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模式的探究
2021-01-06杨岚
杨岚
摘 要: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医疗”和“养老”的有机结合成为养老产业的未来趋势,但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在具体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无法灵活的应对不同的养老问题。本文将以现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的问题为基础,论证社工介入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成都市T社区医养结合的具体情况,探究社工介入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模式的内容,展望以社工介入为基础的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模式未来的发展状况,形成一种以医养结合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
关键词: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社会工作
引言: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据民政部发布的《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截至2017年底,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 090万人, 占总人口的17.3%, 比联合国规定的标准10%多7个百分点, 远远超过了国际老龄化标准[1]。在我国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中,我国政府针对我国老龄化问题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建立健全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有序共享,形成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而经调查研究发现[3],我国老人的养老需求中生活照料需求和医疗服务需求占比较大。将社区养老和医疗资源相结合,可同时满足老人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使老人得到身心社全方位照顾,实现可持续养老。因此,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模式在这种大背景下发展迅速。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理论欠缺和实践经验不足等原因,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模式在实际中尚存在诸多问题。
一、现存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模式的问题
服务队伍中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性。养老服务队伍中存在着服务人才结构不合理和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性[4]。这主要体现在:(1)文化水平较低:社区养老服务人员主要为社区下岗和失业人员,这部分人群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2)专业技能缺乏:社区中的养老服务人员大都缺乏专业技术训练,没有足够的专业理论作为服务支撑。(3)服务范围狭窄:社区服务主要集中在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忽视了老人精神和心理的需求,对老人心理健康关注较少。
服务方式单一,缺乏服务特色。社区老人对于医养结合的主要需要体现在:医疗护理、病后康复、生活照料以及心理关照等,而现在医养结合的社区仅做到了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对老人其他需求满足较少。而现存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的医疗护理主要是医生上门服务和老人到医疗定点接受治疗。这种方式会受各种主观或者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说医生繁忙无法提供上门服务,或者老人因身体原因无法到医疗定点接受治疗。因此现在的服务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更为灵活的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较差,利用率较低。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较差主要体现在:(1)缺乏专业的医疗设备,无法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2)生活基础设施较少,老人日常所需的康复设备,娱乐设备以及健身设备较少。这两点使社区内医养结合目标的实现受到了限制。不仅如此,社区内的基础设施由于工作员素质较低,无法正确合理的利用设施为老人进行服务,社区内的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大多闲置的设施不仅浪费了社区资源,也让社区在发展人性化服务上受到了限制。
二、社会工作介入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1、社会工作的助人理念和价值观所趋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活动[5]。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时,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运用同理、尊重、關爱和保密的原则,在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的心理慰藉与心理支持、帮助老年人获得同辈支持、为老年人链接可用医疗资源等服务。正因社会工作的助人理念和价值观,社会工作的介入可有效地解决养老服务人员专业素养欠缺,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不足、社区的医疗资源宣传不到位,使用不合理的问题,不仅如此,社工还可以与其他工作人员沟通社工的相关价值理念,使其他服务人员在对老年人的日常照顾和护理和生活环境的建设中渗透社工的理念和价值观,体现服务的科学性。这有效提高了社区医养结合养老的服务水平,老人生活在这样的社区,也可做到身体精神双照护,做到活力养老和幸福养老。
2、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必然要求
社工可为老人提供医疗救治、身体评估、心理评估、入住适应引导、临终关怀等服务,从而满足老人多样需求。抛开社工服务,养老机构的服务会显得单一,非常不符合老年服务对象的多方面需求[6]。医养结合型的社区养老,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服务,有社区工作人员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要。而对于老年人的精神需要,如心理慰藉、危机干预、增能赋权以及临终关怀等,并不是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提供的,其需要更为专门的社工进行服务。
因此,社工介入医养结合的社区,可弥补其他社区工作人员服务的空缺,实现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也可与老人建立服务关系,解决因缺失服务,服务双方所产生的矛盾。
