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品位磁铁矿选矿试验分析
2021-01-06杜文平
杜文平
(江铜集团德兴铜矿尾矿回收厂,江西 德兴 334200)
我国拥有大量的低品位磁铁矿,此类资源普遍满足露天开采的要求,但是,伴随较低开采成本出现的,通常是较高的选矿比及较低的回收率,研究表明,只有对弱磁预选引起重视,以节能降耗、早收早丢为原则,完成选矿试验,才能达到低成本利用的目的,本文所讨论课题的价值不言而喻。
1 设备选用
本文所研究铁矿拥有较大规模,矿体密度较高,对其进行开发很有必要。本次试验所使用设备较多,包括:摇床,脱磁器,粒度检查筛,球磨机等。要想使设备优势得到发挥,在前期准备阶段,有关人员应前往现场,对地质等情况进行勘察,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对设备型号加以确定,避免由于设备不适配等问题存在,导致试验流程、结论有效性受到影响。
2 选矿试验
原矿为低品位矿,其中,TFe 的品味约为22%,磁性铁的品味约为14%,选矿比大,成为原矿经济效益难以达到预期的主要原因。下文以选矿试验为主要内容,从预选、介选等流程出发,对试验所采用工艺进行了分析,供有关人员参考。
2.1 矿石预选
2.1.1 试验流程
近几年,节能降耗成为多国共识,如何将选矿成本降低,自然成为研究重点。在此背景下,多国对预选工艺进行了引入,对尚未进入磨矿环节的矿石进行预选,以便及时发现并剔除岩石,避免不必要问题出现。若磁场强度满足120kA/m,有关人员可借助磁滑轮,分别预选粒度不同的原矿,将LiLo 经由湿预选所得出结论,视为对照组,通过对二者所涉及各项参数进行对照,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以磁性铁拥有98%及以上回收率为前提,干预选所对应产率约为18%,若入选粒度不断变细,则尾矿所对应抛出产率显著增加。第二,在粒度相同的情况下,干式抛尾所得效果,通常与湿式抛尾有较大差距,其中,湿式抛尾所得出效果更加理想,磁性铁所对应品味,通常也会因此而得到显著提升。
2.1.2 结果分析
以预选工艺充分结合破磨流程为前提,以粒度预选所得结论为依据,对缺水等矿山常见问题加以考虑,最终选定破碎工艺为三段破碎,第一步,对原矿闭路做破碎处理,确保破碎后闭路密度均为-15mm,第二步,在120kA/m 强度的磁场中,将线速度调整为1.2m/s,通过磁滑轮预选的方式,对后续试验所需矿样进行生产[1]。
2.2 干预选试验
2.2.1 细度试验
一段试验所得结论为:有关人员出于对精矿铁品味、磨矿细度关系加以明确的考虑,以及对阶段磨矿选别是否适用加以明确的考虑,在146kA/m 强度的磁场中,选定了磨矿细度不同的磁选管,并完成了分选试验,试验流程如图1 所示。试验所得结论表明,若磨矿细度有较为明显的变细趋势,伴随其出现的情况,通常有品味提高和精矿的产率降低,若所产出精矿的50%及以上为细度可达-0.075mm 的矿石,有关人员可酌情考虑是否需要对合格尾矿进行抛出,若所产出精矿的93%及以上为-0.075mm 粒级的矿石,且TFe 品味为64%,有关人员应再次对矿石进行打磨。综上,若以阶磨阶选所给定原则为依据,应对所产出精矿的50%及以上为细度可达-0.075mm 的矿石加以选择,详细来说,就是以粗磨条件为前提,对低品位尾矿进行大量抛除,通过再磨磁选的方式,对精矿品味进行提升,确保所获得产品均满足行业要求。在磨矿细度不断增加的前提下,磁铁矿品味的上升速度,所呈现出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回收率自然有所下降。
二段试验所得结论为:以磁场拥有146kA/m 为背景,再次对所产出精矿的50%及以上为细度可达-0.075mm 的矿石进行试验,所选用弱磁为一精一粗,其中,精矿磁对应118kA/m,粗矿磁对应146kA/m。试验表明,在磨矿细度持续增加的前提下,TFe 所对应品味的提升速度较快。
图1 细度试验流程
2.2.2 环境磁场强度
以85%及以上为细度可达-0.075mm 的矿石为前提,对磁场强度进行试验,所得出结论为:磁铁矿品味与磁场强度的联系较为密切,若磁场强度不断降低,磁铁矿品味便会呈现出明显的提高趋势,与此同时,回收率持续下降。若以强度不同磁场为背景,对磁铁矿品味进行比对,则可得出“96kA/m 强度的磁场,通常对比品味最高的磁铁矿”的结论。
