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阻碍与纾解
2021-01-06张洋殷春雪朱佳煊
张洋 殷春雪 朱佳煊
2020年修订的《档案法》以及《乡村档案管理试行办法》施行以来,乡镇档案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新时代档案工作的“建设总纲”,深刻把握重塑体制、依法管档的“本质内涵”,档案事业呈现出新的面貌。然而,当前部分乡镇受思想认识、专业队伍和硬件设施的困扰,档案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受到阻碍,严重制约了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迫切需要我们转变思维认识,建设人才梯队,把位于“上游源头”的乡镇档案工作抓牢抓实抓好,更好地向群众聚焦,为百姓提供高质量服务。
一、高质量发展与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同频共振
(一)高质量发展——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新风向
抓好乡镇档案管理是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导向。十九大以来,各级档案部门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结合档案工作特点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各项任务稳步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安全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不断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乡镇档案管理在整个档案事业中仍是最薄弱、发展最不充分、最不平衡的环节,是档案工作跃升突破的难点所在。随着档案服务利用功能的不断增强,能够提供详实、准确、及时的信息成为衡量档案工作成效的标准,这就要求档案工作必须做好位于信息“前端”“源头”的乡镇档案工作,只有占领乡镇档案管理的主阵地,把档案的收、管、存、用等基础性、支撑性的工作做扎实,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对乡镇档案工作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服务利用需要。
(二)乡镇档案管理——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抓好乡镇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以史为鉴推动社会建设发展的基础工程。档案工作担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党的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其政治定位、社会属性、守史特质、服务功能十分鲜明。乡镇档案是记录社会发展建设的基础性材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只有加强科学管理,才能更清晰地呈现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只有不断总结乡镇档案工作的特点规律,梳理问题不足,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必须把乡镇一线岗位的原始资料收集齐全,汇聚成档案资源库,并深入挖掘信息价值,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做到“守史用史、以史明鉴”,更好地推动社会建设发展。
(三)高质量发展与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互动耦合
抓好乡镇档案管理是以文化自信打造特色档案事业的有力助手。档案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最有感染力、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资源之一,是提升国家软实力,打造中国特色档案事业的重要推手。百年来,党带领人民群众夺取抗战胜利、获得民族解放,从无到有不断高质量建设发展新中国的历史之所以能夠留存下来,最大程度上靠的主要是档案文献。由此可见,档案文献是党和国家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根基,更是中国特色档案事业坚定档案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乡镇档案管理工作是推动乡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高质量发展与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互动耦合关系是十分紧密的,抓好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就是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把乡镇的档案守护好、记录好,对群众多一些人文关怀,这是对历史的高度负责,更是对中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负责。
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阻碍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因素
(一)乡镇档案管理职责边界尚未厘清
