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考
2021-01-04郭江龙
郭江龙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教育部对小学学科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以核心素养出发。在核心素养的教育方针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小学生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加强,帮助小学生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同时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确保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地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全面性以及综合性的发展。因此想要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推进就应当对课程进行改革,并且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1]。由此可见,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还应当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质得到持续的发展。小学语文作为技术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当中,应当抓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由此可见,应当积极的探索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是小学生主要认知方式,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建真实有效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指引思维的路径,培养语文思维能力[2]。影视片段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学习,提高阅读学习效果,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形成。如学习《草船借箭》内容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影视资料,将草船借箭部分的片段截取下来,在课堂上选择适合的机会灵活运用。导入新课后,先让学生讲一讲自己了解的“草船借箭”这一历史故事,然后播放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一故事内容,为后边高质量阅读活动打下基础。视频播放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文本内容和影视剧作品表演的内容进行对比和印证,让文字描写借助视频直观丰满起来。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视频呈现的画面融为一体,指引了思维的路径。
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互动型教学模式,具有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效果的作用。课堂活动就是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下完成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不仅消除学生学习不积极的问题,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保证素质教育效果[3]。阅读活动中,根据学生语文学习基础与表达能力,科学分组,每组四人,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阅读文章,了解课文主旨,讨论文章中的情感变化,展示自我风采。以《月是故乡明》为例,将作者对故乡的感受作为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感受,根据阅读内容,讨论作者对故乡的情感。其中一个小组学生是这样说的:我认为作者对故乡存在非常热烈的情感,他认为自己故乡的月亮比其他地方的更明亮,体现出作者对故乡浓浓的爱意。另一个小组学生是这样表达:作者对故乡不仅有爱,同时还有非常强烈的依赖感。由于每组学生的观念不同,教师可以让各组学生就讨论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并认真听取其他人的观点,完善本组讨论的观点,整合语言,将作者对故乡的情感更生动的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学生语言表达与情感表达能力形成。
三、故事教学法,激发表达欲望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其他语文教材有些不一样,人教版教材更加注重图画、颜色对小学生们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师根据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原则和小学生们的年龄特征,应该选取故事教学法来为小学生们讲解。故事教学法使用的前提必须是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创造了放松、欢快的教学气氛,这能够帮助小学生们尽快的进入到课堂之中,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和加强表达能力[4]。因为小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选择故事教学法不仅能够贴合小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还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所以故事教育法这种教育模式有效提升小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间接提升他们语言组织能力。
四、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加强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完善教学内容,让小学生走进、理解更多文化,成为文化的传承者。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独有的文化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增强小学生对当地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成为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文化传承和理解是语文教学中的高层次目标,也是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更高层次的内容。
在科学的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的讲解、语文技能的训练等,都是最基础的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让每个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化,对于文化的学习产生兴趣,这样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才后继有人,文化才能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这一宝贵的精神文化才能在不同时期焕发出巨大的力量,成为每一代人前行的内在动力。基于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完善教学内容,不单单进行课本知识的教学,还需要搜集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比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下阅读不同主题的读本,包括国内外名著、历史经典等,不断扩大小学生的语文知识面,让小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感受、感悟不同的文化,让小学生产生文化传承的强烈观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自身职责。这对于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健康思想品质的形成等都有所指导,可以为小学生整体综合文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语言素养、人文素养以及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使的小学生发展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夏晶晶.如何有效渗透核心素养于语文教学实践中[J].文学教育(下),2020(12):180-181.
[2]周飛飞.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48.
[3]王雅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00.
[4]孙怀宾.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科技资讯,2020,18(28):165-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