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2021-01-03陈盼玲
陈盼玲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目前小学教育阶段的德育教学中,道德与法治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主义思想观念和道德导向,确保学生自身三观的正确构建起到道德铺垫作用。所以,在课程教学开展的整个过程当中,充分发挥教学价值,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更好的理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实践效果。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素质教育;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4-
引言
在小学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通过道德與法治的广泛渗透,能够对小学生的后续学习、生活发挥正导向作用,从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和道德法律素养。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应积极推广多种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优势,让更多的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使课堂教学活动的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一、借助现代技术,深化情感体验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也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能为教学的开展产生非常大的助力。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更好地开发信息技术的功能,不断的借助信息系统的优势,调动学生的感官。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感官受到更多的刺激,真正的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不断的深化。
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课的过程当中,如果教师只是为学生介绍法律,那么就会使得教学变得比较生硬,学生在理解的过程当中也比较乏味和枯燥。所以,在这时,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在多媒体的支持下给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青少年触犯法律受到惩罚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在直接的情景当中观看和感受。而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不断地引发学生的思考:你觉得法律有着怎样的特点?应该怎样遵守社会中的法律?在违法后需要接受怎样的惩罚?等等。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当中不断的生成法律意识和观念,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1]。
二、引导学生在问题中体验
体验式教学的开展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教学问题中体验。问题讲解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情境的重要组成元素,有效的教学问题讲解能够有效引起引导学生的积极回应或主动回答,激发学生的各种情感活动体验,并且能活跃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促使学生展现个性,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应重视问题的作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第一,科学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第二,把握提问时机,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第三,强调问题层次,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情感变化中深入探究;第四,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弥补单纯的问与答存在的不足,促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深入思考。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百年追梦,复兴中华》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向学生 提出问题,例如,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在我们 生活周围,你能切实感受到的变化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再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引进,帮助学生结合问题,更好地学习。
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
游戏是小学生体验探索的重要方法。在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入各种游戏,促使学生在趣味化的体验和经历中,形成对自己、对他人乃至对社会的思考。一说到游戏,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游戏是可以让人们暂时得到身心放松的过程,正因为进行游戏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感到愉悦和放松,那么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之下,学生就会把游戏中的思考和体验当做一种快乐。游戏化的教学也是每小学生最容易接受和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之一。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结合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就应该可以预先设计一些课前的小道德游戏,这样就可以能够迅速性地抓住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将所有的道德心思全部集中在这个课堂上。当课堂教学进行到一半时,难免会有学生感觉到学习的疲惫,这时为了保持学生们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活力,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创设一些有趣的课堂小游戏。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开展游戏体验式的教学,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体验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内涵,不但可以顺利地完成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目标,让学生们从小就树立起道德与法治意识,而且可以通过游戏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们感受到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快乐。[2]
四、创设问题情境,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
问题是学习的动力,也是调动学生好奇心和拓展思维的手段。所以教师在讲述新课时,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一来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二来让学生在问题中对课堂知识进行深度理解,从而在解决问题后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问题的设计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第二,问题的设计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一步步引导学生就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第三,问题的设计要与学生的基本学情相符,不能超纲,又不能过于简单,要充分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心中的110》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思考“110”的作用,并加以深入的认识,同时学会拨打“110”,教师在教学本节课内容时,可以通过设计以下问题,如:大家平时生活中遇到过以下问题吗?自己去陌生的地方,迷路了;回家的时候忘记带钥匙了;回家后发现自己的自行车被偷了。大家思考如果遇到以上情况应该怎么做?给学生五分钟的思考时间并让学生进行回答,接下来继续问:打110后应该如何报案,我们能否没事就打110玩?继续给学生五分钟独立思考的时间,并选取学生进行回答。最后继续提问:思考生活中遇到其他的哪些事件时,依然可以拨打110?就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并在层层递进中让学生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内化,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为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五、利用课外活动,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展开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快乐、有趣的氛围下,自发地进行课堂探究,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学习习惯,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维认知,对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提升而言十分有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后,设定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分组,共同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更加积极活跃地参与相关的活动,也能增进学生与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感。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制订相关的教学计划,设置相关的课外活动教学。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合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突破以往教学的制约,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情境活动——合作活动。如开展种树活动、接力比赛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明确什么是合作,怎样合作才能高效率地完成相关的任务。在种树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明白合作的意义,与此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明白合作价值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如此一来,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开展,丰富了教学模式,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十分有利[3]。
结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学生的学习地位进行转变,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光成. 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如何实施立德树人教育[J]. 进展:教学与科研, 2021(6):2.
[2]刘洪流.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实践智慧的培养[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1(14):1.
[3]于淼. 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策略[J]. 2021(2018-2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