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量丙戊酸钠合并利培酮治疗急性躁狂症的疗效分析

2021-01-05郝志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31期
关键词:丙戊酸钠利培酮炎症因子

郝志君

[摘要] 目的 探讨足量丙戊酸钠合并利培酮治疗急性躁狂症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躁狂症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足量丙戊酸钠+利培酮,对照组采用小剂量丙戊酸钠+利培酮,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躁狂量表(BRMS)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PANSS)评分、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时,观察组的BRMS评分、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腫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水平分别为(16.52±1.47)pg/mL、(74.26±5.28)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21.24±2.25)pg/mL、(88.45±6.9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略高于对照组的1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急性躁狂症患者足量丙戊酸钠+利培酮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躁狂病情,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足量丙戊酸钠并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说明此联合用药方案安全性高。

[关键词] 急性躁狂症;丙戊酸钠;利培酮;用药剂量;躁狂量表评分;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31-012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sufficient sodium valproate combined with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ania.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acute ma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9 to May 2020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They were grouped by a random number table,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ufficient sodium valproate+risperidon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low-dose sodium valproate + risperidone. The clinical efficacy, mania scale(BRMS) sco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PANSS) score,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33%,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66.67%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 BRMS and PANS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1,2,and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and interleukin-4 (IL-4)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16.52±1.47) pg/mL, (74.26±5.28) ng/mL, which were both lower than those of [(21.24±2.25) pg/mL, (88.45±6.95) ng/mL]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0.00%,which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1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sufficient sodium valproate and risperidon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ania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manic condition,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and reduce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Sufficient sodium valproate does not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indicating that this combination regimen is highly safe.

[Key words] Acute mania; Sodium valproate; Risperidone; Dosage; Mania rating scale score; Inflammatory factors

临床研究表明,急性躁症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同时中枢反应及患者自身体质因素,也是重要的发病原因[1]。在发病时,患者短时间内出现情绪失控、思想跳跃、胡言乱语等症状,如果不予以控制则上述症状会频繁发生。急性躁狂症患者具有暴力及攻击性强的表现,未能及时帮助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时,将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形成潜在风险,造成患者家属的惶恐心理,同時对患者自身安全也有较大威胁。据临床资料显示,制订正确药物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控制患者情绪突然发生改变,在改善病情的同时,确保患者、家属及周围人的人身安全。丙戊酸钠和利培酮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躁狂症的主要药物,本研究在分析用药剂量的同时,对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进行记录与统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躁狂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纳入病例均符合用药规范,且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能够配合临床诊治活动,本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学要求。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20~65岁,平均(44.56±4.48)岁,病程1~25个月,平均(12.23±0.88)个月。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20~63岁,平均(44.87±4.56)岁,病程1~24个月,平均(12.11±0.94)个月。两组患者均无无药敏史,且依从性良好。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纳入标准[2]  ①能够正常交流者;②西医诊断明确者;③无用药禁忌者;④肝肾、心肺功能无严重异常者;⑤非躯体损伤所致的躁狂症者。

1.1.2排除标准[2]  ①合并其他类型严重精神类疾病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合并肠易激综合征者;④不满足用药治疗或存在用药禁忌者;⑤合并严重血液性及器质性病变者;⑥未成年人。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丙戊酸钠(国药准字H19991395,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 g)+利培酮(国药准字H20052330,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 mg)用药方案。观察组利培酮用药剂量为1 mg/次,3次/d,丙戊酸钠0.2 g/次,2次/d;对照组利培酮用药剂量为1 mg/次,3次/d,丙戊酸钠0.2 g/次,1次/d。两组患者口服药物治疗时间均为4周,停药后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定。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躁狂量表(Bech-rafaelsdn mania rating scale,BRMS)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Psychiatric symptoms were assessed by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精神症状明显改善,躁狂评分下降程度>75%;②有效:精神症状有所改善,躁狂评分下降程度在25%~75%之间;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效果,或患者病情加重[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躁狂症状评分  采用BRMS量表评价,共13个项目,包括动作、情绪、语言、破坏行为等,每个项目取分范围为0~4分,总取分范围0~52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躁狂症状越轻[4]。

1.3.3 PANSS评分  PANSS量表主要包括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评价项目共30个,取分范围0~100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精神症状越轻[5]。

1.3.4 炎症因子  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介素-4(Interleukin 4,IL-4)。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半径12 cm,35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试剂盒由江苏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按照其说明严格操作。

