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图书馆自闭症大学生服务管窥
2021-01-03费毛毛
摘 要 近年来,自闭症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峻社会问题。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教育服务机构,担负着保障所有学生阅读、获取信息的权利及引导教育的责任。为此,东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参与了学校自闭症学生过渡教育项目(STEP),针对自闭症大学生人群推出了多项特殊服务,包括谈话式需求调研、自习室空间重塑、饮食规定调整及交流馆员团队建立等。本文结合自闭症医学常识对其服务理念、举措等进行分析,旨在给国内高校图书馆提供借鉴,提升对自闭症大学生的友好包容度,从而于图书馆环境与服务层面作出改进与创新。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自闭症群体 大学生服务 弱势群体教育
分类号 G250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11.015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autistic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increasing, which has gradually become a serious social problem worldwide. As the educational service organization of the school,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s responsible for guaranteeing all students’ reading and information rights and guiding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library of the University of Eastern Illinoi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ents with Autism Transitional Education Program (STEP)”, and launched a number of special services for autistic college students, including conversational demand survey, study room space remodeling, diet regulation adjustment and exchange librarian team building, etc. Combining with the common sense of autism medicine,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service concept and measures, 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domestic university libraries, improving the friendly tolerance of autistic college students, and making improvements and innovations in library environment and service level.
Key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Autism group. College student service. Education of vulnerable groups.
0 引言
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是一类常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1]。自闭症患者在多种背景下的社会交流和社会互动中会持续存在缺陷,如缺乏眼神交流、缺乏相互理解、与同龄人相处困难、与陌生人保持距离等;一些患者患有共病,如智力残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特殊语言障碍(SLI)等,这些个体更有可能处于自闭症谱系的低端[2]。近些年,自闭症病例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政府机构、民间团体及社会大众普遍对幼儿园至中学的自闭症学生给予了较强的教育支持,而对高校中自闭症群体的关注度则大幅下降。此外,图书馆领域产生的有关自闭症读者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多集中于公共馆层面,基于大学图书馆视角探讨自闭症读者服务的活跃度较低,未能引起重视。考虑到自闭症大学生群体在高等教育中需要广泛的支持与关怀,美国东伊利诺伊大学策划实施了“自闭症学生过渡教育项目”(The Students with Autism Transitional Education Program,以下简称“STEP”),图书馆作为学校重要的附属单位,第一时间成为了STEP的参与机构,推出了一系列针对自闭症大学生读者的特殊服务,包括谈话式需求调研、自习室空间重塑、同龄人志愿队伍建设、饮食规定调整等,极大地推动了项目的进程。本文对服务案例进行挖掘,从服务理念、内容、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可以为国内高校图书馆提供借鉴,提升对特殊读者人群的友好包容性,在环境与服务层面作出改进与创新,在体现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弱势群体人文关怀机制。
