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历史史实与历史经验
2021-01-06马小云
马小云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730000)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践行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坚定不移以民生为本执政,以民生为上治国。从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舟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乘风破浪、砥砺奋进,为中国人民的生存、生计、生活流血牺牲、披荆斩棘,最终带领中国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由此摆脱了贫穷落后,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在党的百年华诞这个关键历史时期,回顾党的民生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既是回望过往的奋斗路,也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既有助于我们客观认识党民生建设的规律,更有利于我们新时代更好地推进民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增加民生福祉。
一、正确理解民生建设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关于民生概念内涵的认识
“民生”是一个地道的中国词语,一个体现中国文化特质的概念。我国最早对“民生”概念的表述是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其中写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思是说勤劳是人民生存之道,勤劳可以使民众生活宽裕、不缺衣少食。在此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民生”一词被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加以理论阐述和实践发展,例如《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有“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表述,这是告诫统治者要重人民,造福人民,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安宁。但“民生”在古代社会中一般指吃穿等百姓的基本生计,主要局限在物质生活资料方面,含义相对狭窄。在现代意义上我国最早使用“民生”概念的是孙中山先生,他的“三民主义”对民生内涵进行了阐述,指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1]。之后,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根据时代发展和实践课题对“民生”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和完善,我国学者和专家也从不同的维度对“民生”进行了解读。总的看来,所谓“民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看,凡是与人民生产生活直接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可以归入民生的范畴,它涉及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狭义上的“民生”主要指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基本发展和基本权益的事情,它主要包括就业、分配、教育、教育、医疗、人身安全、住房、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诸多方面。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民生建设的依据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生建设。一方面,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列宁有一句名言:“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2]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逻辑起点就是对现实的人的关注,保障人民吃、住、行等基本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终价值追求,也是民生建设的最终归宿。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把劳动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利益的实现作为自己的根本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始终将人民利益的实现作为自己的执政追求。另一方面,这也是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必然要求。民生连着民心,民生问题实质就是现实的人的需要问题,是社会矛盾的核心问题,所以只有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顺应民心,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将人民的最关心的现实需求放在首要位置。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我们党看到了当时人民最迫切的要求就是谋生存、求独立,在我们党的带领下人民浴血奋战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最迫切的利益要求就是温饱问题,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解决了温饱问题。当今时代,人民的利益要求日益多样化,我们党必须为满足人民日益多样化的利益需求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因为,只有根据时代要求不断满足各个时期人民群众的需要,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维护和巩固党的统治。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民生建设的伟大实践
重视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贯穿党的历史的一根红线。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可以看到,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伟大实践先后经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谋独立求自主的“生存型”民生建设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党的早期领导人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深刻意识到,当时中国人民群众最迫切的利益要求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于是,这一时期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都是围绕谋求民族独立自主这一主线展开的,从与国民党合作的北伐战争开始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独自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赢得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民族独立,成功满足了这一时期最大的民生要求。
在争取民族独立这个最大的民生实践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们意识到“要得到群众不可只注意很大的问题,尤其不可开口便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等老套头,也要注意群众日常能感受到的琐细的问题”[3]。于是,党在这一时期出台了一系列造福人民的政策和法律文件,开展了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实践。这些实践主要包括:第一,解决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脉,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近代以来,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了土地问题对于保障农民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于是进行了土地革命,逐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第二,积极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由于长期以来的战争和敌人的经济封锁,广大工农群众的生活十分艰难,为了保障人民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在农业方面,领导人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极大地促进了战争时期的农业生产,保障了军民的基本生活。在工商业方面,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各苏区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工厂,鼓励商人合法经营,建立公营商业机构,保障了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第三,发展文化教育。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苏维埃的文化教育政策就是使每个公民都受到教育,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苏区和陕甘宁边区大力发展教育,着力保障人民受教育的权利。第四,改进医疗卫生。战争时期,苏区和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卫生水平非常低下,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医疗卫生运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除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还包括解放妇女、减轻劳动人民赋税负担、改善发展交通、救急困难群众等各个方面。
可以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并没有为了革命胜利而忽视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而是在奋力解决民族独立这个最大的民生需求的同时也采取种种措施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这一切实践都是这一历史时期党推进民生建设的伟大历史史实。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恢复生产为主的“生存型”民生建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的基本状况是“农业减产,工厂倒闭,交通梗阻,物价飞涨,失业众多”[4],人民生活普遍非常困苦。毛泽东主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并“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那么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5]。党中央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战略高度认识保障民生的重要性,体现了党对保障人民生活的极度重视。这一时期我们党紧紧围绕恢复生产、巩固政权这一主线而开展了诸多保障民生、造福人民的重大实践。第一,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民生、造福人民提供了制度基础。民生问题的解决与社会制度紧密相关,不管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制度还是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制度,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制定的,其中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与压迫。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根本制度保障。第二,大力恢复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解决民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保障民生最基本的就是要保障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这关乎人们的生存问题。新中国可以说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面对国民经济千疮百孔、人民生活极度艰难的国情,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例如,针对国民党滥发纸币,实施通货膨胀等政策造成经济领域混乱的局面,我们党大力开展了平抑物价,稳定市场的斗争;同时,统一财政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等,促使国家经济逐步恢复秩序,为保障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三,采取各种措施发展教育事业,保障人民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是人民提高思想文化水平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重要实践活动,但由于长期受封建制度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人民受教育率极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强调要把“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一指示下,全国兴办学校,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第四,加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保障。新中国初期,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非常滞后,尤其是农村地区缺医少药。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在同他的保健医生谈话时强调“把医疗卫生的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在这一指示引导下,“我国加快建立起了村卫生室、公社医院所和县医院在内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6],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此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出发正确处理社会分配问题,“并且对包括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社会建设作了最初的探索,从而筑起了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社会安全网,推动了我国民生建设的健康发展”[7]。
