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化雨,花开可期

2021-01-03谢海萍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50期
关键词:自信心转化学困生

谢海萍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拉越大,教育资源的分配虽然也尽量兼顾农村学校,但也是极不均衡,农村教育的发展相对城市来说缓慢很多。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学困现象。“学困生”的转化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转化“学困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从“学困生”的成因方面去探讨解决学困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自信心;心理健康;公平公正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稳步增长,教育事业也快速发展。在现阶段的农村中学,出现了一个很不和谐的现象,那就是学困现象,而且特别突出。

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知识无用论”的认同。在农村,仍有很多家长或长辈认为读书没有用,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见识或是感受过科技对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认为读不读书也就那样子,他们的思想无意中就影响了他们的孩子。所以,“知识改变命运”的意识无法在这类孩子心里生根。

二、手机的过度使用。现在的中学生几乎人手一台手机,除了在学校的时间,他们几乎“机不离手”。手机的过度使用,占据了他们本该放在学习上的大部分黄金时间,学习时间严重不足,成为导致学困现象的因素之一;再者,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他们的生活,分散了他们学习的注意力,使他们过分追求个性的发展。

三、家长的溺爱、亲情的缺失或者是家庭重组使他们在情感和心理上留下创伤而变得冷漠、自私。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爱过了头,让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变得自私、冷漠,说话、做事从来想到的就只有自己。这部分的孩子在学习上一旦有了思想偏差,很难听进别人的劝说。还有部分单亲、孤儿或是父母重组家庭的学生,他们在情感和心理上受到伤害,他们就把自己封闭起来,或者放逐自己,他们很可能把这种伤害无限放大,从而无法自拔,对学习更是无心了。

四、教师的不平等对待,导致他们找不到心理的平衡点。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对优等生的厚待,也许就让“学困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而就让他们产生一个错觉:只要学习好的同学学好就行了,我们无所谓。就是他们认为的“无所谓”让他们对学习也就“无所谓”了。不把学习放在心,能学好吗?

“学困生”问题是关系到班级,乃至学校的问题,“学困生”的转化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转化“学困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在一线工作十几年的经验来谈谈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一是用爱来感化他们

我们要带着“爱”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一个老师如果对学生有没有爱,仅是单纯地对他进行说教,不但一点效果没有,反而会引起他的反感。你想他变好,那么请爱他,让他感受到你的关爱,让他会为了你的这份关爱而愿意改变自己。

例如我们班的莫强同学,对他最早的印象就是,他对教师有一种抗拒,连眼神的相遇都极力躲避。看到他的表现后,我猜测他的行为可能与家庭有关。随后,我了解到他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离异等原因,性格变得孤僻,情绪也很偏激。这正好印证了我之前的猜测。我决定尽量有意无意地接近他,课堂上多关注,目光有交集的时候尽量让他感受到多几分鼓励与关爱,在课间或是校外遇到,甚至主动跟他打招呼。慢慢地,他感受到老师的善意,再找他谈心时,他已不再像之前那样抗拒和思想逃离,并愿意与老师交流。渐渐地,我可喜地发现,他居然主动与不同的老师打招呼!

这是思想上转变的成效,中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必须引导他在学习上也取得进步。曾经一度莫强同学在课堂上只是趴桌子睡觉,婉言提醒他注意课堂纪律,他还一脸的嫌弃和不耐烦。在我们多方努力下,莫强同学在课堂上比很多同学都认真地听讲和做笔记。

二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与优生相比,“学困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鼓励和支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对学困生从来不会打击、挖苦,相反,我尽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尽量抓住学困生身上点滴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他们,目的是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使他们树立起“我可以,我能做到”的信念,从而产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班的林锦铭,他有求学的意愿,但是不能坚持,没学几天就趴桌子睡觉,或是课堂上走神。跟他谈心后,情况有所改观,但仅能维持几天而已。对于学习,他内心也是比较着急的,他说自己努力去学了,但就是比不上别人,想记的古诗、词语等很快就忘记了,想学得好,估计是很难了,他一度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我针对他内心的苦恼,利用课余时间多次找他谈话,鼓励他,使他明白学习靠的是积累,不能一蹴。我鼓励他先坚持一个月,一定会有收获的。与此同时,我又帮助他挖掘自身的优点,例如:他非常孝顺父母、对妹妹很关心、非常勤俭等。对于他的点滴进步,我不失时机地在全班面前对他进行表扬。为了能使他坚持下去,我经常与他父母沟通,肯定他孩子取得的进步,希望他们作为父母的也经常与孩子沟通,少一点责骂,多一点关爱,(下转第82页)(上接第80页)多一点鼓励。在家校合力以及锦铭自身的努力下,他悄悄地进步着,第一次模拟考试,他的成绩按排名,可以上我们县的高中。由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这又加强了他的自信心,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学困生”的共同特点是对知识把握不牢固,学过的知识往往很快就遗忘了。所以,我们必须经常帮他们巩固知识,帮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此一来,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就能逐渐树立起来。

三是重视“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部分的“学困生”都存在厌学、叛逆、沉迷手机游戏等现象,还有部分同学受社会上的“读书无用论”影响而放弃了学习。要从根本上转变“学困生”的厌学问题,必须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转变他们的思想意识。平时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症下药,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 。

四是教师公平公正

不可否认,我们对优生总是有所偏爱。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若我们把爱和机会都给予了优生,那么“学困生”会更加失落,也许你的某一次不经意的忽视,就把他的希望之火浇灭了。所以我们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困生”不嫌弃,对优生不放纵。

五是“多层次”的课堂教学模式。

“多层次”就是针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课堂知识的传授,不能忽略“学困生”,而是要顾及全体同学。对于“学困生”,要给他们创造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我们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不妨把起点放低点,尽量运用形象的方法去授课,使全体学生听得懂,学得进。这恰好就是让学困生也能参与到学习中,并学有所得。这样,通过“多层次”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各层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既照顾了“学困生”,也顾及了优生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对待。“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持之以恒,不能放松,一旦放松了,就有可能前功尽弃了。我们既要从学生方面入手,也要从自身方面找方法,注重教学手段的应用,不制造“学困生”,不放弃“学困生”。对于农村学校成片的学困现象,除了教师方面的努力,我想还需要政策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冯忠良,伍新春.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谢玉发.后进生的现狀、成因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0):87-88.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作者单位:肇庆市德庆县高良中学,广东   肇庆   526000)

猜你喜欢

自信心转化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