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辨证论治的教学探讨
2021-01-04宫少波
宫少波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99)
荨麻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所致的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强,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性、暂时性反应性疾病。
其临床特点是:以风团,瘙痒为主要临床特征。风团常突然发生,发无定处,色红、淡红或苍白,剧烈瘙痒、时隐时现、消退迅速,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
荨麻疹属中医瘾疹范畴,因其风团时隐时现而得名。又因其小则如麻如豆,大则成片成块,遇风易发,故俗称风疹块;发如眼睑、口唇、外阴等组织疏松之处,致弥漫性水肿,称为游风;《诸病源候论》称风瘙瘾疹;《医宗金鉴》称鬼风疙瘩等。
临床根据病程常分为急生和慢性及特殊类型荨麻疹。急性:起病急,风团一般在数天或至3周内消失者;慢性:风团反复发生,迁延1个月以上,甚至达数年之久者;特殊类型: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血管性水肿、寒冷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压迫性荨麻疹、血清病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等。急性和慢性并非一成不变的,急性发病,若治疗不当,迁延日久,可转为慢性;慢性如遇外邪侵袭或饮食不当、情志内伤等因素刺激,也可急性发作。
由于其病因甚多,有内外多种,有的根本找不到原因;发病机理也较复杂,有免疫和非免疫性等多种类型,所以目前本病治愈及愈后防止复发非常困难。
中医认为本病总由禀性不耐,过敏体质,加之内、外因素,如辛辣腥膻食物、药物、生物制品、肠道寄生虫、机体感染病灶;精神刺激、外界湿度、温度变化等刺激诱发。其致病因素不离乎风。风气往来于腠理则瘙痒。所以说风邪为本病的主要病因,而风又有内外之分。外风发病,发病急骤,常夹他邪为病,如风寒、风热、风湿为病;内风致病,发病缓慢,可因虚,如气血阴阳不足生风;也可因经脉失和,血瘀生风;及肝郁化火、心经有火、胃肠湿热等,致血热生风。禀性不耐,风邪外侵,易夹寒、夹热、夹湿;或平素表虚,卫外不固,风邪外袭,营卫失调;或情志内伤,肝郁化火;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肌肤失养,生风化燥;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及因肠道生虫,使胃肠积热,湿热内生,熏蒸肌肤,生风化燥,或复感风邪;或平素体虚,或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血虚生风,气虚卫外不固,风邪侵虚侵袭,致机体内不得疏泄,在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腠之间而发病。其病性有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分;病理因内素也有风、寒、热、湿、毒、瘀、虚之别;病变虽以体表皮肤为主,但也可在呼吸道、胃肠道;病变脏腑以肺脾为主,也与心、肝、肾有关;有脏腑功能病变,也气血不和,经络不畅,及阴阳失调。急性荨麻疹多风热、风湿为主;慢性荨麻疹病情多错综复杂,多虚、多瘀、多湿、多毒,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临床辨证多以风热、血热为主;慢性荨麻疹之所以反复发作,风邪之所以缠绵难去,关键在于虚、湿的存在,湿性黏滞,湿与风和,则风邪难去,虚则正不胜邪,风邪滞留。
其病因病机非常之复杂,故而临床分证也非常之多,不能拘泥于一证一法一方。诚如陈无择所言“世医论瘾疹……内则察其脏腑虚实,外则分其寒暑风湿,随证调之,无不愈。”,临证之时,好好体会,及把握才能提高临床疗效。现把近年来分证论治荨麻疹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一、风寒证
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护理不当,风寒侵袭,或浴出或汗出之时,外受风寒之邪客于肌腠,使卫气不得宣达;或素有蕴湿,风寒之邪袭表,与内湿相合,郁滞于腠理之间而发。
临床症见:风团,色淡红或粉红、苍白或呈瓷白色,瘙痒,遇风、冷而加剧,遇热则减轻;微发热、恶风、恶寒、怕冷,无汗,身痛,口不渴;舌淡、淡红,体胖,苔薄白,脉浮紧。皮肤划痕症阳性。
