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圣和散联合输血治疗癌症恶病质临床观察*

2021-01-04史纪元王建华夏跃胜

光明中医 2020年23期
关键词:恶病质贫血氧化应激

史纪元 王建华 夏跃胜

癌症恶病质是以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体质量减轻、食欲下降、贫血、虚弱等。癌症恶病质发病率高,多见于晚期癌症患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免疫状态、炎症因子以及氧化应激在恶病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恶病质伴发重度贫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通过输血能暂时纠正癌性重度贫血,而改善肿瘤患者恶病质状态才是根本治疗措施[1,2]。但目前临床还没有治疗癌症恶病质的特效药物。圣和散是夏跃胜教授多年来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复方中药,能提高免疫功能和延长生存时间[3-5],本研究对癌症恶病质伴重度贫血患者采用圣和散联合输血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8年1月—2019年9月共收集符合入选条件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19例;年龄29~82 岁,平均年龄63.51岁;其中肺癌13例,大肠癌11例,胃癌9例,食管癌6例,肝癌5例,乳腺癌3例,肾癌、卵巢癌、胆囊癌、前列腺癌各1 例; TNM 分期Ⅲ期18例,Ⅳ期33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28~83岁,平均63.48岁;其中肺癌12例,大肠癌10例,胃癌9例,食管癌7例,肝癌5例,乳腺癌3例,肾癌2例,卵巢癌、胆囊癌、前列腺癌各1 例;TNM 分期Ⅲ期19例,Ⅳ期32 例。2组各项资料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有明确的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西医诊断标准参考Fearon恶病质诊断标准[6],中医诊断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 预计生存期>3个月;血红蛋白:30~50 g/L。

1.2.2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基础疾病而不能耐受此项治疗者;卡氏 (KPS ) 评分<50 分;对试验用药不耐受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输注悬浮红细胞4 U,口服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西安德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60 mg/次,1次/d,晨服。治疗组予输注悬浮红细胞 4 U 后,予圣和散口服,6 g/次,3次/d。方药主要含党参、太子参、玄参、炒白术、薏苡仁、土鳖虫、白花蛇舌草、肉苁蓉、蟾蜍、甘草,经多酶乳化流程水提后[2],制成散剂(1 g相当于生药3.2 g), 6 g/次, 3次/d。30 d 为一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2组患者治疗期间除静脉能量输注维持治疗外,不采用其他相同作用的药物或治疗措施。

1.4 观察指标①生活质量评定:以KPS 评分为标准[8],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提高≥10分为提高,减少10分及10分以上为降低,增减10分以内为稳定;②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评价消瘦、纳差、气短、乏力、腹胀症状体征,按无至严重分级分别计0~3 分,总分0~15 分;③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评价:检测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CD4+/CD8+和NK的变化;④炎症指标评价:检测血清TNF-α、IL-1、和IL-6的变化;⑤氧化应激及自噬水平评价:ELISA 法检测血清ROS、LC3II的变化。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症状评分分别为(11.46±2.13)分和(11.38±2.15)分,2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依次为(3.26±0.81)分和(9.62±1.05)分,2组患者中医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2 2组患者KPS评分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10%(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KPS评分疗效比较 (例,%)

2.3 2组患者免疫和炎症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4+/CD8+和 NK活性较治疗前显著增强,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TNF-α、IL-1和IL-6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免疫和炎症相关指标比较 (例,

2.4 2组患者营养、氧化应激及自噬状态相关指标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ROS及LC3II 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 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ROS及LC3II比较 (例,

3 讨论

癌症恶病质发生与系统性炎性、代谢异常、氧化应激、乏氧、肌肉消耗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是肿瘤治疗的不良预后因子,可导致放化疗耐受性降低、治疗延迟或中断、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纠正恶病质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2,9]。合并重度贫血可加重恶病质的疲乏、头晕、心悸、食欲不振等症状,更容易并发多种感染,增加病死率。输血是治疗重度癌性贫血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恶病质持续存在,导致输血后贫血又很快加重,所以及时解决引起贫血的恶病质病因是治疗的根本,但目前针对恶病质的治疗手段有限,仅有的激素类药物如甲地孕酮,治疗效果亦欠佳,并可能引起水钠潴留、高血压、高血糖、血栓栓塞等不良反应。近年来益气养阴、健脾化痰、祛积消癥类中药在癌症恶病质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10],体现了中药在癌症恶病质治疗中的优势。

癌症恶病质属中医虚劳范畴,病机为气血亏虚,痰瘀毒结。《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理虚元鉴》强调:“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对虚劳的治疗强调从肺、脾、肾论治,《医宗必读·虚劳》更重视“后天之本”脾在虚证中的关键作用,认为“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藏六府,莫能外焉”。盖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化,易致痰湿内停,出现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恶病质症状。因此对癌症恶病质的中医治疗,当培补正气为主,兼顾痰湿瘀滞。圣和散是我们近30年来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剂,主要含党参、太子参、玄参、炒白术、薏苡仁、土鳖虫、白花蛇舌草、肉苁蓉、蟾蜍、甘草。其中以党参、炒白术、薏苡仁健脾益气,太子参、玄参滋阴补肾,培补正气之不足;以土鳖虫破瘀散结,白花蛇舌草、蟾蜍解毒消癥,肉苁蓉温阳化积,诸药合用,使正气得复,瘀毒得消。以往研究显示圣和散能明显降低恶性胶质瘤、乳腺癌和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增强放化疗效果[3-5]。本研究提示,癌症恶病质伴重度贫血患者在输血后应用圣和散能显著改善恶病质患者的中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示圣和散可改善患者乏力、纳差、气短等恶病质症状;血红蛋白、白蛋白是反映机体营养状态的主要指标[2],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优于对照组,表明圣和散能改善机体营养状态;T淋巴细胞和NK介导的细胞免疫,具有免疫监视和杀伤肿瘤的作用,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及机体免疫监视功能的重要指标[1, 2],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CD4+/CD8+和 NK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提示圣和散能提高机体免疫水平;癌症恶病质患者体内多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升高,包括TNF-α、IL-1β和IL-6等[1],这些细胞炎症因子通过干扰机体脂肪、蛋白代谢途径,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同时恶病质患者的高氧化应激水平进一步加剧炎性反应和代谢的异常[9],诱发自噬紊乱,本研究发现圣和散能明显降低ROS、TNF-α、IL-1β和IL-6水平,纠正自噬紊乱。以上是可能圣和散减轻癌症恶病质合并重度贫血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生存质量的主要机制。

猜你喜欢

恶病质贫血氧化应激
癌症恶病质相关肌肉萎缩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康艾注射液抗癌症恶病质的临床观察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男人贫血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乙肝病毒S蛋白对人精子氧化应激的影响
氧化应激与结直肠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