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疗法联合减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2021-01-05文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6期
关键词:骨关节炎膝关节实验组

文斌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0 引言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以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畸形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研究表明,我国 KOA 患病率为18%,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2]。中老年人多发,研究显示,我国 55 岁、65岁以上人群的 KOA发病率分别可达60、80%[3],且已成为主要的下肢致残原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4]。其发病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肥胖,糖尿病,关节外伤,关节过度使用等[5]。刘淑婷[6]研究表明KOA患者关节结构改变与全身脂肪重量呈正相关、与躯干脂肪重量呈正相关、与BMI呈正相关。李振[7]、姜丽芳[8]等研究发现电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临床观察发现电针疗法结合减重的患者效果更加明显,但关于病人联合治疗后膝关节功能的具体恢复情况未有报道,故作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疾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46~75 岁;平均年龄 (59.77±9.26)岁;BMI 18.9~28.9 kg/m2,平均(23.34±2.71)kg/m2。实验组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44~77 岁;平均年龄 (58.77±10.85)岁;BMI 18.7~29.2 kg/m2,平均(23.49±2.86)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及纳入标准:①病人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9]中的诊断标准;②病程大于2年者;③年龄范围为44~77岁者;④膝关节单侧病变者;⑤自愿接受治疗且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①患有心、脑、肾、肝、内分泌等系统基础疾病;②精神异常不能配合治疗者;③已知酗酒或吸毒;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电针疗法进行治疗,关治疗组采用电针疗法,取患侧内膝眼、犊鼻、血海、梁丘、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及阿是穴等,针刺得气后随机选取4个穴位连接电针仪,选择连续波,频率10-20 Hz,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通电30min后取针;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及相关康复运动治疗,避免负重。

1.2.2 实验组

采用电针疗法联合减重进行治疗,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单纯饮食控制减重方法。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1)疗效标准:治疗后4周,疗效的判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0]。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疼痛评分判定标准: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评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重[11]。(3)膝关节功能评分判定标准:采用Lysholm 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该系统由8项问题组成,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膝关节功能越好[1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用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BMI(21.51±2.40)低于治疗前(23.49±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BMI(21.51±2.40)低于对照组(23.36±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MI比较(,kg/m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MI比较(,kg/m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9 23.34±2.71 23.36±2.70实验组 39 23.49±2.86 21.51±2.40 t 0.227 3.210 P 0.821 0.002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129,P=0.042),P<0.0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疼痛评分 (3.33±1.11) 分低于对照组(5.38±0.82)分 ,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9 8.08±0.74 5.38±0.81实验组 39 8.10±0.75 3.33±1.11 t 0.770 0.155 P 0.880 0.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膝关节功能评分(84.45±11.68)分高于对照组(75.89±11.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9 53.87±6.51 72.49±6.86实验组 39 54.33±6.86 83.69±5.42 t 0.745 0.016 P 0.761 0.000

3 讨论

KOA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退变及软骨下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病[13],KOA是导致系统性代谢紊乱的重要因素,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是KOA的常见的表型[14,15],研究表明KOA的发生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脂代谢异常导致的肥胖、关节负荷增加及脂代谢异常分泌的促炎因子增加在KOA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肥胖会导致膝关节负荷增加,加速软骨破坏和骨赘形成,同时体质量指数(BMI)与膝骨关节炎密切相关,是形成KOA潜在的风险因素[16],由此看来,KOA会导致肥胖的发生,肥胖又会加重KOA的临床症状。因此,在KOA的治疗中结合减重可以降低BMI,减轻膝关节负荷,减少因脂代谢异常引起的促炎因子的分泌,从而达到减轻膝关节炎性症状,减轻膝关节疼痛的疗效。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94.9%)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9.5%);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明,在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中,电针疗法结合减重治疗较单纯电针疗法相比,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给予KOA患者电针疗法结合减重进行治疗的效果更显著 ,可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针刺治疗KOA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肌肉紧张度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尤其对KOA导致的慢性疼痛疗效显著,得到患者的认可[17],目前针刺也已用于临床治疗减肥,疗效显著,因此在采用电针治疗KOA的同时,针刺患者背俞穴、腹部募穴进行减重,通过针刺一种疗法即可达到两种治疗效果,并且减重又可加强治疗KOA的效果。

猜你喜欢

骨关节炎膝关节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骨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量运动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