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针疗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临床观察*
2021-01-04戴荣水
林 洁 程 暘 戴荣水
腰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指的是肋缘或12肋以下至臀褶以上这一区域的疼痛。通常认为是与脊柱姿势和运动有关,如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凸和脊柱滑脱等,以及内脏器官相关的疾病。根据澳大利亚的研究证实:腰痛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并且能造成更严重的残疾,有分析研究表明腰痛所造成的伤残排在第六位[1]。我国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腰痛的人群年患病率高达26.1%[2]。腰痛又分为根性疼痛,特异性腰痛及非特异性腰痛,非特异性腰痛是指不是由于已知的、特定的病理原因引起的一类下腰痛[3,4],<6周的为急性腰痛,6~12周的为亚急性,>12周的为慢性腰痛。近年患病者有年轻化趋势。非特异性下腰痛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疼痛综合征,具有病源广、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针刺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传统方法,可疏经通络、促进气血运行,进而调节脏腑经络气血盛衰,促进机体平衡功能恢复,且基本无不良反应,患者接受度高[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9年8月—2020年1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针灸科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岐黄针疗法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前将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资料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将2组患者性别分布进行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致,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6年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专家共识、《美国医师学会的临床实践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①肋弓以下至臀横纹以上部位的疼痛及不适感,可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疼痛(不超过膝关节);②腰背部有明显的运动受限;③患者主诉疼痛区域附近可有压痛和/或肌痉挛;④除X线片上可有腰椎椎体旋转,小关节间隙狭窄、分离、不对称等征象外,影像学检查无其他阳性发现;⑤无可识别的明确病理学改变。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非特异腰痛诊断标准;②受试者的病程长短不限;③若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类等影响疼痛感觉类药物的患者,需停用1周后纳入治疗;④年龄18岁以上;⑤自愿加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18岁;②外伤引起的腰部、臀部区域的急性软组织损伤;③下肢有明显的放射样疼痛,并伴有渐进性、持续性的夜间疼痛;④有明确的骨折、骨肿瘤、骨结核的患者;⑤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⑥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肝肾系统损害的患者;⑦患有精神系统疾病以及其他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⑧妊娠期妇女以及因经期引起疼痛的患者;⑨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而中途主动退出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方案参照新世纪第二版《针灸治疗学》中腰痛的取穴:委中、脊中、腰阳关、肾俞、大肠俞、阿是穴。将局部消毒后,用0.30 mm×40 mm(佳健牌)针灸针,采用单手进针法,将毫针刺入上述穴位,出现酸、麻、胀等针感后,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5次。试验组采用岐黄针疗法。治疗方案:患者暴露局部后,常规消毒,选取穴位为:双侧气海俞、脾俞。使用单手进针法,将1.5寸岐黄针刺入上述穴位,患者出现酸、胀、麻等针感后,行合谷刺后,迅速出针,使用棉签按压针孔30 s,以避免出血。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5次。
1.6 观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在纸上画一条10 cm的线段,将其分为10等分,横线的一端表示不痛,为0分,另一端表示疼痛难忍,为10分,询问患者当下疼痛的程度,让其指出与其疼痛相应的分数。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一种国外骨科常用于评价下腰痛的评分表,有助于了解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包括疼痛的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疼痛对提物、行走、站立、坐、睡眠、性生活等的影响,每个问题最高分5分,分数越高,说明功能障碍越严重。腰椎JOA评分:是日本骨科协会评估疾患的评分,主要分为主观与客观部分(临床体征)。总分29分,分数越低则功能障碍越严重。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改善率=改善指数/(29-治疗前评分)×100%。改善率可反映治疗前后患者腰椎功能的改善情况。临床疗效:根据腰椎JOA的改善率判定,为100%时为治愈,大于60%为显效,25%~60%为有效,小于25%则为无效。
