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市政工程专业的教学教改探讨

2021-01-06马成龙

河南建材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学设施市政工程院校

马成龙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311231)

0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稳步进行,各高职院校市政工程专业也纷纷加入教学教改的行列。实施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教改工作,不仅顺应教育部的改革思想,也是以学生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基于此,学校应该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需求、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宏观的视角落实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教改工作, 从而增强教学质量,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生力军。文章针对具体的教学教改策略展开简单探讨。

1 高职院校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教改的关键点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

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市政工程专业教学现状,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追根溯源,主要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市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在以往的市政工程专业教学中,多数高职院校只设置了道路、建筑物施工建设课程,没有设置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和市政工程排水管道系统建设等课程, 不仅导致专业课程结构出现严重的缺失,而且热门课程扎堆从而影响学生日后的就业,这是当前高职院校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教改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1]。

1.2 教学手段太落后

市政工程是一门内容较为枯燥的专业课,这对教师教学手段的创新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高职院校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沿用的教学手段都比较落后,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也大幅度降低了专业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深入探究专业课程的先决条件,也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助燃剂,高职院校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理解能力, 但是对专业课的探究仍旧是缺乏兴趣,因此,高职院校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教改要革新教学手段。

1.3 教学设施不完善

高职院校市政工程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很多课程内容都需要依靠教学设施的支持,才能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完备的教学设施不仅是落实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教改工作的物质保障,也是发展学生专业素养的第一要素。 但是从目前的高职院校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来看,大部分高职院的教学设施都不够完善, 一是因为用于教学设施建设的资金不足,二是因为学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在意识层面不重视教学设施建设。 这不仅增大了市容工程专业教学效率的提升阻力,也难以高质量地完成专业教学教改工作。

1.4 实践教学不到位

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高职院校市政工程专业的教学教改工作。 市政工程是一门追求实践的专业课程,只有依靠实践教学,才能深化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从而达到理想的知识技能输出目标。 除此之外,实践能力是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高职院校市政工程专业学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品质。 学生在不久的将来都会迈入工作岗位,如果实践能力薄弱,不但会导致学生无法胜任岗位工作,也会使学生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职业环境。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对实践教学的设置比重不足,实践教学不到位,不但致使市政工程专业教学趋向片面化发展,也会影响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2 高职院校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教改的有效策略

2.1 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规划的科学性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市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都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阻碍着教学教改工作的顺利开展。 针对这个问题,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优化课程设置,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学规划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为教学教改的突破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 具体的策略实施主要有两个步骤:

1)学校应该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市政建设需求和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宏观的视角重新审视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 明确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如我国目前在市政工程建设方面急需大量的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建设人才,而多数高职院校在建设市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时都没有设置相关的课程,不但无法给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事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也会导致学生就业供求关系紧张,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规划。

2)学校应该根据我国发展需要和劳动市场环境,对市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调整[2]。如目前市政工程劳动市场稀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和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建设人才,而道路、建筑物建设施工人才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引发了相关课程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建设课程体系时,就应该增设相应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和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建设课程,并考虑减少道路、建筑物建设施工课程的安排数量,这样不但可以提升教学规划的科学性,也能增强高职院校教育与我国建设、就业形势的适应性,从而初步落实高职院校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教改工作。

2.2 创新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开展高职院校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教改工作的核心目标,不仅仅是课程和形式上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深入研究所学专业,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 想要实现这些目标,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必不可少。 基于此,高职院校在推进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教改工作时,应该深化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积极创新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为专业教学注入更多活力元素,另一方面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幅度提升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效率。 教学手段的创新工作主要由市政工程专业课的教师负责,这对教师的执教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教师应该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能力和心理需求,将市政工程专业课程与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机整合,从根本上唤醒学生的学习期待,体现教学手段的趣味性和创新性。 如在实施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借助真实的市政工程建设情境和事件,激发学生的深入学习兴趣。 在应用案例教学法过程中, 教师可以扮演设计者或者激励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合作探究,不但可以深化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探索动机,也能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思考分析能力。 这些不仅对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完善大有裨益,也能助力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教改目标的顺利实现。

2.3 完善教学设施,增强教学模式的先进性

从目前的高职院校市政工程教学情况来看,教学设施残缺不全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面对这种不良局面,高职院校必须意识到完善教学设施对于推进教学教改工作的现实意义,对教学设施的建设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创造优越的专业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增强专业教学模式的先进性,进一步落实教学教改工作。 如各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市政工程专业教学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量,根据市政工程专业教学特点,积极建设多媒体教室以及设计、实验等实操基地。 这不但可以促进专业教学手段的创新,也能保障学生得到高质量的专业教育,从而显著提升高职院小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教改效率。

2.4 加强实践教学,凸显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小在市政工程专业中实践教学的比重太小,严重阻碍着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基于此,高职院小应该深化改革精神,加强市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一方面可以实现教、学、做的高度统一,另一方面也能凸显教学改革的实效性[3]。 如学校可以积极发展校企合作模式,与市政工程建设单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学校可以作为给企业、单位培养建设型人才的摇篮,企业、单位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 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素养之后,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工程建设一线参与实践学习。 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强化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运用能力,早日成熟起来,也能通过校企合作解决学生日后的就业问题,实现完整、科学、有效的市政工程教学教改任务。

3 结语

高职院校对市政工程专业实施教学教改工作不仅顺应国家政策,也是全新市场格局下高等职业教育必然的改革趋势。 基于此,各高职院校应该顺势而为,深入剖析目前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教改的关键点,多维度实施教改措施,多层面加快学生的专业成长步伐,从而实现专业教学教改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设施市政工程院校
高校乒乓球课程设施现状调查研究
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不平衡报价在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探讨
小学开展“特色阳光体育”的途径
怎样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文化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