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1-01-04任丹萍赵继军
任丹萍 赵继军 付 佳
(河北工程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河北·邯郸 056038)
在创新发展的驱动下,我国正在推进产教融合建设,旨在把产教融合改革作为推进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同时,我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这些措施不仅为高等院校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为培养符合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2]。尤其是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通信、信息类人才的需求量迅速上升。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普通理工科院校由于基础薄弱,在师资力量、资金投入、实验室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工程实践教育环节严重欠缺,导致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3]。
河北工程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于2009年被评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安防信息感知与处理河北省重点实验室,煤矿综合信息化河北省工程实验室,光纤通信与宽带接入技术邯郸市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以我校“培养具有深厚科学理论和扎实工程技术基础、科学和人文精神兼备、善学善行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立足区域,面向社会,服务艰苦行业、服务地方基层,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发展为支撑,以“智能并重、德才双育”为指导思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工程特色鲜明的现代信息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考虑到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当前市场上通信、信息类人才的供需现状,结合产教融合、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改革,对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工程实践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促使修订后的培养方案更能充分体现新工科和工程教育的理念,满足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
1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加强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入合作、共同发展,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而工程教育认证所遵循的“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三个基本教育理念,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指导性作用[1]。
通信工程专业通过兄弟院校走访、专家咨询、用人单位调研、产业链对接,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岗位需求,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合理制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了突出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重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强化知识体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模式。构建扎实有效的公共基础课模块,注重工程理念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搭建覆盖面较宽的学科基础课模块,强化基础,增强适应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强化实践,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例,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构建双创教育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等活动。鼓励教师将自己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引入课堂、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等教学环节。
在大学一二年级,《工程导论》《工程伦理》《通信工程数学》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了解什么是发明创造;从未来工程的角度,了解工程技术人才面临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大工程”观。在大学三四年级,根据用人市场的需求,将专业课程分方向设置,实现“分类成才、分层培养”,如光纤通信类课程、移动通信类课程、网络工程类课程和视频处理类课程。并实时追踪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专业方向及时进行调整。以光纤通信类课程为例,围绕器件—系统—网络,开设了《现代通信光电子技术》《光纤通信系统》《传送网技术》等一系列课程和课程设计。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和工程实训,形成理论—实践结合,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光纤通信的最新技术核进展,为以后从事现代光通信相关工作奠定基础。同时,结合当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增设了《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边缘计算》等拓展课程,以使学生更好地满足新型通信人才的需求。
2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育模式创新
学院一直以来关注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但在实践教育过程中,由于对工程项目缺乏完整的认识和准确理解,再加上师资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实验设备陈旧,导致学生真正接触实际工程的机会偏少,不能满足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此,结合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在培养方案修订时,提高了工程实践教学的学分比重,并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改善我院的实践教学环境。
2.1 青年教师培养
针对近年来我校引进的青年教师多为刚毕业的博士,理论知识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欠缺,形成了青年教师培训学校和进驻实验室的培养模式,通过“一对一”和“多对多”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有计划性地安排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和培训。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学院与企业联合开展《单片机应用与开发》《嵌入式系统应用与开发》《DSP应用与开发》等专题培训。同时,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深入一线,切实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2.2 实践环境改善
紧扣工程教育改革需求,全面统筹、科学规划,确立了实验室“平台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建设思路,不断提升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现拥有河北省“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公共实验平台3个,专业实验平台3个,教研融合创新实验平台4个。拥有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1个(包括智能飞行器创新实验室、电子设计中心、智能车创新中心、机器人研究实践中心),开放实验室10个。同时,积极争取“中央与地方共建资金”,积极申报省市级创新实验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各类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加大对实践教学环境的改善,确保了本科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3 合作办学、合作育人
重视并积极开展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工作。积极推进学生到校外企事业单位开展实习、设计等实践环节,切实做到面向行业需求培养紧缺人才。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学习和锻炼,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工程素养和工程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鼓励学生结合就业意向自行联系单位外出开展实习活动,这一做法极大促进了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积极争取和有益尝试,我院签约首批“教育部-中兴通信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与中科曙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云计算与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与邯郸市公安局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联合共建“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另外,积极拓展渠道,有效利用社会、企业资源,通过产学研合作、校企共建等多种方式与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飞思卡尔、大唐移动、泰克网络等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
3 结束语
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是应对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核心抓手。文章以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为例,以产教融合为契机,以工程教育改革为指导,给出了面向产教融合的通过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建设方案。为提升我校工程教育水平,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工程特色鲜明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