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疗法对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1-01-05张俊杰张侠杰张俊杰田河水李嵘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针刀腰背筋膜

张俊杰,张侠杰,张俊杰,田河水,李嵘

(1淇县泓阳中医院,河南 淇县 456750;2鹤壁市中医院,河南鹤壁458030)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好发于久坐、久站或重体力劳动的青壮年[1]。中医认为,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属“痹证”“筋痹”等范畴,治疗应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驱寒养筋为原则。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止痛之效,故临床上多以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虽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但在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及下肢局部张力、生物力学等方面作用欠佳[2]。针刀松解腰背深筋膜法通过对特定部位行针刀疗法,具有松解局部病变软组织的作用,将其与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法联合应用于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中或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等功能。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男42例,女19例;年龄31~55岁,平均(41.36±3.70)岁;病程1~6年,平均(3.67±1.01)年;左侧32例,右侧23例,双侧6例。观察组男40例,女22例;年龄31~55岁,平均(41.25±3.98)岁;病程1~6年,平均(3.71±1.06)年;左侧30例,右侧22例,双侧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关于“痹症”风寒湿阻型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4]中关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首次发病者;入组前1个月未进行相关针刺或推拿治疗;腰背部有酸痛、隐痛,常于劳累后加重。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影响研究结果的疾病者;不耐受针刀松解腰背深筋膜法;出现严重并发症,严重不良反应或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43020279,规格:2 ml:50 mg)100 mg加入50 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混合均匀后浸湿纱布垫,并将纱布垫置于第3腰椎横突痛点;连接骨质增生药物电泳治疗仪(北京亿百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YL.20-IIIB),接通电极后加压固定,参数设置电流为3~5 mA,30 min/次,1次/d,6次为一个疗程,治疗14 d,随访6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针刀松解腰背深筋膜法治疗。针刀松解腰背深筋膜法:嘱患者俯卧位,以第3腰椎横突定点为针刀进针治疗点;常规消毒皮肤麻醉进针点5 min后,垂直刺入针刀,针刀刺入深度达第3腰椎横突尖背面,后沿横突尖从背面向脊柱方向剥离、松解粘连组织,待针刀有松动感时抽出针刀。1次/周,1次为一个疗程,针刀松解腰背深筋膜法治疗后3 d不进行离子导入治疗,治疗14 d,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于治疗14 d后评估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腰椎功能恢复良好,第3腰椎横突局部无压痛;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减轻,腰椎功能基本恢复,第3腰椎横突局部无明显压痛;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好转,腰椎活动稍有受限,第3腰椎横突局部轻度压痛;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5]。(2)腰椎疼痛程度及功能改善效果: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简体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SC-ODI)及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JOA)量表评估患者腰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VAS:总分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SC-ODI:总分50分,分值越高患者腰椎功能越差;JOA:总分29分,分值越高患者腰椎功能越好[6]。(3)下肢局部张力及生物力学情况: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软组织张力计,JZL-Ⅱ(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测量患者组织能量吸收比及张力500 g位移。(4)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疼痛程度及功能改善效果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局部张力及生物力学比较 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4。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SC-ODI、JOA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SC-ODI、JOA比较(,分)

两组治疗后VAS、SC-ODI、JOA评分比较,P<0.05。

images/BZ_53_258_841_1225_911.png对照组 治疗前 61 5.17±1.2 37.22±10.27 12.17±2.84治疗后 2.81±0.87 30.67±6.55 15.87±2.65观察组 治疗前 62 5.24±1.15 36.50±11.81 12.20±2.51治疗后 1.75±0.54 23.50±6.12 19.12±3.20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局部张力及生物力学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局部张力及生物力学比较()

两组治疗后组织能量吸收比及张力500 g位移比较,P<0.05。

images/BZ_53_258_1441_1225_1511.png对照组 治疗前 61 51.82±4.36 5.80±0.45治疗后 58.56±6.55 6.33±0.86观察组 治疗前 62 52.50±3.98 5.93±0.58治疗后 69.78±5.30 8.42±0.60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

3 讨论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导致该处的肌肉撕裂、筋膜增厚挛缩等进而摩擦、压迫、刺激血管及神经末梢产生腰腿部疼痛的综合征。祖国医学认为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行”,治疗过程中应重活血止痛、驱寒散湿,但既往临床上使用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虽具通经止痛之效,但缺乏濡养经络之效,导致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欠佳。针刀松解腰背深筋膜法可松解特定部位的软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局部新陈代谢,改善局部供血及能量供给,恢复肌群与软组织的动态平衡。

针刀松解腰背深筋膜法是在筋膜理论和拔针操作技术治疗经筋痹痛症的基础上以针刀医学的治疗学为指导应用汉章Ⅰ型针刀,加工的Z字形针刀及圆头无刃针刀对病损处软组织进行拔松治疗,起到松解、延长和解压的作用,达到以松治痛的目的;同时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病损处新陈代谢,促进局部病变组织的消失,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刀松解腰背深筋膜法结合离子导入法应用于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中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疼痛是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主要临床症状,若患者疼痛明显会影响腰椎功能恢复。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VAS、SC-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针刀松解腰背深筋膜法结合离子导入法应用于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组织能量吸收比及张力500 g位移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刀松解腰背深筋膜法结合离子导入法应用于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中可有效调节患者下肢局部张力及生物力学。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血管及神经末梢受压,导致血液循环不足,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肌肉和筋膜挛缩、粘连等使腰部肌力失调,致患者下肢局部张力及生物力学发生改变。针刀松解腰背深筋膜法可松解挛缩的肌肉和筋膜,解除血管及神经末梢受压状态,提高局部血液供应;同时离子导入治疗所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具“祛风湿,通经络”之效,现代药理学证明,其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血小板、白细胞等沉积物对血管的阻塞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降低炎症反应对患者下肢局部张力及生物力学的影响作用[7]。

综上所述,针刀松解腰背深筋膜法结合离子导入法应用于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下肢局部张力及生物力学情况,降低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针刀腰背筋膜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腰背酸痛抖小腹
肩关节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痛痹定痛胶囊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