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锚固串铰链结构在煤巷顶板支护中的应用

2021-01-06

煤矿现代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锚杆间距顶板

李 元

(同煤浙能麻家梁煤业,山西 朔州,036000)

0 引 言

煤矿开采要保证生产安全,需要有巷道顶板支护,由于开采过程的影响,巷道支撑顶板对于煤矿安全十分必要[1]。在煤矿中,由于煤矿资源的开采,巷道周围会存有很多岩层破碎,这些破碎的地方是最需要支撑和保护的以防止巷道坍塌,出现安全事故,这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中巷道顶板支撑设计不合理、顶板变形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锚固串的群体结构设计,对锚固串群体结构进行应力分析计算,建立锚固串群体力学模型,计算相邻锚固串锚固厚度,设计并对比不同支护方案,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找出位移形变量最小的结构,确定最佳支护方案。

1 锚固串群体结构分析

在煤矿井下,煤矿的开采会导致顶部岩层破裂,需要采用顶板对其进行支撑,以保证煤矿的安全开采和生产安全。顶板压力会产生挤压和横向扩张,对该过程进行模拟,如图1 所示。

图1 间距不同锚杆压应力数值模拟结果

由图1 的压应力数值模拟图可知,单根锚杆时,顶板形成一个椭圆的锚固结构体,当锚杆间距过大时,压应力大,各锚固体处于分离状态,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当不同的锚杆设计布局合理,能够提供较大的支持力,形成一个整体,当锚杆不能形成牢固的整体,就会导致顶板垮落,给矿井开采造成安全隐患。当不同的锚杆形成整体的固定体,向周围产生抗挤压力,受力模型如图2 所示。

对锚固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连结,将破碎岩石串连,形成一种有力的支护,这种结构即是锚固串结构。当支护结构不是单一的结构,而是多个锚固串形成一个群体共同支撑岩层顶板,又被称为锚固串群体结构,锚固串群体结构是矿井安全生产中用于顶板支撑的常见结构。

图2 锚固串群体受力模型

进行力学分析前,首先提出假设,假设如下;岩体性质为均一、稳定的弹性体,各个方向是同性的,以锚杆尾部为坐标原点,建立力学平衡图,进行力学分析,如图3 所示。

图3 锚固串群体结构力学平面模型

由图3 可知,两个锚杆相邻,对其受力分析,两个锚杆之间的距离为d,锚杆的半径为ρ,锚杆固定部分的长度为l,相邻部分的厚度为T。根据受力分析图,确定平面边界方程为:

两个锚杆间距离为d,则锚杆一侧的平衡边界方程为:

对(1)和(2)进行整理,得到两个相邻锚杆厚度T 为

煤矿井下巷道设计需要参照煤矿地质特征和现场生产条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以达到稳定顶板支撑的目的。

2 14210 巷道支护方案设计

针对煤矿井下需要设计锚固群体结构满足支护条件,设计2 种不断的锚固串群体结构,以适应顶板支护的需要。两种不同结构方式分别为,(a)两个锚固串具有一定的距离,不相交;(b)两个锚固串相切。设计顶板支护时,强度最弱的部分作为支护部分,保证岩板稳定,当强度弱的部分能够满足支护要求时,则认为其他部分也能达到稳定的状态。

本研究以麻家梁矿矩形巷道为例,设置锚杆不同的间距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巷道告280mm,宽3400mm 的巷道,不同巷道的截面积相等,均为9.52m2。锚杆直径20mm,材料为树脂材料。1 情况下,锚杆锚固段长度1.8m,锚杆锚固段中点半径ρ 为500mm,锚杆预应力为20kN。设计方案如图4 所示。(a)中相邻锚杆间距为1200mm,计算可得锚固厚度T=0,(b)中锚杆相邻间距为1000mm,计算可得锚固厚度T=0,以此为依据进行下一步分析。

图4 不同锚杆支护方案设计对比

3 结合井下巷道结构的应用分析

3.1 实际模型建立

为了对两种不同的锚杆支护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开展数值模拟。数值模拟软件采用应力分析常用软件FLAC3D软件,设矿井巷道深H=500 m,岩体均匀一致的弹性体,岩体应力σ 为125 MPa,设定边界问题,采用固定位移,数学模型为30 m×10 m×30 m,应力能够均匀分布到模型上,数值仿真模型如图5 所示。

图5 实际的14210 巷道分布图

3.2 将14210 巷道结合模型进行分析

建立数学模型后,将不同的参数导入计算机并引入边界函数,开始进行矩形巷道支护板位移变形模拟,并分析模拟结果。岩层顶板和地板受到应力作用产生的位移云图如图6 所示。

图6 顶底板位移云图

由图6 可知,在均匀受力时,锚杆支撑部位产生的位移大,对于(a)和(b)两种间距不同的锚杆,应力产生的位移不等。根据数值模拟分析的数据,求得位移曲线图,如图7 所示。

由图7 可知,锚杆间距1200 mm 的巷道顶底板产生的位移最大,而锚杆间距1000 mm 的位移最小,最大位移量为1049.2 mm,最小位移量为683.85 mm,通过对比可知,间距1200 mm 产生的位移变量过大,无法满足煤矿岩层顶板支护的需要。两种不同的方案中,第二种方案,即锚杆间距为1000 mm 的位移变形量小,可以满足顶板支护的需要。

通过受力分析和仿真对比分析,知道两种不同设计方案中,(b)方案对于岩层顶板支撑和稳定的方案最优,设计间距为1000 mm 的锚杆距离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和顶板支护,是最优的锚固串群体结构。

4 结 论

针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巷道支护顶板存在支护破碎顶板易变形、稳定性差的问题,对锚固串群体结构进行力学分析,通过建立锚固串群体力学模型,计算相邻锚固串锚固厚度,确定最佳锚杆结构支护方案。以矩形巷道为例,设计2 种锚固串群体结构,建立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选择不同的支护方案对比,相邻锚杆间距分别为1200mm,1000mm,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证明最优支护间距1000 mm,找出了最优锚固串群体结构,根据巷道特征,确定锚固群体结构参数,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猜你喜欢

锚杆间距顶板
变截面底端扩体型锚杆在粉质黏土中的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开始和结束
地下金属矿山采场顶板冒落危险性研究
非均匀间距的低副瓣宽带微带阵列天线设计
特厚煤层坚硬顶板初次破断特征的力学分析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浅谈轨道车辆内装中顶板安装的常见问题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
算距离
七煤顶板离层界限值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