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药物干预社区老年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2021-01-06王庆永刘桂月天津市蓟州区出头岭镇中心卫生院天津309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天津309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0期
关键词:血压饮食高血压

王庆永,刘桂月(.天津市蓟州区出头岭镇中心卫生院,天津 309;.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天津 309)

临床上,高血压是好发于社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慢性疾病,该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随着疾病的发展,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多器官功能性损害[1-3]。迄今为止,临床尚无治疗高血压的特效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为止,但老年患者年龄较高,记忆力衰退,血管弹性较差,很容易因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不当等导致血压升高,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4-6]。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意识到非药物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主张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非药物干预,从而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多种危险性因素。

1 健康教育

老年人群年龄较高,且大部分学历较低,对高血压没有正确认识,很难真正认识到引起高血压的危险性因素,故而加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至关重要[7]。陈建东研究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其指出,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调查评分显著提高,且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提示健康教育能大大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8]。杜秋研究指出[9],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控制其血压水平,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2.38±8.36)mmHg、(79.66±6.82)mmHg,均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干预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行为干预

2.1 饮食干预 高血压这一慢性疾病很容易受患者日常饮食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高糖、高脂、高盐饮食,这类饮食会影响患者代谢,导致患者血压波动,加速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速度[10]。因此,对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加强饮食干预,促使其合理、健康饮食,至关重要。刘翠朵对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11],对照组实施常护理指导,观察组采用饮食疗法联合运动干预,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较高,P<0.05,其指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饮食疗法能有效改善其血压水平,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彭福慧讨论了饮食疗法联合运动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应用效果[12],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饮食疗法,干预后研究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体重、BMI、身体脂肪代谢率、内脏脂肪指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 心理干预 不良情绪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若情绪波动过大,会直接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上升,影响药物治疗效果[13]。对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需加强对其的心理护理,通过集体健康讲座、电话随访、上门随访等方式,让患者知晓不良情绪的危害,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高血压治疗及生活。付莲梅研究了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评价[14],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显著,P<0.05。吕连萍研究指出[15],给予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不但能改善其血压水平,且能增强其治疗依从性,提高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2.3 运动指导 缺乏运动会导致有机体糖代谢紊乱,体重指数升高,直接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较高,大部分时间均处在非活动状态,缺乏运动和体力活动,这就导致患者血液流速减慢,会加速患者血栓形成,进而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故而,应根据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个人情况,指导其开展走路、太极拳、广场舞等体育运动,通过规律、长期的运动,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与机体代谢水平。何国欢探讨了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16],其发现运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腰围、腰臀比、体重指数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降压效果有效率为90.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85%,P<0.05。陆伟等人对太极拳运动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观察及其降压机制进行了探究[17],其指出在参加太极拳运动16周后,受试者舒张压、收缩压以及脉压差均出现显著性下降,即刻心率也出现显著下降,血脂指标均有显著性下降,提示长期太极拳运动能改善血压状况,有明显降压疗效。

2.4 建档管理 高血压是一项伴随患者终身的慢性疾病,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进行有效的专案管理,给予患者个体化与规范化治疗,动态掌握患者病情,针对患者情况及时提出指导意见,能有效避免高血压的危险性诱因,降低高血压对患者的损害。潘广辉对健康档案在高血压社区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18],其为观察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饮食、健康教育、血压控制等指标,形成动态化的历史记录,根据历史记录来调整护理方案,结果表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4%,较对照组的78%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健康行为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提示采用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周小洁研究指出[19],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档案管理后其血压、对相关常识的熟悉度及日常行为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0.05。

3 血压自测

有机体血压水平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用餐等均会导致患者血压水平波动,若不及时进行检测,就可能诱发多种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故而,需指导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养成自我监测血压的好习惯。一般而言,对于血压较平稳者,一周应至少监测三次,并及时做好记录;对于血压水平不稳定者,应在睡前和晨起时测量血压水平。患者还需将记录的血压水平及时反馈给医生,医生结合患者个人情况,合理调整用药方案及日常保健。荣丽等研究了血压自测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20],其发现血压自测组收缩压、舒张压、服药依从率、高血压知晓率及血压控制达标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维持初始剂量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加量比例和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社区老年高血压是伴随患者终身的慢性疾病,病情影响因素多、易反复,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健康状态、血压水平,通过综合性、全面性的护理措施控制患者血压,提升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血压饮食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春节饮食有“三要”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