锋云夕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以适应图书馆新型空间功能的注入为首要原则,通过利用图书馆屋顶抬升操作技术的策略方式,打造出了“新”与“旧”的新型服务空间功能的双重格局,创造出一种“碰撞”与“融合”的文化空间模式。该图书馆室内空间通过利用高度差所形成的高窗结构设计方式,让自然采光、新鲜空气以及优美的竹林景观被有效地引入图书馆的室内阅读休闲空间。图书馆通过镂空木格栅连廊来连接主屋和偏屋两大服务空间,该连廊除了强化图书馆阅读学习服务和咖啡厅休闲娱乐服务的内在功能联系之外,同时也重新界定了图书馆室内与室外空间之间的体验序列,使图书馆服务空间具有了当代地域阅读休闲生活的体验氛围和气息[41]。
3.3 浙江伴湖书吧:人文理念的体现
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需要注重人文理念的注入,室内空间功能设计可以夹杂着原始自然的意趣与氛围,注重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的展现与传承,提高图书馆服务空间的人文品质和内涵,突出图书馆休闲文化功能和人性化服务,加强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拓展性与延伸性,以便于往来的社会公众随时可以来到图书馆里看书品茶、休闲交流、分享信息、鉴赏艺术。浙江伴湖书吧在空间设计时取了该书吧名称中的一个“伴”字,“伴”字一方面指这栋空置的老建筑经过改造后能够继续陪伴着当地的居民,为他们提供一个理想舒适的生活休闲阅读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取其半材,将建筑老墙做一半破壁的建筑造型样式以形成书吧建筑的基座,体现建筑乡土特质的美学,将书吧建筑上半部分已经老化的主体木结构进行置换,采用现代化的开窗方式表达出对当代生活的接纳和向往。浙江伴湖书吧的空间功能布局也较为讲究,该书吧室内空间共设有三层,书吧的一层为公共休闲区域,通过对茶室的精心布局设计,社会公众可在该区域进行小型规模集会等休闲活动,以达到品茶看书、休闲交流、娱乐分享的服务目的;书吧的二层为阅览区域,该区域环境布置具有宁静、舒适、文雅的特点,旨在打造一个适宜静心阅读学习的服务空间;书吧的三层为儿童读物区域,该区域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打造的阅读学习和娱乐体验空间,使各年龄段的公众在书吧里面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服务空间[42]。
3.4 广州唐宁书店:绿色理念的注入
在绿色生态文化浪潮的背景下,随着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在各服务领域的确立,图书馆服务空间需要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内部环境、服务资源、社会公众三个方面的和谐关系,以建设一座符合城市绿色发展定位和有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环保型休闲阅读文化服务场所。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需要注重绿色理念与文化内涵以及设计思想的相互交融,打造出多元一体的现代舒适的阅读休闲空间,让社会公众在图书馆内可以感受到拥有“一片绿荫”的场景式阅读氛围体验。广州唐宁书店在室内空间精心设置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优质绿植盆栽,室内装饰材料方面采用了原木地板、水泥砖和水磨石等自然材质作为主要材料,营造出生态环保、清新自然的阅读休闲环境。该书店将“生态绿色”环保理念和文化内涵融入室内空间设计之中,空间功能布局科学合理,动静分明。如书店的首层至三层为图书阅览区域,采用高低错落的曲面艺术造型书架作为图书类别分区的主要方式,让社会公众可以享受相对私密的休闲阅读服务空间。书店四层为儿童服务区域,通过将图书矮柜与绿植盆栽及动物形象装饰品有机结合,达到让小朋友们在书店内可以实现自主阅读学习、自由探索思考和休闲交流娱乐的多重服务效果[43]。
4 启示
4.1 以用户为中心,彰显场景式阅读体验空间人性化理念
人性化服务理念是现代民间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民间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核心就是要尊重用户的意愿、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合理包容用户的行为、关心用户的真实感受、激发用户的兴趣和爱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心理和生理上的多元化、多样化服务需求[44],同时还需要体现出图书馆对用户的人文关怀,以用户为中心,彰显场景式阅读体验空间人性化理念,并与用户建立起一种信任、包容、和谐、舒适、温馨的文化氛围,从而提升用户对民间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和体验感,最大限度地实现民间图书馆的服务效益与价值[45]。民间图书馆空间设置需要以用户服务需求为导向,满足用户在书店内进行瑜伽沙龙、阅读学习、交流分享、艺术鉴赏和休闲体验等多样化需求,致力于满足每一个用户的真实阅读休闲需求,并在图书馆空间功能布局的设计上,紧密围绕着用户的场景式阅读休闲服务体验而深入展开,让用户在图书馆里可以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舒适放松空间,进而使用户对图书馆产生归属感。通常人们的阅读取向会由某个兴趣点出发,然后向纵深阅读方向无限延伸,而非只聚焦于某一种类型的图书。真实的民间图书馆阅读场景中也不会只有单纯的图书,同时还会伴随着其他服务产品或空间环境。因此,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所强调的场景式阅读氛围营造,应该是一个多维度、创新力和延伸性强的多元阅读空间场景。基于对阅读休闲服务场景的观察,民间图书馆空间设计可以选择具有艺术造型的书架作为整个空间的装饰设计元素,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书架在不同维度上进行交叠排序,以形成一个形态复杂的、尺度各异的多维度阅读休闲服务场景空间环境,让社会公众可以体验到一种空间式的“平行阅读”,旨在增强图书馆阅读服务空间的场景氛围和用户在图书馆内的休闲阅读体验感和舒适性。
4.2 以文化为主题,拓展空间服务内涵与特色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46]。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应当坚守“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文化为主题,不断拓展特色文化服务内涵,提高特色文化资源质量,致力于推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的文化服务活动,不断创新服务举措,与时俱进,拓展空间服务广度,延伸空间服务深度,从而达到提升用户文化获得感的服务宗旨[47]。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可以设置以实体书店为主体,以新型科学技术体验、美食旅游休闲为主题的特色服务区域,通过书店内设置的特色服务空间和开展的独特文化服务项目来吸引社会公众的兴趣,增加入馆率。民间图书馆内除了需要设置基础性服务的阅览空间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茶室、果汁吧、咖啡厅、面包店、儿童娱乐区及休闲活动空间等,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化、多样化服务需求。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透明的独立书架和柜台,从视觉上将图书馆室内空间有效划分成一些多元化的“房间”场景,再辅之以多样化的图书陈列形式,让图书馆室内空间产生富有动感与生机的功能区域,通过对柔软材料和艺术纹理的空间装饰设置以及温馨雅致的色调氛围营造,拓展图书馆空间服务内涵与特色。
