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价值评估及检测误差因素分析*

2021-01-05方池送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36期
关键词:血细胞涂片全自动

方池送

血常规是临床疾病诊疗中的主要检测项目之一,可通过观察血细胞计数变化及形态分布情况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客观信息[1-2]。既往血常规检测方式主要以血涂片显微镜检为主,尽管具有理想的精确性,但存在耗时、耗力、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自动化应用在临床医学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得到了临床医技工作人员的普遍认可。有学者指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不仅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等优势,同时其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各类细胞的阳性检出率与血涂片镜检的一致性较高,建议可作为目前血细胞检测的首选方式[3]。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类计数时仍然存在诸多感染因素,导致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造成误诊、漏诊,甚至引发医疗事件和医疗纠纷[4-5]。因此,本研究选取了2019年7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3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血常规检查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价值,并对其检查误差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3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4岁;(2)既往史、家族史等临床资料齐全;(3)依从性高。排除标准:(1)精神病或严重意识障碍;(2)存在恶性肿瘤;(3)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4)存在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及家属对检查项目、注意事项知情同意,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要求并已经审核批准。

1.2 方法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以真空采血的方式采集所有患者空腹12 h的状态下的肘静脉血,用EDTA-K2真空抗凝管收集后轻轻摇匀,若标本出现凝块、溶血等现象应予以排除。采用BC-539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在1 h内对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对各细胞分类和计数进行记录。操作步骤参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制定的标准进行[6]。血涂片镜检检测:取抗凝血样本制备厚薄适宜的血涂片2张,采用瑞氏染液对血液样本进行染色,染色深浅适中。选取细胞展开良好、分散均匀的部位,由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技能扎实的医师按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操作步骤进行镜检[6],以Olympus显微镜对各细胞形态、大小部分以及数量进行观察并记录。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比较两种不同血常规检测方法对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的阳性检出率。RBC正常范围: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WBC正常范围(4.0~10.0)×109/L;PLT正常范围(100~300)×109/L。(2)选取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M)为观察指标,以镜检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各细胞阳性检出的特异度、敏感度,并评估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敏感度=真阳性/(假阴性+真阳性)×100%。判断标准:N正常范围(2.0~7.5)×109/L,L正常范围(0.8~4.0)×109/L,E正常范围(0.05~0.50)×109/L,B正常范围(0~0.1)×109/L,M正常范围(0.12~0.80)×109/L。(3)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中产生假阳性、假阴性的标本、操作步骤等情况进行复盘追踪分析,记录检测误差发生的原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Kappa对两种检测方法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以Kappa≥0.75表示两者一致性较好,Kappa<0.40表示两者一致性较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组患者基本情况 350例患者,男217例,女133例;年龄14~71岁,平均(41.89±13.53)岁;初步诊断病种类型:急性肠胃炎97例,败血症62例,急性粒细胞性白细胞症39例,淋巴结核47例,粒细胞减少症55例,脾功能亢进症36例,其他14例。

2.2 两种血常规检测方法对RBC、WBC、PLT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血涂片镜检对RBC、WBC、PLT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6.6%、70.3%、77.4%,均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价值分析 以血涂片镜检结果为金标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对N、L、E、B、M的阳性诊断特异度分别 为93.5%(217/232)、88.6%(148/167)、98.4%(301/306)、98.8%(322/326)、92.5%(173/187);对N、L、E、B、M的阳性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0.7%(107/118)、94.0%(172/183)、93.2%(41/44)、91.7%(22/24)、92.6%(151/163)。采用Kappa检验两种检测方式的一致性显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与血涂片镜检一致性均较好(Kappa>0.75,P<0.05)。见表2和3。

表1 两种血常规检测方法对RBC、WBC、PLT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例(%)

表2 两种检测方式对各细胞阳性检出的结果分析 例

表3 两种检测方法对各细胞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2.4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误差因素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误差主要由血液样本不合格和仪器操作步骤不规范导致,构成比分别为59.2%(29/49)和26.5%(13/49),见表4。

表4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误差因素分析

3 讨论

血常规检测主要是针对血液中细胞部分进行检测,包括RBC、WBC及PLT。RBC是人体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呈扁圆状,其主要功能是输送气体,若RBC减少且低于正常水平,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贫血、血液系统疾病[7-8];WBC的检测主要分为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观察WBC水平的变化可评估患者机体防御免疫功能状况[9];PLT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属于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若PLT显著降低则说明有出血的风险[10]。因此,通过观察这类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形态分布情况有利于为临床医生进行病情判断及术前评估。

血涂片镜检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目前血常规检测中最常见的方式,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学者指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基于应用光学和电学原理实现对血液成分进行快速、精准地检测,但由于机械本身、操作规范性以及血细胞复杂性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血涂片镜检可作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有效补充,即使血细胞发生病理变化依然可以被及时发现[11-12]。更多研究认为,两种检测方式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血常规检测精度,但难免存在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大批量血液样本检测时[13-15]。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比两种血常规检测方法对RBC、WBC、PLT的检测结果发现,血涂片镜检对RBC、WBC、PLT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这在何文军等[16]研究中也得以体现。

为进一步探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N、L、E、B、M作为观察指标,以血涂片镜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各细胞阳性检出的特异度、敏感度和一致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N、L、E、B、M的阳性检出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且与血涂片镜检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0.75,P<0.05),证实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实现对大批量血液样本的快速检验,同时可取得与血涂片镜检高度一致的结果。但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假阴性的情况。本研究追踪了49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误差的血液样本发现,以血液样本不合格最为多见,包括抗凝不全28.6%(14/49)、样本量少20.4%(10/49)、送检不及时10.2%(5/49),说明血液样本采集、保存、送检对保障血常规检测结果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国内的一项研究中,有学者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3425份不合格临床血液样本分析指出,导致血液样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抗凝不全、血液采集量不足、溶血、受检者准备不足等,分别占比24.41%、20.24%、12.25%、16.07%,并建议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17]。除此之外,仪器操作步骤不规范、仪器本身局限性也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差错。在部分血液疾病患者中,血液标本中的部分幼稚、原始细胞以及异型淋巴细胞在经过溶血素处理后导致染色质疏松程度、胞浆颗粒及细胞体积与单核细胞相似,在仪器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计数分类误差[18-19];另外,有学者指出,在贫血、缺氧的患者中,外周血可能出现有核红细胞,在仪器检测时容易根据细胞体积大小将有核红细胞误归为白细胞计数中[20]。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快速、准确地进行大批量血液样本检测,但由于血液样本、仪器本身、操作步骤等原因可能产生一定的误差,尚不能完全代替血涂片镜检。在大批量血液样本检测时建议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筛选,对于可疑的、符合复检标准的血液样本进行血涂片镜检,提高临床检验效率和准确度。

猜你喜欢

血细胞涂片全自动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全自动发明机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全自动洗衣机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兴起与未来之路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