1 美国图书馆自闭症人群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美国图书馆界非常重视对自闭症读者,特别是自闭症儿童提供服务与支持,公共图书馆员了解自闭症儿童的特性,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以促进这一群体的身心康复。如俄亥俄州不伦瑞克图书馆策划的“自闭症家庭之夜”活动,在闭馆之后邀请自闭症儿童家庭到访,让孩子适应图书馆环境[3];伊利諾伊州立图书馆举办了“关注自闭症——全国图书馆自闭症服务论坛”,为此而展开的主题为“对图书馆员开展自闭症相关知识培训的必要性和图书馆界如何同更多的机构合作帮助自闭症群体”的调查,获得了总统奖助金[4];在新泽西州,原苏格兰平原公共图书馆馆长梅格·科拉亚和时任范伍德公共图书馆馆长的丹·韦斯共同开发了服务自闭症读者的主题项目“我们在一起:图书馆员与自闭症”,项目起初只是为馆员派发服务自闭症群体的专业资料,后转变为向全社会自闭症儿童及家庭提供辅助服务[5];此外,还有弗吉尼亚劳登郡公共图书馆的“敞开门:面向特殊儿童的故事会”、宾夕法尼亚兰开斯特图书馆的“去图书馆:社会故事书”计划、芝加哥公共图书馆的“斯蒂芬游戏方块”游戏空间等,都在服务自闭症儿童群体上取得了成效。对自闭症群体关注度的上升也带动了美国图书馆学术界研究成果的产生:如2014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出版了《怎样策划面向图书馆少儿的图书馆活动》,作者芭芭拉·克利佩尔是康涅狄格州弗格森图书馆的少儿馆员,同时也是自闭症孩子的母亲,全书共八章,通过案例和实践指导详细介绍了如何面向自闭症儿童设计图书馆服务活动[4];恩尼丝·科尔等探讨了学校图书馆如何利用技术手段为自闭症学生提供教育辅助,他与同事开发了一个课程,利用远程视频教授自闭症学生信息获取技能[6];艾弗哈特与埃斯科瓦尔依靠GoPro摄像头研究自闭症大学生的信息搜寻行为后发现,患有非典型自闭症的学生更喜欢依靠外部援助及互联网完成任务,而精神障碍型自闭症患者则几乎完全依赖图书馆网站所提供的内容[7]。美国图书馆界自闭症群体服务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为STEP的策划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资料,推动了项目的结构化扩展。
2 “自闭症学生过渡教育项目”(STEP)介绍
美国东伊利诺伊大学自2017年开始实施STEP项目,在学术、社交、日常生活技能三个领域为本校的自闭症学生提供服务与支持,使得这些学生在《美国残疾人法案》规定之外享有更多权益。STEP成立了专门的支持团队,在校内打造高度结构化的适宜环境,帮助踏入大学校门的自闭症个体适应陌生的大学群体生活,其目标设定为:鼓励和培养自闭症大学生的自信心、自觉性和独立性;了解学生的长处和弱点,帮助他们学习和运用技能和策略,成功地驾驭大学生活中的交流、规划和解决问题等需求[8]。STEP采取导师制度,项目组成员会给自闭症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服务,帮助他们设立与执行计划,发展自我意识,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起初,执行这个项目的地点主要是学院及学生公寓,图书馆并未加入;之后,STEP成员在调研时经常会在图书馆中看到蜷缩在书架旁的自闭症读者,发现他们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障碍。有鉴于此,项目组便同馆员合作了解自闭症学生在图书馆中的经历,并在进行了一系列调研之后正式启动了STEP馆内服务计划。他们以谈话式需求询问为起点,推出了一系列包容自闭症学生,适应其生理、心理特点的干预举措。
3 EIUL自闭症大学生服务内容
3.1 谈话式需求调研
为切实帮助自闭症大学生群体、扩展STEP的辐射范围,东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Ea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以下简称“EIUL”)加入项目组,成为了执行单位之一。馆员将谈话式需求调研作为服务起点,在STEP导师的介入下,他们最终与自闭症读者建立了联系。这种联系的搭建耗费了馆员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其缘由在于自闭症读者几乎不会主动去和馆员互动,因为在这种社交状态下他们容易焦虑及情绪过载,这也是自闭症患者的典型症状。此时导师则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们会在自闭症学生眼前同馆员亲切交谈以降低学生对馆员的恐惧感并成为双方交流的话语媒介,馆员也努力帮助学生表达他们的需求。在获得了足够的信任感后,馆员就能同自闭症学生展开正常的交谈,他们也时常模仿导师的说话方式、肢体动作等,进一步降低学生的心理设防,使其将需求描述得更加具象化[9]。在馆员的积极引导与导师的协同辅助下,EIUL拉近了机构与读者间的距离,获得了大量自闭症大学生群体的需求诉愿,包括空间、照明、供暖、设备使用、课程教学等,成为了后续服务出台的依据;而后,EIUL采取了远程教学模式,以降低自闭症大学生对同龄陌生人的恐惧习得性反应。谈话式需求调研给EIUL的自闭症群体服务创新指明了方向,加深了自闭症学生对图书馆员职业的亲切感。
