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炜教授“调肝安神,调和阴阳”辨治失眠
2021-01-05梁晓涛梁小珊杨路王静伍志勇钟正丁月文
梁晓涛 梁小珊 杨路 王静 伍志勇 钟正 丁月文
失眠[1]是指在合适的睡眠环境下,依然对睡眠时间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患者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同时伴有疲劳、情绪低落或激惹、躯体不适、认知障碍等。基于2003~2016年中国各省失眠症调查分析显示,中国失眠症的总体发病率为15.0%[2]。按照ICSD-3分类标准[3],失眠可分为短期失眠(病程<3个月)和慢性失眠(病程≥3个月)。长期失眠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增加罹患各种健康问题的风险,研究发现[4-7],失眠是焦虑抑郁、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卒中、老年痴呆等疾患的高危因素。目前现代医学治疗主要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食欲类受体拮抗剂和具有催眠效应的抗抑郁药物。中医学辨证论治,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利用中药有着多靶点、多层次、多环节药理作用,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谢炜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带头人。对于失眠的治疗,谢炜教授有着独特的见解,认为失眠发生发作的关键因素在于肝脏生理功能失常,主张“调肝安神,调和阴阳”辨治失眠。现将谢炜教授治疗失眠经验浅析如下,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1 从“肝”论治失眠
失眠在《黄帝内经》中称为“不寐”“目不瞑”“不得眠”等,《灵枢·大惑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认为失眠的病机是阴阳失和,阴不入阳,这是中医学最早关于失眠症的认识。后世医家在临证中逐步发展了阴阳睡眠理论、神主睡眠理论、脏腑失和理论的睡眠认识,在治法上,历代医家多从“心”“心肾”或“心脾”等论治失眠。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精神心理因素与失眠的关系更为密切。2017年中国疾病谱显示[8],精神疾病成为中国三大致残疾病之一,抑郁障碍是中国人死亡的第十大疾病。研究发现[9],失眠与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由于肝主疏泄,与情志调节密不可分。所以,谢炜教授认为失眠的关键因素在于“肝”之失常,主张从“肝”论治失眠。
1.1 睡眠维持主要与“肝”相关
《黄帝内经》曰,“肝主谋虑”“肝藏魂”“随神往来谓之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提示“肝魂”具有调节大脑中枢抑制与兴奋、睡眠与觉醒的功能。肝魂的舍养以肝主藏血为基础,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肝为气血之枢,主疏泄以调气机、舒情志、和阴阳,主藏血以养诸脏、行气血;肝藏血,血舍魂,气血为神之本,肝主守神气之出入。《血证论·卧寐》[10]云:“寐者,神返舍,息归根之谓也”“肝藏魂,人寤则魂游于目,寐则魂返于肝”。王冰亦言:“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白昼魂出于肝则目开而寤,入夜魂归于肝则目瞑而卧,故“肝”的生理功能正常是机体维持睡眠的保障。
1.2 失眠与“肝”失调最为密切
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血失和是失眠症产生的关键,情志因素是引发失眠的主要病因,其主要病位在肝脏,常涉及影响心脾肾等其它脏腑。《难经》曰“人之安睡,神归心,魂归肝,魄归肺,意归脾,志藏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素问·病能论篇》亦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乏,倚则不安”,故不寐与五脏六腑皆有关。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肝气疏泄功能正常,则气血和平,五志安和。《血证论·卧寐》云“肝病不寐,肝藏魂……若浮阳于外,魂不入肝,则不寐”,《普济本事方》云“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肝主魂,魂属神志活动范畴,由肝血化生和涵养,若肝失疏泄,气血转枢不利,气血逆乱,魂无所附,或肝气郁结、肝火旺盛、肝阴不足等,均可使气机不利,阳不入阴,魂不安藏而致不寐、健忘、多梦;若肝血损耗,心血不充,心神失养,亦可致不寐。故欲治失眠当须治肝。
