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互动研究20年:进展与展望

2021-01-05赵虹云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34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教育信息化师生互动

摘要:师生互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者利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借助文獻计量工具Cite Space,从定量与定性两个维度对我国近20年师生互动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发现研究的热点内容主要包括师生互动概念、结构、模式、效果研究。未来,师生互动研究在研究视角方面应加强多学科融合研究,探究师生互动之本;在研究内容方面应立足教学情境,探索“线上线下”师生互动新模式;在研究角色方面应聚焦主体角色,提升师生互动质量;在研究工具方面应注重“质”“量” 结合,增强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师生互动;教育信息化;教学质量;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2A-0051-06

师生互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以来,师生互动作为一个热词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近20年师生互动相关文献的定量与定性研究,分析师生互动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小学实践需求提出师生互动研究当下的关注重点和未来走向,以期能使师生互动成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文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采集日期为2020年5月1日。笔者以“师生互动”为篇名,以2001至2020年为时间范围进行检索,再经过系统的主题阅读,删除书评、讲稿、论文摘编等,最终获得有效文献1653篇;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 Space软件,获得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和突现词词谱,从定量角度分析师生互动研究的刊载数量变化、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继而结合对重要文献的深入阅读,从定性角度探析师生互动概念、结构、模式及效果研究,以反思目前我国师生互动研究之不足,展望研究未来发展之方向。

二、我国师生互动研究的定量分析

(一)文献刊载数量分析

师生互动作为一种人际互动的形式,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991年王耀廷发表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谈师生互动过程的“晕轮效果”》,是我国最早公开发表的在标题中使用“师生互动”字样的文章,认为“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对学生一视同仁是教书育人原则的重要体现”[1]。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教”与“学”开始了深刻的变革,关于师生互动研究的文献逐年涌现。从文献发布时间来看,2001—2011年处于上升期,文献数量总计775篇,其中2011年达到119篇。2011年之后,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师生互动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空间进一步扩展,文献数量在波动中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二)基于关键词共现的研究热点分析

笔者通过文献计量工具Cite Space的关键词共现分析(Keywords Co-occurrence Analysis)方法,得到了师生互动研究的共现知识图谱,它由672个节点和1129条连线构成,主要包括“师生互动”“师生关系”“互动交流”“互动过程”等高频数、高中心性关键词。“课堂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等词的中心性较高,分别为0.15和0.11,可以看出,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师生互动的概念及本质,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动态的师生关系。“教学模式”“互动策略”“有效性”的频数较高,可以发现,师生互动的类型、结构、价值和效果等研究成为师生互动研究的热点内容。

(三)基于关键词突现的研究趋势分析

笔者通过Cite Space的关键词突现(Burst Detection)方法得到了师生互动研究的突现词词谱,并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文献所研究的重点,归纳总结出师生互动研究发展的三个阶段:一是植根于课堂教学阶段,突现词有“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此阶段的研究多是从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和弥补“灌输性”教学方法出发,提倡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二是融合信息技术发展阶段,突现词有“翻转课堂”“信息技术”“互动策略”等,此阶段的研究注重信息化与教学融合发展。三是迈向教育信息化2.0,提升师生互动质量阶段,突现词有“创新思维”“教学效果”“互动探究”等,此阶段开始关注新环境下教学活动的特点及师生互动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探究师生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以及师生互动的定位与建构。

三、我国师生互动研究的定性分析

(一)师生互动概念研究

概念作为基本的、起理解作用的存在,是师生互动研究的基础。社会学视角中的师生互动强调互动的情境性,是基于师生两种社会角色而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心理学视角关注互动双方的心理和行为,将师生互动理解为师生之间心理情感距离的接近方式;教育学视角重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教学活动中把握师生关系。叶子、庞丽娟指出,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并认为师生互动的实质是一个包括发生在多情景中的,具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互动体系[2]32。由此,师生互动的本质特点体现于主体、内容、情境、形式高度复合的互动系统之中。就其主体而言,师生双方共同构建了一种具有动态性和双向性的教育、心理、社会和文化关系,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合作创造话语实践[3]。就其内容而言,师生互动既包括知识经验的互动,也包括情感和行为的互动,体现于理解、形成与反思的过程中。就其情景而言,狭义的师生互动限定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是因教学关系而产生的交往活动,广义的师生互动扩展至教育情境之外。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师生互动增加了“人-机”之间的联系,师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中介,在一定规则、策略和反馈的机制下共同构筑了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

