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器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探究

2021-01-04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职业院校医疗

张 欣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0)

医疗器械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部分,是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计算机软件,主要分为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医疗设备和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等特点。医疗器械作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是优化医疗服务供给的核心引擎,是大健康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制造业和高精尖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

1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猛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稳定发展和老龄化人口的增长,国家加大力度建设基础医疗设施,这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行业发展规模看,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已维持了多年15%以上的增长率。全国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快速,2020年收入接近8000亿元,大幅超过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平均增速。我国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数量逐年递增,2020年全国共有注册或备案的经营企业多达69万家。

从产业链来看,医疗器械行业产业关联度较高,上游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产业、生物产业、材料产业,在医疗器械研发、生产过程中,离不开制造设备、电子仪表、检测设备;中游流通主要由大型医药流通企业所构成;下游产业主要包括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其他健康产业和最终消费者。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大批的生产、维修、售后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三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之一,生产企业将近三千家,经营企业15000多家,注册产品上万个,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居全国前列。“十四五”规划,江苏省聚焦先进制造领域、突出特色优势,围绕生物医药集群、新型医疗器械集群等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64个细分产业领域,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努力突破高端医疗设备核心技术,不断增强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

徐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将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列入重点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截至2020年,徐州市建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100余家,近50家企业建有省、市级专业化产业化研发平台,市政府正在集中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打造了生物技术药、医疗器械和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三个特色产业创新集群,已形成了涵盖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产业研发制造的格局。

市政府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做大做强,依托徐州雷奥、三维医疗、天荣医疗等企业,重点发展高端医疗器械、高附加值的医药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可穿戴、远程诊疗、移动医疗等产品。随着医疗器械种类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都对职业院校培养的医疗器械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医疗器械行业技能人才的供需现状

随着国内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井喷式发展,很多高新技术首先应用在医疗器械领域内,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新兴技术正逐步成为创新医疗产品的发展方向,由此带来的企业技术升级不断提升,技能人才的紧缺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全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领域每年需增加的直接就业人数达五万余人,而开设医疗器械专业的职业院校仅有五十余家,每年招生总数不到一万人。江苏省开设医疗器械专业的职业院校有十余家,徐州地区仅有两所职业院校开设医疗器械的相关专业,其中四个高职专业,两个中职专业,仅能对应二十二大类医疗器械产品中的六大类岗位,每年毕业生数量只有一百多人,人才培养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苏北医疗器械行业的岗位需求,因此存在很大的缺口。

高职院校一般开设医疗设备应用技术、医用电子仪器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以及医疗器械经营与管理等专业;中职学校一般开设医疗设备安装与维护、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专业。职业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医疗器械企业里的生产技术岗、质量检验岗、售后维修岗和销售岗,技术能力较强的可以从事医疗器械注册、质量检验技术及质量管理等岗位,由于医疗器械行业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又有二十二大类产品上千种产品,各类产品的检测原理、结构组成、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差别较大,涉及机械、电子、软件、材料等多个学科,因此对技能人才的理论基础、学习能力要求更高。

由于医疗器械行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企业找不到专业对口的技能人才,只能从社会招聘,或从其他本科和高职院校中招聘相近专业毕业生,如生物工程、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或电子信息等。由于学生缺乏对医疗器械的专业系统地学习,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专业培训,增加了企业的培养周期和培养成本。

3 医疗器械行业技能人才需求面临的主要困境

疗器械行业技术革新快,产品更新升级快,医疗器械生产类和经营类企业对质量检验、维修售后、市场培训、销售、注册法规等岗位人才都有迫切的需求。企业希望学生具备多学科基础,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具备生产、经营各环节基本的法规意识,成为实用型复合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实际上开设医疗器械相关专业的学校的培养规模并不大,每年仅有的几百个毕业生,还有部分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因此要扩大招生规模,加大宣传力度,采用企业冠名或订单培养的模式,吸引学生和家长的注意。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深入企业生产现场,降低学习难度,打消他们学不会的顾虑。

医疗器械专业建设受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多方因素的限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职业院校一般聘用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而生物医学工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非常受企业欢迎,薪资高发展前景好,他们大都不会选择去职业院校,导致职业院校想聘请高学历的专业对口的教师非常困难。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周期长,师资队伍力量有限,直接限制了招生规模。

医疗设备种类繁多,价格不菲,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学校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争取医院淘汰的设备用于学校教学;加强学校与医疗生产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内企业展馆,既可以用于实训教学又可以用于宣传企业。因此加强医疗器械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扩大招生规模,产教深度融合势在必行。

4 医疗器械人才的培养策略

医疗器械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教育部门应切实依据我省医疗器械产业人才需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和重构专业布局,充分发挥科教大省的优势,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学校为主体,产教深度融合,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联合培养实用和实干型专门人才。

教育部门应督促开设医疗器械专业的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投入专项资金,促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把医疗器械相关专业(群)做大做强,能在同行中起引领示范作用,并带动其他学校相近专业共同发展;鼓励有相近专业的院校尝试增设医疗器械、医用材料、体外诊断试剂等专业,紧密结合企业需求,探索订单定向培养思路,采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和专业内涵建设。引导专业建设围绕地区产业特点精准设置专业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促使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构建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课程设计开发、资源建设的优势互补的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一起开展教研活动,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建设教学资源,将产教融合的理念融入教学环节中,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提升校企协同育人的效果。希望用3-5年的实践,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下,在职业院校的耐心经营下,在用人企业的大力配合下,改善医疗器械行业的人才紧缺的现状,为医疗器械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职业院校医疗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