3、整合多方面资源的必然需求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多方面的,老年人的一种养老需求背后时常包含着多种伴生需求。而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资源也是多方面的。但养老资源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总会出现养老资源零散,养老政策宣传不到位,以及养老资源分配不均衡和使用不合理。这导致养老需求和养老资源之间存在资源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
以社工为基础的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模式,形成医疗机构、社区、社工三者联动模式, 社工在其中是资源整合者和协调者, 目标在于建构“政府主导、行业管理、民间组织运作、社工服务、义工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7]。社工运用地区发展模式调动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互助合作, 协调社区内外医疗、养老资源, 解决社区内老年人医养问题, 极大地提升了居民公共意识和社区归属感[8]。由可促进社区丰富其服务内容和形成良好的养老资源的利用。
(二)可行性
1、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人才结构的调整
由于养老服务工作复杂幸苦,责任大,薪资低和社会认可度较低,故老年服务行业人才流动较大。医护人员的缺失不利于老人的身体护理,社工人员的缺失不利于老人的心理辅导,营养师的缺失不利于老人营养摄取。在普通社区养老中,服务人员成分单一,服务内容有限,致使老人多样化的需求不能完整满足。因此, 社区老龄化问题的妥善解决需要运用社区策划模式, 调整人才配备结构, 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需求[7]。
将社工融入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之中,可将社工、医护人员、营养师、康复师、心理师有机统一起来,调整社区养老服务的人才结构,改善人才单一和服务内容有限的现象,为老人提供完善的服务,实现“助老、为老”的养老服务理念。
2、建立养老持续照顾体系
持续照顾是指老年人健康情况发生变化,原来的服务不再适合他们的需要时,有相应机制能让老人及时获得适合他们需要的养老服务。养老持续照顾体系强调在养老服务过程中的持续照顾理念,注重持续照顾服务[9]。
通过社工和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对老人的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状况进行及时评估,对于身体和心理发生变化以至于不适合居住在原有养老环境时,及时为老人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让老人得到合理照顾。社工介入的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模式,正是基于持续照顾这理念,通过对老人的及时评估发现老人的身心变化,从而让老人居住在同一社区的不同区域,使老人在同一社區内得到更有利于自身的照顾,可减少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不适应、抗拒以及消极的心理状态,顺利的过渡到下一阶段的养老生活。
3、丰富和发展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的重要分支,主要指在社会工作者运用社工专业价值、知识和方法在老年服务领域,为老年人开展多样化服务。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产业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到了迅速发展。尽管如此,老年社会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体现在:首先, 我国老年社会工作者能力建设的理论支撑有待加强[10],再次, 我国老年社会工作者能力建设的模式有待凝练[11],最后, 我国老年社会工作者能力建设缺乏持续性、整合性的制度保障[12]。
将社工介入到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之中,可使社会工作在实务中得到历练,形成自己独有的理论和模式,促进老年社会工作系统化科学化大众的发展;社工介入到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之中,还可以对国家政策产生影响,使国家对于老年社会工作发展提供持续性、整合性的制度保障。从而丰富和发展老年社会工作。
三、社会工作在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模式中的应用——以成都市T社区为例
(一)、成都市T社区概述
成都市T社区是一家以“康养”为基本理念,坚持医养结合的高端养老机构。社区配建康复医院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并设置专门的活动部、管家部以及餐饮部等部门为老年人提供专门的文娱活动、生活起居以及营养饮食等服务。并通过康复医院的工作人员与活动部、管家部以及餐饮部的工作人员的合作,向老年人提供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活动健康等方面的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持续养老。
(二)成都市T社区社会工作介入医养结合的表现
1、及时有效评估
社工与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社区居民进行多种及时有效的评估。其主要包括:
入住前评估。在社区居民入住之前,社工和医护人员一同通过问卷、量表以及测试的方法,对老年人的身体状态进行评估。评估出老人是否符合入住条件,以及老人入住后居住的区域:活力区(老人有自理行为,可独立居住)或者是护理区(老人处于失能半失能的状态,需要专门的护理人员辅助其生活)。
入住后适应性评估。在老人入住两周至一个月期间,社工会对社区居民进行入住后的适应性评估,就老人对社区是否适应进行调查。通过此次评估,社工可比较了解地掌握社区居民入住后的心理状态以及身体机能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居民的具体情况联系相关社区工作人员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让居民逐渐适应社区的生活。
社区居民日常身体机能评估。社工联合医护人员定期对老人身体进行检查和测试,以评估出老人身体所发生的变化。通过评估结果,社区居民如身体机能下降,独立生活存在的风险较大,社工及医务人员会建议居民有活力区转到护理区以便更好地接受生活护理;护理区的居民经评估后,具备独立生活的条件,也可以由护理区转到活力区。社工和医护人员也会通过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给予老人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对于需要重点关注的居民,社工定期进行回访以了解其状况。
2、形成“1+N”护理模式
成都市T社区的“1+N”护理模式是指对社区居民的服务形成1名负责人负责,N名工作人员辅助。并根据居民身体评估的具体情况,决定“1”和“N”的具体人员。
活力区。活力区的老人生活都可以自理独立,因此在“1+N”护理模式中,“1”主要是管家部的管家(一线工作人员,直接与居民接触,负责居民日常生活照顾),“N”为社工、医护人员(家庭医生、康复团队)、营养师、照护人员等。
护理区。护理区的居民由于处于失能和半失能的状态,医疗服务需求较大。故“1”主要为医护人员,“N”主要为管家、社工、心理咨询师和康复人员等。
通过“1+N”护理模式,对居民形成包括五星级硬件设施、定制护理方案、专人专家服务、高端医疗资源的“好朋友”记忆照护的360°多学科医养结合的贴心照顾。
3、为居民增能赋权
