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茯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21-01-04马艳春范楚晨冯天甜段莹吴文轩胡建辉刘雅芳

中医药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三萜茯苓多糖

马艳春,范楚晨,冯天甜,段莹,吴文轩,胡建辉,刘雅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中药茯苓(Hoelen)(别名:茯苓、云苓、朱茯苓)属于多孔菌科,是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河南、河北、四川、安徽、云南等均为其主要的原产地,野生茯苓的生长环境一般是干燥、向阳处的多种松树根上,我国海拔600~1 000米高处山区居多。野生茯苓性味甘、平、淡,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治水肿尿少、脾虚食少等[1]。健脾利湿用茯苓,利水消肿用茯苓皮,养血安神用茯神。舌淡胖有齿痕,脉濡滑,属脾虚湿盛者必用该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是以《内经》谓淡气归胃,而《慎柔五书》上述《内经》之旨,亦谓味淡能养脾阴。盖其性能化胃中痰饮为水源,引之输于脾而达于肺,复下循三焦水道以归膀胱,为渗湿利淡之主药”。茯苓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与一些药物配伍可以治疗寒、湿、温、风,并能发挥其独特的功效[2]。茯苓应用于大量经方中,如猪苓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本文现对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 茯苓的化学成分

茯苓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多糖类、三萜类、甾醇类、挥发油类、蛋白质等,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有两种,一种是三萜类,另一种是多糖类化合物[3]。

1.1 多糖类

茯苓多糖被海内外学者研究近几十年,茯苓聚糖是它的主要成分,并且揭示了其结构为β-(1,3)-葡萄糖聚合体,为对茯苓多糖后期的研究打下了坚定的基础[4]。茯苓成分依据多糖的结构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β-(1→3)葡聚糖支链作为主要结构,β-(1→6)葡聚糖支链作为少量的附属结构;另一类则是以甲基戊糖、五碳醛糖、甘露糖、半乳糖等多种糖类构成[5]。近年来通过对多糖的研究分析,发现已报道过的11个多糖类化合物,其中5种为D-Glucan类均多糖,其余均为杂多糖,杂多糖的成分中含有果糖、半乳糖、葡萄糖等,多为1→3连接[6]。

1.2 三萜类

截至目前,国内外多家报道从茯苓中共分离鉴定出去氢齿孔酸、去氢土莫酸、脱氢枞酸甲酯等50余种三萜类化合物,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占据主要地位。茯苓中三萜类物质主要有6种类型的物质骨架:羊毛甾烷型、齿孔甾烷型、开环齿孔甾烷型、羊毛甾-7,9(11)-二烯型、7,8-脱氢羊毛甾烷型和开环羊毛甾烷型。关于有活性的相关报道共有18个,其主要分为7种[7-8]:羊毛甾-7,9(11)-二烯型三萜、齐墩果烷型三萜、羊毛甾-8-烯型三萜、三环二萜类、3,4-开环-羊毛甾-8,11-烯型三萜、3,4-开环-羊毛甾-8-烯型三萜和羊毛甾-8-烯型三萜。此外,王利亚[9]通过研究得到1个β-香树脂醇乙酸酯;杨鹏飞等[10]经过实验从茯苓中分离得到3种,分别是齐墩果酸乙酸酯、齐墩果酸和α-香树脂醇乙酸酯。

1.3 其他成分

茯苓的化学成分中除多糖类和三萜类化合物外,还有很多其他成分的存在,如部分甾体类化合物,其不具有种属特异性,因为它的种类含量相对于另外两个主要成分来说比较少[11]。研究者从茯苓中分离提取得到钾、钙、镁、铜、锌、铁等多种金属元素,和挥发油如苯甲醛、戊基呋喃、羟基砒啶、苯甲醛丙二醛等,且还有氨基酸、胆碱、树胶、卵磷脂、蛋白质、脂肪、酶等其他成分。研究者还发现了几种二萜类型的化合物,如7-oxo-15-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dehydroabietic acid methylester[12-13]。

2 茯苓的药理作用

茯苓的药理作用主要在于不同化学成分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茯苓具有利尿、保肝、镇静、免疫调节等作用,且对中枢神经、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据现有研究表明,茯苓不仅抗菌抗溃疡,还具有降血糖的功效,值得一提的是,茯苓在离体肠管的松弛以及钩端螺旋体的杀灭都具有一定功效。