总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围绕恢复国民生产这一主线,着力解决人民的温饱等“生存型”民生问题,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史无前例的尝试,没有经验可循,所以我们党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民生实践也遭遇了挫折,可以说这30年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艰辛探索时期。
(三)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发展型”民生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我国由此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这一时期,在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科学领导下,我国民生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之前的一段时期,在“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经济发展遭受了严重的阻碍。“从1977年的国家经济状况来看,当时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723.47亿美元,人口为94974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81.47美元,这就意味着全国有相当一部分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8]当时中国人民最迫切的利益要求就是解决饿肚子的问题,于是邓小平领导全党紧紧围绕摆脱贫穷、过上温饱生活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科学的方针政策,开展了诸多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大实践。从宏观来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障民生的活动涵盖转观念、改体制、立目标和定步骤几个方面,构建了造福人民的战略框架。首先,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始,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提出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经济体制方面的保障。再次,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民生建设而目标追求。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富”的科学构想,突破了传统平均主义思想的思维定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最后,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解决民生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造福人民的切实步骤。从微观层面来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制定并实施的具体措施关涉到了就业、教育、收入、社会保障等事关民生福祉的各个重要领域。例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制度的完善,大大缓解了就业矛盾;基本教育制度的恢复以及与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框架建立,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问题;公平正义的分配制度,解决了人民的收入分配问题;社会保障事业的积极推进使人民基本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国家供给能力大大提高,一系列具体的与人民生存、享受和发展密切相关领域具体措施的有序实施,使长期以来以温饱等为主的“生存型”民生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下,我国经济开始迅猛发展,人民对生活的追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保障民生有了更广泛的内涵。为了满足人民现实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需要,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宏观上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制定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地推动了保障民生事业的发展。在微观层面,实施了一系列促进人民幸福的具体措施。例如,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更要扩大就业门路,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扩展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扶贫开发解决农村民生问题。”[9]总的来说,在江泽民同志的科学领导下,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根据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在宏观层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确定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构想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确立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建设目标,构建了新时期造福人民的战略框架。在这一战略框架的指导下,开展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免除义务教育学费,实现学有所教;倡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租房建设;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生态文明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在这些措施的实施下,我国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事关民生福祉的重要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民生建设的历史史实充分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路线为我们党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虽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民生问题,但总的来说,中国已经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民生建设之路。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满足美好生活的“全面型”民生建设
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求全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民生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机统一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增进人民福祉的新理念新举措,开辟了民生建设的新境界。一大批惠民举措的落地实施,使党的民生建设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相比,我们的民生工作还有许多不足。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新时代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物质文化生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了民生建设的主线。习近平领导全党紧紧这一主线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科学的方针政策,开展了诸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实践。
从宏观层面来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包括:首先,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为新时代民生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念支撑和方向指南。其次,制定了民生建设的目标。将过去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目标扩成了包括“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七有”目标,表明了党对人民群众新时代的新需要做出的回应。再次,提出了以公平正义、实事求是和长期发展为基本原则。最后,以“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为思路安排,勾勒出了新时代中国民生建设的总体框架。从微观层面讲,新时代的民生实践紧紧围绕“如何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而展开,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问题入手,实施了一系列具体的举措。例如,着力解决教育领域突出问题,积极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多渠道增加学前以及教育供给改革招生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实施就业优先政策,通过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方式稳定企业稳定现有就业,通过发展新业态模式和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支持,推动实现充分就业;落地实施各项精准扶贫政策,保障贫困群体的收入;通过实施全面参保计划、改革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统筹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等举措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健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综合改革公立医院,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民生建设的历史经验
