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021-01-06毕雪燕尚群昌
毕雪燕 尚群昌
“起青海,经川甘,关外宁蒙把身安,四关劈开陕山西,拐个弯儿到河南,注入山东渤海湾。”大家都知道这个顺口溜说的是哪条河吧?没错,这就是黄河。她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二长河。她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巨大的几字形奔腾在中国的大地上,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高原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挟带了大量的泥沙,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每年都会产生差不多16亿吨的泥沙,其中有12亿吨流入大海,剩下的4亿吨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
黄河是一条有生命的河。我们说黄河有生命,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说黄河像一个生命体一样,有一个孕育、诞生和成长的漫长过程;二是说黄河在中国大地上千回百转,奔腾不息,流向大海,有时温柔,有时狂躁,有其自身的脾气和性情
我们先说说黄河从孕育、诞生到成为现在的样子,用了多长时间吧。
关于黄河形成年代的问题,目前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主流观点认为, 像大多数生命的形成一样,黄河的形成和演化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这是地质构造、地貌、气候变化和水文等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青藏高原隆升、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反映东亚构造地貌和自然环境变迁的重大地质事件。
距今258万年前,当时的黄河流域只分布着一些独立的湖泊,互不相通。由于印度板块和亚欧大陆碰撞,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于亚洲大陆板块之下,形成了差异性的升降运动。青藏高原的隆升、华北陆块的断裂沉陷,导致我国地势从东高西低向西高东低演变。
距今100万年至10万年之间,地壳运动使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这不仅使高原环境骤变,也使青藏高原出现大范围冰川。季节性的冰川融化加大了河川的径流,为黄河的贯通奠定了水动力的基础。距今约60万年前,黄河切穿李家峡,上游发展到李家峡以上地区。距今约15万年前,黄河切穿龙羊峡进入共和盆地。
随着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剧,黄河上中游从各自独立的内流水系逐步相互连通,干流水量增加,最终汇集于古三门湖,使得古湖水位升高。再后来,湖水开始从东部三门峡地垒山地低缓的分水垭口向东溢流,并不断下切。大约一万年前,黄河最终切穿三门峡,干流进入黄淮海平原,最终形成东流入海的黄河水系。
黄河孕育、诞生和成长前前后后经历了两百多万年。
我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自然生存环境看,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条大河,给予了我们生命之源的水,营造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从文化角度看,黄河在成就我们生活家园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
先从黄河为我们营造的生活家园谈起吧:除干流水量充沛外,黄河有一百多条支流,这些支流像毛细血管一样,为干流提供了不断加大的水量。黄河中下游支流,不但为沿岸的人们提供生活生产用水,而且利于航运,为人类早期流动和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中,渭河、泾河、洛河、汾河、沁河等重要支流和黄河干流的交汇处,更是中华文明孕育的理想摇篮。
黄河流域的地质地貌和土壤气候也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便利条件。黄河中上游以山地、高原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温润、土质疏松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特点。
在远古时代,逐水而居是人类的生存本能,黄河作为我国北方的主要河流,黄河流域成为我们祖先的自然选择。因为这里气候温和、雨热同步,年降水量平均在500mm到600mm。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植物生长。特别是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相对比较平坦,土壤属于沙质,疏松肥沃,易于耕作,为发展原始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黄河流域有不少地方坡度比较大,只要稍微建一个引水口就可以自流灌溉。在靠天吃饭的年代,这些水浇地无疑就是宝地了。
从居住环境看,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千米,非常适合早期人类居住。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先民们创造性地临崖挖掘窑洞居住。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地,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环境,成为我们祖先赖以生存的家园,黄河也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从黄河为我们营造的精神家园看,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俗话讲“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三皇五帝被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他们活动和建都的区域主要是在黄河的中下游地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发展史,有三千多年历史是在黄河流域写就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成长。
黄河文化表现之一,是在中华农耕文明上。我们在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上不仅发现了粟、稷和稻等农作物,还发现了收割作物的石镰、加工粮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等,这标志着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早在8000年前已进入农耕时代。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特别是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时期,黄河流域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已经走向成熟,农业经济已占主要地位。
黄河文化的表现之二,是在中华元典思想上。中华民族的元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诞生在黄河流域,诸子百家的思想诞生于黄河流域并在此发展壮大。比如,以周公、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黄河流域诞生;以商鞅、韩非子等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也产生于黄河流域;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在黄河流域形成并广泛传播……
黄河文化的表现之三,是在发达的农业和对黄河的治理上,并由此带动了中国天文、数学、地理、建筑、制陶、冶炼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以“农医天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科技文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術,都产生于黄河流域。
