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
——以习近平文化观为视角

2021-11-23马家骧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华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家骧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 天水741018)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国内外重大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有力凝聚了民族精神,得到全世界中华儿女高度认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习近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为世界上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使之找到了自己的“基因”所在,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一、马克思主义与追求知行合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性意义的科学体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品格,实践性也就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生命力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践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的特征。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会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但也会随着历史和环境的变迁而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必然推动人类认识向新的领域延伸并向新的发展层次递进。这种认识的延伸和递进又会促进人类实践范围的扩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暴露新的矛盾,促进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实践与认识之间相互促进的无限性,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不断发展的机制,成为具有生命力特征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一切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实践是一切真理性认识形成、丰富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实践的这一特性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自我修正和完善的能力,因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通过实践的检验来修正认识的偏差,总结认识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对认识作出修正和完善,这一“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权威建立在实践验证的基础之上,其目的在于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从而为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和最终实现人类解放提供指导。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性的特征,契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文化特质。“知行合一”是中华传统伦理文化中的重要理念,是一种基于心性修养的道德实践问题。道德不仅仅在于思想认识层面,更在于实际行动,道德必须见之于实践行动才能称之为道德。在传统文化中,“道德”的概念本身就包含了“知”与“行”两个层面的意思,彰显了鲜明的道德实践理性。张岱年曾经说过:“在中国古代,道德虽已成为一个名词,但仍包含两层意义,一层意义是行为的准则,一层意义是这准则在实际行为上的体现。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理解行为所应遵循的准则,这是‘知’的方面;更必须在生活上遵循这准则而行动,这是‘行’的方面。”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读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也就是强调实践的意思。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性是相契合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性与传统文化注重“知行合一”这两者的契合,为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沃土。“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应主要不是提供形式或话语的支撑,而更多地是它作为基本国情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必须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强调传统文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式微;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忽略、贬低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只有创造性转化,才是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枢纽。而创造性转化的理论和方法论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指导”。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本质上就是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质的规定性和民族特色传统之间的张力问题,就是要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中国传统。“一个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理论指导,一个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反对蔑视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虚无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得到思想资源、智慧和启发,但也要防止以高扬传统文化为旗帜,反对马克思主义、拒斥西方先进文化的保守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改造,来自于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弘扬。而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它“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的讲话深刻揭示了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当代价值和发展方向,为新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再次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创造性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时代转换与发展。从理论上讲,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文化渊源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小康社会”是对中国传统“小康”社会理想的继承和超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则是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中“礼法结合,德刑相参”的治国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则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传统“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思想在现实条件下的承继和延续。“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现实条件下我们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思想就源自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角度讲,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前进发展的,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是各种因素合力推进的结果,而传统文化因素就是其中重要的内生性动力。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最广泛的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文化基础,为中华民族继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传统文化又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提供文化支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世界正处于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难免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挑战,传统文化以其并容徧覆、厚德载物的文化品格,抵御了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同质化的侵蚀,同时选择性地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因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提供动了力和支撑。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内生性动力。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宣传角度上讲,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大众化的枢纽。党的十七大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吸收借鉴、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因子,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民族心理积淀,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取舍和价值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价值取向、社会目标等方面承继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脉相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就很容易转嫁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上面,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成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心理基础和桥梁。传统文化在使人们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同时,也为其宣传传播奠定了基础。而民众的认同感越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效果、传播广度和深度就越广,就越容易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的目标。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等之间的辩证关系,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代转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一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广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31次会议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将文化的多样性提到世界层面来讨论,《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这表明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已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接受。对于世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中国表现出足够的承认和重视。胡锦涛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中国的这一态度表明了中国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过程中,承认、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并积极顺应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中国将继续加强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

在世界文化多元发展和国家交往交流日益密切的时代,世界上存在着诸多不同多元的文化,这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将必然促进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就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而言,中华文化是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元,而且是比较重要的一元。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孕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世界文化多元化存续发展不可替代的文化。中华文化在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以其兼容并包的文化品格积极吸收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文化基因,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彰显中国国家形象的与众不同。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国要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借助中华传统文化的支撑,就要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统文化在多个场合发表讲话,反复强调和重申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思想意蕴,全面阐释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价值意义和现实策略。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形象的树立的重要保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传统文化对国家地位、实力和形象的价值意义十分重大。从世界的层面来讲,中华传统文化为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国际问题的解决也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习近平曾经指出:“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视角,大力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在学习互鉴中,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贡献。”现实条件下,中国积极倡导的“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共享共赢共建”的理念,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各国之间友好交往的基本准则,为全球性问题和发展困境的解决继续贡献中国智慧并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在这种情况下,中华传统文化不可避免的面临着现代转型。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应当以文化共享为原则,要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文化共享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层面的共享,更是世界层面、各个国家层面的共享,这是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还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文化的转型离不开对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的基础。文化转型当然也离不开创新,失去创新文化转型也就失去了动力,文化传承也就没有了意义,文化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

猜你喜欢

中华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