2 结果
2.1 VAS、ODI、JOA评分治疗前试验组的VAS、ODI、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基线一致;在经过5次治疗后,2组患者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JOA及ODI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见表2。
2.2 临床疗效试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VAS、ODI、JOA评分对比 (例,
表3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3 讨论
非特异性下腰痛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疼痛综合征,具有病源广、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研究认为非特异性腰痛的病因很多,机制比较复杂。针刺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传统方法,可疏经通络、促进气血运行,进而调节脏腑经络气血盛衰,促进机体平衡功能恢复,且基本无不良反应,患者接受度高[7]。
现代医学认为腰痛是源于腰部周围的结构不稳,以至于无法应付付诸于腰椎上的压力负荷,并有学者提出负责脊柱稳定的被动亚系、主动亚系以及神经控制亚系。其中主动亚系由肌肉和肌腱组成,被动亚系则主要由椎体、椎间小关节、椎间盘、韧带以及关节囊组成。神经亚系则是位于两者之间的张力传感器,主要接受两者的反馈信息,根据维持脊柱稳定的需要,启动相应的肌肉,实现脊柱稳定。脊柱周围的肌肉根据其功能解剖的不同,将其分为稳定肌群和整体运动肌群,其中稳定肌群主要负责保持脊柱的稳定,而这一类肌肉通常都属于深层的、单关节肌肉,具有静态保持动作的能力。根据这种理论,腰痛的发生是一个本质为腰椎稳定性逐渐丧失的事件。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处于长期保持某种姿势的状态:久坐、姿势不良,导致深层的稳定肌群功能异常,进而腰椎稳定性下降,以至于不足以应付复合,而出现疼痛、活动障碍等,甚至出现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
岐黄针疗法是基于经筋理论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岐黄针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的陈振虎教授发明,其针具融合了大针与圆利针的特点,针尖是圆弧形刀刃,针柄则是空心管,针身则是防滑的扁平状空心针,不仅参考了古代针具的特点,其针具在现代工艺的制作下,既保证了针具的锋利,也保证了针具的硬度,这样既方便了操作,也降低了患者的疼痛。且其针身及针柄空心的设计,可以直观地观察在操作过程中是否刺入血管,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是一种针具的改良。
岐黄针疗法在施术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是合谷刺与输刺,根据疾病的不同,选取不同的刺法,且操作手法以轻、快为要。
与传统针刺不同,岐黄针疗法每次取穴甚少超过4个穴,正如“穴不在多,贵在中的,乱矢加身,有害无益”。因其针身的硬度,进针时患者几乎感受不到疼痛,当然这也与施术者的指力密切相关。取穴少、刺激量小,减轻了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接受度,以上两点体现了“轻”。岐黄针疗法将针刺入穴位,得气后沿一定的方向进行合谷刺或输刺,然后用棉签按压针孔,进针而不留针,且大多数接受岐黄针疗法的患者,仅进行2~3次治疗,就可大部分地消除病痛,以上两点体现了“快”。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沟通内外之功效,内固于脏腑,外结于经筋,故中医认为腰痛与经筋密切相关,故有“筋出槽,骨错缝的说法”,经筋受十二经脉气血濡养,故可根据腰痛的部位,进行辨经分析,进而选取相应经络上的穴位,以达到疏筋通络之功。根据经筋分布,腰痛部位多与膀胱经经筋相关,故取膀胱经上腧穴。腰痛在中医学中,不仅与腰部周围的骨骼肌肉损伤有关,也同其内脏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有其内必形之于外,腰痛与肾、肝、脾密切相关,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肝肾同源、肝主筋,筋司关节,脾主肉,脾乃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若脾失健运,气血化生无源,肝血不足,血不养筋,筋失所养;且肾精需后天之本充养,脾失健运,后天无以充养先天,故可见肌肉无力、疼痛等症,故取脾俞。气海俞,前应气海穴,为元气之海,是元气输注于腰部的位置,故取之。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若患者出现腰骶部疼痛,则可加次髎穴,若患者出现臀部不适,则加秩边穴。
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患者的ODI评分及JOA评分,也优于对照组, 说明岐黄针能够简便、快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