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验案三则

2021-01-06马海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北京1021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0期
关键词:心阳早搏龙骨

马海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北京 102100)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原文如下: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方由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四味药物组成,是仲景用于治疗因烧针损伤心阳,心神被扰而出现烦躁的方剂,笔者在临床中用此方治疗各种心悸,中医辨证属心阳不足者均可用此方加减治疗,现举三则验案如下。

患者李某,女,19岁,学生,就诊时间:2020年8月11日,主诉:心悸一月。患者自一月前高考后出现阵发心悸,午后明显,心烦,失眠,并有痛经,入睡困难,大便两天一次,通畅,就诊时脉率115次/分,休息10分钟后112次/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窦律,最高心率150次/分,平均心率106次/分。舌淡,苔腻,脉滑数,寸脉浮,尺脉弱,中医辨证属心阳不足,肾水亏虚,宜温振心阳,安神定悸,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处方:桂枝10g、炙甘草6g、生牡蛎20g、生龙骨20g、茯神10g、夜交藤10g、丹皮10g、五味子10g、清半夏10g、生山药20g、生栀子10g、丹参20g、当归20g。每天一副,水煎分2-3次服,连服7副后,症状明显好转,继服7副,心悸基本消失,睡眠好转,痛经减轻。嘱其禁食冷饮,随访两月未发。

按:患者心悸午后明显,午后,阴气始生,阳气渐减,此时心悸,考虑自身阳气不足,患者备战高考,耗伤阴血,故气血两虚,阴血亏虚,不能敛阳,虚阳上浮,则心悸心烦,夜间虚阳不能入阴,则入睡困难,阳气虚弱,不能推动气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痛经,方中桂枝、甘草温通心阳,龙骨、牡蛎镇敛心神以治烦躁,夜交藤、茯神宁心安神交通心肾,丹参、丹皮、当归活血补血通经,生山药健脾补肾,半夏化痰,栀子除烦。诸药合用温振心阳,交通心肾,安神定悸。

患者杨某,女,30岁,医生,就诊时间:2020年5月28日,主诉:间断心悸4-5年。患者4-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自觉早搏较多,当时曾服中药治疗,心悸稍好转,早搏仍多,后每劳累则心悸,间断口服倍他乐克,服后心率较前下降,仍觉心悸,需深呼吸方舒。此次患者因工作夜班劳累并有琐事影响情绪心悸再发,较前加重,伴有痛经,易生气,心烦,早搏较多,大约15-20次/分,大便2-3日一次,欠通畅,舌淡,苔稍腻黄,脉结,寸弱,关弦及尺,中医辨证属心阳不振,肝郁气滞,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处方:桂枝8g、炙甘草8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丹参20g、炒白术20g、当归30g、地龙10g、石菖蒲10g、柴胡6g、枳实10g、白芍10g、炒莱菔子10g、路路通10g、合欢皮10g。每天一副,水煎分2-3次服,连服7副,再诊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心悸减轻,情绪好转,早搏大约6-10次/分,调方继服2周,患者心悸愈,早搏0-3次/分,期间来月经,未痛经。后停药。因工作劳累患者11月6日心悸再发,再次就诊,仍以上方加减治疗,5天后心悸减轻,再服一周愈。

按:劳则气耗,过劳则损伤阳气,尤其医生夜班劳累,不仅耗损阳气,且不能睡眠养阳气,劳累后心悸,属心阳不振,患者心悸有情绪因素,属肝郁气滞,肝气不舒,则易生气,肝气郁滞,影响肝之疏泄,气血运行不畅,并且阳气虚弱,不能推动气血运行,则痛经,方中桂枝、甘草温振心阳,龙骨、牡蛎潜心安神,女子以血为本,丹参、当归活血补血通经,阳气虚,脾之运化不足则生湿生痰,白术健脾化痰,柴胡、合欢皮疏肝解郁,白芍敛阴养血柔肝,地龙、路路通疏通经络,石菖蒲、枳实、莱菔子理气化痰消食,诸药合用温振心阳,疏肝解郁,化痰通络。

患者赵某,女,62岁,无业,就诊时间:2020年6月10日,主诉:心悸、乏力半年。患者近半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气短,伴乏力,活动后明显,肢冷畏寒,睡眠差,多梦易醒,大便不成形,舌淡暗,有瘀点,舌苔白,脉弱尺脉稍浮。中医辨证属心阳不振,肾水不藏。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处方:桂枝10g、甘草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丹皮10g、黄芪10g、丹参20g、当归20g、桃仁10g、清半夏10g、白术20g、干姜10g、茯苓10g、黄柏10g、砂仁6g,每天一副,连服7副后复诊,患者诸症均有减轻,继续按原方对症加减治疗一月,患者除少许畏寒外,诸症均愈。

按:患者年龄较大,阳气虚弱,心阳不振,不能鼓动心血,因而出现心悸、气短,阳虚不能温煦肢体,故畏寒肢冷,阳气虚弱,血液运行无力,气血瘀滞,故见胸闷,阳虚运化乏力则生痰,肾水不能封藏,则睡眠差,多梦,尺脉浮。方中桂枝、甘草温振心阳,龙骨、牡蛎潜阳安神,黄芪可补一身之气,张锡纯云“善治胸中大气下陷”,丹皮、丹参、桃仁、当归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女子以血为本”,当归并能补血,半夏、白术、茯苓、干姜健脾化痰,黄柏、砂仁合甘草为郑钦安的封髓丹,能纳五脏之气归肾,治一切虚火上冲[1]。诸药合用温振心阳,潜心安神,活血通经,补气健脾。

心悸的主要病机是心之气、血、阴、阳亏虚,兼夹气滞、血瘀、痰浊、寒凝[2]。现今世人平素损伤阳气严重,熬夜作劳,耗损心阳,嗜食冷饮,损伤脾阳,冬不保暖,夏季空调,使四季难分,阳气当养不养,致使阳虚之人比比皆是。心属火,为阳中之阳,心以阳气为用,阳气虚衰,最终损伤心阳,故心悸,无论夹杂气血痰寒,其阳虚者十有七八,临床上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悸有较好疗效,可尝试运用。

猜你喜欢

心阳早搏龙骨
标点符号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架龙骨
一种建筑钢结构龙骨连接结构
龙骨中的秘密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典型VLGC舭龙骨结构设计
前桃后杏终归无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