1.3.5 不良反应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主要包括心动过速、恶心、厌食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RM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B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4周时BRM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1、2、4周时的BRM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4周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1、2、4周时的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IL-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TNF-α、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略高于对照组的1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急性躁狂症是精神科常见疾病,患者自身疾病往往会影响疾病发生与进展。尤其受到情绪变化的影响,则会发生行为举止异常,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正常工作,无法参与社交。部分患者存在一定自卑心理,也就是说,患者会因自己的行为怪异,内心排斥与人正常交流,导致沟通受阻,会发生抑郁症及焦虑症情况。急性躁狂症患者内心极度敏感,增加暴力倾向,因患者对周围人存有敌意心理,发病期间突然攻击人。部分患者会陷入自我怀疑中,长期处于这种病态情绪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给家属心理也造成不良负担[6-7]。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急性躁狂症临床多采用保守治疗方法,选用临床常用精神类药物,服用利培酮及丙戊酸钠药物是常见用药组合,对急性躁狂症患者治疗有明显帮助。对于急性躁狂症而言,部分患者存在认知能能下降。临床研究显示,治疗急性躁狂症首先改善情感症状,其次降低躁狂发作率。

有研究[8]表示,对急性躁狂症患者的记忆功能进行提高,也是药物治疗的关键。现阶段,临床实际工作中选用药物治疗急性躁狂症方案。患者口服精神类药物利培酮1 h后,药性发挥作用,药物有效成分可在患者机体内血液中达到峰值,同时刺激患者机体内神经中枢,达到与多巴胺d2受体结合的目的。在临床中采用联合用药方案的模式,能够有效稳定患者情绪,恢复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发挥药性吸收快、药效持久等作用[9]。虽然利培酮药物可以有效抗燥狂,但对患者机体肠胃功能造成一定刺激。利培酮具有主要抗燥狂成分,可被肠功能吸收融入血液中,当患者口服利培酮药物15~30 min时,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在服药3 d内,出现厌食症情况,极少部分患者出现较严重厌食症[10]。丙戊酸钠有效成分进入患者体内后,可迅速发挥药效,且通过胃肠吸收足量服用生物利用效率高达100%,且能够与血浆蛋白进行充分结合,从而发挥显著治疗效果[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12-13]报道内容基本一致,提示足量药物治疗急性躁狂症,可提高疗效。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BRMS评分、PANS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足量给药可快速改善患者躁狂症状,对稳定患者病情具有重要帮助。观察组患者服药后体内TNF-α、IL-4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00%)略高于对照组(16.67%),提示为患者提供足量治疗药物,不会增加患者用药风险。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足量药物,患者各方面疗效均优于小剂量,因此推荐足量丙戊酸钠+利培酮用药方案[14-15]。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躁狂症患者足量丙戊酸钠+利培酮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躁狂病情,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与此同时,足量丙戊酸钠并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说明此联合用药方案不会增加用药风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白金娟,田龙,张红利,等.丙戊酸钠联合利培酮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1):130-133.

[2] 庞素真.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急性躁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7):74-75,89.

[3] 李晓龙.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症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5):80-82.

[4] 郭君,李晓丽,关晨霞.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颅脑损伤患者躁狂症状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8):598-600.

[5] 李芳,范悦斌,张育芬,陈巧灵.碳酸锂联合富马酸喹硫平片或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1):81-83,95.

[6] 黄桥生,蔡楚兰,徐止浩,等.清神醒脑汤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疗效及对认知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1):166-169.

[7] 董维冲,郭家良,李德强,等.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丙戊酸钠的游离浓度[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16):2494-2496.

[8] 韦培钦,谢婉婷.奥氮平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治疗存在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20,21(8):1271-1273.

[9] 况雷雨.足量丙戊酸钠合并利培酮治疗急性躁狂症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2):33-35.

[10] 夏韵妍,何秀贞,谢志桦,等.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急性躁狂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106-108.

[11] 孙美玲.足量丙戊酸钠合并利培酮治疗急性躁狂症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9,40(12):2825-2826.

[12] 李书琴,罗捷.足量丙戊酸钠合并其他药物治疗急性躁狂症的疗效[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7):921-923, 926.

[13] 董翠竹,张文琼,贾峰.急性期女性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及抑郁发作患者血液白细胞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研究[J].天津藥学,2019,31(5):42-45.

[14] 高春强,展玲. 阿立哌唑合并碳酸锂治疗急性躁狂症临床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4):49-51.

[15] 徐缓,朱文浩,徐曲荣,等. 奎硫平治疗精神科双相急性躁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1):54-57.

(收稿日期:2020-11-16)

猜你喜欢

丙戊酸钠利培酮炎症因子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28例确诊原发小儿癫痫症临床分析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分析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患者运用利培酮单药与结合丙戊酸钠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
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和丙戊酸钠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