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社会热点事件在高校思政课堂中的应用与构建
2021-01-06朱晓飞王思琪
付 伊 朱晓飞 张 甜 王思琪
(浙江财经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同时,他还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随着互联网及大众传媒平台的普及,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在此,新媒体是互联网发展下的产物,是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传播平台相对的概念。新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也促使高校及相关学者的目光向“新媒体教育”聚焦。纵观前贤之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第一,在教育者层面,龙斌基于对新媒体平台的现实分析,提出意识形态安全已然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软实力”,彼时高校教师应主动把握机遇,要勇于抓住主流,更要敢于“发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2]。朱迪首先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结合网络热点新闻,对高校思政教师如何利用相关平台开展思政工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3]。第二,在“新媒体”意识形态解读层面,李刈通过对新媒体平台的辩证分析,提出新媒体平台是一把“双刃剑”:其优势在于该平台的存在为教育者实施全面教育提供无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同时,新媒体平台中的信息优劣不一,这就要求教育者应正视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内容,主动推进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4]。第三,在受教育者层面,季海菊提出“跨界思维”,理性地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应注重学生之生成性思维方式,尊重学生的话语权[5],该文打破了传统以“教育者”为中心的研究观点,将“学生”置于同等情境中,促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受于篇幅,其他有关新媒体教育的文章笔者不再一一赘述。
概之,新媒体作为互联网发展下的产物,已然成为众多高校开展相关教育之有力媒介。同时,“社会热点事件”(指在社会中发生、传播力广、穿透力强,并能在短期内引起群众强烈反响的事件)也常以新媒体平台的方式为受众者知晓。我们以新媒体平台下的热点事件为切入点,拟探求其在高校思政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的第 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称“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同时,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从网民年龄阶段分析,多以20岁~29岁为主;从网民职业层面分析,学生群体约占1/4。以上数据引发我们的思考: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新兴群体——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途径有哪些?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如何?对社会热点事件在思政课堂中的应用持何种态度?……基于上述问题,我们选取杭州部分在校学生与教师进行相关调研。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如图1,目前杭州下沙共有高校16所,其中本科10所,专科6所。
为最大程度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数据精准性,我们借助计算机对样本进行随机抽样与采集。首先,将下沙高校城所涉及的共16所高校进行编码,并录入excel中。其次,我们通过excel软件随机选出6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3所,专科类院校3所。在2019年6月—2019年8月,对以上所涉及六所高校的在校生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共发放320份,回收315份,问卷回收率达98.4%,其中有效问卷312份,有效问卷占比99.0%。在312份有效问卷中,男性受试群体为153人,女性受试群体为159人,分别占比49.0%与51.0%,男女比例较为协调。本科类院校158人,占比50.6%,专科类院校154人,占比49.4%,不同院校人数所占比例大致相当。数据基本可代表当代大学生对当今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情况与社会热点事件在不同高校思政课堂中的应用情况。
