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意蕴

2021-01-06黄冰凤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对象性费尔巴哈本体论

黄冰凤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在西方哲学史上,从巴门尼德开始,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们把理性主义捧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对于“人的感性存在”却不重视。他们认为“人的感性存在”脱离实际生活,正是由于人的感性存在使人走向了黑暗地带。但在l7-18世纪中,经验、理性以及德国思辨唯心主义者逐渐把“感性”运用到认识论的领域里,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哲学,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逐渐重视“感性”,探讨“感性”的奥秘,认为“感性”是人们认识真理的正确路径。这时,“感性”再次成为哲学家们的关注点。而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既吸收、借鉴和扬弃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理论成果,又是对现实问题的真实写照。其论述多见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以下简称《提纲》)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 (以下简称《形态》)等著作。他的感性本体论思想的确立使西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基本构造发生了彻底性的变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哲学时代,关于现实的人和其现实生命的崭新的人学存在论道路从此被打开。故此,对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的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及其当代价值意蕴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利于让更多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感性本体论思想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为今后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提供一点经验借鉴之处。

一、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的生成逻辑

(一)萌芽阶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创造性地把感性本体论理解为一种感性对象性活动,人自身的本质力量也是在对象性活动中得到确证。

黑格尔把“感性确定性”作为他的精神现象学的开端。他在《精神现象学》中说到:“感性确定性”具有某种确定的内容,这使它看上去仿佛是最丰富的知识;但实际上这种感性确定性所提供的其实是“最抽象、最贫乏的真理”。感性确定性是完全无中介的、最为抽象的知识,因为差别仅是被黑格尔单纯地加以肯定,没有任何的实际依据。黑格尔虽然提到了感性,但其感性确定性是不确定的,抽象的。他的感性实体仅仅考虑人本身,自己是自己的对象,本质也只在自身中体现,它是依赖自己存在的,这其实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因此,马克思在《手稿》说道:“正像本质、对象表现为思想本质一样,主体只能是意识或自我意识,对象也仅仅表现为抽象的意识,而人仅仅表现为自我意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马克思又赞同“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他已意识到黑格尔看到了劳动的作用,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所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人理解为劳动的结果。但是可惜的是,黑格尔只知道劳动的好处而忽略其坏处,所以他眼中的劳动仍然是抽象的。因此,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所谓的感性其实是抽象的绝对意识,他脱离了人的实践,只是一种理论活动而已。

相对于黑格尔,费尔巴哈认为,“感性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有血有肉的存在’、‘感性的存在’、‘直观的存在’、‘具体的存在’,‘感性也就是现实性’。”就是人的思维和语言之外的客观的对象存在。感性本体论实际就是感性存在着的,是真实、直观、具体的存在的东西。对于感性对象性,费尔巴哈说:“存在是以需要为前提的,感性的实体需要有在它以外的事物才能存在。”“与主体有着本质关系的对象,其实是这个主体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这一论述其实深深地影响着马克思,他在《手稿》里说到“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如果说一个存在物是自然存在物,那么必须要在自身之外有自己的自然界,并能够参加自然界的生活。对象性的存在物也必须是在自身之外有一个对象物存在着。”而“只要证明了这个对象性的存在物是存在的,那么我就是和在我之外存在的对象不同的他物、另一个现实。”因此,马克思其实是赞同费尔巴哈的观点的,认为人与自然界是彼此联系的,两者的存在是在彼此的对象性关系中确立的。

然而,费尔巴哈的感性论比黑格尔虽有进步之处,但是他的感性论仍然只是一种感性直观,仅仅凭直观感觉理解自然界,没有涉及到活生生的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费尔巴哈所谓的“感性的人”仅仅是感性对象性的,而其他方面关于人的认识是相当地贫乏的。正如马克思所言,“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做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因此,马克思清楚地认识到:“人是对象性的、感性的和受动的存在物”“对象性的存在物必定开展对象性活动”。所以,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首先强调的是人的一种感性对象性活动,人正是通过对象性活动证明自然界和人自身的存在,进而确证自己的本质关系。

