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2021-01-04范田慧孙延平王秋红杨炳友姜海王知斌匡海学
范田慧,孙延平,王秋红,杨炳友,姜海,王知斌,匡海学*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部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中药及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2000)
牵牛子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旋花亚科(Convolvuloideae),番薯族(Trib.IpomoeeaeHall.f.emend.v.Ooststr.),牵牛属(Pharbitis)植物种子。目前,2015版《中国药典》[1]收载的品种为裂叶牵牛Pharbitisnil(L.) 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itispurpurea(L.)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牵牛子别名众多,品种不一,炮制方法逐渐完善,对其证候禁忌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为更合理的对牵牛子进行研究和开发利用,本文对牵牛子的名称、品种、炮制及证候禁忌等方面进行了考证。
1 名称考证
牵牛子的名称古代叫法有多种,如黑丑、白丑、二丑、草金铃、盆甑草、狗耳草等。最早源于魏晋,宏景云:“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谢药,故以名之。”因知此物,“牵牛谢药”[2]言用功宏,以“象”代名,俗中隐雅,世人多不知此。南北朝《雷公炮炙论》[3]记载:“草金零,牵牛子是也。”宋朝《本草图经》[4]记载“又名金玲。”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云:“盆甑草,即牵牛子也……盆甑草蔓如薯蓣,结实后断之,状如盆甑是矣。”明代李时珍云:“近人隐其名为黑丑,白者为白丑,盖以丑属牛也。”至此以后,牵牛子开始有黑丑、白丑、二丑之称。时珍又云“金铃象子形,盆甑、狗耳象叶形。”因此,又名“狗耳草”。清·《本草择要纲目》[5]:“一名草金羚。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谢药。故以名之”。清代《植物名实图考》[6]称之为“勤娘子、姜花”。综上发现,牵牛子历代就有多名字的现象。现代又称之为裂叶牵牛、牵牛、打碗花、江良种、常春藤叶牵牛、喇叭花、朝颜花。
2 品种考证
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7]中,对牵牛子的植物描述为:“不拘州土,处处有之。仲春时,旋生苗作藤,蔓绕墙垣篱堑;待秋月,方开花(如鼓子花碧色,日出开,日西阖。)结实,白皮里外成球。叶发枝间,有三尖角;子藏球内,亦三廉棱。九月采收曝干,多有黑白两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8]曰:“牵牛有黑、白二种,黑者处处野生尤多。其蔓有白毛,断之有白汁。叶有三尖,如枫叶。花不作瓣,如旋花而大。其实有蒂裹之,生青枯白。其核与棠子核一样,但色深霍尔。白者人多种之。其蔓微红,无毛有柔刺,断之有浓汁,叶团有斜尖,并如山药茎叶。其花小于黑牵牛花,浅碧带红色。其实蒂长寸许,生青枯白。”宋代苏颂《本草图经》[4]、唐慎微《证类本草》[9]记载牵牛“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二月种子,三月生苗,作藤蔓绕篱墙,高者或三二丈;其叶青,有三尖角;七月生花,微红带碧色,似鼓子花而大;八月结实,外有白皮里作球。每球内有子四、五枚,如荞麦大,有三棱,有黑白二种。”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10]记载牵牛“处处有之。黑白两种,黑多野生,白多种莳。二月生苗引蔓,缠绕篱落,高二三丈。黑蔓有白毛,断之出白汁;叶作三棱,如枫树叶;花不成瓣,微红带碧,如旋复、鼓子花状,日出则开,日西则萎;实有蒂裹,生青枯白;核与棠子核一样,但色深黑耳。白蔓无毛,有柔刺,微红色,断之出浓汁;叶圆无棱,有斜尖,如薯蓣、何首乌叶,花小叶黑,浅碧带红,开萎亦同;实蒂长寸许,生青枯白,核大色白耳。其实嫩时,蜜煎为果,呼作天茄,谓其蒂如茄也。”汪讱庵在《本草易读》[11]记载牵牛“蔓生,叶似扁豆而三尖,有黑白二种。”随着人们对牵牛子认识的逐渐加深,关于牵牛子形态的记载越来越详尽,更方便区分历代本草中牵牛子形态特征的不同。