2.1 利尿作用

茯苓的利尿作用不同于现代医学的利尿作用,茯苓是把体内组织多余的水分收集起来,通过肾脏的代谢排出体外[14]。其主治水饮内停所致的小便不利、水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见于双下肢及足部水肿者、停饮所导致的头晕、心悸、咳嗽等,均是因为茯苓的特异利尿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茯苓复方中所产生的利水作用要比单味药的利水作用更持久。相关动物实验表明,茯苓的利尿作用与茯苓素是醛固醇受体拮抗剂有关,茯苓素能改善心肌的运动,并且还能促进机体水液代谢[15]。

《神农本草精读》中提到:“茯苓气平入肺,味甘入脾,肺能通调,脾能转输,其功在于利小便一语。”只有小便利,水行而气化,这样疾病才能自愈。

2.2 保肝作用

段会平等[16]实验研究发现,羧甲基茯苓多糖在细胞株培养中对乙肝表面抗原治疗和对乙肝E抗原治疗指数均达到一定高度,看出能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并且有保护肝脏的作用。陈春霞[17]通过对于大鼠肝部分切除手术前向腹腔注射羧甲基茯苓多糖,在术后腹腔继续给药,观察到大鼠的肝再生度有所提高,肝重体重比也有所提高,得出羧甲基茯苓多糖对肝细胞再生有积极的作用。这就说明了由于茯苓在降低谷丙转氨酶的显著功效,防止肝细胞坏死,从而保护肝细胞,达到保肝的作用。

事实证明,茯苓多糖通过增强巨噬细胞的功能性,使小鼠脾脏抗体分泌细胞增多,从而增强免疫功能。另外,茯苓多糖、羧甲基茯苓多糖对于多种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茯苓次聚糖与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合用时,对肉瘤S180也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

2.3 镇静作用

赵天国[18]通过对照实验得出茯苓多糖低、中、高剂量对惊厥小鼠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惊厥作用,并且抗惊厥效果随剂量增高而增强。另有茯苓多糖协同戊巴比妥作用于小鼠睡眠持续时间的研究,得出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小鼠睡眠持续时间分别是55 min和63.20 min左右,大剂量组小鼠睡眠持续时间增至73.20 min左右,三者睡眠持续时间均比空白对照组高,由此得出结论,茯苓多糖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助眠作用。李明玉[19]等通过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协同戊巴比妥钠催眠实验得出结论,茯苓通过作用于苯巴比纳从而改善有记忆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且也表现出了具有强烈的镇静催眠作用。

2.4 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茯苓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有效抑制脾脏增大及胸腺萎缩,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免疫途径的免疫能力,另外茯苓多糖通过增强体质以及免疫能力的方式,在老年人的骨髓保护上具有一定的功效,此外对于机体免疫系统、免疫组织、免疫器官均有保护改善的作用。研究表明,茯苓多糖含量达到一定数值时,它的抗肿瘤能力达到顶峰,但高于这个数值时抗肿瘤能力反倒减弱[20]。茯苓多糖能够提高小鼠体内一氧化氮、T细胞生长因子(IL-2)、白细胞介素(IL-6)、重组白细胞介素(IL-17A)、TNF和干扰素-γ的水平,但IL-4和IL-10不受影响[21]。张秀军[22]等通过实验得出羧甲基茯苓多糖静脉注射和体外给药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羧甲基茯苓多糖能提高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从而起到增强免疫的作用。茯苓中所含的三萜类、水溶性多糖及酸性多糖均能起到免疫调节功能作用,可以使小鼠血清中免疫因子等明显增加[23]。

综上所述茯苓起到免疫调节作用的成分主要是三萜类、多糖类。

2.5 抗炎作用

茯苓是国内外公认度很高的一味针对急慢性炎症抗炎效果很好的中药。侯安继等[24]实验表明由于无菌棉球导致的大鼠慢性皮下肉芽肿可以被茯苓多糖所抑制,二甲苯造成的小鼠急性耳肿可以被小剂量的茯苓多糖所改善,从而得出茯苓多糖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汪电雷等[25]实验表明茯苓中有能抑制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肿等急性炎症的成分,且较强地抑制棉球所致大鼠肉芽肿亚急性炎症,得出茯苓中有抗炎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之一是茯苓三萜成分。

茯苓主治陈旧性各种眼底出血性疾病、渗出性眼底疾病(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炎、后部葡萄膜炎等)、眼球后肿物。与法半夏、陈皮、昆布等配合可以治疗眼底出血或炎症渗出物沉积。