图1 下沙大学城高校总体概况
(二)调研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8)》《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等相关资料,同时参阅有关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关注情况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本次调研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支撑与方法参考。
2.观察法
本项目通过感官和录音、录像,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观察所涉及高校思政课堂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应用情况,从而获取一手材料。通过以“学生”身份走入高校思政课堂,直接参与被观察对象所处环境。该方法几乎可以将对被观察者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提高调查精确度。在调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观察对象,并对其进行相关描写。
3.访谈法
调查中,我们对所涉及高校的部分教师进行交谈访问,内容包括:“您是如何定义‘热点’事件的?”“您平常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热点事件?”“您是否会将热点事件应用至课堂中?应用的频率如何?”“您平常使用哪类热点事件应用至课堂中?”“您通常引用某类热点事件是突发性的还是在您备课计划中的?”“您是怎么看待思政课堂中将娱乐类热点事件作为题材?”等。旨在全面考察思政课堂的引导者——教师,对热点事件的认识及应用程度。
4.问卷调查法
素质教育观下,学生是课堂的开始、发展,也是课堂的主体。基于此,我们设置《杭州高校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问卷》。该问卷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学生个人的性别、学校等信息;第二部分则是问卷的主体部分,分为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前者主要包括大学生社会热点新闻的关注维度,分为政治类、法治文化类、军事类、经济类、娱乐类等共五类事件,并附上“十分关注”“有点关注”“一般”“不太关注”“不关注”等选项,随后用李科特量表进行赋值考察,将“十分关注”赋值为“5”“有点关注”赋值为“4”“一般”赋值为“3”“不太关注”赋值为“2”“不关注”赋值为“1”并录入spss统计软件中,旨在调查当代大学生对不同类型事件的关注度与偏好度;其次包括相关高校教师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应用程度,即“经常使用”(5)、“偶尔使用”(4)、“一般”(3)、“基本不使用”(2)、“不使用”(1)等5级,旨在调查社会热点事件在不同高校思政课堂中的应用情况;再次,包含受试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在不同高校思政课堂中的应用情况的情感性评价,分为:“非常喜欢”“有点喜欢”“一般”“不太喜欢”“不喜欢”等共4个选项。定性调查部分为开放式调查,包括:“您平时通过哪些途径了解社会热点事件(举例两个)”“您觉得思政课堂应该多应用哪些社会热点事件”等问题。旨在全方位地剖析在新媒体视域下,“课堂主体”对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与其对课堂热点事件的认知情况。同时考察社会热点事件与高校思政课堂、高校学生、教育者三者间的辩证关系。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新媒体背景下,“两微”已成大学生了解热点事件的主要媒介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手机、电脑、IPAD等新媒体工具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热点新闻的主要工具(见图2),超九成受试者倾向选择新媒体工具,其中有306名大学生表示完全使用新媒体平台作为主要工具,4名学生表示选择新媒体+传统媒体(如报刊、电视、广播等)作为获取热点事件的主要途径,完全使用传统媒体作为获取热点事件的主要途径的仅2人,占比0.6%,不到1成。
图2 当代大学生获取热点新闻主要途径
期间,把借助新媒体、新媒体+传统媒体平台的受试者统一进行细分:在所涉及的310名大学生中,选择使用“微信”作为了解社会热点事件途径的学生高达281,占总体的45.3%;选择使用“新浪微博”的学生次之,为243,占比39.2%;同时选择“今日头条”“知乎”“百度”“人民日报”等官方主流APP的人数频次分别为28、13、27、37,各自占比4.5%、2.1%、4.4%、6.0%。很显然,“两微”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社会热点新闻的主要媒介,上述结果恰好与CNNIC《报告》数据相吻合。