2.3 联合分选试验
首先,以146kA/m 强度的磁场为背景,利用螺旋溜槽,对所产出精矿的50%及以上为细度可达-0.075mm 的矿石进行试验,可得出“TFe 所对应品味高达67%,作业产率高达33%的精矿进行早收”的结论。其次,对重选早收所得尾矿进行再磨及弱磁选处理,其中,精选磁场拥有118kA/m 的强度,粗选磁场拥有146kA/m 的强度。结合试验所得结论可知,要想使TFe 所对应品味达到66%及以上,最有效的方法是以重选早收尾矿为主体,通过再磨、再选的方式,使其拥有-0.045mm 左右的粒度,及77.8%以上的占比[2]。
2.4 回收探索
由工艺矿物学所得结论可知,原矿所对应赤褐铁,通常拥有25%的分布率,出于对弱磁尾矿所对应铁矿物拥有可回收性加以掌握的考虑,有关人员决定以强磁选机为依托,针对弱磁尾矿开展相关试验。XRD 试验所得结论表明,本文所研究强磁精矿的构成元素以云母、石英和绿泥石为主,作为金属矿物而存在的褐铁矿,并不具有较高含量。待上述环节告一段落,有关人员应以现有参数为依据,对流程指标进行调整,对比试验所得结论可知,虽然试验流程和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所对应磨矿能耗的差异极为明显,其中,磨矿能耗最为理想的流程为:磨矿——弱磁——重选——磨矿——弱磁选。在日后对此类作业进行展开时,有关人员可对上述流程进行借鉴。
3 结论分析
3.1 矿石元素
对连选试验所获得化学元素进行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精矿所对应含铁品味的数值为66%,0.024%为磷,0.010%为硫,碱度系数为0.20,此精矿满足酸性、低硫且低磷的铁精矿的条件。另外,尾矿所对应含铁品味的数值为7.2%,0.55%为磷,由此可见,在磁选作业中,原矿所含磷的去向以尾矿为主,对磁选法加以应用,可使矿石所含磷得到有效脱除。
3.2 密度及沉降速度
一方面,以容量瓶法为依托,结合堆密度测定仪,对尾矿、精矿和原矿所对应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的真实数据进行测定,所得出结论见表1(单位:t/m3)。
表1 产品密度试验结论
另一方面,以量筒法为依托,对扩大连选所得尾矿与精矿进行沉降试验,在此基础上,以尾矿所得试验结论为依据,对添加不同凝絮剂的试验进行补充,可得出以下结论:若以自然沉降为前提,精矿沉降速度极快,而尾矿的沉降速度相对较慢,澄清层相对浑浊,对少量絮凝剂进行添加,可使尾矿拥有更快的沉降速度,自然沉降导致澄清层相对浑浊等问题,往往也会因此而得到解决。由此可见,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有关人员可对精矿做自然沉降处理,尾矿则可酌情对絮凝剂进行添加,一般以10g/t为最佳。
3.3 其他分析
首先,本文所研究矿石满足低品位矿石的条件,原矿所对应含铁品味约为17%,而磁性铁的占有率为64%,其含量约为11%。综合显微镜鉴定、X 射线分析所得结论可知,矿石的构成元素相对复杂,其中,金属矿物的代表为本文所研究磁铁矿,对其进行细分,则可分为云母、石英等,且磁铁矿所对应颗粒的粒度相差较大,占据较大比重的为细粒。其次,由基于磁铁矿所开展元素分析结果可知,在精矿中磷、硫元素所占比重较小,非铁矿物的去处以尾矿为主,结合沉降试验所得结论可知,符合自然沉降条件的为精矿,若利用此法对尾矿进行沉淀,有关人员应酌情对絮凝剂进行添加,这样做可使沉降速度得到提升,澄清层自然更为清澈。最后,无论是针对磁感应强度展开的试验,还是针对磨矿细度展开的试验,均表明粗选阶段是抛尾的主要阶段,只有在粗选阶段完成抛尾作业,才能确保所获得精矿拥有理想质量。
4 结论
由上文所叙述内容可知,在开发率低、选别难度大的矿种被纳入可选矿石范围的当下,如何高效完成相关工作,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选矿试验的价值,主要是使有关人员掌握与实际情况相契合的选矿模式及流程,确保以低品位磁铁矿为代表的诸多矿种,均可获得高效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