3.2 馆员志愿团队建立
随着加入STEP的自闭症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EIUL通过报名加测试的方式成立了馆员志愿团队,志愿馆员的一项重要职责便是帮助STEP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与研究。EIUL为每位志愿馆员发放了刺绣臂章并定期开展培训会议,STEP导师也经常给学生传递这样一条信息——“当在图书馆遭遇困难时,放心大胆地求助佩戴臂章的人员”。布斯分馆至仿效项目机制,创建了STEP“个人图书馆员”项目,实行“馆员——自闭症读者”一对一服务指导。这种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加快了自闭症学生对图书馆的熟悉进程,为其创造了更多的集体融合机会,他们逐渐敢于在导师与馆员均缺席的情形下对馆舍空间进行探索,使用电子设备获取信息与资源[10]。
3.3 自习室空间改造
许多自闭症患者也被诊断出患有焦虑症,突出表现为环境意识持续增强及潜在威胁扫描所带来的过度警觉。学者Anderson的研究发现,自闭症大学生虽然更倾向于使用自习室作为馆内学习场所,但他们较为排斥共享型自习室,这会使其产生“被监视”的感觉,导致分心与焦虑[11]。EIUL在调研后也发现,STEP成员更喜欢在独立的小空间内同馆员或导师相处。为此,EIUL对部分大型自习室进行了空间改造,将其分割为多个独立小空间,利用隔间门、挡板、窗帘、绿植等将这些空间遮挡在公众视线之外,同时安装了降低噪音的软性材料,并根据自闭症读者的选择重新购买了学习桌椅。在空间改造完成后,EIUL上线了“自习室线上预订系统”以便学生提前预订空间,馆员也能够依据预订时间表知晓前来使用自习室的对象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3.4 饮食规定调整
对于自闭症学生来说,食物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安抚工具。学者Andrews等将食物视作图书馆服务自闭症读者的基本元素,与馆藏、馆员、照明等处于同样的地位[12]。Sullivan也指出,自闭症学生离开图书馆外出就餐或许会产生心理干扰,分散注意力,再次返回图书馆后他们需要重新审视空间,增加了环境适应难度,而允许携带与食用食物可以延长他们待在馆内的时间,提升学习专注度[13]。EIUL基于调研反馈调整了图书馆关于食物携带与饮用的规定,自闭症学生被允许将食物带至自习室中食用,馆员还将自习室旁的一个原本放置影印设备的房间进行了改造,添置了食物饮料自动售货机、微波炉与部分饮食主题的书籍,在满足自闭症学生食物需求的同时利用馆藏发挥饮食保健功能,建议对食物进行合理搭配,增加营养,告知他们部分食物的不良作用[10]。
3.5 远程视频教学
EIU自闭症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导致他们难以适应图书馆普适性质的信息素养课程,有些初衷良好、设计合理的课程因为课堂受限而无法在实践中实施,部分学生由于突发性的情绪失控甚至是破坏行为等也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且负责教学的馆员往往并非志愿者成员,自闭症学生会对其恐惧、排斥。鉴于以上种种因素,EIUL针对该群体实施了远程视频教学,其理论依据主要来自教育心理学的个别化教育和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技术学的远程教育理论。视频教学所创设的远程教育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彌补了自闭症患者的生理缺陷,减少了学习障碍,使其“短板”得以加长,图书馆可以此提供比较灵活、便利的接受高等教育及终生学习的机会[14]。在远程视频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极为重视引导自闭症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如何完成作业等学习任务,而并非要求他们进行实操演示,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减轻导致语言运用能力缺损的言语障碍,通过远程谈话交流,让他们的注意力、理解力得到锻炼。
3.6 未来的就业支持计划
在美国,高功能自闭症患者的失业率高达90%,2017年美国《国家自闭症指标报告》显示,31个州中仅有14%的自闭症青年实现了竞争性就业。美国“第二期全国纵向转衔研究”(National Longitudinal Transition Study-2)公布的数据表明,在所有残障人士中,自闭症青年获得有薪工作的比例最低[15]。对问题行为的恐惧是自闭症患者就业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STEP项目正计划在未来开展自闭症大学生就业支持计划,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各个参与机构将在多个环境中实施积极的举措(如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采用图片予以视觉提示等),模拟就业场合,培训职业技能,以辅助自闭症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增强其就业信心。
4 EIUL自闭症大学生服务带来的启示
4.1 挖掘自闭症大学生读者的自我意识