可见,“新浪微博”“微信”等作为新媒体平台下的产物,在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已是举足轻重。从总人数来看,超九成的学生趋向使用“两微”获取社会热点事件,与其它新媒体媒介形成强烈对比;在我们的调查中,“今日头条”“知乎”“百度”“人民日报”等其它官方主流APP各自占比不到两成,总体占比与“两微”较量亦是相形见绌。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关注度呈“普化”趋势
高校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是衡量其对社会化进程认知度、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标尺。
根据前期调查结果,当代大学生多是基于新媒体平台获取社会热点事件。那么,大学生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如何?关注点又是如何?基于以上问题,对受试者展开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普遍呈“关注”态度,其中表示“十分关注”为108人,占有效受试总人数的34.6%;表示“有点关注”为162人,占比51.9%;持“一般”关注为39人,占比12.5%;调查中,仅3人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关注热点事件。同时,在统计中暂未发现有表示“不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的现象。可见,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化进程认知度较高,且具一定社会担当意识。这种担当意识与受试者的学历及性别并不构成显著相关性。这与我们前期预测有一定出入。
1.性别维度下,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分析
调查显示见表1、表2,由表1看出:男性学生表示“十分关注”“有点关注”“一般”“不太关注”“不关注”热点事件的人数分别为51、79、21、2、0;女性学生表示“十分关注”“有点关注”“一般”“不太关注”“不关注”热点事件的人数分别为57、83、18、1、0。根据前文介绍,将“十分关注”赋值为“5”,“有点关注”赋值为“4”,“一般”赋值为3,“不太关注”赋值为2,“不关注”赋值为1。数值大小与关注度呈正比例关系,即数值越高,说明学生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度越高,反之亦成立。随后,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根据表1数据,女性学生表示“非常关注”与“有点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的均值较男性更高;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男性学生普遍较女性学生更“低调”些,在“一般”与“不太关注”这两个选项中,男性学生较女性学生的总体均值更高。
表1 性别差异对热点事件关注度的基本描述性统计量及95%区间
表2 性别差异对热点事件关注度的ANOVA分析结果
由表2可知,在“非常关注”选项中,两个组总的离差平方和为1 765.385,其中控制变量不同水平造成的SSA为1.234,由随机变量所造成的SSE为1 764.151,F检验统计量为0.217,相应的概率为0.642,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故应接受原假设, 在“非常关注”选项中, 不同性别对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同样,在“有点关注”选项中, 两个组总的离差平方和1 246.154,其中控制变量不同水平造成的组间离差平方和为0.040,由随机变量所造成的组内离差平方和为1 246.114,F检验统计量为0.010,相应的概率为0.920,明显高于显著性水平0.05,故应接受原假设,在“有点关注”选项中,不同性别对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类似的,“一般”“不太关注”等选项中,其相应概率分别为0.522与0.541,同样高于临界值0.05,应接受原假设。
综上,不同性别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并未呈现显著性差异,即当代大学生在关注热点事件的程度上,并未呈现出男女有别之现象。
2.学历维度下,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分析
与前文所介绍的赋值方法相同,将“十分关注”赋值为“5”,“有点关注”赋值为“4”……以此类推,直至将“不关注”赋值为1。数值大小与关注度呈正比例关系。调查显示,本科院校的学生表示“十分关注”“有点关注”“一般”“不太关注”“不关注”热点事件的人数分别为62、73、21、2、0;专科院校学生表示“十分关注”“有点关注”“一般”“不太关注”“不关注”热点事件的人数分别为46、89、18、1、0。根据表3数据,本科院校学生表示“非常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与“一般”态度的均值较专科院校学生更高;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专科院校中,表示“有点关注”的人数较本科院校学生更多。那么,学历维度下,不同院校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是否呈显著差异呢?我们同样对其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详见表3与表4。