谢炜教授根据多年临证,认为失眠病机以肝郁为首,肝失疏泄,气机逆乱,以致形成气滞、火邪、痰湿等病理产物,扰乱神明,魂不安藏,病发不寐,故失眠当需从肝论治。并且,根据失眠患者病程的不同,总结“二期二方”进行分期治疗。短期失眠宜健脾养心、和胃疏肝,予自拟“佛手宁神方”;长期失眠宜疏肝解郁、调肝安神、调和阴阳,予柴胡桂枝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2 短期失眠,以安神为主,兼顾疏肝健脾
短期失眠多由明确的、急性的应激事件诱发,或由睡眠卫生不良引起。待诱发事件解除或睡眠卫生状况改善后,部分患者可以自行恢复正常睡眠,而另一部分患者可能逐渐发展成为慢性失眠障碍。短期失眠障碍伴有相关日间功能损害,具体表现为疲劳、全身不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变化、社会功能受损等。因此,短期失眠患者除了积极寻找并消除可能的诱发因素,还应进行有效的干预,减轻或消除失眠症状。
2.1 短期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
短期失眠的诱因多与急性应激导致心神不安有关。急性情志突变,肝失疏泄,木土不伸,脾胃不和,中焦升降失司,浊气不降,上扰心神,导致失眠。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谢炜教授自拟“佛手宁神方”,以安神为本,兼顾疏肝健脾,由佛手、百合、酸枣仁、茯苓、莲子配伍而成,是药食同源的实用方,能够有效改善短期失眠障碍。
2.2 短期失眠宜选“佛手宁神方”
佛手行气开郁,豁痰辟恶,舒肝悦脾,和胃止呕。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补中益气。佛手、百合共为君,共奏疏肝健脾,清心安神之功。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阴止汗。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酸枣仁、茯苓共为臣,助君以养心健脾宁神。莲子为佐,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全方药简力专,共奏养心安神,疏肝健脾之功效。
2.3 “佛手宁神方”的实验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佛手行气开郁,宽胸散结,对于心血管系统[11]、消化系统[11]、神经系统[12]等具有保护作用。百合总皂苷[13]、茯苓三萜酸[14]可显著缩短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潜伏期并延长其睡眠时间, 发挥镇静催眠作用。酸枣仁皂苷类成分可通过影响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 hydroxytryptamine,5-HT)、γ-氨基丁酸(γ-aminobotyric acid,GABA)等神经递质,达到改善睡眠的功效[15]。莲子心提取物具有镇静催眠的效果[16]。
经动物实验证明[17-18]“佛手宁神方”能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小鼠入睡率,缩短小鼠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时间;能改善失眠模型大鼠的精神状态,促进其体重的增长;能提高失眠模型大鼠海马5-HT的含量,降低下丘脑DA和NE的含量,上调海马5-HT1A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
3 长期失眠,重在疏肝解郁,调和阴阳
若短期失眠障碍的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干预,往往因过度关注自身睡眠状况,激发自身焦虑、抑郁情绪,产生对睡眠的负面联想和恐惧,形成恶性循环,逐渐发展成为慢性失眠。慢性失眠患者对外界环境易过敏,易因外界影响而发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出现紧张、抑郁、焦虑等情志改变。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话》中强调:“忧愁思虑者,神明常常由心发露,心血必因热而耗,是以伤心也。心伤,上之不能充量输血于脑,下之不能充量输血于肝,脑中之神失其凭借,故苦惊喜忘,肝中之魂,失其护卫,故夜不能寐,且肝中血少,必生燥热,故又多怒也”,阐明“情志困扰(忧愁思虑)—不寐—情志困扰(脑—苦惊喜忘; 肝—燥热多怒)”的因果循环关系,充分揭示了不寐与肝郁的密切联系[19]。现代研究[20]表明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3.1 长期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