(二)师生互动结构研究

结构是师生互动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和作用的方式。关于师生互动结构早有研究,吴康宁、王家瑾、马维娜等学者从互动主体、互动成果、社会角色等角度进行划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研究进一步深入。基于已有的交往结构分析,有研究者提出师生互动结构包含主体、基础和条件、互动过程、互动结果四大方面,并存于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之中[2]30。师生互动的结构形成了相互交织的沟通路径,也反映出一定的关系模式。有研究者基于教育社会学视角探究师生互动中的权力关系,通过“规范化”“可视性”“惩戒与奖励”三条途径,将权力运作于实践[5]。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者建构了包含教师、学生、教育媒体和交互发生时间等四个传播要素和互动类型的关系图[6],推动了师生网络互动空间的形成。此外,风格是师生互动过程中态度和人际行为特点的集中体现,基于类型结构研究,学者们开始关注师生互动风格。有研究者认为教师成人依恋和师生关系预期等心理变量对师生互动风格的“亲和性”和“影响性”维度有显著影响,并建构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理论模型[7]。也有教师利用中国版教师互动风格问卷(QTI)对高中班主任的师生互动风格进行实证研究,基本特点表现为较高的亲和、友善性和支配控制性[8]。

(三)師生互动模式研究

模式作为较为稳定的活动框架和程序,对把握师生互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纵观文献,研究者们主要依据师生互动特点、互动相关理论以及互动环境来探讨师生互动模式,具体可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关注师生互动模式的动态可控性。有研究者探究师生互动模式发展的规律性,形成了包含相遇、初步认识、调整和适应等四阶段动态连续且相对稳定的互动模式[9]。其次,基于相关理论多层面建构师生互动模式。例如,基于信息沟通和人际多项互动理论,构建双向互动、多项互动和多维互动三种模式[10];基于Long的交互假设和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形成教师提问、意义协商和更正性反馈三个课堂师生互动的主要环节[11];基于IRF三元对话结构理论提炼出师生互动的三种模式,分别是知识传授型互动、评价反馈型互动和引导追问型互动[12]等,国内外互动相关理论为师生互动模式的建构提供了知识基础。再次,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随着信息技术不断介入教育教学,教师、学生与计算机网络之间形成了操作、信息、思维等不同层次的互动模式,如依据“问题逻辑”建构的互动型教学模式等,师生互动模式变得灵活而多样。

(四)师生互动效果研究

效果是师生互动行为达到目的的程度,也体现了师生互动的价值。研究的关注点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分析师生互动在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二是利用一定的研究工具进行师生互动行为分析与质量评估。师生互动对教学各要素的影响与作用体现在:在教育理念上,师生互动遵循新课改“学科育人”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创新性与个性化发展。在课程目标上,师生互动所体现的教育性有利于知识习得、能力培养、情感熏陶和价值建立等多方面目标的达成。在互动主体上,师生在交往过程中所体现的关系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我”与“你”的关系。教师不是以改造对方为己任,而是与学生一同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和谐、自由与舒展。在教学方法上,师生互动以其复合互动观影响着教学方法的变革,师生在互教互学中形成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生互动融于教学的各个要素并与之相互影响与作用,促进着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此外,师生互动行为分析多借助于一定的工具。美国学者提出的课堂言语行为分析工具“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IAS),把课堂中言语互动行为分为教师语言、学生语言和沉寂三类,成为分析课堂师生互动特点的有效依据[13]。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由“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编码分析系统”(ITIAS)[14]、“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15]以及“滞后序列分析法”(LSA)[16]等工具也被应用于师生互动行为研究中。韩春红、周兢认为师生互动质量评估是研究教育过程质量的关键,并对美国课堂互动评估系统(CLASS)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17];孟凡玉和陈佑清等运用此工具对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质量进行分析[18],为提升我国师生互动质量做出了具体而有效的指导。

四、我国师生互动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视角方面:加强多学科融合研究,探究师生互动之本