表3 不同学历学生对热点事件关注度的基本描述性统计量及95%区间
表4 不同学历对热点事件关注度的ANOVA分析结果
由表4可知,在“非常关注”选项中,两个组总的离差平方和为1 765.385,其中控制变量不同水平造成的SSA为17.119,由随机变量所造成的SSE为1 748.266,F检验统计量为3.036,相应的概率为0.082,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故应接受原假设, 在“有点关注”选项中, 不同学历对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同样,在“有点关注”选项中,两个组总的离差平方和1 246.154,其中控制变量不同水平造成的组间离差平方和为16.760,由随机变量所造成的组内离差平方和为1 229.393,F检验统计量为4.226,相应的概率为0.041,明显低于显著性水平0.05,故应拒绝原假设,即在“有点关注”选项中,不同学历对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有显著性差异;类似的,“一般”“不太关注”等选项中,其相应概率分别为0.670与0.578,均高于临界值0.05,应接受原假设,即不同学历学生在“一般”与“不太关注”这两个选项中,并未呈现出显著差异。
综上,本科学生较专科学生更趋向选择“有点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在该选项中,学历层次与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呈现显著性差异。但从宏观层面分析,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所呈现显著性差异几乎可以忽略。
(三)高校学生对待不同类型热点事件,共性与个性并存
由图3可知,目前学生主要通过新媒体平台关注“娱乐类”新闻的受试者高达87人,占比27.9%;其次为“经济类”72人,占比23.1%;“政治类”新闻为62人,占比19.9%,“军事类”新闻与“法治文化类”新闻人数分别为53人与38人,各自占比17.0%,12.2%。
同时,对其进行均值统计,以3为界限,高于3说明关注度呈正向偏好趋势;低于3则说明关注度呈负向偏好趋势。均值排名最高的仍为娱乐类新闻 ,达到3.44;经济类次之,为3.26;政治、 军事、 法治文化类新闻位列其后, 分别为2.88、2.78、1.79,均低于我们的临界值。可见,高校学生的热点事件关注度与偏好倾向大致相当,娱乐类与经济、政治类热点新闻成为当代大学生较为喜欢的新闻类型。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受试学生群体自身的性别差异与其对不同类型新闻的偏好程度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根据表5显示:男生较为偏向选择关注“政治类”“军事类”热点事件,均为43人,占其性别总人数的27.0%;女生则多偏向选择“娱乐类”新闻,为62人,占其性别总人数的40.5%,与其形成反差的是男生选择关注“娱乐类”热点事件的人数要明显低于女生。根据统计结果,仅25名男生选择关注“娱乐类”热点事件,占比其性别总人数的15.7%。在“经济类”“法治文化类”热点事件中,男女人数大致相当。其中,男生选择关注“经济类”热点事件的人数为33人,占比20.8%,女生为39人,占比25.5%;在“法治文化类”热点事件上,女生较男生的关注度稍加活跃,有23名女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时常留意对该类热点事件,如“张扣扣报复杀人”“女孩滴滴顺风车遇害案”“高铁霸座”等,有15名男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对此类新闻偏向关注,占其性别总人数的9.4%。那么,受试群体自身性别差异是否会影响其偏好度呢?随后,我们对其进行卡方检验。详见表6。由表6可知,Pearson 卡方值与似然比值均小于所规定的显著性水平0.050,即P<0.050,应该拒绝原假设,判定行列变量间不独立,性别和学生本身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存在明显相关性。
图3 学生对不同类型新闻的关注度
表5 性别对不同类型新闻的关注
表6 性别对选项一致性卡方检验
(四)“热点事件多元化应用”或将成为思政课堂主体之诉求
学生是思政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的观察者与信息的接受者。鉴于此,对思政课堂所涉及的312位“观察者”展开相关考察是窥测社会热点新闻在思政课堂应用情况的有效途径之一。
1.理性维度下,学生对教师引用热点事件情况分析
根据前期调查内容,我们首先列出“教师在思政课堂中应用热点事件的频率”这一项问题。
