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1例

2021-01-06宋晓娜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高压氧作用

摘要:一例老年女性患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16天出现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头颅核磁:双侧额枕顶叶异常信号,结合临床考虑迟发中毒性脑病。不间断高压氧治疗8个月后患者病情好转。

关键词:高压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作用

【中图分类号】R7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CO中毒迟发性脑病是指:一氧化碳中毒后,经过或不经过治疗,或在治疗过程中,症状体征很快变化,出现神经精神病学表现或原有症状体征加重的一系列表现。发作时间为2-60天。目前不少人认为,后发症的发生与神经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凋亡有关,损伤在前,随后是渐进性代谢障碍,最后死亡[1]。高压氧(HBO)能快速的提高组织含氧量和氧储备,增加血氧弥散量及其弥散距离,且高压氧的“压力效应”,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开放与建立。HBO能轻易使血管内皮细胞获得修复和再生所需的临界氧张力~KPa[2]而CO中毒引起的迟发性脑病在临床出现尤为明显。本文报道笔者诊治的较为少见的CO中毒迟发性脑病经长时间高压氧治疗后病情恢复1例。

一、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60岁,主因头晕、反应迟钝4天,二便失禁1天,于2020-12-12入科。 病例特点:1、既往3年前行“右膝关节置换术”,具体不详。2020年5月患“急性下壁、侧壁心肌梗死”,给予溶栓治疗,现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1g,QN,阿托伐他汀钙20mg,QN,替格瑞洛,90mg,BID”治疗。同时发现“血糖偏高”,诊断为“2型糖尿病”,间断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血糖控制情况不详。2020年11月22日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给予高压氧治疗,目前仍高压氧治疗。2、患者于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呈持续性、非视物旋转性,与改变体位无关,反应迟钝,表现为坐车坐过站,忘记自己去过邻居家,不知怎样系衣服扣子,伴周身乏力,双下肢为著,不能负重行走,1天前出现二便失禁,无头痛、恶心、呕吐,无复视、视物模糊,无耳鸣、听力下降,无言语不利、意识障碍,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发热、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无心悸、气短,无胸闷、胸痛,无腹痛、腹泻等症,就诊于我院,行头颅核磁:双侧额枕顶叶异常信号,结合临床考虑迟发中毒性脑病,以“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收入我科。

3、查体:T:36.5℃ P:50次/分R18次/分 BP:110/74mmHg意识清楚,言语流利,精神差,近记忆力、时间定向力、判断力、计算力均减退,远记忆力、空间定向力、理解力粗侧大致正常,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未见震颤,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规整,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无水肿,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共济查体欠合作。

4、辅助检查:头颅CT(2020-12-09涉县医院急诊CT12026181)示:平扫未见明显病变,左侧上颌窦炎。

头颅核磁(涉县医院2020-12-09),双侧额枕顶叶异常信号,结合临床考虑迟发中毒性脑病;小脑扁桃体下疝;脑动脉硬化,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系统管腔纤细、狭窄;请结合临床。

颈部血管超声(涉县医院2020-12-09);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心脏超声(涉县医院2020-12-09):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5、初步诊断:①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②2型糖尿病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陈旧性心肌梗死。给予脱水减轻脑细胞水肿、营养脑细胞、高压氧、活血改善循环等治疗,住院治疗28天,病情无明显好转,不能自己吃饭及下地行走,伴二便失禁,出院时查体:智能减退,不语,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增高,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院外继续高压氧治疗6月余之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目前患者意识清楚,言语流利,反应略迟钝,远记忆力、计算力减退,时间、空间定向力、理解力、近记忆力均正常,无二便失禁,可自行行走,生活可自理。因患者家属不同意复查头颅核磁,未复查。

二、讨论

CO中毒迟发性脑病是指急性CO中毒后,经过或不经过治疗,或在治疗过程中,症状体征很快变化,出现神经精神病学表现或原有症状体征加重的一系列表现[1]。迟发性脑病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2-60天的“假愈期”,可出现下列表现之一:①精神意识障碍:呈现痴呆木僵、谵妄状态或去皮质状态;②锥体外系神经障碍:由于基底神经节和苍白球损害出现震颤麻痹综合征(表情淡漠、四肢肌张力增强、静止性震颤、前冲步态);③锥体系神经损害: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小便失禁等④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如失语、失明、不能站立及继发性癫痫;⑤脑神经及周围神经损害:如视神经萎缩、听神经损害及周围神经病变等。发生率一般在10%-40%左右。

CO中毒迟发性脑病其发病机制有以下下几种学说[3]:①微栓子学说:急性中毒后缺氧致血管内皮细胞遭受损害,内膜粗糙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微栓子,使白质弥散,缺氧缺血,致脱髓鞘改变,以苍白球为中心的白质区域侧枝循环少、为血运的薄弱区。更易發生缺血缺氧而遭受损害;②自身免疫学说:半球白质多为有髓鞘纤维,髓鞘由类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脱髓鞘后其碱性蛋白质作为使T细胞致敏,致敏的T细胞攻击并破坏神经纤维髓鞘,T细胞致敏过程与假愈期相符;③自由基学说:缺氧后重新供氧时产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所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对神经纤维髓鞘造成损害。另有观点认为,可能由于急性CO中毒已引起大脑细胞及血液细胞超微结构出现异常改变。而这一改变与酶促反应一样,能自行的进行下去,最终导致大脑细胞的变性及红细胞携氧能力的减低,最终出现迟发性脑病症状。

HBO治疗CO中毒能增加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弥散率和组织氧储备,使血液循环阻断的安全时限明显延长,可改善供氧,减少渗出和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微循环,阻断脑缺氧和脑水肿的恶性循环,以及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降低血液粘度,减少无氧酵解,减少血小板聚集等。本病愈后与年龄、时间的长短有明显关系。即患病年龄越大,基础疾病越多,昏迷时间越长,中间清醒期越短,愈后越差。迟发性脑病的治疗,一定要有充足的疗程,必须早期治疗,不宜满足于患者意识恢复清醒而过早终止治疗,坚持积极长期治疗,特别是HBO治疗CO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吴嗣洪,刘玉龙,医用高压氧规范管理与临床实践,科学出版社,2010.2。

[2]吴嗣洪,卜国注,郭守蔚.医用高压氧专业岗位培训教材2004:3。

[3]张保搏,安得仲,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80。

作者简介:宋晓娜,女,1981-10-02,汉族,主治医师,本科学历,涉县医院。

猜你喜欢

高压氧作用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走近高压氧舱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