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次“农普”资料的浙江粮食生产问题分析
2021-01-06李冠宇
□ 李冠宇
近年来,浙江认真贯彻粮食安全战略,紧紧围绕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底线,严格保护耕地,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培育新品种,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强化要素支撑,发展规模经营,构建统一高效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安全。
“一农普”以来粮食生产变动特征
(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持续下降转为稳中有增
分析历次农业普查数据,20 多年来,浙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动可分为大降、缓降和稳中有增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农普”至“二农普”的10 年,浙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幅下降。此阶段,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浙江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幅下降。1996 年(“一农普”),浙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77 千公顷。2006 年(“二农普”),降为1253 千公顷,不足1996 年的一半,年均降幅高达8.0%。其中,1999 年至2003 年降幅较大,从2752 千公顷大幅降至1428 千公顷,年均下降15.1%。
第二阶段,“二农普”至“三农普”的10 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降幅趋缓。这10 年,浙江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加强耕地保护,大力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同时,率先实施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粮食播种面积急剧下降的态势得到遏制。2016 年(“三农普”),浙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51 千公顷,自2006 年以来年均下降2.7%,降幅比前10 年明显趋缓。
第三阶段,“三农普”之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增。此阶段,浙江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逐步显效,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增强。2020 年,浙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93 千公顷,比2016 年增长4.4%,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创5 年来新高。
浙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动特征在经济大省、产粮小省中具有代表性。20 多年来,全国许多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均呈现从大降到缓降再趋稳的态势,其中福建、广东变动阶段特征与浙江最为接近。2000-2006年,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国各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普遍下降,其中北京、上海和天津下降幅度较大。2006 年之后,全国各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步回稳,其中13 个粮食主产区播种面积回升明显,带动全国实现粮食产量“十二连增”(2004—2015 年)、“十七连丰”,2020 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6768千公顷,比1996 年增长3.7%。
(二)种植模式由“早晚稻连作”转为“单季晚稻为主”
浙江1996-2006 年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很大程度上与早晚稻连作种植模式减少有关。1996 年,早稻和连作晚稻居粮食作物品种前两名,两者播种面积合计1841 千公顷,占比超六成,之后逐年减少。2020 年,早稻和连作晚稻播种面积占比降至两成,各只有百千公顷左右,比1996年减少1600 千公顷以上,占粮食播种面积减少总量的近九成。同时,单季晚稻播种面积连年攀升,2020 年增至445 千公顷,占比提升至近四成五。
(三)种植结构以粮为主到多元种植
20 多年来,浙江种植结构从以粮食为主转变为粮食、经济作物并举的多元种植态势。1996 年,浙江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964 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占75%左右;经济作物1087 千公顷,仅占25%。此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先急增后缓降,到2020 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15 千公顷,比1996 年减少近一半,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下降1884 千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总量的96.7%。2020 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21 千公顷,略低于1996 年,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7%,粮食作物占49.3%。
(四)“藏粮于技”助推粮食单产提升
多年来,浙江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发挥科技优势,在育种领域连续突破,特别是粮食育种能力持续领先全国,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确保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甬优系列水稻品种在全国水稻种植区广受欢迎,“甬优1540”亩产刷新贵州省水稻高产纪录,“江两优7901”在南方稻区试验示范中表现突出。1996-2020 年,浙江稻谷亩产从不足800 斤增至近千斤,增长超二成;单季稻亩产增长一成以上,成功跨过千斤门槛。2020 年浙江粮食亩产813 斤,比全国平均高出49 斤。
浙江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均粮食产量不足
虽然种植结构变化、新品种广泛应用和科技进步使浙江粮食单产水平提高。但浙江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人均粮食产量不高,自给率较低。1996 年,浙江人均粮食产量352.2 公斤,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八成五,2020 年降至93.8 公斤,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二成。一方面是土地资源制约,另一方面,常住人口持续快速增加。浙江常住人口由1996 年的4413.0 万人增至2020 年的6456.8万人,“十四五”期间人口还会持续增长,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二)农业从业人员减少且老龄化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产业结构大幅调整,农业劳动力持续向二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由1996 年的1129 万人降至2019 年的407 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四成多降至一成多。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转移人口基本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造成农村人口老龄化更为突出。1996年,农业从业人员中18-45 岁人口占66.0%,50 岁以上人口只占21.6%;2006 年,50 岁以上人口占45.7%;2016 年,55 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54.0%。早晚稻连作种植模式难以为继也与农业从业人员减少和老龄化密不可分,留守农村的老人难以胜任早晚稻连作的劳动强度。浙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2.2%,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农村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三)种粮投入大、风险高、收益偏低
在农业从业人员减少的大环境下,零星分散的家庭自耕自种的种粮模式,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低,种粮效益比较低,没有相应的制约或激励措施,非粮化和耕地抛荒的问题难以解决。2020 年我国粳稻最低收购价每公斤2.6 元,未进入订单收购的价格更低,以自耕模式种粮,人均年收入显然不高,通过土地流转实现粮食规模化生产是必然选择,也是目前粮食生产的现实情况。近年来,浙江粮食规模化经营得到较快发展,2020 年50 亩以上规模种粮户达1.7 万户,其中千亩以上规模主体达701 个。但粮食规模生产投入大、风险高问题仍较突出。一方面,浙江山多地少,连片耕地不多,规模经营户普遍规模较小,一定程度影响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种粮收益偏低,粮价相比其他经济作物低,运营成本高,规模户收益主要依赖政策补贴,有不少种粮大户需要配套种植经济作物以增加收益。
对浙江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
(一)统筹扶持,稳定粮食生产基本盘
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继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防灾能力;促进耕地流转,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推动规模经营。浙江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810 万亩,要有效发挥功能区和种粮规模户的生产能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现有水平以上。
(二)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粮食生产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重视农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强化要素支撑,发展规模经营,大力吸引和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粮食生产主体,大力吸引和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粮农,以人才、科技撬动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三)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确保粮食供给稳定
加强区域协作是确保浙江粮食安全的重要方向。要综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浙江得天独厚的港口和贸易网络优势,加强与周边粮食主产区的密切协作,统筹利用国内、国际粮食市场和资源,构建统一高效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