调查显示:有187名学生表示相关教师在思政课堂中经常使用社会热点事件作为题材穿插于教学内容中,占比59.9%。71名学生表示相关教师在思政教育中有时使用时事热点新闻事件,占比22.8%;43名学生表示教师在思政课堂中运用时事热点新闻事件作为教学题材的频率一般,为13.8%;同时表示思政教师基本不使用与不使用热点事件的学生为11人与0人,各自占比3.5%与0%。图4显示,从“经常使用”热点事件到“不使用”热点事件,呈明显下降趋势。可见,绝大多数思政教师都会在其课堂中引入社会热点事件作为其教学内容之一,且引用频率相对较高。
图4 学生对教师在思政课堂中引用热点事件的认知情况
同时,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细分,并在其后注明使用频率。根据图5调查结果显示,约有185名受试者选择政治类热点事件在思政课堂中总是被使用,选择教师“有时使用”“一般”“基本不使用”“不使用”等选项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分别为,77人,48人,2人与0人。与政治类热点事件趋势类似,军事类与经济类热点事件同样随使用频次递减而呈下降趋势。法治文化法治类热点事件与娱乐事件的表现趋势虽不如上述类型热点事件般规则,但总体走向仍较为明朗:其中,法治文化类热点事件在大学思政课堂中的应用情况较娱乐类热点事件更为乐观,教师“不太使用”与“不使用”法治文化类热点事件的情况较娱乐类热点事件更少;同时,教师“经常使用”与“有时使用”法治文化类热点事件作为教学内容的情况也较娱乐类热点事件的应用情况更为突出。
以上数据表明,政治类、军事类与经济类热点事件有着相同走势,其应用情况随着使用频率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高校教师多对上述类型的热点事件采取“应用”态度,并将其纳入课堂教学体系中;娱乐类热点事件成为教学应用层面的“短板”,常被高校相关教师忽略。
随后,对上述不同类型的热点事件进行均值评定,“不常使用”为1分,基本不使用”为2分……以此类推, 从“不常使用”到“经常使用”记为1-5分。分值越高,说明该类新闻在思政课堂中引用频率愈高。根据结果显示,经济类热点事件均值最高,为4.375;政治类热点事件次之,均值为4.128;法治文化类热点事件紧跟其后,为4.030; 军事类热点事件为3.970; 娱乐类热点事件的应用情况较为“低迷”,仅为2.430。
图5 高校思政课堂中不同热点事件类型情况
由此可知, 经济类热点事件、 政治类热点事件以及法治文化类热点事件远高于临界均值3。说明上述三类相关热点事件较容易被高校教师纳入思政教学内容体系中;与此同时,军事、娱乐类新闻热点事件引用率则相对较低,尤其是娱乐类新闻热点事件明显低于临界均值。
2.情感维度下,学生对教师使用热点新闻事件的考察
学生对教师在高校思政课堂中使用热点新闻事件的情感性评价是如何呢。由此,设置了“非常喜欢”“有点喜欢”“一般”“不太喜欢”“不喜欢”等5个选项。首先,对其总体数量进行统计汇总,随后对上述选项进行均值统计,以“非常喜欢”为5分,“有点喜欢”为4分……以此类推,直至“不喜欢”为1分。
根据表7显示,学生对教师在思政课堂中使用热点新闻事件基本持肯定态度。
其中,表示“非常喜欢”的人数为229人,占比73.4%;46人对热点事件在思政课堂中的应用表示“有点喜欢”,占比14.7%;约有11.9%的学生对热点事件在高校思政课堂中的应用情况持中立态度,选择“一般”这一选项共为37人;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并未发现有表示“不太喜欢”与“不喜欢”的学生。此外,根据均值统计,上述数据均值为4.610,远高于临界值3。
由此可知,当代高校学生普遍对热点事件在思政课堂中的应用持“喜欢”态度。这一点,在后期的访谈中也有所体现,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就是要和生活相联系,这类课堂才有意义”“大学思政课堂我们平常会玩手机,但是讲到热点类事件会有兴趣听”“我们希望老师能够在课堂中多带点类似的新闻,这样才不至于太空洞”……可见,热点事件在高校思政课堂中的应用与普及已逐渐成为课堂主体之诉求。
表7 学生对教师在思政课堂中使用热点事件态度评价
(五)新媒体视域下,教师对热点事件的认知与应用考察
为更好地反映社会热点事件在高校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我们对课堂的引导者——教师,展开相关调查,调查采取封闭性问答与开放性相结合的方式。
1.教师对热点事件的认知概况
调查期间,我们对6所高校共27名思政课教师展开抽样调查。在征得部分教师同意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转写,以求最大程度反映材料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根据访谈结果,超九成的教师表示,“所谓‘热点事件’是指具有一定持续性,且有一定民众影响力与关注度的新闻事件”,这与我们前期对“热点事件”的定义大致吻合。
随后,约有25名教师表示,思政课堂与热点事件密不可分,“思政课必须引入社会热点事件以及一些具有政治影响力的事件”。同时,热点事件可视作为社会现象的一面镜子。大部分教师表示,“在平常教学中通常会使用热点事件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以理论来分析社会现象”“以热点事件作为切入点,剖析其内在情感与理性价值,提炼出超越其事件本身的实质性思想,引导学生理性认知社会事件”等观点。可见,热点事件在高校课堂中的应用已然较为广泛。然而,高校教师对热点事件的获取渠道,以及对不同类型热点事件的实际应用情况又是如何呢?