坚持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把造福人民作为自己的根本价值追求,在根本保证、思想指南、根本途径、根本方法和基本保障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对于今天民生实践的发展创新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根本保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做好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初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0]毛泽东同志也强调:“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惜流血牺牲,不懈努力奋斗,团结凝聚亿万群众不断走向胜利。”[12]这些论述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了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存在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逐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史实证明:保障民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将这项工程有条不紊地推向新的高度。当今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事业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同样是巨大的,从国际上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会给中国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害的不稳定因素有很多;从国内来看,当前我国即将进入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我国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加之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的严重冲击,给我们党的民生事业带来了巨大的阻碍,我们党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重要关口。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坚持党的领导。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二)思想指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只有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实践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观察、分析和解决民生建设中的一切问题。但是,党绝不是以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民生建设的,而是以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毛泽东作为我们党的第一代核心领导人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从此,我们党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第一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解决了独立自主这个最大的民生需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指导下我们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解决温饱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提供了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国情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民生目标,对新时代的民生实践作出了战略布局。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我们党的民生实践就会取得新的成就,正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立足当下国内国际形势,我们要认识到,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保障民生的实践将会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民生建设,同时要积极探索民生建设的基本规律,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三)根本途径: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主要是指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和福利问题,实质上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而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依靠充分的发展。因此,发展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这也是我们党百年来民生建设的根本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立足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通过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来保障和改善人民的生活,以实现造福人民的历史使命。首先,政治稳定是保障民生的前提,历史和现实雄辩地告诉我们只有在政治有序发展的国家里幸福生活才是可能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坚强的政治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各项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巩固政治稳定局面,为中国人民幸福提供了政治前提。其次,在发展中保障民生,最核心的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人民幸福的提供物质基础。马克思曾指出人类生活的第一份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吃喝住穿需要的资料。所以,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民幸福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改革开放前后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就是最好的例证。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即使国家在努力地提高人民福祉,但由于整体经济水平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还是非常低下;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保障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越来越坚实。面对物质财富日益丰富出现的更高层次的民生需求,我们党坚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统筹推进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发展中保障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总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民生建设的历史史实充分证明,发展就是硬道理,要造福人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但现实告诉我们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保障和改善民生将会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唯有发展才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基础和关键。
(四)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相统一
统筹兼顾,意即“通盘谋划,全面顾及”,它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是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历程中处理各种矛盾的基本方法,也是我们党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方法和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民生建设的历程表明民生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只有运用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相统一的方法才能在保障民生的实践中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准确评估实践的进程和效果、问题和前景,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增进人民福祉。新中国成立以前,党在这个时期坚持将争取民主和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统筹起来加以推进,既保证了人民生活,也激发了革命热情,赢得了革命胜利,更好地实现了造福人民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物质匮乏这一主要民生问题领导全国人民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同时也高度重视物质需求之外的其他多元民生需求,例如,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江泽民提出要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求,妥善处理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胡锦涛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解决各项民生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民生领域的问题相比以前也更加复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把民生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同时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物质基础、提供制度保证、准备精神条件、创造良好环境。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民生实践告诉我们,民生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运用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相统一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民生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推进民生建设的实践中要继续坚持运用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统一的方法,一方面要下大力气解决影响国家发展的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解决那些长期的、潜在的、普遍的民生问题,更好地保障民生,增进民生福祉。
(五)有力保障: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它是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文明成果的保障。”[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过程中紧紧抓住了制度建设这个环节,从根本上为造福人民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宏观上看,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把为人民服务庄严地写进党章,我国国家制度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在中共二大上就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凸显了济世救民的强烈责任感。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4]但是,制度必须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如果制度没有创新和变革,人民生活也会受到影响。改革开放之前,受到制度的限制,我国民生实践出现了严重失误。改革开放之后,在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我们党对各种体制机制进行了改革创新,通过科学的制度给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予以规制,从而保障了人民的利益。从微观具体层面来讲,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先后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等土地纲领,着力解决人民基本生产资料问题。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积极制定实施了城乡居民医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结合现实的基本国情和改革需要,中国共产党陆续颁布和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条例。”[15]经过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现如今我国已经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建立起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覆盖全民的民生保障制度基本形成。总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民生建设的实践证明,解决民生问题,离不开制度的有力保障。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体系,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