治以疏风散寒止痒。常用方:桂麻各半汤、荆防败毒散;麻黄加术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若风寒外侵夹湿,除恶寒怕冷表现外,还有身沉重疼痛,治以祛风散寒化湿,麻黄加术汤、羌活胜湿汤加减。若风寒外侵,内水湿停滞,小青龙汤加减。
二、风热证
多见于急性荨麻疹,过敏体质,遇过敏物质刺激易发。护理不当,风热侵袭,或腠理不固,感受风热之邪,郁于腠理,血气相搏,热而发病。起病急,病程短,平素体质尚可。《医学入门·卷五》云:“赤疹因天热燥气乘之,稍凉则消。”
临床症见:全身、上半身、暴露部位或被覆部位出现红色或淡红色风团,灼热瘙痒,时隐时现,遇热后加重,遇冷则减轻,汗出受热易起,严重时,面唇俱肿,可伴有面潮红、咽喉部充血疼痛、头痛、发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小便赤、舌质红、苔薄白或白腻、薄黄,脉浮数、滑数。
治以疏风清热止痒。常用方:银翘散、消风散、荆防方。
若风热夹湿,多见于丘疹性荨麻疹或胆碱能性荨麻疹。常见夏秋之际,小儿多患,症见纺锤形红色风团,长轴与皮纹一致,顶有水疱,舌淡红,苔白腻,脉象滑数等。用银翘散合消风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杏石甘汤。
三、正虚,卫外失固,风寒侵袭
表虚风扰,营卫不和:荨麻疹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风邪,此证俗名鬼风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宿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做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风的来源有二:一为自然界的外风,二为体内的内风。内风可以由阴血亏虚,虚风内动;或者进食鱼虾、羊肉等动风之物;或者因血分伏热,血热生风。加之外风侵袭,引动内风,致使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腠,邪正相搏而发病。
1.表虚,卫外失固,风寒侵袭证
多为慢性荨麻疹,平素体质差,风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临床症见:风团,块小,色淡、淡红或苍白,时起时伏,于汗出受风或浴后受风时加重,或遇风寒而发,反复不愈,瘙痒剧烈,常伴有自汗、多汗、恶风、易感冒等症状。舌质淡,苔白,脉沉缓。
治以益气固表,调和营卫。常用方:玉屏风散合桂枝汤、过敏煎等。
遇冷水、冷甚者加熟附子、细辛、干姜、蛇床子温阳散寒;自汗、多汗、汗出明显加龙牡加山茱萸、生龙骨、生牡蛎;剧痒加僵蚕、蒺藜、蛇床子。
2.气虚,卫外不固,风寒侵袭证
多见于肺脾气虚,或中气虚弱不振者。经云:“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气虚无力升举清阳,卫气生化无源,敷布不力,卫外失职,易感风寒而发病。
临床症见:每遇冷空气刺激则周身痛痒,抓搔后出现风团。病情时好时坏,迁延不愈。平素易于感冒,面色萎黄,形神疲倦,气短乏力,纳呆、语声低微,动则汗出而喘,腹胀、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软无力。
治以补中健脾,益气固表。常用方:玉屏风散合桂枝汤、过敏煎,合用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参苏饮、黄芪桂枝五物汤。
3.血虚,卫外不固,风寒侵袭证(血虚寒厥证)
可见于血管性水肿及寒冷性荨麻疹。素体、久病体虚,血虚,风寒侵袭而发。
临床症见:血管性水肿:皮肤局限性水肿,边界不清,正常肤色,微痒,遇阴冷天气,或冒雨受寒后易发。好发于眼睑、口唇、耳垂、外阴等组织较疏松的部位;寒冷性荨麻疹:寒冷季节遇冷风、冷空气、冷水刺激时,四肢及头面等皮肤裸露部位随即起风疹团,淡红色,瘙痒难忍,遇热可缓解。冬季早晚外出虽戴手套、围巾、口罩,也发。面白无华、少华,或面、指掌皮肤略黯,畏寒肢冷,手足厥冷,触之冰凉或四肢不温,唇淡,舌质淡或暗淡,苔薄白,脉沉细或脉细欲绝。
治以温阳通脉,散寒通络。养血活血,温经散寒,祛风止痒。常用方:当归四逆汤,当归饮子。
寒盛加附子助桂枝、细辛温经通阳散寒;气虚加党参、黄芪,或合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痒加加荆芥、蝉蜕、全蝎、白鲜皮祛风瘙痒;失眠加夜交藤、合欢皮、龙牡安神;上半身重加麻黄、羌活;下半身重加苍术、薏苡仁。
4.阳虚,卫外不固,风寒侵袭证
阳虚感寒所致的顽固性荨麻疹。
临床症见:除恶寒怕冷表现外,还有精神萎靡,肢体困倦乏力、嗜睡,脉微细等。
治以益气固表,温阳散寒止痒。常用方:玉屏风散合桂枝汤、过敏煎,合补中益气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再造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