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人学理论探析

2021-11-23孙福胜李国涛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学自然界本质

孙福胜,李国涛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9)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学理论框架概述

马克思恩格斯所从事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是共同指向实现人的解放伟大目标的。马克思恩格斯亲临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一线,把握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残酷现实,掌握工人阶级运动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深入研究所处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充分发挥理论抽象力,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关于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许多论述,这些论述无疑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人学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人学理论基本框架

从宏观来看,马克思恩格斯人学理论主要包括人的存在理论、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发展理论等三大基本理论,三大基本理论及其基本内容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人学理论整体框架。人的存在理论、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发展理论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交织的。首先,三大基本理论各有其所属:其一,人的存在理论重在阐述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厘清“人何以存在”的重大问题;其二,人的本质理论重在阐述人在劳动、生产关系和需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特性,确立“人是什么”的重大命题;其三,人的发展理论重在阐述人的能力、人的个性和人的自由等方面所彰显的人的发展画像,指明“人为了什么”的重大课题。每一个基本理论对各自“问题域”进行了清晰定位,同时又有交叉的“问题域”,即“人何以存在”“人是什么”“人为了什么”的核心是围绕“人”而展开探究,探究人的奥秘与意义。其次,三大基本理论共有其所归:其一,“人何以存在”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探寻,重在探寻“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内在关系所突显的“人存在于世之伟大”;其二,“人是什么”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一种反思,重在反思古往今来贤哲孜孜思索的“人性与人的本质”所蕴含的“人性之壮美”;其三,“人为了什么”是对人的生命追求的一种追问,重在追问“能力-个性-自由”所表达的“人的发展之路”。每一个“发问”的聚焦点都是“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展开全景式探索,并且有着一个共同的“发问”目标,那就是如何最终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对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的探索,正是为人的发展找寻道路的。人的存在是人的发展的基础,人的本质是人的发展的指南,人的发展是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的目标,共同推动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概括而言,马克思恩格斯人学理论体系整体框架所包含的三大基本理论内部也构成了各自的体系框架,并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中推动对“人的问题”的深刻“解剖”和“预见”。

二、人的存在理论:“人-自然-社会”

(一)人与自身的关系

人依赖于人的生命存在,人是自身的主体,人与自身是一种内在的统一的共存关系。其一,人的生命是人自身存在的前提。人作为人自身关系的“第一个对象”,一定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人的生命存在是人保存自身的“内核”,是创造人类历史的根基,人与自身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的、现实的”[1]生命存在关系,人就是人与自身的关系的对象存在,人自身也就是为人而存在的。其二,人与自身关系体现出了人的主体意识。人自身是人从事物质生产和其他各种生产活动的主体,不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各类因素对人的这个生产主体发生作用,都会对人的各种职能和活动发生影响,进而改变人作为物质财富、商品的创造者的本身所执行的各种职能和活动。其三,人与自身的关系是一种共存关系。人是为自己本身而存在的“存在物”,是一种“类的存在物”,人的生命活动就是人自身的生命活动,这种生命活动是人自身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而人的本身活动直接生成了人的生命活动,也只有人的生命活动对人来说才使人具备了“有意识”的存在物。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共生关系。其一,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自然界先于每一个“现实的个人”而存在,先于由“现实的个人”的联合组成的“共同体”而存在。人类的先祖是类人猿,人是由类人猿转变而成的,在类人猿产生之前,自然界早就存在了。其二,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的人,人是自然界的直接存在物,人的身上打上了自然界的深深痕迹,人无法摆脱自然界对人的影响,人在增加“社会性”的过程中,人所能表现的就是摆脱“自然性”的多少而已。其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人总是处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与“和解”的矛盾之中,这表现出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和“社会联系”。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表现,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那些一心想做自然界的主人的“痴心妄想”,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严厉惩罚。

(三)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因群居结成社会,社会为人开展生产活动提供条件,人与社会是一种合作共赢关系。其一,人因群居而组成了社会。社会是人在不断进化过程中逐渐组织起来的一个“共同体”,是具有众多个性的“现实的个人”相互联系共同构建而成的。“现实的个人”在社会形成过程中表达了的强烈的群居性特征,彰显出了人创造社会的巨大力量,人具有显著的“社会特质”[3]的人。其二,社会为人从事劳动生产提供了条件。在社会之外从事生产的人是绝对不存在的,“现实的个人”是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只有在社会中从事生产实践,才能够体现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创造出的生产力才能更好服务于人自身和社会。其三,人与社会要合作共赢。人是具有“社会人”的一定性质,是处在与社会成员建立联系和发生作者的一定社会形式中的人。人类的历史也就是社会的历史,社会历史的开启者是人,也始终是人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人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中,必须顺应人自身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同时人在谋求与社会的合作共赢中极大地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人的本质理论:“劳动-社会关系-需要”