(二)初步形成阶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在《手稿》中阐明了其感性本体论思想是人的一种对象性活动。那么,在《提纲》中,马克思则进一步明确说明了感性本体论不仅蕴涵着对象性活动,而且是实践活动,或者说对象性活动就是实践活动。它们是相互统一的,人就是人的历史,就是“感性的人的活动”。他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的最根本观点——实践,人们必须在自觉自在的实践活动中确证自己的感性存在,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马克思在《提纲》说道:“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的缺点主要是:只从客体、直观的形式去认识事物、现实、感性,从不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在此,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者对感性的理解仅仅通过纯粹的客体(把物质看成是静态的,客体与人脱离)、直观的(主体不需要任何途径就可以认识客体)方式,没有把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而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强调的是主客体相统一,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也要充分发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能力。感性的实践活动乃是人存在的动力,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必经路径。抽象的人的“实体”“本质”是不存在的,现实的人才是他的存在本身,即“感性的实践活动”。紧接着,马克思通过对旧唯物主义(即直观的唯物主义)立足点市民社会的揭示和批判,又阐明了他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因为旧唯物主义顶多是对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这种离开了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注重感性直观和客体表象的旧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是无法理解人和社会的本质的。而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观则从人类社会或社会中的人的角度出发,从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出发,揭开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并在《提纲》的最后一条深刻阐明:“哲学家们用尽各种方式解释世界,而看不到改变世界的迫切性。”它作为整个手稿的总结,彻底反映出马克思新的哲学观——改变世界,而并非解释世界。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确立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去变革旧世界和改变新世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由此观之,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进一步来说就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也只有通过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才能使人们在解释世界的同时进而改造现实世界,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人类的解放。

(三)最终确立阶段——《德意志意识形态》

通过马克思在《手稿》和《提纲》里的论述,我们已经了解到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蕴涵着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感性的人的活动就是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那么,在《形态》中,马克思则把其感性本体论思想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社会历史角度、社会历史活动去阐明其感性本体论思想,最终确立并完善了感性本体论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形态》是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在这里,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也有质的飞跃,他明确提出现实的人及其感性实践活动是人们正确理解社会历史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感性论还是停留在理论的领域里,仅是把人理解为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也不从人们现有的社会关系,从人们当前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费尔巴哈也不懂得周围的感性世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所以,费尔巴哈所看到的只是感情领域里的人,而没有看到现实生活着的、活动的人,也不懂人与人之外的其他关系,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他所谓的感性世界终究还是脱离现实的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活动,当然他也没有站在历史的角度将唯物主义进行到底。所以,马克思说:“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时,历史被抛之脑外;而当他去研究历史时,他也不可能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所谓的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然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明必定是严格依据事物本来的真实面目及其发展状况去理解事物。因为,世界的真实面目本来就是:“感性世界决不是生来就有、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必定是还原对象、现实、感性的真实面目,回归现实的社会生活,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交往实践和精神文化实践等)的展开历史地确立起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如分工合作、交换分配和社会交往等关系,并在人的感性活动的促进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的最终确立可以说是在《形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感性本体论所蕴涵的不仅是一种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而且还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并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

二、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的精神实质

(一)现实的人

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中提到的人是“现实的人”。与黑格尔的“思辨人”、费尔巴哈的“抽象人”不同的是,马克思所谓的“现实的人”其实就是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它所说的“人的活动”也不是纯粹抽象思辨的精神活动,而是“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这种“现实的人”的活动是通过与人的生命活动相一致的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想方式所体现的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于西方传统哲学的历史唯心主义的地方,首先就在于他找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即“现实的人”。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有生命的个人”也即“现实的人”,不但构成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而且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因而作为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的“现实的人”,它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实践性等属性。正如马克思指出,“所谓有血有肉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决不是人们平时口头所说的、所设想出来的、所想象出来的人”。这种“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是以现实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人。总之,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从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出发,从人的现实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理解处于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动态。所以,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首先是要阐明“现实的人”是构成一切人类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出发点,一切感性活动只能是现实的人的活生生的实践活动。

