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方法

2021-01-03魏傲强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魏傲强

摘要:小学低年级是小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认知能力有限,缺乏生活经验,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阅读能力有限。这就要求小学语文初级教师要及时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方法

引言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内容较为简单生动,学生容易理解,并且学生还能通过文章中的图画和文字,来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把握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掌握生词和重点字词,摘抄优美句子,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阅读教学在小学起步阶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在阅读中,能促进学生汉字的积累,写作的锻炼,知识的拓展,为今后语文的学习打下基础。不仅如此,在语文课程标准里也明确强调: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和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据此,教师需对阅读方面的教学作出进一步的思考。

一、小学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简析

(一)学生缺乏兴趣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下,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往往较为枯燥单一,常常采用灌输式的方法给学生传递阅读知识,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方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会限制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能在短时间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成绩,但他们的兴趣一旦磨灭,再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知识探索中,相对而言较为困难,很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学生无法得到长期的进步和发展,影响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新生事物,在灵活思维的引领中,学生的探索欲望也会更加强烈。但由于教师采用的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和多元化,导致学生丧失了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学生无法感知到阅读的乐趣所在,因此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较低,对知识的理解受到局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阅读思维无法得到提升,导致阅读课堂效率低下。

二、优化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自学习惯,凸显教师教学成果

好习惯会让你受益终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什么是教育?简单来说,就一句话就是养成好习惯。”教师要重视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改善学生阅读中的一些问题,如阅读姿势、阅读环境等。不仅如此,教师还应提醒学生在阅读中提取和注释一些新的单词和句子,从而形成良好高效的阅读习惯。徐特立先生曾言:“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教师要特别强调学生的思考和记录的过程,这有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在复习时,便能直接关注重点,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营造良好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其中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阅读识字的关键。识字的学习是相对单调的,如果教师不创新教学方式,学生就会长久地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识字教学也只能是低效的。不仅如此,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会影响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生活体验、语文基础等,精心设计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结合低年级学生喜欢游戏,爱交朋友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形象地称生字为“生字宝宝”,让学生对生字产生亲近感,使汉字的学习如同结交一个新朋友。这样的教学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感到輕松快乐,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

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教师设计了“激趣导入,随题识字”的环节。教师首先这样来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你们看——(利用多媒体呈现乌鸦的图片),大家认识它吗?同学们回答是“乌鸦”后,老师表扬同学们说,不错!同学们都认识这个可爱的宝宝,它的名字就叫“乌鸦”(板书),随后,教师引领学生来识记“乌鸦”两个字。(小鸟没有眼睛,当然眼前是乌黑一片了,小鸟的前面长了牙,就念“鸦”),接下来教师继续讲到,乌鸦宝宝虽说长得不漂亮,唱得也不好听,但是,它却很聪明,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看它想什么办法喝到了水(板书:喝水),强调学生注意“水”是翘舌音……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强化了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三)创设多媒体阅读情境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教育领域的发展。在传统教学中,往往都是以教师为教学的中心,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基础的阅读知识和技能,一方面教学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乏味,另一方面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基于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多媒体阅读情境,利用图片、视频、动画、声音等方式,使原本枯燥乏味的阅读教学,变得生动、灵活、有趣,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视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丰富学生阅读体验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组织学生阅读《小小竹排画中游》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将文章中描述的场景,以画面的形式进行呈现。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为学生搜集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一些图片或动画,然后借助多媒体投影功能进行展示,并在展示的过程中,配以舒缓、清新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可以在“鸟语花香”中,真正领会作者所表达的“人在画中游”之情感,同时通过视觉体验,加深自身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如此一来,生动、灵活的教学情境带给学生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其教学效果达到了传统阅读教学无法企及的高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最主要的是阅读,通过阅读,学生能感知作者所表达的意图,能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让学生体验文字的魅力。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进行阅读培养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同时,还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这样,阅读教学的效果也将得到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高祥爱,董娜.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方法[J].中华少年,2020(21):12-13.

[2]杨秀琴.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2019(12):50.

[3]李元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80-81.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