(一)劳动是人的本质

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能够“自由的有意识的”[4]劳动。劳动创造了人,人能够从事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其一,世界历史是人的劳动生成史。人是一个逐渐生成的发展过程,人通过各种劳动来创造世界历史,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这种本质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劳动活动。其二,劳动是把人与动物直接区别开来的决定因素。人能够生产和使用生活资料,制造新工具,并能够发明和延展人的“人工器官”,这是动物所无法做到的,动物只能获取自然界现成的物质资料,动物依靠的是“自然器官”,无法改变自然界的形态和环境。其三,人的劳动具有社会性。动物的群体性与人的社会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从事劳动,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协作才能顺利完成,而动物世界则可以在特定的范围内“独自行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行动。人的劳动是自觉的有意识的行动,人在“共同劳动”中形成了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也是人的劳动的结果,是人的劳动的彼此联系与关系的总和。

(二)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人的社会关系是不是具有丰富性。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联系,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其一,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社会特质。人“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质”。人不是抽象的在社会之外的东西,人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客观的存在和活动的方式。其二,社会关系反映着人的本质的发展性特质。人的发展取决于与这个人直接进行交往和发生联系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形成是众多人联合的产物,人的不断变化发展,带动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进而对人的本质也具有影响,人的本质的发展体现着社会关系的普遍性和全面性的发展。其三,社会关系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一般意义上讲,人的发展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两个方面,社会关系发展充分带动了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打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封闭状态,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交流。

(三)需要是人的本质

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质”,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为人的劳动活动提供动力,并受到物质条件制约。其一,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存在方式。人首先是必须要为获得衣食住行等生存需要的满足来保证人的生命的存在和延续,这是人的“第一个需要”。“第一个需要”就是人的生命存在需要,生命存在为人能够提出和创造各种需要提供了依据。其二,人的需要是人从事劳动活动的重要动力。人一旦没有需要,就会没有生产的自觉,需要是人从事一般劳动活动和创造性劳动活动的推动力,人不仅要通过劳动来维持生命存在,而且还要进行创造性劳动来为人提供多样化的需要选择,而实现这些需要就必须要不断刺激人从事劳动活动。其三,人的需要受到各种条件的管控约束。人的需要存在着“必然性”,是人的一种“天然必然性”需要和“内在必然性”需要,人是由人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6]而产生的,人的需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关系发展程度、人的交往范围和社会分工条件等等因素制约,人的需要绝不是超然物外的,绝不是只为了满足私欲的,而是为一定客观规律所制约。

四、人的发展理论:“能力-个性-自由”

人的能力发展、人的个性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这三个“发展圈”构成了人的发展理论。其中,人的能力发展对人的个性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起着支撑性作用,对人的发展的基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表明了人对能力、个性和自由等问题所持的基本立场。

(一)人的能力发展

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关键是人的能力的发展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7],人的能力发展是人的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核心动力。其一,人的能力发展的基础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能力发展是多方面的发展,最基础的是人的劳动能力发展,劳动能力对人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一个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很难实现全面发展。其二,人的能力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可持续力量。人的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彰显,人的能力的解放和发展,也推动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不断发展,人的能力发展通过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得外显出来,为满足人的多样化需要提供了保障,人类通过改造自然和完善自我,保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三,人的能力发展是受到一定物质经济条件制约的。在不同所有制下和不同社会形态下,人的能力发展是不同的,人的能力从原始社会的“丰富性”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片面性”再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性”,都是受到所在社会的物质经济发展状况制约的。

(二)人的个性发展

人的个性发展的历史呈现出了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历史态势。人的个性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应有之义,闪耀着人的发展的“人性光辉”。其一,人的个性在不同社会里发展程度不同。在资产阶级社会里,雇佣工人受到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工人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工人没有独立性和个性可言;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来从事科学、艺术、交际等方面的活动,人才有真正的个性。其二,人的个性发展的实现是有条件的。个性的发展是需要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是人不再是个性异化的人,成为驾驭物质力量的人,从而人成为了保住自己个性的人,是使自己作为具有个性的个人确立下来的人。其三,人的个性的“真正自由”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发展由“人的依赖”过渡到“物的依赖”再到人的“自由个性”[8],前两个阶段不存在人的“自由个性”,只有在不受阶级和职业的局限的共产主义社会,首要的是在社会为人的个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财富保障的条件下,人的自由个性才能真正实现。

(三)人的自由发展

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其一,人的自由发展是对人的本性的积极顺应。自由是“现实的个人”所固有的东西,人的类特性恰恰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在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重要一步。其二,人的自由发展是需要一定载体的。人的自由是历史的具体的,只能在一定形式下才能存在“实在的自由”。“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9],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每个人才能自由发展。在自由人联合体里面,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其三,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发展,是实现了人的真正存在和真正本质的真正回归,人类从此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问题”的关键问题——“人之存在、人之本质和人之发展”问题进行了四十年如一日的探索,最终确立了科学的人学理论,并为后人(马克思主义者以及非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研究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主题的人学理论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人学理论“人韵”所在。●

猜你喜欢

人学自然界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花农精神:教育学就是人学——李保均长篇小说《花农》简评
北人学没
童年的本质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