社工与医护人员不仅对社区居民进行医疗照顾,也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为居民增能赋权。主要变现在:(1)增加居民医疗常识。社工和医护人员联合开展的“防跌倒”兴趣小组,让居民在小组活动中学活“防跌倒”的相关知识,并且居民通过和医护人员的一同练习,提高防跌倒的能力。(2)挖掘居民内在潜力,形成老人自组织管理。在小组活动中,社工注重挖掘居民的自身潜力,通过引导居民学习防跌倒动作,激发居民自我保护的能力;社工在小组中还注重小组成员的相互沟通,促使小组成员形成良好的关系,使其获得同伴支持,满足其归属和爱的需要。
4、形成“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良好医养氛围
成都T社区是在社区内设有自己的康复医院,在所处地区周边有三甲医院,由此形成良好的医疗环境。社区居民可以在社区内或者社区就近地区获得自身想要的医疗服务。社区内的康复医院主要服务于老人的日常身体护理及病后康复,并通过社工和医护人员的日常护理,形成对老人身体和精神上的全方位照护,为老人的高生活质量提供医疗保障。当老人出现突发疾病的状况时,社工和医疗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对老人进行急救,如需要及时专业的治疗,则由康复医院负责将老人送往就近的三甲医院。
通过日常护理和紧急就医相结合,成都市T社区形成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良好医养氛围。
四、社会工作介入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模式的展望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为老人提供更加优质服务成为社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由于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的计划生育导致现在家庭结构较之前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适用于当今养老局面。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结合,发展出更为人性化的养老模式呼声日益高涨。而社会工作者介入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模式中,是区别于传统的医养结合模式,是对传统医养结合模式的创新。其中,“医”是医疗护理,“養”指社工照护,将两者的有机连接起来,实现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在社区中的完美融合和充分利用,可为老人提供更为人性化和优质服务。
在未来,这种养老模式所体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对于老人个性化养老需求给予保障。提高老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2)有利于解决原有养老机构中的问题,实现养老机构的改革创新。(3)可有效地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推进我国老年事业进一步发展,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中国梦。
但由于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行比较晚,理论较少,实践不够深入,而社会工作在我国起步也较晚,没有形成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因此两者的结合还需要克服诸如:宣传力度、理论支撑、服务体系、政策支持以及融资渠道等问题。社会工作介入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模式还需借鉴国内外优秀理论和实践成果,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循序渐进,稳步实现社工介入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模式的推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民政部.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sj/, 2018-08-02.
[2]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 2016-07-06 09:46 来源:发展改革委网站
[3]王妍,安文忠,单伟超,杨佳琦,王颖,单伟颖.国内外城市老年人养老需求的研究现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8,35(06):529-531.
[4]成秋娴,冯泽永,冯婧,王悦,黄艳,陈晓剑.我国发展社区医养结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困境及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05):334-336+380.
[5]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周成发. 社会工作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7]刘延利.社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务研究——以天津市河西区Y社区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8(06):59-63.
[8]裘旋.社会服务项目化运作对基层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探究——以上海市Z区为例[J].社会工作,2012(05):68-71.
[9]童悦. 养老持续照顾服务体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0]刘斌志,郑先令.我国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建设:现状分析与核心指标[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09):59-66.
[11]陈伟,黄洪.批判视域下的老年社会工作: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2012(01):70-77.
[12]崔丽. 老年社会工作中国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2.
[13]袁晓航.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3
[14]杜照柳,刘延利,原萌,王成缔.社工专业视角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25):137-138+146.
[15]邵文娟,奚伟东.中国社区养老机构运营现状分析——以大连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例[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5(01):46-49+53.
[16]万和平,王颖,方律颖,陶雷,李水静,杨颖华,杨超.“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格局下医养结合模式探索[J].中国卫生资源,2018,21(01):61-66.
[17]唐咏,徐永德.香港“持续照顾”的老年福利政策及其借鉴意义[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158-160.
[18]王建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下资源整合路径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15,3(12):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