谢炜教授认为长期失眠的病机多与肝郁日久伤脾有关,《类证治裁·不寐》云:“由肝虚受邪,梦中惊悸,魂不守舍……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七情内伤,五脏气机失和,肝失疏泄,胆失条达,枢机不利,阳气内郁,上扰心神,发为不寐。肝气郁结,疏泄不利,横犯脾胃,脾不升清,髓窍失养,神机失用,故常伴有焦虑、抑郁、紧张易怒等神经心理异常。在治疗上,着重疏肝解郁,以调肝安神,调和阴阳。
长期失眠患者常伴有明显的情绪低落、心情压抑焦虑等肝气郁结不升,胆气失于条达等少阳枢机不利之象。少阳为枢,调节人体一身阳气的出入,人禀阳气而生,阳生阴长形神乃备,则脏腑平和,阴阳平调。少阳肝胆之郁属于“五郁”中的“木郁”,《黄帝内经》云:“木郁达之”,故谢炜教授认为治疗宜选用疏泄宣通的柴胡剂。柴胡桂枝汤既有调和气血营卫、和解少阳之功,又有疏肝利胆,益气清里,畅达三焦之效,使阴阳和调、肝气条达、气血疏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间症状。
3.2 长期失眠宜选柴胡桂枝汤
柴胡和解表里、疏肝解郁。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柴胡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以从外宣,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以从内彻”[21],柴胡与黄芩配伍,一透一清,和解少阳。桂枝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助阳化气,温通筋脉。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白芍与桂枝配伍,一散一收,一阴一阳,使营卫调和,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与半夏相须为用,且能助卫。“少阳为枢,而所以运此枢者胃也。小柴胡汤中之参枣,是补胃中之正气以转枢”[22],人参、大枣、甘草三药合用,补益脾胃,助其枢转,以利气机升降出入,有补而行之的妙用。
3.3 柴胡桂枝汤的相关实验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的煎液中所含的桂皮醛、柴胡皂甙和芍药甙等成分, 具有镇静、抗惊厥等作用[23]。柴胡皂苷a可降低小鼠入睡潜伏时间及增加睡眠持续时间[24]。柴胡皂苷a通过调节抑郁大鼠Th17/Treg细胞的失衡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减轻大鼠的抑郁程度[25]。柴胡皂苷d通过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炎症,有效地改善了LPS诱导的炎症相关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调节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26]。
经动物实验[27-28]证明柴胡桂枝汤能显著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并能剂量依赖性地缩短小鼠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表现出较强的抗抑郁作用。柴胡桂枝汤可以改善小鼠抑郁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脑内5-HT、DA和NE的含量有关。
3.4 灵活处方,随证加减
失眠患者常伴有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临证治疗在调肝安神,调和气血阴阳的基础上,进行随证加减,酌情加入首乌藤、酸枣仁、柏子仁等养心安神药;失眠多梦、噩梦者加莲子心、磁石;失眠伴胸闷、情绪焦虑抑郁明显者,加合欢皮,枳壳,香附;失眠伴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头晕耳鸣等肝阳上亢者,加夏枯草、钩藤、生龙骨、生牡蛎;失眠伴胁肋胀痛,心烦口苦,饮食不振等肝胆湿热者,加龙胆草、茵陈、泽泻;失眠伴面部烘热,五心烦躁、潮热盗汗、两目干涩等肝阴不足者,加枸杞、女贞子、山萸肉。