药典中记载牵牛子的药用品种有两种,裂叶牵牛和圆叶牵牛。《中药大词典》[12]关于裂叶牵牛记载为,一年生攀援草本。茎缠绕,多分枝。叶互生,心脏形,3裂至中部,中间裂片卵圆形,先端短渐尖,两侧裂片斜卵形,全缘,两面均被毛;叶柄较花梗为长。花2~3朵腋生,具总梗;小花梗长约1 cm,具2细长苞片;萼5深裂,裂片狭披针形,长2~3 cm,先端长尖,基部被硬毛;花冠漏斗状,先端5浅裂,紫色或淡红色,上部色较深,下部色浅或为白色;雄蕊5,生于花冠近基部,花药长圆形;子房圆形,3室,花柱长于雄蕊,柱头头状。蒴果球形,种子5~6枚,黑褐色或白色、浅黄色,无毛。《中药大词典》[12]中圆叶牵牛的记载,一年生攀援摹本,全体具白色长毛。叶阔心脏形,长7~12 cm,宽7~13 cm,先端短尖,基部心形,全缘。花1~5朵成簇腋生,花梗多巧叶柄等长;花萼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5 cm,基部皆被伏刺毛;花冠漏斗状,通常为蓝紫色、粉红或白色。蒴果球形,种子黑色或黄白色,无毛。2015版《中国药典》[1]中所记载的裂叶牵牛与圆叶牵牛均为牵牛子的药用植物来源。二者植物特征主要在于叶子:裂叶牵牛其叶近卵状心形,长8~15 cm,常3裂,裂口宽而圆,顶端尖,基部心形;而圆叶牵牛其叶呈心形,长5~12 cm,具掌状脉,顶端尖,基部心形。本品似橘瓣状,长4~8 mm ,宽3~5 mm表面灰黑色或淡黄白色,背面有一条浅纵沟,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微凹。质硬,横切面可见淡黄色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子叶,微显油性。
综上可知,古人所用的牵牛子为旋花科牵牛属植物,有两个种,即裂叶牵牛、圆叶牵牛,它们的区别之处在叶形。裂叶牵牛三裂,类似枫叶;圆叶牵牛不裂叶,且全缘。两种牵牛花色多样,不能以花色区别,应看叶形。并且,从本草对牵牛叶的特征描述来看,不难发现,大多描述正与裂叶牵牛子原植物特征相吻合,由此可知古用牵牛子多为裂叶牵牛子。
3 炮制考证
魏晋时期《名医别录》[13]中牵牛子没有炮制的记载,关于牵牛子的炮制最早载于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3],其记载了酒蒸法。唐《外台秘要》[14]载:“牵牛子五合熬”,《仙授理伤续断秘方》[15]载石灰炒。《博济方》[16]有麸炒,《证类本草》[9]有童便制,《证类本草》[9]中记载圣惠方云“取牵牛子捣,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生姜汤下,取令小便利亦可止。”《圣济总录》[17]有盐制、米炒、蒸制、吴茱萸制等法[18]。宋《本草衍义》[19]载:“取其中粉一两,别以麸炒去皮尖者,桃仁末半两,以熟蜜和丸如梧桐子,温水服三二十丸,治大肠风秘壅热。”明清之前关于牵牛子的炮制方法就极其丰富,但明清之后牵牛子的炮制方法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明·《普济方》[20]载醋煮、水煮。明·《本草蒙筌》[7]中记载:“炒研煎汤,并取头末。”明·《本草纲目》[8]中记载:“用牵牛子半生半熟,研为末”。此外还记载牵牛可制成丸剂,散剂如“济世散”,可炒制,熬制等。《寿世保元》[21]有牙皂汁浸等法。明·《雷公炮制药性解》[22]中记载“酒蒸,去皮用。”明·《本草乘雅半偈》[10]载:“晒干,淘去枯浮者;再晒干,酒润蒸之,从巳至未,缓火焙燥,舂去皮用。”