黄河文化的表现之四,是在中华民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政治制度和管理国家的手段,体现在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和大发展中,体现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从不中断的文脉上,以及支持这种文脉的汉字和炎黄子孙共同坚持的文化精神上。
国都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黄河流域则是我国众多王朝的建都地。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下游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西安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洛阳先后有9个朝代建都,开封先后有7个朝代建都,中国八大古都中,黄河中下游地区占了5个,它们分别是郑州、安阳、西安、洛阳、开封。
正是由于母亲河的哺育,才有了我们中华民族,才有了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让我们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让我们在各种考验和锻炼中成长
大家知道,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挟带了大量泥沙,到达下游时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容易造成泛滥。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使得黄河流域植被被破坏,沟洫系统被破坏,因此自古以来,黄河又以“善淤、善决、善迁”而著称,曾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历史上黄河决溢范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大的改道就有6次。
正是这些决口、泛滥和改道,给黄河下游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洪水过后,平原上沉积大量泥沙,扰乱了自然水系,形成沙丘、沙地和岗地,把原先发达的农业区变成了旱、涝、碱的常灾区。如豫东、豫北平原沙地是黄河历次决口和泛滥堆积而成的,多呈带状分布于古(废)黄河故道和泛水主流地带及其两侧。
黄河的决口还淤平了中下游地区的许多河流和湖泊。如济水本来是“四渎”之一,由于黄河正流的频繁迁徙,济水的支流不断受到干扰,到清咸丰年间黄河第六次改道时,济水便不复存在。位于今天郑州市郊的圃田,唐代时曾“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上下二十四浦,津流径通,渊潭相接”。但由于明清黄河的泛滥,直接被淤平了,现在仅存圃田的地名。
黃河的溃决严重影响了黄河流域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比如,元代经过大臣贾鲁治河,朱仙镇迅速兴起,开封依靠朱仙镇作为外港,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清代频繁的河患,使开封城又遭到严重破坏,朱仙镇也因水患失去繁荣。
由于上述特点,黄河的治理,也成为国家大事。
中国国家的形成和建立,就与治水有直接的关系。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的就是在华夏民族早期,因洪水泛滥,大禹父亲鲧用堵的方法治水而失败。大禹继承父亲遗志,认真总结经验,根据水往低处流的特性,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让洪水流到大海里去。大禹所疏通的河道,就包括黄河。洪水退后,农业生产逐渐恢复,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大禹也因为治水有功,被人们拥戴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大禹通过治水,不断加强各部族之间的融合,在地域范围上有了空前的扩大,各部族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深,催生了在中原地区以华夏族为中心的夏文明的产生。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几乎都把黄河治理当成大事,据说康熙帝亲政后将三藩、河务、漕运三件大事写在宫中柱子上,其中河务主要是指治河。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了很多像大禹一样的治水专家。如东汉王景治河、元代贾鲁治河、明代潘季驯“束水攻沙”、清代林则徐治河等,都留下了许多事迹,令后人敬仰。
从历史上看,黄河难以治理,主要是由于洪水和泥沙之间的矛盾。治河,不仅要了解黄河河道的历史变迁规律,而且要研究未来的演变趋势,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治理,才能保障沿黄区域安全无虞。由于古代社会科技水平较低,人们对黄河的治理主要还停留在直观经验上,缺少科技手段。所以,直到清朝晚期,黄河的治理成效并不明显。更有甚者,有些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以水代兵”,给两岸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灾难。最典型的是1938年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阻止日军侵略,致使河南、安徽和江苏的44个县市约3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受淹,造成大片的“黄泛区”,受灾人口高达1200万,死亡人口达89万,还间接导致1942年河南大饥荒。所以,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治理黄河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的治理,确保和实现了黄河安澜七十年。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高度重视黄河的治理。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黄河宁,天下平”,体现了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的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此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个人,不经过磨砺和考验,难以健康成长。一个民族也是如此。中华民族在治理黄河过程中,也不断形成和锤炼出以黄河精神为代表的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是黄河流域人民的政治抱负、家国情怀、道德风范、担当精神,是多元一体和“大一统”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家国意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和追求,是中华民族大无畏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风格和刚健有为、生生不息、兼容并蓄、厚德载物的大河特质,是中华民族拜祖寻根,爱国、爱家文化认同的深层心理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当下,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延续中华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少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黄河、黄土孕育黄种人,黄色是我们民族统一的文化符号,是黄河赋予我们的文化特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像滚滚黄河那样,以百折不挠的气势奔腾向前,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责 编 再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