4 验案举隅
4.1 短期失眠——肝脾不和证
患者,男,26岁。2019年8月6日初诊。主诉:反复睡眠差20天。现病史:患者于20天前因工作压力而反复出现睡眠差,入睡困难,约需1小时左右,早醒(约凌晨4~5点),醒后难寐,眠浅梦多,每晚入睡时间约5小时,有时甚至彻夜难眠,伴有胸闷,食少纳呆,胃脘嘈杂,便溏,无心慌、心跳,无头晕、头痛等不适,未服用药物治疗,初诊症见:精神疲倦,夜寐梦多,眠浅易醒,口干口渴,胸闷,纳差,便溏,舌淡胖、苔白稍厚,脉弦。西医诊断:失眠障碍,中医诊断:不寐(肝脾不和证);治法:疏肝健脾,养心安神;方药:自拟“佛手宁神方”加减:佛手20 g、酸枣仁15 g、百合15 g、茯苓10 g、莲子10 g、枳壳10 g、砂仁10 g、木香5 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2019年 8月13日二诊:患者失眠症状明显改善,服药后夜晚可安然入睡,睡眠时间达6 小时,精神疲倦改善,自觉心情舒畅,胸闷、纳呆明显好转,大便成形,一日一至二行,舌淡红、苔薄白,脉稍弦。效不更方,初诊方去木香,1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14剂后睡眠基本正常,无其余不适,每晚睡眠 7小时左右。随访至 2019 年11月,患者整体状态良好,失眠未再复发。
按 《黄帝内经》言:“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胃不和则卧不安”,患者因工作压力超负荷,情志过极,以致肝失疏泄,木土不伸,横犯脾胃,故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导致不寐。治疗以养心安神为基本,兼顾疏肝健脾。在“佛手宁神方”原方基础上加枳壳、木香以理气宽胸,行滞消积,加砂仁以行气调中、和胃醒脾。二诊患者失眠症状明显改善,胸闷、纳呆明显好转,故减去辛温燥热的木香。全方药简力专,共奏养心安神,疏肝健脾之功效。
4.2 长期失眠——肝郁化火证
患者,女,62岁。2019年9月13日初诊。主诉:反复睡眠差4年余。现病史:患者于4年前因负性生活事件反复出现睡眠差,入睡困难,约需1.5小时,早醒(约凌晨3~4点),醒后难寐,眠浅梦多,每晚入睡时间为2~3小时,有时甚至彻夜难眠,白天精神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性差,兴趣下降。初诊症见:夜寐梦多,眠浅易醒,口干口苦,胸闷,焦虑急躁,双目干涩,二便正常,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西医诊断:失眠障碍,中医诊断:不寐(肝郁化火证);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养心安神;方药:柴胡桂枝汤加减:柴胡20 g、黄芩10 g、法半夏10 g、纹党参10 g、炙甘草10 g、生姜10 g、大枣7枚、桂枝5 g、白芍10 g、生龙骨先煎30 g、生牡蛎先煎30 g、炒酸枣仁10 g、首乌藤30 g、合欢皮15 g、枳壳15 g、炒栀子15 g、夏枯草15 g、枸杞15 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2019年 9月20日二诊:服药后患者睡眠改善,睡眠时间达 5~6小时,偶有夜间醒,醒后可再入睡,自觉白天精神状态和情绪好转,胸闷、口干口苦明显改善,仍有眼胀,双目干涩,舌红、苔薄黄,脉弦。效不更方,初诊方加女贞子10 g,14 剂,1剂/日,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2019年10月4日三诊,服药后患者睡眠稳定好转,睡眠时间约7小时,中间未醒,白天精神可,情绪可,饮食可,无口干口苦,无眼胀、双目干涩,舌淡红,苔薄白,脉稍弦。随访至 2019 年12月,患者整体状态良好,失眠未再复发。
按 朱丹溪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失眠作为一种病理状态,与机体气机紊乱有关。患者因负性生活事件,忧思悲怆,情志内伤,导致肝郁气滞,气机失调,阴阳失和,发为不寐,伴有郁证表现。治疗上选用柴胡桂枝汤,方中柴胡与黄芩配伍,和解少阳,调畅气机;桂枝、白芍调和营卫;半夏与生姜相须为用;人参、大枣、甘草三药合用,补益脾胃,助其枢转,以利气机升降出入。在原方加合欢皮以解郁宁心,加首乌藤、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养血补肝,加枳壳以理气宽胸、疏肝解郁,加炒栀子、夏枯草以清心除烦安神,加枸杞子、女贞子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全方药简力专,共奏疏肝健脾,调和气机阴阳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