近年来,随着“一网查档”“追忆寻根”等档案服务工作的开展,乡镇档案的重要性愈发明显,但从调查情况来看,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仍存在职责定位不清现象。一是“上”与“下”责任不清。随着档案机构改革持续进展,档案主管领导部门对各乡镇档案的管理和调度还不够顺畅,有待进一步理清相关责任,强化上下紧密连接。二是“当前”与“长远”效益边界不清。档案工作是长期性、持久性的“幕后”工作,短期效益并不明显,不少单位宁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见效快的工作上,而对档案工作用力不足,缺乏长期规划方案,档案“当前”与“长远”增效不明晰,造成资金、人员和技术上投入上的不均等,“欠账”现象频出。三是“学”与“用”权责不清。乡镇干群尚未完全明晰管理主体责任链条,对档案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存在偏差,对待档案管理的具体职责存在只简单“叠加”现象。同时,对于档案管理只知道保密要求高,不知道档案管理严,有的甚至不清楚档案是什么,把本该留存的档案当普通文件销毁;有的不知道如何整理,各类资料文件乱堆乱放,以致职能交叉,边界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时常出现。
(二)乡镇档案管理人员结构不够优化
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人才,乡镇档案工作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档案管理人才。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一方面乡镇档案管理人员兼职比例高。大部分乡镇负责档案管理的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很少有专职档案管理员。档案专业队伍存在业务能力不精、工作重心偏向、被动应付等突出问题。另一方面乡镇档案管理专职专业队伍力量不强。有的单位不重视人才培养,把参加过培训鉴定的人员安排在其他岗位上使用;有的频繁调整岗位,交接工作流于形式,只交任务不交方法,导致“新手”不懂不会;部分单位档案管理员还是单位的“香饽饽”,从文件管理、打印复印到设备维护、登记统计样样都要干,看似一专多能,实则主业不精。档案专业内容多,既需要较强理论功底做基础,又需要丰富的经验来支撑,不破解人才建设的瓶颈问题,乡镇档案工作难以质变提升。
(三)乡镇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乡镇档案工作独立运转,陷入自我循环的圈子,存在管理模式陈旧,征收渠道单一的问题。一方面,乡镇档案管理运转机制存在明显短板。档案馆负责接收多个立档单位的档案,难以实施精准有效的工作指导;立档单位仅靠档案管理员落实工作显然力不从心。加之乡镇档案知识普及不广、群众档案意识不强,更是严重阻塞了档案管理运转机制。另一方面,乡镇档案管理跨部门运转壁垒重重。有的单位机关科室为方便工作,自己留存重要文件资料,不移交不配合;有的把干部任职命令、立功表彰通令等重要档案资料遗漏丢失,追查时互相推卸责任,问题谁也说不清。同时,各个乡镇档案管理建设标准尚未统一,“部门墙”依然存在,档案开放服务利用难度大。
(四)乡镇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档案馆(室)建设标准中对乡镇档案室进行了明确的要求,但档案硬件设施的建设牵涉业务规划、库房改造、财务经费等多个环节,需要整体规划、分步建设,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当前,部分乡镇在新体制下调整改建不久,经费使用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给档案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库房建制不合理,部分单位库房紧张,档案室只能建在旮旯角落,“一库多用”现象明显,房间内堆放各种杂物,现行文件、档案资料和待销毁资料混乱存放。另一方面,档案保护基础设施不健全,不少单位没有安装温湿度监测调控设备,温湿度变化幅度大;有的单位未安装监控设备,档案装具严重不足,仍在使用普通文件柜存放档案资料。这既对档案保管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又给档案安全保密防护工作留下了很大隐患。
三、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纾解路径
(一)以职责明晰为目标,坚持科学引领转变思维
档案管理工作问题现象在乡镇、根子在思想,只有多措并举解决思维上的“痼疾”,才能精准施策,破解难题,明细职责。1.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将档案工作纳入党委主责主抓内容,明确分管领导、业务部门和乡镇的分工责任,实施量化考评,落实监督检查,融入日常业务工作、政治学习教育,聚合优势力量统筹协调推进,努力找到与其他工作的平衡点和结合点,实现上下协力、左右联动、齐抓共管。2.强化法治教育。持续加大对《档案法》《乡镇档案管理办法》的宣贯,组织普法宣讲,发放档案法规“明白卡”“指南书”,提升乡镇干群对档案工作的认同感,充分认清档案是历史的记录,个人既是今朝档案的形成者,也是未来档案的利用者;各级对标法规明晰职责义务,增强落实档案工作的法治意识,立起依法管档、依法用案、依法保护档案的行动自觉。3.细化归档范围。档案管理机构可对不同单位、不同载体类型的档案进行规范化试点,细化全宗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具体明确必须归档的文件和留存的资料,形成一批操作性强的规范下发乡镇,指导乡镇科学整理归档,确保档案信息完整齐全,重要文献资料不遗漏、不丢失。4.完善征收体系。扩充乡镇档案队伍编制,可将各科室的行政协调员、会议系统后台保障员、新闻宣传照摄像员全部纳入档案征收骨干队伍中,共同构成征收体系的“终端节点”,简化征收管理流程,优化完善归档方式,实现文件资料应收尽收、随收随整、同步编目,缩短档案移交周期。