清·《本草易读》[11]中记载:“半生半熟为末,姜汤下”“研取头末用。得青木香、干姜良。或半生半炒”“每蜜水下五分”“一切积气,宿食不化,头末四两,取莱菔剜孔,入药蒸熟,加白蔻末一钱,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面上雀斑,为末,鸡子百合敷,旦洗去。”又云夺命散为“黑、白(各炒末)大黄、槟榔”,舟车丸“黑丑(四两)生军(二两)甘遂(一两 面包煨用)橘红(一两)大戟(一两)面花(一两)青皮(一两)木香(五钱)槟榔(一钱)轻粉(一钱)丸豆大,每三钱,以大便利三次为度,不知加之,诸水肿形脉俱实者。”清·《玉楸药解》[23]中记载:“去皮,研末用。”清·《得配本草》[24]中记载:“得皂角,治痰壅肠结。得川楝子,治湿热便秘(精隧阻塞,则二便秘,加穿山甲、茴香更有力)。淘去浮者,酒拌蒸熟,晒干碾去皮麸,取头末用。亦有半生、半熟用者。”综上,随着人们对炮制方法的认识不断加深,可发现明清时期在沿用前人的方法的同时,也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其炮制方法。
4 证候禁忌考证
随着人们对牵牛子的认识加深,发现牵牛子使用过程中有一些证候禁忌。关于牵牛子症候禁忌的记载,宋代《证类本草》[9]《本草衍义》[19]载:“不可久服,亦行脾肾气故也。” 明·《本草品汇精要》[25]载:“妊娠不可服。”明·《本草蒙筌》[7]中记载:“为湿病之根在下焦,是血分中气病,而不可用辛辣气药,反泻上焦太阴之气……故也今则不问有湿无湿,但伤食,或欲动大便,或有热证,或作常服克化之药,罔不用之,岂不误哉!殊不知,牵牛比诸辛药泻气尤甚。”明·《雷公炮制药性解》[22]中记载:“然驱逐致虚,不胀满不大便秘者,勿用。”明·《本草乘雅半偈》[10]云:“多食损人脾,泄人气。”“倘属血分,或脾胃薄弱,虽有痞积,切勿取快一时也。”清·《本草择要纲目》[5]中记载:“今人不问有湿无湿及湿之极与否,但遇伤食或有热症,即用牵牛克伐之药,暗蚀人之元气而不知耶。”清·《玉楸药解》[23]中记载:“功力甚猛,虚者勿服”。清·《得配本草》[24]中记载:“辛热雄烈,泄人元气。病在血分,脾胃虚弱而痞满者,禁用。”2015版《中国药典》[1]中记载:“孕妇禁用。”综上,牵牛子证候禁忌主要为虚者禁用和孕妇禁用。
5 讨论与小结
牵牛子始载于《名医别录》[13]中,但关于其记载极少,通过整理历代本草发现,牵牛子的别名不少,但现今普遍以牵牛子为主,偶尔称为黑丑、白丑、二丑等。
牵牛子在《中国药典》[1]中记载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nil(L.)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itispurpurea(L.)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但我们可发现在历代本草中牵牛子多为裂叶牵牛。
历代本草牵牛子的记载均为有毒,炮制后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免伤正气,易于粉碎和煎出。随着人们对炮制方法的认识不断加深,我们可发现明清时期在沿用前人的方法的同时,也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其炮制方法。关于牵牛子的炮制记载约有四种,一是研末,关于研末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去皮研末,一种是半生半熟研末;二是炒牵牛子,有清炒、麸炒、米炒等;三酒拌蒸熟;四是炙牵牛子,酒制、童便制、盐制、吴茱萸制等。此外,牵牛子还可用于方剂中,一是丸剂,如舟车丸;二是散剂,如夺命散和济世散。牵牛子还可配合食物药用,如《本草纲目》[8]载:“用白牵牛、黑牵牛各取头末二钱,大麦面四两,和成烧饼,临醒时烙熟食下,以茶送服。降气为验。”
正如《本草蒙筌》[7]中记载:“味辛之物,皆有宜禁之时,亦犹牵牛,不可一概用之也。”牵牛子的证候禁忌大约有以下几点,一是脾肾虚弱者禁用;二是脾胃虚弱而痞满者,禁用;三是孕妇禁用,牵牛子有堕胎的功效。
从古至今,牵牛子一直作为利水的良药,因其具有毒副作用,使用不是很广泛,故而少有对牵牛子古今发展和应用脉络进行系统研究[26-28]。为更合理的对牵牛子进行研究和开发利用,本文通过考证古籍、查阅文献对牵牛子的名称、品种、炮制、证候禁忌等进行考证,为中医药应用与开发提供了本草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