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素材成就好文章

2021-01-03卢泳红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50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

卢泳红

摘  要:要使学生写出一篇好文,让他们在习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就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大量积累丰富、有趣、生动的写作素材。如何挖掘素材呢?我们要求孩子们留心生活,捕捉素材;学好语文,积累素材;课外阅读,扩充素材;勤写勤练,用好素材。在“双减”政策中,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还要通过生活观察、体验,大量阅读去吸收营养,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留心生活;学好语文;课外阅读;勤写勤练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小学生而言,它是建立在日积月累的知识、经验和想象之上的。所以,要使学生写出一篇好文,让他们在习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就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大量积累丰富、有趣、生动的写作素材。如何挖掘素材,使习作“言之有物”,对此,我有几点浅见。

一、留心生活,捕捉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他明确地写出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写作的源泉来自生活。时下,不少老师热衷于向学生灌输“写作技巧”,他们往往忽视了,所谓的“写作技巧”都不过是组织材料的工具而已。

现在的学生写起作文来,空洞无物,难道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不够丰富吗?其不然,今天的小学生,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其生活空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家庭,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他们随处可见的都是各种充满社会特色的、吸引眼球的各种新鲜的材料。怎样才能用这些“源头活水”来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呢?关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体会,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的特点,注意细节,找到与众不同的发现;用灵敏的耳朵去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去听取日常生活中人们鲜活的声音;用热情的心去感受生活、时代的变化,品味自己在大自然、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中收获的欢愉、感动、感悟、愤怒等。如:在学校里,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在家庭中开展“我爱读书亲子阅读”活动。这样,学生时刻感受到“处处留心皆文章”。训练学生要通过多种感官,捕捉素材,认识不一样世界,开启孩子们写作的大门。

二、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凡是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文质兼美,有很强的典范性,是学生进行习作的范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味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享受美文的熏陶。比如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后,我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大量场景、细节描写,让人感受到情深意切的慈母情深。這一系列描写就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每学完一课,随堂积累优美的词句,让学生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牢记在心中,以便灵活运用。如在教学《秋天的画》一文时:

师:大家来看这一幅画,画面中有哪些景物?你能选择一些词句来说一说吗?

生:我看到公园里的枫叶红了。

师:那叶子像一枚枚——

生:(脱口而出)那叶子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呀,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师:听,他用上了第11课《秋天的雨》中积累的句子来形容枫叶!(板书:用上积累的词句)

生:天空中,一排排大雁追上了白云,留下一串串暖暖的叮咛。

生:菊花在风中频频点头。

师:这位同学化用了课文中的句子“菊花在秋雨中频频点头。”菊花像人一样在做动作,图片上的景物都活起来了。(板书:拟人化的表达)

生:桂花开了。

师:那花瓣呢?

生:那花瓣小小的,嫩嫩的,香味飘得好远啊!

师:有用眼睛看到的,有用鼻子闻到的。(板书:多种感官观察)

生: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这是我从第10课《风筝》中积累到的。

师:(手指板书)这些都是帮助小朋友们习作的法宝,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背一背吧!

通过这样的长期的语言训练,学生不仅丰富了词汇量,而且能加深对词语、句子的理解、提高欣赏能力以及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课外阅读,扩充素材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因为语文语言积累不足,习作时难免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小学生从课文教材中所学习到的知识、积累到的素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还要为学生创造各种阅读条件,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等,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扩充写作材料。教师从实际出发,向学生推荐以下一些课外读物:中国四大名著、《儿童文学》、《俗世奇人》、《论语》、《大学》、《中庸》等。在阅读过程中,老师还让学生自备笔记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广泛阅读是提高语文习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采用各种方式进行亲子共读,在广泛的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灵感,有了这“两感”,作文就得心应手了。

四、勤写勤练,用好素材

有了好的素材,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吗?不一定。如果好文章单单依靠在课堂上教学“闭门造车”,就肯定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写“阅读日记”。所谓“阅读日记”就是让学生在课余活动中日有所读,读有所记,读写结合,相互促进的一种训练形式。

我让学生人手一本新的笔记本,并且为这份童年的记录取一个最美、最富诗意而又能显示个性的名字。于是,“哦,十二岁”“闪光的贝壳”“我的梦”等,一个个充满稚气的美妙的字眼,伴随着彩笔的描绘出现在一本“阅读日记”的扉页上。孩子们每天都进行课外阅读,而“阅读日记”则未必天天都要写,以每周四次为宜,每次字数没有限制。为了促进训练有效开展,实现日记内容多样性,我还指导学生引进栏目编排的形式,灵活地写“阅读日记”,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设置一些专栏,定期进行练习。其中除了“生活一瞬间”“每周一事情”“人物速写”“星期天星座”等由老师来规定外,其余栏目鼓励学生自己设置,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于是又就出现了“悄悄话”“五环广场”“每周一笑”“道听途说”“抒情一刻钟”等三十多个栏目。写“阅读日记”,体现了广采博收式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学生们就会读、善记、能写。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还要通过生活观察、体验,大量阅读去吸收营养,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曾阳明.CN11-5561/G4《小学语文》《谈习作教学中的技巧指导》.

[2]郭媛.ISSN 1006 —— 284X/CN36——1052/G4《小学教学研究》《链式作文指导与训练的体会》.

(作者单位:江门市蓬江区潮连永思小学,广东   江门   529000)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英语课外阅读不同阶段的方法与措施探究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构建“课内外一体化”阅读模式初探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跟踪导练(五)(5)
线谈高中英语课外阅读
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