视角是分析特定现象的特定切入点,多元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教育现象多方面的联系,更好地理解师生互动的本质特征。已有的师生互动研究多是从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进行,较少关注与教育学相关的哲学、生态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学科。其视角多是从一个聚焦点或采用单独的观察方法来解释师生互动现象,较为单一,未能涵盖其丰富性和复杂性,也未能从整体上把握师生互动过程。因此,研究应基于多元视角,融合多类学科,拓展师生互动更广阔的研究空间,生成新的研究与创新动力。例如,从哲学角度看,师生互动过程是主客体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以知识为载体、以情感为路径、以个人成长为目的,最终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从生态学角度看,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也是生态因子之间或生态因子与周围环境之间交互变换的过程,最终构建一个动态开放、多元共生的课堂生态系统;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依靠“符号交流”共享信息、观念和立场的过程;从文化学角度看,师生互动融于文化的创造与传承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本质力量在文化层面得以展现。

整体来看,师生互动研究更多的是“因问题谈策略”的下位探索,较缺乏“因现象探缘由”的上位分析。例如,研究多关注师生互动关系的建立、模式的探讨和教学效果的达成,却忽视了对“为什么要进行师生互动”这一问题的本质性回答,以至于师生互动的研究中出现了内涵不清、方向不明的现象,信息技术背景下也表现出轻“互动”而重“技术”的问题。从“为什么要进行师生互动”这一基本问题来看,植根于教学的师生互动其目的性与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相一致,即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是围绕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互动,在“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逻辑中实现学习者作为人的生命展现与发展[19]。就课堂教学而言,师生互动既不是流于形式的满堂问,也不是教学效果评价的唯一标准,既不是活跃气氛的娱乐化工具,也不是割裂学习材料的虚拟表演,师生互动的目的必须从完善课堂教学到促进学生个性和高阶思维等多方面发展的方向转变。因此,未来的研究应以“为什么要进行师生互动”这一问题为根本,从更多关注技术应用转到更多关注互动主体的综合素质提高,以及互动内容的选择与优化上来。

(二)研究内容方面:立足教学情境,探索“线上线下”师生互动新模式

互动方式与教学情境的匹配以及应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师生互动模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已开始关注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媒介和网络通信工具下的师生互动方式,但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新生成的教育情境和教学体系中师生互动的分析和研究还不深入,且缺乏针对性。例如,迅速兴起的在线教学研究,多是分析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和检验师生互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而未深入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互动模式的调整与建构,对后疫情时代师生互动如何适应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模式等问题,也少有针对性研究。这使得师生互动研究不透彻,忽略了师生互动生成的情景性和适用性,尤其是未能较多地考虑在线教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等新情景中互动主体关系、互动发生条件、互动过程等方面的变化,脱离了具体的教学实践,也未能形成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立足于多样的教学情境,探索建构适合未来教学体系的师生互动新模式。一是关注跨学科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学科整合是当代课程与教学发展的一大趨势,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与能力产生重要意义。此情境下的师生互动研究更需关注对话、探究合作的师生互动方式,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形成动态、连贯、一体化的教与学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未来的生存潜力。二是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体系中的师生互动研究。李政涛教授谈及的后疫情时代下建构“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将“线上+线下”的教学关系推向融通与共生[20]。未来教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充满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师生互动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其研究应关注不同年龄阶段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注重教师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参与。同时研究也应关注教学体系所带来的改变并提供适应性策略,例如探究与传统课堂相比,线上线下混融教学是否重塑了师生关系,表现出了怎样的新特点,教师应如何适应这种关系的转变并推动师生、生生交互行为的常态化发展,以及如何建构线上线下师生互动层次和互动模式等问题,以更好地达到教学融通整合的新境界。

(三)研究角色方面:聚焦主体角色,提升师生互动质量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师生角色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的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也发生着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载体,而成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指导者,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更多地扮演着“学生发展引路人”的角色。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直面技术、文化与社会的对峙,开始不断地设问自身存在与自己工作的意义。同时,技术支持下时间与空间的灵活性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更多地扮演着“自主学习者”的角色,思考着学习的真正目的和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已有的研究多关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如何改变以及应扮演怎样的角色,较少地探讨角色转变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作为互动主体的行为意图,例如主体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发展、主体与知识的关系、主体与个性的关系等。因此,未来的研究在关注师生平等与不平等的地位以及师生角色转变等问题的基础上,更应聚焦于教师与学生自身,探究教师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的角色认同、精力分配以及心理发展等问题。