2.6 抗肿瘤作用

蒋瑜[26]从妇科乳腺癌着手,得出茯苓醇是茯苓中抗乳腺癌活性的主要成分,通过实验验证茯苓醇可延缓小鼠肿瘤生长速度且降低最终肿瘤重量,能保护肿瘤小鼠的肝肾,并报道茯苓可通过改善肿瘤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及修复其损伤的肠道屏障来治疗乳腺癌。王晓菲等[27]通过MTT法和血清药理学方法得出茯苓中茯苓多糖和乙酸乙酯成分是抗胃癌和乳腺癌的主要活性组分,并且与时间剂量具有一定的依赖关系,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血清中确切的药效成分。陈宏等[28]通过抗肿瘤实验发现,不同剂量的茯苓多糖通过口服治疗动物移植性肿瘤对S180、EAC两种瘤株的抑制作用与口服5-Fu相似,并且抑制作用的强弱与剂量相关,茯苓多糖的毒性较低,长期服用对于动物的体重无影响。通过应用LDH释放法测定得出,服用茯苓多糖后,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明显增强,小剂量的茯苓多糖比大剂量的茯苓多糖作用力强。可见茯苓多糖能提高荷瘤小鼠TNF并且能显著提高NK活性,并提示茯苓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和其增强TNF活性和NK细胞活性相关。林嘉[29]通过实验得出茯苓总三萜通过作用在肿瘤细胞的凋亡机制,抑制结肠癌RKO细胞的增殖反应,其诱导的凋亡途径主要是线粒体凋亡通过,彰显出茯苓总三萜在治疗结肠癌方面的前景。

2.7 降血脂作用

郑彩云[30]通过实验得出茯苓多糖对四氧嘧啶诱导的血糖升高能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和灌胃的浓度与时间呈正相关性,使超氧化物歧化酶增加,显示出茯苓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李景辉等[31]在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给药实验中,发现茯苓能够降低肥胖大鼠的体重、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且其加工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效果显著,可以大大地降低治疗成本,为患者提供更经济有效的药物治疗,具有很好的潜力以及发展前景。杨瑾等[32]通过实验得出一定浓度范围的茯苓胞外多糖提高高胰岛素抵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速率,并且对于一定的浓度有依赖性,茯苓胞外多糖和其他药物配合使用降糖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茯苓胞外多糖。

2.8 对其他疾病作用

茯苓除对上述疾病有作用外,还对肠胃功能有作用,还具有抗病毒作用、延缓衰老等。茯苓的水、乙醇或乙醚提取物在适当浓度中有强心作用,能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而其水浸液或酊剂在浓度偏高时则有抑制作用。李良等[33]通过不同中药水提物对Hp增值影响得出,茯苓、复合多糖和白术水提物对Hp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茯苓水提物的效果最显著,茯苓水提物抑制脲酶效果也最显著,说明茯苓水提物是通过抑制Hp生长同时也抑制脲酶活性,进而减弱对胃黏膜的损害,并降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部所引发的毒性作用。关于羟甲基化的茯苓多糖的抗病毒活性,当前研究表明其对疱疹病毒、乙肝病毒及艾滋病病毒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34]。天然的茯苓酸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其存在于茯苓、灵芝等中草药当中。茯苓酸能增强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以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转导相关自噬,进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35]。侯安继等[36]通过实验表明,茯苓多糖能明显延长小鼠鼻孔进入水中的时间,并且延缓小鼠游泳的死亡时间,显著降低动物体内的自由基水平,得出茯苓多糖有抗寒、抗疲劳作用,从而说明其有较好的抗衰老作用。

3 小结

茯苓现代用药一般指白茯苓,色淡红者,称赤茯苓,偏于清热利湿;抱松根生者,谓之茯神,偏于宁心安神;茯神中之松根者为之茯神木,偏于舒筋止挛;茯苓外部的皮质称之为茯苓皮,偏于利水消肿。经过对茯苓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药理研究到开发新药,经过现代的方法让其更适用于现代的疾病,真正地做到古为今用,更好地弘扬中医中药[37]。茯苓复方对于现代临床的应用也极为广泛,其临床效果也很显著,如我们熟知的经典方剂桂枝茯苓丸针对女性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显著。深入研究茯苓药理作用并开发茯苓的新药将对日后的临床应用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是对现阶段研究出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做一综述,相信未来一定还会从茯苓这味药材中挖掘出更多的价值。

猜你喜欢

三萜茯苓多糖
太白银莲花地上部分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灵芝三萜提取工艺优化*
菠萝蜜多糖可调节肠道微生物
西藏白肉灵芝三萜高效液相检测分析及含量测定
响应面法优化桦褐孔菌总三萜回流提取工艺
云茯苓
云茯苓
吃到自然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铁复合物的铁含量
沙蒿多糖乳化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