(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正确理解马克思感性本体论思想的打开渠道。它是贯穿于《提纲》的一条主线,是唯物史观最基本、首要的观点,是针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的思维方式”的理论局限而进行的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和转换。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也是马克思感性本体论思想的重要精神实质。马克思感性本体论思想蕴含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指的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通过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来思考、认识、处理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始终存在于现实的人的存在、生存和生活方式,把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本身作为现实基础。也就是说,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的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如物质生产实践、社会交往实践和精神文化实践等),努力克服以往主客二分、现象与本质分离的抽象、直观的感性论,通过实践活动去确证人的感性存在,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在《提纲》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第一条“马克思就清楚地说明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是:只是从客体、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现实、感性,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实践活动……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在此,马克思明确表明了要用实践的观点作为认识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哲学思维方式,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产生的各种矛盾。在《提纲》的第六条:“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最后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都是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具体阐述,旨在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处理现实生活问题,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三) 感性活动

通过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本体”和费尔巴哈“感性直观本体”的双重批判中,马克思彻底打破了形而上学意识内在性的基本建构,以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在其感性本体论思想中确立了新的世界观。因此,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蕴含的又一重要内容实质就是“感性活动”,感性活动理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一部分,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部分。因此,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的重大突破就在于他通过人的感性活动范畴来看待社会历史问题,把人看作是从事社会实践的感性实体,而从事社会实践的人必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之中。这对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之所以站在社会历史的高度去理解感性活动,首先是因为他找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即“现实的人”,并将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作为其社会历史理论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出发点。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其次是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是人们正确理解社会历史的出发点,并建立起了人们之间的分工合作、交换分配和社会交往等社会关系,而人的感性活动的展开又使这些社会关系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因此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才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然后,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的生成与发展过程的始终,就像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劳动的过程就是整个所谓世界历史诞生的过程”。

三、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的当代价值意蕴

(一)为当今学者们研究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提供借鉴之处

以往的感性论大多数是抽象的、直观的,如黑格尔的对世界起终极作用的“绝对精神”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自然界”、纯粹生物意义上的“感性的人”。这些所谓的感性论决不是马克思所要论述的感性论,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即没有从现存的具体情况出发,把人的感性存在理解为现实的人的存在,也没有看到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而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则克服了以往哲学家主客二分、现象与本质分离的抽象、直观的感性论,通过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去确证人的感性存在,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其思想中蕴含的实践活动的思维方式是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是一种直面人的真实生活,以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为依据,正确处理主客观(体)、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等对立面相互关系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现实的人可以通过感性活动实现对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并对自身的生存和自由发展给以高度关注。因此,厘清以往哲学家的感性论和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的差别,进而阐述清楚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的正确性、科学性,有利于促进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的发展,并为当今学者们研究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提供借鉴之处。

(二)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提供理论前提和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其实就是凸显时代精神和面向现实生活的迫切问题的哲学,运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现实批判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改变主客观世界,进而促进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发展进程的一种新哲学。而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中的现实的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感性活动等哲学观点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的一个积极响应,旨在运用实践观点的方式思考和认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现实的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除此之外,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还为哲学相关专业的学术研究、专著撰写和论文写作的具体科学研究活动、研究过程和理论成果等全方位环节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引。因此,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应当成为广大研究者在今后的哲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理论武器和灵感源泉。

(三)为解决当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提供理论资源和实践指向

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是关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问题域,其重点在于强调通过实践活动解决问题,这就为正确把握和有效解决当今中国主要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资源和实践指向。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机遇叠加期、矛盾显现期”的关键时刻。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城乡差距大、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污染、贪污腐败、道德滑坡、价值选择多元化、公共意识薄弱等多样化的现代性问题。故此,为了有效解决困扰我国发展的现代性问题,必须科学合理地运用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始终坚持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认识清楚当前我国存在的现代性问题的严峻性,然后通过十几亿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解决当今我国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以马克思的感性本体论思想为指针,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各种现代性问题,以事实为根据,通过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创造更多的价值。以人为本,尊重劳动人民的实践活动成果,让劳动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对象性费尔巴哈本体论
本体与超越:生活儒学的本体论问题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乘法概念的二重性及其教学启示
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哲学理论价值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浅析马克思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研究
本体论还是非本体论
——围绕《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若干争论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
费尔巴哈宗教观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