进入大学校门后,由于缺乏家庭成员的陪伴,加之校园大环境下人们异样的眼光,自闭症患者常常伴有强烈的焦虑感与不安全感。他们害怕在图书馆这样的公共空间内同他人接触、交流,拒绝参加集体阅读活动,也不敢正常表达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EIUL的自闭症读者需求调研可以发现,这一群体实际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部分个体对自己的存在状态、思维理念等有着清晰的认知,普通大众因为刻板印象加之忽视他们本身的需求与潜能,认为即便是成年自闭症患者也不会有内心活动与自我感觉。联合国把2017年“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的主题定为“实现自主与自决权”,呼吁对自闭症患者的关怀[16]。EIUL的实践也带来了相同启示——图书馆应当挖掘自闭症大学生读者的自我意识,拓宽服务内涵以改善他们的自主学习行为能力,激发阅读兴趣,将高校图书馆打造成“人人可用”的校园第三空间。
4.2 营造舒适安全的空间环境
EIUL的自习室空间设计以保障自闭症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基础,以角落原则、单纯空间原则、喜好心理暗示原则等打造舒适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基于自闭症患者喜静不喜动、爱好独处、不爱与人交流的特性,EIUL将自习室设定为由墙、透明玻璃窗、门组合而成的独立式半封闭空间,给他们安定感,适合长时间停留;空间内使用了大量的天然软性材料,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给他们带来的伤害;考虑到自闭症患者对色彩的敏感及色彩对患者不良情绪的调节作用,自习室采用了绿色、蓝色等冷色调为主色,以橙色、黄色等暖色调作为点缀,搭配柔软的窗帘、较明亮的光线等,营造了一个让自闭症大学生感觉沉稳安静的空间,促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导师、馆员等开展学习与研究工作。
4.3 提供优质、合适的文献资源
高校图书馆应当为自闭症大学生配置相应的文献资源。EIUL在自习室、食品提供区域等摆放了适合自闭症人群阅读的图书、杂志,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他们焦虑不安的情绪,还有助于其改善认知、提升文字学习能力。有学者研究发现,不少自闭症患者具有视觉记忆优势,喜欢拼图游戏,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配置内容生动、精练、适合浅阅读的文献,如拼图、音频和视频读物、故事绘本、玩具、游戏软件等,以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让自闭症大学生感受愉悦的阅读体验,引领他们参与阅读活动[17];同时,应当配置一定的有关自闭症人群教育、训练、康复等主题的权威著作做馆藏,给普通师生、馆员科普自闭症知识,消除刻板印象造成的歧视,唤起他们支持与关怀自闭症学生的人文意识。
4.4 创建馆员志愿者服务团队
馆员志愿者团队的建立是高校圖书馆能否有效推动自闭症大学生服务举措的基础。馆员所开展的这项服务已经超出其本职工作范畴,且自闭症患者大多缺乏正常的人际沟通技巧和相互理解能力。虽然志愿者照顾他们的心态基本都是始于同情心,通过依顺、鼓励来抚慰自闭症学生,但仍无法完全保证他们的心理一直稳定,而学生一旦发生情绪失控行为,很容易导致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馆员也遭受情感打击,最终造成双方互相伤害的局面[18]。为此,选拔馆员加入志愿服务团队时不仅需要考量其同情心、爱心程度,同时也可参考EIUL的做法,运用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测试其是否具备服务自闭症读者的资质,确保服务馆员对自闭症大学生的接纳与积极影响。
4.5 加深馆员志愿者专业服务能力
STEP项目能吸引图书馆参与并持续实现馆内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图书馆员作为服务主体,在导师的协助下对自闭症的认识在不断加深。EIUL的实践经验也表明,高校图书馆支持自闭症大学生读者的身心发展必须配备专业的服务队伍,以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持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导师针对馆员志愿者开展的关于自闭症人群的教育及不同模式的专业技能培训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同自闭症患者建立更牢固的关系,而将专业知识运用于服务实践中能促使自闭症患者注意到并逐渐信任馆员志愿者,极大地提升了STEP项目的成效,也增强了馆员继续服务自闭症大学生的信心,这是服务不断优化的关键。
4.6 打造家长心理疏导驿站,提供支持服务
当前,EIUL的服务内容中虽暂未涉及自闭症学生家庭成员支持层面,但笔者认为,今后国内图书馆如果开展同类服务,应当将对学生家长的帮助支持纳入其中。在自闭症家庭中,孩子康复治疗所带来的沉重经济压力及孩子或许永远无法康复的精神压力长期侵蚀着家长的心理,部分家长甚至将照顾孩子当做自己的全职工作。随着孩子即将踏入大学校门,这种压力及从未分开过的长期陪伴所产生的情感容易转化为过度担心。为此,高校馆应主动联系自闭症学生家庭,协同STEP项目的导师、校园心理医生等与学生家长多沟通,准确记录每位自闭症学生的病理、症状、个性特质等,宣传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学校机构、学生社团等所开展的各类服务内容,帮助自闭症大学生家长解开心结,得到情感与精神帮扶。
5 结语