(二)以协同管理为导向,健全培养体系推动人才建设
发展档案事业,关键在人才、在队伍。为此要做到:1.优化学习模式。考虑到乡镇档案管理员编制少、工作任务重、自主学习难的实际,可由档案管理部门制定参考学习计划,结合实际工作任务,围绕档案收集、整理、鉴定等基础内容,按照“急用先学、慢用缓学”原则优化设计。各乡镇采取“分块学习、专攻精练”方式,突出专业技能素质和岗位任职能力,缩短培养周期,提升学习质效。2.拓宽培训手段。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思路,邀请经验丰富的保密档案专家赴乡镇开展“面对面”式的辅导,“手把手”传授技能,提升工作能力;档案管理部门可采取轮训的方式,对乡镇档案管理员进行周期性培训,通过跟班作业、以工代训,弥补短板弱项,强化工作水平;还可充分利用社会优势资源,赴档案馆、博物馆参观见学以及选派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及时了解档案新知识,掌握前沿新技术。3.搞好智库教育。积极探索资源互通、信息共享的网络教育新模式,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将优质专业资料、业务技术要求、具体工作流程等挂在档案网上供学习参考,开通在线交流频道,推广经验做法,解答疑难困惑;用好网课教育平台,把网上优质“慕课”移植到资源库中,相关课程纳入学习计划,结业成绩可作为上岗从业资格的参考;开发“档案学习”APP及微信小程序,实现自主学习、直播互动,运用大数据分析特点,推开教学内容“私人订制”,做到精准施教、因人施教。4.激发群众活力。树立人人都是档案员的思想,引领乡镇群众协同发力,构筑起上下联动的档案管理体系,形成档案工作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加大档案宣传教育力度,制作一批宣传单和“口袋书”下发乡镇,让群众知道什么是档案,认清档案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档案管理机构定期组织档案展览活动,深入挖掘档案史料,用好红色基因宝库,提升群众对档案的认同感。
(三)以运行通畅为核心,健全管理机制促进持续发展
1.規范日常业务。可将档案专业学习内容深度嵌入日常业务工作,结合阶段性任务重点规范立档单位档案工作运行制度,量化乡镇档案管理员“日、周、月”该完成的事,明确工作的内容、标准、方法、时限,通过上级“统”的方式,督促档案工作落实,防止疏忽遗漏、突击应付,避免粗制低劣、滥竽充数。2.嵌入保密工作。建议在保密检查中融入档案要素,进行联合互补式检查,破解乡镇重“保密”、轻“档案”现状,实现“前端”抓好保密,“末端”管好档案的良好局面。档案管理机构与乡镇档案管理员建立联络负责机制,细化全宗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规范关键环节流程,实现档案资料随收随整、同步编目、按时移交。3.加强痕迹管理。乡镇档案管理要做好工作记录,逐份登记需归档留存的文件资料,注明文件责任人、整理人、归档人,实时建立问题台账一并向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移交,确保档案资料及时收集、妥善保管、有效利用。
(四)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完善库房设备夯实基础
推进乡镇档案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强化乡镇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深挖乡镇档案信息内容,满足社会需求,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1.保障基础设施。从多方面、多层次考虑,建设规范、合理、正规、达标的库房。同时,不断完善设施设备配置,做到常态化保管与保护。2.常态化监管。硬件上突出档案保存环境和安防力量建设,以“急用先配”保证档案“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为指导,推进档案库房智慧监管,实时监测,保障乡镇档案的完整与真实。3.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技术升维、体系重塑、功能聚合”为理念,以“梯次部署”确保递进式投入经费展开建设;综合运用资源管理、检索访问、数据存储、智慧感知技术,实现由人机管理—数字化—数据化的跨越式发展,深耕乡镇档案内容,满足社会大众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陆国强.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J].秘书工作,2021(09):11-14.
[2]吕发祥.聚焦基层治理 服务乡村振兴 推动农村档案工作实现全面提升[J].中国档案,2021(02):32-33.
[3]满玉平.乡镇综合管理背景下的档案管理规范化分析[J].现代交际.2019(09).
[4]韩卓全.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办法探析[J].档案管理.2020(03):74-75.
[5]王羽佳.基层单位档案收集精准化管控探析[J].北京档案.2020(02):23-25.
[6]黄鹏.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档案.2016(05):91.
[7]王赛春,刘水英等.“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基层档案管理体制机制转型增效策略研究——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例[J].档案天地.2020(1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