2.高校教师获取社会热点事件渠道多样化
从样本总体分析,仅2名教师选用新媒体平台作为了解社会热点事件的主要媒介,占比7.4%。根据调查结果,教师对热点事件的获取渠道主要是“新媒体+传统媒体”的形式,共25人,占比92.6%。这些受试教师认为,目前新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为新闻信息的及时传递提供了便利,但同时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半月刊》等一些官方传统媒体平台的信息依旧不容忽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是获取社会热点事件的重要途径,并不存在高低、主从之分。
可见,在高校思政教师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分伯仲:新媒体下的社会热点事件常以其信息的及时性与舆论的公开透明性呈现在公众眼中;传统媒体则常以信息的稳定性为人知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彼此补充,并互彰互显。
3.教育者对不同类型热点事件的实际应用情况“同中带异”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一项中心环节,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沟通的桥梁。从教学任务与内容分析,思政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奠定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课程。一堂优秀的思政课,往往要求教师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在所调查的27名教师中,所有教师均表示:不是为了应用而应用,而是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其潜在意义。因此,如果在思政课堂上引入社会热点事件,均会将其纳入备课计划中。很显然,上述教师的备课工作,尤其是在备教材层面表现得较为扎实。
彼时,我们基于相关教师对不同类型热点事件在思政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展开考察。超七成的教师表示,在平常上课时,经常会对政治类、经济类以及法治文化类热点新闻展开讨论。对政治类、经济类、法治文化类、军事类以及娱乐类展开全面探讨的教师不到两成。其中,女教师较男教师更容易展开娱乐类新闻。绝大部分男教师表示,一些娱乐类社会热点事件往往没有“营养”,不足以成为课堂教学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女教师通常以娱乐类热点事件为切入点,在其指导下,让学生与学生间互动、教师与学生间交流,共同剖析该类事件发生的潜在原因、要素关系,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政治类、经济类以及法治文化类热点事件在高校思政课堂的普及与应用已然毋庸置疑,然而,军事类、娱乐类热点事件的应用与普及则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短板。传授科学法治文化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品德与世界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常被视为教学工作的四项基本任务;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思想状况亦是高校教师备课需考虑的问题。根据前期调查结果,当代大学生普遍对社会热点事件较为关注,且关注的类型与教师在课堂所引用的热点新闻有一定出入。我们曾以“课堂学生”的身份进入某高校思政课堂中,发现尽管教师在讲台上使用法治文化类热点新闻,但仍有大批学生在课桌下玩手机。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同时学生在思政课堂中逛贴吧、刷微博的现象亦是屡见不鲜。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亟需展开相应互动,以化解彼此“尴尬”处境。
三、建议与措施
(一)教学层面:走信息化教学,扬素质教育之本
高校教师通过紧抓新媒体教育平台等优势,可帮助学生更快更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增进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首先,充分运用新媒体教学平台符合我国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高校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及教育内容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目前,在我国高校思政课堂上较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较为单一的讲解法,即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课本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论证的一种讲授方式。此教学方法虽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内容,但同时也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其实,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政教师应注意启发诱导学生,要善于结合相关热点事件,设置一定问题情境来使学生们积极地开展认识活动以及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古往今来,不少教育学家曾提出“触类旁通”“因势利导”等著名教学方法。必须承认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学生。教师要善于创造相关情景,将社会热点事件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只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能生动活泼,方能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原则。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我国的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现在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法治文化基础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素质。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到在相关新媒体背景下将社会热点事件与课堂理论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在现代科学法治文化知识与良好的思想品德架起沟通的桥梁。
第三,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知识水平、个人能力、兴趣和爱好等,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才能确定教学的起点、要求和方法。例如,在男生偏多的班级可适当多插入具有军事等元素的社会热点事件,如在女生偏多的班级可适当多融入娱乐新闻等元素以调节课堂气氛。
第四,教育者应秉持素质教育的理念。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受教育者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通过将社会热点事件融入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面对不同类型的社会热点事件,需有的放矢,切不可“一刀切”,更不能戴“有色眼镜”对娱乐类热点事件作出感性、片面评价。
