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2021-01-06王洋程芳莹王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8期
关键词:灸法滑膜艾灸

王洋,程芳莹,王瑶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0 引言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的发病在我国约为0.4%[1],在全世界约为0.5%~1.0%,并且以每年5~50/10000速度增长[2],是劳动能力丧失和形成肢体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3],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西医对RA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目前多认为,其发病与环境、遗传、感染、内分泌、自身免疫等方面关系密切[4]。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手段治疗该疾病。艾灸作为重要的中医外治法之一,治疗适应证广、疗效肯定,以其特有的疗效和优势在临床广泛应用。本文将从艾灸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同艾灸方法、不同灸量探索等方面进行综述。

1 艾灸治疗RA的机制

罗磊等[5]通过测定艾灸RA大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分析膝关节滑膜细胞内细胞器的形态学改变,结论是艾灸不仅具有局部改善滑膜细胞超微结构的作用,并且能从整体上对胸腺、脾脏等免疫组织产生保护作用。杨馨等[6]使用测量艾灸前后家兔左右膝关节周长的方法,检测滑膜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中96种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得出艾灸具有抗炎消肿作用的结论,并且能够明显抑制异常激活的家兔滑膜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刘旭光等人[7]通过测定艾灸RA家兔滑膜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含量,得出艾灸可以良性调整由滑膜细胞分泌的MMP-3、TIMP-1的表达。张传英等[8]通过测定艾灸治疗RA大鼠后大鼠的足踝肿胀度,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以及关节滑膜组织STAT1、SOCS mRNA表达,认为艾灸“肾俞”穴能减轻RA大鼠足踝肿胀度,与其阻碍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的表达,提高免疫调节因子白介素-2的释放,促进R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的STAT1、SOCS mRNA的表达有关。

2 临床疗效评价

2.1 直接灸

张跃山[9]使用背俞穴化脓灸治疗RA40例,有效率达87.5%。何悦硕等[10]应用麦粒灸治疗60例RA患者,总有效率为96.6%,提出麦粒灸是一种有效治疗RA的方法。马腾[11]分别采用温和灸和瘢痕灸治疗RA大鼠,探索不同灸法对RA大鼠的抗炎效应以及HSP70表达的差异,认为瘢痕灸和温和灸这两种不同灸法灸“肾俞”穴对实验性RA大鼠具有抗炎的作用,能够降低IL-1、TNF-α的表达,减少下丘脑HSP70的释放,增加炎症组织HSP70的表达,瘢痕灸与温和灸之间的抗炎作用在未在RA大鼠中有明显差异。

2.2 间接灸或悬灸

王伟明等[12]比较了隔附子饼灸、隔附子饼微烟灸、隔姜灸三种不同间接灸治疗RA的临床疗效,实验结果显示隔附子饼微烟灸组总有效率最低,为81.25%;隔姜灸组总有效率最高,为93.75%;隔附子饼灸组总有效率介于两组之间,为93.33%,3组之间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3组治疗前后均对递减激素的作用有显著性差异;灸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和血沉的变化,隔姜灸组优于另外两组。杨臻等[13]将94例RA患者分为艾隔姜灸治疗组、无烟隔姜灸治疗组、青霉胺对照组。结果显示无烟隔姜灸组总有效率最高,为81.8%;青霉胺对照组总有效率最低,仅为72.0%;艾隔姜灸组总有效率为80.6%,介于两者之间,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ESR的值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RF的变化,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刘俊明等[14]运用铺灸治疗RA,并与常规针刺联合TDP灯照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96.6%,对照组分别为30%、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灸是一种有效治疗RA的手段,并且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赵耀东等[15]运用铺灸治疗RA,并与尪痹冲剂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灸法联合其他方法

艾瑞可[16]运用艾灸联合药物治疗RA患者,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艾灸联合药物组与单纯药物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艾灸联合药物组治疗后的症状和体征的改善程度以及患者的自我感觉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治疗组的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湿热阻络型免疫调整作用较好,治疗组与对照组ESR、CRP、RF三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艾灸联合药物治疗RA,对免疫功能(CRP、IgG)具有良好的调整的作用。辛华等[17]将105例RA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药配合艾灸组,结果发现中药配合艾灸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1.4%)明显优于西药组(80.0%)和中药组(8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杨美玉[18]运用中药熏洗联合艾灸治疗RA,并与对照组采用镇痛消炎、抗风湿等常规治疗作比较,结果显示中药熏洗联合艾灸组总有效率为92.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灸量的探索

古人施灸用量的一般规律是:地处南方,夏曰温热,老少羸弱,头面四肢,或外感新病,病情轻浅,灸之宜少;地处北方,冬季天寒,年轻体壮,胸背腹部,或内伤久病,病情深重,灸之宜多。同时,灸量也应随病情发展而变化,灵活运用,知常达变。灸法治疗疾病的机理,与其温阳、行气、活血之效有关。其中温热之性是发挥疗法的主要作用,虽然灸疗以其适应证广泛且相对安全受到广泛推崇,但如果控制不好灸量,灸而不到,不能取得疗效,灸而过之,则会伤津耗液引起不良反应[19]。

通过不同灸量的研究,王羿今[20]发现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疗效优于传统灸疗法,应用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治疗疾病时,足够的灸量可以显著提高灸疗的临床疗效。洪昆达等[21]提出中、强刺激温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使病人的临床证候得到较大的好转。

4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实验室研究已经表明艾灸可以从多个路径保护关节组织,减轻滑膜组织的异常增生,抑制关节炎症,减轻疼痛,从而改善关节功能。在临床常用的灸法中虽然有学者肯定了直接灸的疗效,但是也有学者发现瘢痕灸和温和灸的疗效并无明显差异。近几年的文献回顾发现,直接灸的临床运用较少,仅有少量的临床试验结果可供参考。大部分直接灸的研究集中于动物实验。由于直接灸是将艾灸放在患者相应穴位的皮肤上直接进行燃烧,疼痛感强烈,其灼伤后容易留下疤痕,难于被患者接受,故而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温和灸或者悬灸由于副作用小,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更易被患者接受,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灸法联合其他方法并用疗效往往优于单种疗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运用多种疗法来治疗疾病,以期发挥更好的疗效。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艾灸RA是有效的,但是目前仍缺乏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提供更为可靠的证据。且艾灸的方法、灸量、灸时、穴位的选取、艾灸距离等许多问题尚未达成一致,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以期更好地发挥艾灸疗法在RA治疗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灸法滑膜艾灸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婆婆迷上了艾灸
古代文献中岭南灸法及其发展源流*
浅析温针灸的治疗机理及温度控制
关节镜在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诊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