此外,作为媒介的互动主体语言是影响师生互动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虚拟空间下对师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生双方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使用语言来创建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交互环境,进行深入的话语交流。研究应着眼于师生语言实践:一方面需要关注网络环境下的教师话语能力提升,既保证教师教学顺利开展,又能够发挥个人语言魅力来吸引学生;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平等交流的诉求,促进学生深度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应探究师生语言交流、文本交流的特点和情景,从词汇运用、语气表达、语言风格建立等多方面提升师生互动交流效果。

(四)研究工具方面:注重“质”“量”结合,增强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近年来,师生互动研究视线正从静态的理论分析向动态的实践研究转变,但存在的问题是:其一,研究方法仍然以现象描述、理论思辨为主。研究者们往往依据自身的感受和实际的教学经验进行探究,较少地结合具体的、变化的教学情境进行实证研究。其二,研究者们已经开始借鉴国外的师生互动行为分析系统和课堂师生互动评估系统等研究工具,但其本土化的应用与实践探讨还不深入。其三,研究也未能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未能将教育教学与大数据进行有效的统整与融合。这使得师生互动的研究过多依靠质性分析,缺少量化的研究数据和科学的研究工具作支撑,从而降低了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影响了对师生互动行为的判断与评估。师生互动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其研究需要基于多样的互动情境,将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运用多样的研究方法对师生互动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与探索。同时,需要提升研究工具和技术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具体可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仍需要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师生互动研究工具,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和教学现状进行本土化实践与创新,探索全面、科学的师生互动行为评价指标体系,为师生互动质量提升提供路径参考。二是“互联网+教学”环境下,教育教学大数据隐含着丰富的教与学行为投入与特征信息,有力支持了对教与学过程、师与生关系的观察与反思[21]。研究可发挥技术的优势,基于数据生成、数据整合、数据分析等方法挖掘师生互动过程,探寻师生互动行为模式并预测师生互动效果趋势,提升师生互动问题研究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耀廷.谈师生互动过程的“晕轮效果”[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83.

[2]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

[3]张紫屏.师生互动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15(6):44.

[4]杨刚,徐晓东,谢海波.从课堂到网络:多学科视角下师生互动透视[J].远程教育杂志,2010(6):46.

[5]刘云杉.师生互动中的权力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55.

[6]王陆.信息化教育研究中的新内容:互动关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1):11.

[7]柳珺珺,江光荣.师生互动风格的影响因素研究——教师成人依恋、关系预期与师生互动风格的理论关系[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16.

[8]苗彩云.高中班主任之师生互动风格基本特点及校际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7):36.

[9]叶子,庞丽娟.试论师生互动模式形成的基本过程[J].教育研究,2009(2):78.

[10]刘锦.大学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163.

[11]祖晓梅.汉语课堂的师生互动模式与第二语言习得[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1):25.

[12]江毅,王炜,康苗苗.基于行为序列分析的师生互动效果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6):53.

[13]陈珍国,邓志文,于广瀛,等. 基于FIAS分析模型的翻转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以中学物理课堂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4(9):21.

[14]余凤梅,陈实.StarC云端一体化环境下地理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分析——以苏州市部分中学地理教学为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3):76.

[15]罗刚,林思杏,何文涛,等.基于iFIAS分析的信息化课堂师生互动研究——以广西区域高中英语信息化课堂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12):75.

[16]王觅,文欣远,李宁宁,等.大单元教学视角下基于LSA的同步课堂师生交互行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0(8):74.

[17]韩春红,周兢.课堂互动评估系统评介及应用展望[J].全球教育展望,2013(11):29.

[18]孟凡玉,陈佑清.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质量的观察与评价——基于“课堂师生互动评估系统(CLASS)”的实证研究[J].基础教育,2015(5):69.

[19]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10):24.

[20]李政涛.基础教育的后疫情时代,是“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J].中国教育学刊,2020(5):5.

[21]李曉文,叶伟剑,章秋红.“互联网+教学”环境下师生互动行为指数模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157.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信息技术支持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增值评价研究”(BHA2101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1-10-12

作者简介:赵虹云,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1121)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教育信息化师生互动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