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通腑汤直肠滴入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及母乳喂养水平的影响*

2021-01-04马媛媛李光荣王丽娜

光明中医 2020年23期
关键词:通腑胃肠功能泌乳

马媛媛 李光荣 王丽娜

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导致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剖宫产术中麻药的使用、手术的创伤,影响产妇腹腔组织器官等,导致产妇胃肠道功能受到抑制,消化能力减弱,使得产妇营养摄入不足。可表现为泌乳延迟、泌乳量较少,甚至无乳的现象,从而降低母乳喂养水平,影响产妇的产后恢复、婴儿的生长发育[1]。因此,临床可通过改善产妇的胃肠道功能,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水平。本研究探讨益气通腑汤直肠滴入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和母乳喂养水平的影响,结果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20年1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均行剖宫产手术,初产妇,单胎妊娠,经患者及相关家属同意,签订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急诊手术、既往有腹腔手术史和术前胃肠动力障碍等患者。对照组:年龄18~45岁,平均(28.57±3.97)岁;孕周37~41周,平均(39.20±2.57)周;术中出血量200~340 ml,平均(270.30±41.25)ml。观察组:年龄18~45岁,平均(28.62±4.00)岁;孕周38~41周,平均(38.99±2.97)周;术中出血量200~340 ml,平均(272.48±43.00)ml。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2组孕妇均行剖宫产手术,术前禁食、禁水,术后给予连续硬脊膜外麻醉,使用静脉镇痛泵止痛,并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补液、抗生素预防感染、宫缩素加强子宫收缩、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术后12 h,开始加用益气通腑汤直肠滴入,药方:炙黄芪、沙参、桃仁、枳实、当归、熟地黄各15 g。水煎服,水煎浓缩取汁100 ml左右,温度维持38~41 ℃,插入肛管,深度为15~20 cm,直肠滴入,滴速慢调至60~80滴/min,1次/d,连续治疗2 d。对照组术后12 h,开始加用生理盐水直肠滴入,用法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①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观察2组产妇肠鸣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以及排便恢复时间,并观察产妇腹胀发生率,其中肠鸣音恢复标准:术后每4 h,用听诊器听诊3 min,>2个听诊区的肠鸣音≥3次/min,则为肠鸣音恢复。②早期母乳喂养情况:观察2组产后初乳分泌时间,以及产后1 d内,母乳喂养次数和持续时间,其中产后初乳分泌:乳房微胀,轻轻挤压乳房乳晕,即可见有淡黄色黏稠乳汁出现,乳量每次不少于5 ml,日总量不少于40 ml。③喂养水平:产后1个月内,观察2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水平,其中纯母乳喂养:母乳能满足新生儿需要,不须添加任何辅食,哺乳后婴儿能安睡无哭闹。混合喂养:母乳不能完全满足新生儿需要,须添加一定量的辅食如奶粉或牛奶等,婴儿方能安睡不哭闹。人工喂养:产妇无乳汁分泌,婴儿完全靠奶粉或牛奶等辅食喂养。④产后并发症:记录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检测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所有检测数据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观察组产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4.44%(P<0.05)。见表1。

表1 2组产妇肠鸣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以及排便恢复时间比较 (例,

2.2 早期母乳喂养情况观察组初乳分泌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4 h母乳喂养次数、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产妇产后早期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例,

2.3 产后母乳喂养水平产后1个月,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37.78%(P<0.05),观察组人工喂养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28.89%(P<0.05)。见表3。

表3 2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水平比较 (例,%)

2.4 并发症住院期间,对照组出现4例产后痛,4例腹胀,2例产褥感染。观察组出现1例产后痛,0例腹胀,1例产褥感染。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χ2=4.712,P<0.05)。

3 讨论

泌乳分为2个阶段,一是分娩前泌乳基质的收集,此时总蛋白质、乳糖以及免疫球蛋白增加;二是柠檬酸盐水平的增加,以及葡萄糖、氧供、血供的摄入。产后3 d左右,产妇会出现大量的乳清蛋白,可催化乳糖的合成,导致乳汁形成[2]。剖宫产术后的泌乳水平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饮食、情绪、恢复情况、喂养方式等,其中乳母的营养状况,是影响产妇泌乳能力的重要因素,可降低乳腺营养素的合成。乳母的能量摄入不足,可导致泌乳下降幅度高达50%,但通过蛋白质、能量的补充,可提高乳母的泌乳量。乳母的营养状况影响因素,与剖宫产手术息息相关[3]。剖宫产术使用的麻醉可抑制消化道平滑肌神经,减缓胃肠道蠕动,导致术后不能正常排便、排气,术后2~3 d,胃肠道蠕动活动能力才渐渐恢复。若恢复时间过长,则易导致产妇无法正常吸收营养,因此,需等肛门可排气后,方可饮食,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以及泌乳能力。

中医学认为泌乳与经络、精气相连,乳汁由气血所化,经络乃气血通行之路,可通乳位,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其运化正常,则乳汁所源。剖宫产术可致经络受损、气血不畅,兼术中气血所耗,则引泌乳不足[4]。《景岳全书》中提到妇人乳汁,乃气血所化,《胎产心法》中认为产妇若血旺,兼脾胃气壮,则可乳足,表明脾胃的运化功能与泌乳息息相关[5]。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后,观察组肠鸣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胀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4.44%,表明益气通腑汤直肠滴入,能够显著缓解剖宫产术后产妇的胃肠功能。

观察组初乳分泌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24 h母乳喂养次数、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1个月,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37.78%,观察组人工喂养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28.89%,表明益气通腑汤直肠滴入,能够显著缓解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母乳喂养水平。本研究的益气通腑汤,药方为炙黄芪、沙参、桃仁、枳实、当归、熟地黄,方中炙黄芪益气补中,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皆属补虚药,桃仁活血祛痰、润肠通便,属活血化瘀药,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属理气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散瘀通腑的功效[6]。治疗的药物通过直肠滴入,利用肠道的吸收能力,可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并减少肠源性毒素的生成。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表明益气通腑汤直肠滴入,能够减少腹胀、产后痛等发生,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益气通腑汤直肠滴入治疗剖宫产术后产妇,能够改善胃肠功能,从而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通腑胃肠功能泌乳
中西兽医防治母猪泌乳障碍的探讨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穴位按压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通腑降气汤治疗腑气郁滞型便秘60例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