4.3 以需求为导向,提高空间服务品质与满意度
进入新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公众的阅读习惯和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民间图书馆阅读休闲服务面临着重大转型[48]。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需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不断完善图书馆空间服务功能,设置特色文化服务区域,提高图书馆的空间规划与管理能力,提升图书馆空间服务效能和价值,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现代、优美的阅读休闲环境,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新体验[49]。用户是民间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动力[50]。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应当以“用户至上、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为准则,合理建立一个动态化、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创新性服务体系,以便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精细化、亲情化的高品质服务。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需要根据用户群体、图书类别、空间氛围开展个性化、特色化、多元化的阅读休闲服务模式,保持民间图书馆对主流用户的“黏性”,以吸引更多的人走进民间图书馆。民间图书馆需要聚焦“精准化”服务,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增强图书馆的阅读休闲服务职能,打造民间图书馆高质量、高品质的服务模式。民间图书馆室内的核心区域可以设置一些与社会公众生活相关的休闲服务空间,例如设置一些创意设计馆、美食区、文创区、咖啡区、生活科技区、绘本馆、才艺培训区、茶馆、微型美术馆、展览区、影音鉴赏区、古典家具区、照相馆、人文馆、休闲体验区、文化餐厅区、书画工作室等多元化服务空间,使民间图书馆不只是一个书店,更是一个文化艺术的空间服务综合体,发挥民间图书馆的文化作用。
4.4 以创新为驱动,打造多元化个性服务模式
在新媒体时代,“图书馆+书店”的服务模式成效显著,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享受和体验到最便利的文化服务[51]。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需要以创新为驱动,打造多元化个性服务模式,以图书为媒,跨界融合发展打造多元化阅读休闲体验的新型场景式阅读服务方式。例如民间图书馆可以通过创新设计方式致力打造“图书特色资源+文化创意空间+关联性服务”新型模式[52],以“图书馆+书店”的全新服务方式,努力发掘、创造和宣传推广新的阅读休闲体验方法,以文化特色活动带动阅读休闲氛围,以良好的阅读休闲场景氛围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图书馆,从而促进民间图书馆经济效益的增长和服务价值的提升,以达到为用户带来更好、更便利的阅读休闲服务体验的效果[53]。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应当以创意为驱动力,以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为亮点,通过不断地创新空间服务格局和运营方式,向用户提供优质文化生活服务的综合型休闲空间。例如将艺术、科技、人文、生活主题元素融入民间图书馆的阅读休闲场景环境设计之中,尽可能地提供咖啡、餐饮、鉴赏和健身等与公众休闲生活紧密相关的服务项目,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功能设置实行动态和静态并行与平衡的模式,使民间图书馆成为一个让用户可以获得私密感和归属感的文化服务空间。民间图书馆可以通过空间多功能的重叠设计方式,使图书馆同时拥有多元化的空间功能和服务内容,并通过空间艺术设计手法强调不同场景的氛围营造,从而达到图书馆的阅读空间、文化空间及休闲空间等多元空间融合发展的服务模式。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需要注重创新发展理念,打造个性化的服务空间,让用户能够在图书馆里愉悦放松,毫无顾忌地去体验阅读的快乐,真正享受个性化阅读服务。
4.5 以效益为宗旨,提升空间服务效能与价值
服务效益与经济效益对于民间图书馆而言至关重要。因此,民间图书馆应当以用户实际需求为导向,注重经费效益,从图书采购、空间服务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拓展发展思路,突出空间功能延展性,营造民间图书馆的城市文化服务生态[53]。例如民间图书馆可以通过科学构建图书荐购服务平台,优化购书选择方式,创造多元化的阅读休闲活动空间,丰富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体验项目,全力搭建新型图书服务平台,方便用户使用,最终达到提升图书馆空间服务效能与价值的目的[54]。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需要以提升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益为宗旨,将阅读服务与文创产品有机紧密地融于一体,拓展空间服务文化内涵和底蕴,提升空间服务效能与价值。例如通过结合地方传统手工艺术的文创产品,定期举办诗文交流活动,邀请著名作家、诗人来图书馆交流分享,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走进民间图书馆。
5 结语
激活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是公共文化服务今后的发展方向[55]。民间图书馆事业发展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形式,应当与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相辅相成,形成以公共图书馆为主、民营图书馆为辅的多元发展格局[56]。民间图书馆空间再造应当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积极打造新型场景式阅读休闲体验空间,创新空间服务方式,提升空间服务品质,拓展空间服务内涵,营造空间促进阅读的氛围,以创造出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给用户提供不一样的图书馆阅读服务空间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