(二)学校层面:融合新媒体之力,拓展教育新路径
良好的信息平台是推动社会热点事件在高校思政课堂中传播的关键,以互联网和手机等数字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为学生、教师群体宣传社会热点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同时也为各种思想价值交流交锋、各种信息云集与散发提供了场所。认真学习新媒体知识、努力掌握使用新媒体技能,多用善用新媒体。学校新闻宣传单位要围绕提高新媒体中的舆论引导和管控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制度建设,改进表达方式,进一步增强社会影响力。
学校新媒体平台的建设能够支持社会热点事件在高校思政课堂中的新应用。当前信息平台也出现了新挑战,一是在不同舆论场中有相反的两种趋势,一种是有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分化,还有一种是“去中心化”的媒体舆论场的出现。学校要积极运用博客、微博、微信等一系列社交网站和移动通信来加强社会热点事件的正确传播。正确引导学生的政治方向。虽然新媒体现在的趋势属于大众性,但是学生的政治方向性不高。日益丰富多样的新闻信息在更好地满足人们精神法治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迷雾”“信息污染”等弊端和难题。此时,在利用多媒体搭建信息平台的同时也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的方向。
第一,各高校应建立专属“当日社会热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当前学生每日一读的热点渠道,学校应建立属于自己的“当日社会热点”微信公众平台,传递当日的社会热点消息。青年每天上网时段主要集中在12-14时和21-24时,也就是说,青年网络空间的活动与日常作息时间相吻合,网络行为呈现出与日常生活作息同步的特点。据此,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发布的社会热点事件信息要遵循青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格特性,紧密结合青年的上网高峰时段,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适时地推送主流意识形态相关内容,使得引导和教育的受众面最大化。
第二,立足当代大学生获取热点事件途径之事实。对于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呈现方式,青年最喜欢的方式分别为以图片或漫画为主、以视频或音乐为主。认为新媒体最吸引人的特性是轻松幽默、内容丰富、能够自主表达情感、内容简洁、快速便捷、掌握社会热点等。这说明青年对于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传播的图画或视频更为喜爱。于是在高校新媒体的建设中,我们要以图片、视频的方式传播热点信息。
第三,学校应成立专属的“今日社会热点”工作运营社团。这既可宣传社会热点事件,同时也可以成为本校的专属招牌。学生团体是广大学生为实现自身的意愿爱好,发掘和展现自身才华而自发组成的群众性团体。在组织学校专属“今日社会热点”工作运营社团后,人员扩大方面采取发传单、举办知识竞赛等活动。赋予工作运营社团社会性、校园性。多开展知识竞赛和社会热点沙龙,增强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兴趣和爱好。逐步形成以新闻媒体单位为主导,学校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各展优势、各展所长,积极运用新媒体,传递和放大社会正能量的新格局,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三)学生自身层面:传家国情怀,发力量之声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新世纪的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身为当代大学生,理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通过官方通讯社、官方媒体的微信、微博、客户端等经过认证的新媒体了解民情、了解社会、了解国家。
通过本次实践可知:第一,当代大学生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度较高,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认知还略有偏误;第二,当代大学生常将注意力集中在娱乐性较强的热点事件上,而较易忽略政治、军事类等其他类热点事件。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理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个人素质,自觉主动阅读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发布的消息,紧握时代脉搏,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发出自己的力量之声。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时代建设。当代大学生应传承爱国主义,积极主动了解社会热点事件,利用闲暇时间,主动阅读相关新闻,从多角度了解热点事件。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与师友互相讨论,并利用自己的社交账号和新媒体技能,铭记爱国主义,发表自己的意见,多多参与辩论,从而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发出自己的青年之声,力量之声。
学生干部模范带头参与社会实践。以社会热点事件为主题,以思想政治理论为指导,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导向,将理论化为实践。通过社会实践做到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要持之以恒,利用社会实践这个平台,打造独具大学生特色的品牌活动。大学生党员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热点事件的了解,并通过制作H5、短视频、漫画等形式向普通学生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报道社会实践,扩大社会实践的影响力,号召大众参与进来,营造紧跟时代的良好氛围。
四、余论
事实上,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起依靠传统媒体,新媒体视域下的信息更为快速、便捷。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政治”“互联网+经济”“互联网+法治文化”等信息不断以最新、最快的形式为大众知晓。当然,新媒体下的热点事件也常带有一定片面性,这就需要教育者取其精华,引导学生正确、理性认识社会热点事件。此外,教师在引用社会热点事件时,更应将教材与学生兴趣相结合,立足课堂目标,博采众长,适当引入政治、经济、法治文化、军事、娱乐等相关社会热点事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全方位了解社会热点事件,让受教育者在思政课堂中真正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同时,也为促进社会热点问题朝着积极方向发展,营造有利社会舆论氛围、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增添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