在自闭症大学生群体服务上,国内高校图书馆尚处在探索阶段,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层面均存在较为模糊的认识。我们需要学习与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的做法,在馆舍内打造安全舒适的独立空间,引导师生对自闭症群体的支持与关怀,开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促进对自闭症大学生康复的心理干预,唤起大众对自闭症患者的了解与接纳。
参考文献:
卫生部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EB/OL].[2021-03-11].http://www.gov.cn/zwgk/2010-08/16/content_1680727.htm.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utism Spectrum Disorder.I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2013:50.
KLIPPER B.Programming for children and teen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M].Chicago: ALA, 2014:82-105.
邓咏秋,张婧.美国图书馆自闭症儿童服务及其推动因素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7):63-68.
李承阳.美国公共图书馆自闭症儿童服务研究及启示[J].图书馆学刊,2018(1):135-138.
ENNIS C, SMITH D. Assistive technology and autism: expanding the technology leadership role of the school librarian[J].School libraries worldwide,2011,17(2):86-98.
EVERHART N, ESCOBAR K L. Conceptualizing the information seeking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autism spectrum through participant viewpoint ethnography[J].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18,40(3):269-276.
Program Components of EIU STEP[EB/OL].[2021-03-14].https://www.eiu.edu/step//program components1.php.
PIONKE J J,STACEY K D, BRANTLEY J S. Library involvement in an autism support program: a case study[J].College & Undergraduate libraries,2019,26(3):221-233.
About the Autism Center[EB/OL].[2021-03-19].https://www.eiu.edu/autism center.
AMELIA A.Autism and the academic library: a study of online communication[J].College& Research libraries,2018,79(5):645-658.
ANDREWS C, SARA E W, HOWARD R. Library learning spaces: investigating libraries and investing in student feedback[J].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2016,56(6):647.
SULLIVAN R.Common knowledge: learning spaces in academic libraries[J].College and undergraduate libraries,2020,17(2):142.
鄭权,张立昌,郑汉柏.特殊儿童个别化远程教育的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8(3):27-33.
ROUX A M, RAST J E, ANDERSON K A, et al. National autism indicators report: development disability services and outcomes in adulthood[R]. Philadelphia,PA,2017.
刘蔓.公共图书馆自闭症群体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1):101-106.
易珂.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自闭症群体服务调研[J].图书馆论坛,2017(7):109-115.
刘建民,吴旃,雷艳芳.自闭症儿童社会志愿者介入服务实践反思[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4):63.
费毛毛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江苏南京,210093。
(收稿日期:2021-04-08 编校:左静远,陈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