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手法及中药内服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2021-01-04刘崇奇王晓磊
刘崇奇 王晓磊 付 雷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机械性及动力性因素,致使颈椎动脉受到刺激或压迫引发的颈椎病变,临床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猝倒等症状[1]。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影响神经、视觉、听觉、发音、消化等多系统功能,严重者可引起突然昏厥,危及生命[2]。既往多用颈椎牵引、制动治疗,多数患者可治愈且预后效果较好。但仍有10%~15%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3]。随着中医学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中医骨伤手法及中药内服疗法被应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因此,本文研究中医骨伤手法及中药内服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选取许昌市立医院脊柱外科患者60例。根据入院号随机分为2组。遵照赫尔辛基宣言以及“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4]。
1.2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②临床病例资料完整,可参与研究;③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异常或言语、认知功能障碍者;②合并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者;③合并过敏体质或多种药物过敏者;④合并治疗依从性差者。
1.4 退出标准①未完成整个治疗流程;②后续研究发现临床资料不齐全,可能影响疗效判定;③研究过程中接受过其他可能影响疗效的治疗。
1.5 治疗方法
1.5.1 常规组给予常规牵引治疗。治疗初期,使用4 kg牵引重力给予牵引,根据患者耐受度适当调整牵引重力,单次牵引最多不超过8 kg。3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14 d。
1.5.2 联合组联合中医骨伤手法及中药内服疗法治疗。中药内服药物配方:山药30 g,人参30 g,茯苓25 g,枸杞子25 g,桂圆肉20 g,白术15 g,牛膝15 g,当归20 g,山萸肉20 g,黄芪15 g,生姜5 g,甘草5 g。以水煎服,1次/d,3剂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中医骨伤手法:护士使用双手拇指轻柔按压背、肩及颈部肌肉,10 min/次。点压按揉风池穴两侧,1 min/次。指导患者利用自身体质量牵引,全身放松,身体前屈,放低头部,1 min/次。抬起手肘部及前臂,紧靠下颌处,引导患者左右侧身45°。双手按压颈椎棘突下位置,并反向旋转颈部,以听到弹响声为宜。1次/d。连续治疗14 d。
1.6 观察指标临床表现(治愈:症状消失;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不影响正常生活;有效:症状部分改善,轻微影响日常生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DI)(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0~5分,总分为50分,分数越高,功能障碍越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治疗14 d,判定疗效。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纳入样本为许昌市立医院脊柱外科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患者,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2.2 治疗效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3 NDI评分治疗14 d,2组患者的N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联合组的NDI评分低于常规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NDI评分比较 (例,
2.4 不良反应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且观察期间无脱落、退出病例。
3 讨论
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西医认为,颈椎退行性病变、软组织痉挛、炎症反应等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致病原因,临床治疗应以消除炎症、抑制疾病进展,改善颈椎功能为主。保守治疗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首选治疗手段,但常规牵引治疗单独使用治疗周期长,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疗效不甚理想[5]。
中医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属“眩晕”范畴,肝阳上亢、肝肾亏虚、痰湿内阻、静脉失氧颈部肌肉劳损为其主要病因,肝阳上亢型、痰湿内阻型为眩晕的主要病型。临床治疗应以健脾和胃、祛瘀通络、补气养血、平肝潜阳为主[6]。本文使用的中药内服方由山药、人参、茯苓、枸杞子、桂圆肉、白术、当归等药物组成,其中,人参、茯苓可补气养血、渗湿、健脾,山药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作用,枸杞子、桂圆肉具有补血养气作用,白术具有补气健脾作用,甘草可调和诸药,使药上行。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养血、祛瘀祛湿、活血镇痛等功效。现代药理试验亦证实,本文使用的中药内服方中含有的牛膝、茯苓等药物可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颈背部血液循环;生姜、山药等可补充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提升机体免疫力,可发挥护肝、护肾作用;枸杞子、桂圆肉具有补益肝肾、滋阴养血作用;白术、甘草等可解除肌肉痉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多种药物合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颈背部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中医骨伤手法可放松颈背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中医骨伤手法及中药内服疗法联合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颈椎部血液循环,纠正交感神经功能状态,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7]。
本研究显示,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治疗14 d,联合组的NDI评分低于常规组。提示中医骨伤手法及中药内服疗法可促进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改善,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效果。常规牵引疗法虽能缓解颈椎肌肉,但对牵引重量要求较高,操作不当,可进一步损伤颈椎功能,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中医骨伤手法及中药内服疗法基于内服外调原理,通过药物改善颈椎动脉血液循环,改变颈椎血液流变学,具有镇痛、消炎作用。中医骨伤手法通过按压揉捏颈椎各部位,可放松颈背部肌肉,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疗法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起到镇痛消炎、疏通经络作用,促进颈椎功能恢复,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突出。
综上所述,中医骨伤手法及中药内服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