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

2021-01-04朱树龙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2期
关键词:区域核心素养

朱树龙

摘要: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指出要将核心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地理核心素养关乎着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是他们在以后进行更高维度学习的重要基础,具备十分深远的影响。笔者在认真学习了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理念之后,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将结合个人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以期能对其他初中地理教师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创新教学实践探究

自从新课改全面实施以来,教育界对于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地理作为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教师之所以重视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因为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有效地实现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好地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家园;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懂得一些实用的地理小技巧。笔者一直在探究如何有效地在初中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获得了一些心得和体会,接下来将对此展开详细阐述,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一、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较为多元,简单概括可以分为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地理思维、地理实践能力这四部分。人地协调观主要指的是学生对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要如何协调从而使二者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认知,知道我们对于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工业废水的超标排放会因为地面水下渗导致地下水被污染等,并有意识地在生活中调节自身行为保护环境,如废旧电池不乱丢以免污染土壤和水质,购物时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以减少环境污染,等等。区域认知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分析人地关系和地域系统的方法,对该系统的问题、特点进行解释、分析、探究、预测,比如南方天气呈现“梅雨时节雨纷纷”的特点,其成因用地理知识该如何解释。地理思维指的是学生经过初中地理的学习之后,能够系统、全面、动态地认识地理现象和事物的能力,在分析地理问题时以多维度、多层次的方式进行,将各个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因素分析清楚,从而辩证性地看待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地理实践能力则指的是学生在进行地理社会调查、户外考察以及模拟实验时,能够根据现有的地理工具完成实践活动,始终踊跃参与,并根据自身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地理眼光欣赏和认识地理环境。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夯实基础,培养地理思维

基础知识是所有学科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培养地理思维这一素养的前提便是做好基础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广泛、更深入地理解基础知识概念,之后才能正确应用这些知识。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透彻分析教材,根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教材中的教学目标、地理概念及配套案例等选择教学内容,将课本上的这些基础知识“吃透”,初步形成地理思维。其次,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好归纳和总结,将各个知识点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网络,这需要他们在每学完一节课、一章节乃至一本书后进行相应的总结,并将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汇总在一起,从而将初中所学地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善的地理思維。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究各个大洲及其相关国家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对比法记忆知识点。首先,教师带领他们对非洲、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的面积、位置以及气候等进行分析,这一环节可采用自主看书学习和小组讨论归纳的方式完成。其次,让他们以图标的形式将归纳总结好的异同点详细地列出来,图表中应包括各个大洲及对应国家的人口、面积、文化、风俗、经济的详细信息。最后,教师以关键词为连接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降低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难度,让他们掌握得更加牢固和系统。

(二)做好引导,提升区域认知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做好基础讲解的同时,抓住教学内容中的区域典型地理现象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对每一种典型地理现象的地形类型、起伏情况、形成条件、分布区域、地形剖面特征、海陆位置、气温情况等了如指掌,达到能准确根据关键地理特征迅速辨别不同区域的程度。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能够灵活运用自身所学进行实际分析。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分析“北京”这一特殊区域,教师可先从北京的地理位置、政治地位、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纵向分析,之后再从这几方面和香港、深圳、澳门等城市进行横向上的对比,利用纵横结合、区域和整体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北京的特殊性有更深刻的认知,掌握分析区域的系统性方法,提升他们的区域认知能力。

(三)积极训练,培养人地协调观

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和谐地和自然环境共同发展,提升人地协调观念的发展,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一些实践训练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通过身边的地理现象和事物带领学生分析各自然环境的关系,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从微观上加深对人地协调发展的认识;另一方面从宏观上让他们对自然地理变化进行分析,从人类活动引起地理现象变化的原因、发展及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微观促进认知,宏观培养意识的方法切实促进人地协调观念的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时,可先从身边的例子讲起,以前燕子在野外都是在岩壁上筑巢,和人类在居住区域没有什么交集;后来随着人类开始建造以瓦房式四合院为主的砖瓦结构民居,有了“屋檐”这一概念,给燕子筑巢提供了更多的地方,于是燕子开始从野外“住进了”人类活动区域,这也是燕子得以出现在无数诗词中的原因;再随着人类进程的发展,无数座高楼大厦平地起,虽然人们的住宿条件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屋檐”这一事物却慢慢消失了,燕子在城市中没有适合筑巢的地方,再加上城市中植被稀少,燕子无法寻找到足够的食物,于是又从人类视野中逐渐消失,这也是我们感觉身边的燕子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利用这种详细分析地理现象变迁的方法,引导学生详细探究其中每个环节的具体原因,从而让他们认识到人和自然共同发展的平衡关系,培养其人地协调观。

结语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以后进行更深层次地理学习的基础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地理知识基础,引导他们掌握探究地理现象的系统性方法,使其懂得以辩证的眼光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文潇.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区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教学策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20.

[2]陈贞钗.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微[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4):5859.

[3]石荣彪.基于核心素养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199200.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区域核心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分割区域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擦桌子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区域发展篇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