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学习对科技英语翻译及英语语言智能的促进作用

2021-01-05史艳婷 李梅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网络学习

史艳婷 李梅

【摘要】网络学习,即个体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技能、情感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远程学习、终身学习和课堂学习,其发展趋势主要涉及智能软件、话语处理、自动语言翻译等方面,其中话语处理所研究的就是人机更加自然的交互方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机器人被广泛运用,且在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人类与机器人交互的研究也成为近期科技领域研究的热点,其文本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合理地利用网络的资源库和教育系统,可有效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翻译实践能力,更有助于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丰富的网络环境、动态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语言智能。

【关键词】网络学习;科技英语翻译;英语语言智能

【作者简介】史艳婷(1993-),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方向:翻译;李梅(1964-),女,蒙古族,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英语教学法、英语语言学。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网络学习对工科研究生英语语言智能的影响研究”(课题批准号:NGJGH2020039)。

引言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H.Gardner)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在之后得到进一步深化。由于该理论的本质和我国目前倡导实施的素质教育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故近些年我国逐渐认识到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价值,且对多元智能理论予以较多介绍。加德纳认为人至少有八种智能,排在第一的便是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即听、说、读、写,作为个人用语言阐明观点、分享经历并无障碍对话交流的能力。而英语普及范围广,使用频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各国交往的日趋密切,提高自身英语语言智能显得尤为重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网络学习的优越性。它通过构建学生、教师、管理者既独立又紧密的网络教学环境,使学生以更加灵活多变的方式感知英语,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相比于传统学习方式,网络学习依靠计算机、互联网展开各种学习活动,拥有与科技发展趋势相匹配的快捷与方便:学者可以共享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突破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定,自主探究合作,开发潜能,改革创新。与此同时,英语学习也更具创造性、互动性、可行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言智能。本文旨在结合自身翻译实践《人机交互导论》,探讨网络学习对科技英语翻译能力及自身的英语语言智能的积极影响。

一、什么叫英语语言智能

传统的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个体的智能是单一的,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指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或生产、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这一理论被称为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至少可以分为以下八个范畴: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然智能(natural intelligence)。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八种基本智能,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能差异。语言智能以健全的语言发音系统为前提。同时想象力、洞察力和逻辑分析等能力需和谐一致,配合得当。教师、律师、翻译等职业便是语言智能在工作实践中的运用。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运用英语进行流畅表达已成为一种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国际会议的通用语言是英语;贸易往来、进出口文件等,都将英语视为标准语言;医学、艺术、文学等领域,与英语的联系也日趋密切。这无疑对学生的英语语言智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自身的英语语言智能迫在眉睫。

二、如何提高英语语言智能

1. 教师教学手段的改变。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学段的教师更多地选择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相关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录音、视频、动画等,通过对学生各种感官的刺激,在帮助学生梳理相关学习内容的同时,对学生掌握学习中的重难点予以有效支持。另外,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整合课程资源,将英语重点单词、重点短语及重点句型进行归纳整理,为学生减轻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冗长复杂的英语课文进行动态演示,或角色朗读,以此来增加其趣味性。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新颖的特点,将各种知识化抽象为具体,集中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核心知识点和复杂易错知识点,的确是提高英语语言智能的有效途径。

但在教學过程中,教师需运用板书、语言和手势因势利导,并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多媒体仅是辅助教学手段的一种,可有效改善课堂氛围,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只有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科学地安排、巧妙地组织,才能将多媒体教学发挥到极致。总而言之,教师应合理运用这一工具,真正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智能。

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首先,就信息传播方式而言,网络高速传输信息的方式,满足了学生充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需求。学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国外新闻信息,可自主进行收集整合,并展开系统研究。其次,对于信息储存方式的影响。网络可无限度地扩大信息的储存量,方便了学生对于英语信息的复制储存。这种信息储存方式也必然导致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改变。再者,在信息交流方面。网络交流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的互动,通过这种不受限的交流方式,学生甚至可以跨越国界进行随时、适时、及时的沟通反馈。此外,随着各种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完善,具有英语学习资源的 App呈现多样化,满足了任何位置、环境中的学生,改变了现有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模式。

这些积极影响给了学生极大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更具选择性,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观念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他们会更喜欢自己收集、提取、处理信息,而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主体性的实现,对于提高其英语语言智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科技英语翻译对英语语言智能的促进作用

科技语域泛指一切论及科学和技术的书面语及口语表达。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认为:决定语言特征的三大语境因素是语场(field of discourse)、语旨(tenor of discourse)和语式(mode of discourse)。語境的这三大因素中任意一项发生变化,都会引起语言的变异或文体的变化。根据这一理论,可将科技语域分为两个类别,即专用科技文体和普通科技文体。两者在词汇和句法上明显不同,专用科技英语用术语来表达概念,而普通科技英语常用解释性的文字来表达。结合自身翻译实践,《人机交互导论》(Human-Robot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这本书对人与机器人交互进行介绍,由这一发展领域的主要研究人员Christoph Bartneck、 Tony Belpaeme、 Friederike Eyssel、 Takayuki Kanda、 Merel Keijsers、Selma Sabanovic共同撰写,2020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翻译实践所选文本为《人机交互导论》一书中的第六章“Nonverbal Interaction”、第七章“Verbal Interaction”和第八章“Emotion”的内容,更倾向于普通科技文体,用词平易,表达简练;内在逻辑性较强;文体朴素客观,语气正式。

结合以上特点,在翻译过程中,需根据上下文,对原文进行梳理,掌握文本内在的逻辑关系,必要时,对翻译文本进行再造想象。科技英语翻译的再造想象须与原文保持最大限度的一致,以确保译文忠实严谨。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需要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深入研究相关知识、理论、技能,对比分析相关文本,无疑对自身英语语言智能有一定的提升。

此外,近几年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发展进步,大幅度改善了科技文本翻译的速度、准确度。且相比于术语词典,相关的术语翻译库容量大,更新快,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其进行查阅对比。因此,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使用,提高了人工翻译的效率及译文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译者的英语语言智能。

结语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借助技术上的辅助支持,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发生改变,使学生对英语语言表达充满自信,在提高学生表现欲的同时,调动其自觉能动性。通过主动探索研究自身感兴趣的主题、领域,学生可以尽可能多的接触英语,拓宽眼界,培养英语思维。这将有助于学生进行翻译实践,且更加体现了其学习内容的科学性,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智能。

参考文献:

[1]Christoph Bartneck, Tony Belpaeme, Friederike Eyssel, etal. Human-Robot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0.

[2]陈坚林,贾振霞.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外语学习方式探索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7(4):3-8,16.

[3]戴礼荣,张仕良,黄智颖.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技术现状与展望[J].数据采集与处理,2017(2):221-231.

[4]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经典版)[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5]黄国平.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

[6]方梦之,范武邱.科技翻译教程(第二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

[7]谭铁牛.人工智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网信军民融合,2019 (2):10-15.

[8]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网络学习
浅谈任务驱动情景下的网络学习模式
大学生网络学习心理素质优化研究
网络教育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网络学习平台系统架构
中职生“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构建与应用初探
MOOC时代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研究
网络学习行为背景下的慕课教学策略研究
关联规则在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