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师资培养新模式探究

2021-01-03杨勇赵崇杰李俊杰张国泉

职业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师资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

杨勇 赵崇杰 李俊杰 张国泉

摘要:以“双十”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为基础,针对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师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双师型”和“工匠之师”的内涵,提出了中职师资培养新模式,为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及其他专业的师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匠之师;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双师型;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1)12-0072-05

教师队伍是支撑国家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大力提升职教师资质量是巩固职教地位的手段之一[1]。2019年9月,教育部等四部門印发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应该由“国家工匠之师”来引领,大力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素质,分层次建立技艺精湛、师德高尚的职教名师、职教骨干教师等专业人才队伍。“工匠之师”是指除了具备“双师型”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还要求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在职业院校,教师的责任并不只是传授知识,同时也肩负着培养“社会工匠”的重任,应是道德高尚、技术精湛、敢于创新的“工匠之师”。相较于“双师型”教师概念,“工匠之师”为职教师资发展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2]。

一、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工匠之师”培养的意义

2020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提出打造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5年打造全球产业高质量发展典范。而对“双十”产业集群深度分析发现,大多数的支柱及新兴产业都是以工业机器人领域为基础的高端制造业,工业机器人领域是“双十”产业集群推进的动力源,因此,对工业机器人领域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十分迫切。工业机器人职业教育是培养工业机器人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载体[3],这也意味着推动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此外,教师是教育体系的根基[4],“工匠之师”的质量和数量“双满足”供给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教育的水平。因此,中职学校精准培养应基于“工匠之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培训体系及激励机制、师资考核评价标准新格局,在彼此之间搭建起“工匠之师”培养模式与“双十”产业集群贯通的“桥梁”,促进职教各元素的有效衔接,是适应新时代“双十”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的重大举措,如图1所示。

二、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工匠之师”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水平尚存缺陷,师资源头质量有待提升

目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师资队伍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需要教师具有对工业机器人的理论研究、实践操作以及师范教学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需要懂教育、懂技术、懂学术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教师[5]。现阶段,珠三角地区中职学校对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教师的招聘条件一般是要求工科类硕士毕业或者有丰富企业经验的工程师。虽然工科类的硕士生在技术以及学术方面都有很牢固的基础,但是他们教学经验不足,实操技能尚未达到实训课所要求的程度;而对于富有技能经验的企业工程师而言,他们的技术及实践操作能力很强,但是普遍学历不高,缺乏学术研究能力,并且他们的教学能力同样欠缺,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与工科类硕士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既能做好教学工作,又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还具有学术科研能力的“工匠之师”少之又少,教师的水平以及师资源头质量有待提升。

(二)“工匠之师”队伍的激励机制及培训体系建设落实不到位

现阶段,中职教师依然存在不积极开展教学工作、不主动提升自己技能水平、不踊跃参加师资培训的现象。归根到底,主要是学校对于“工匠之师”队伍的激励机制及培训体系的落实还不到位。一方面,中职教师的薪资主要与工作年限挂钩,工龄较长的教师待遇较好,而新晋升职称教师由于入职时间短,所以薪资也比较低,并且职称晋升的竞争也较为激烈,导致一部分年轻教师失去了积极开展工作的动力。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师资培训体系还没能做到与企业深度融合并建立长久的师资培训基地,教师在培训中没能真正去接触企业的一线生产作业和亲身感受“工匠精神”;培训内容也还没做到与1+X证书体系的深度结合,难以对教师进行系统、完整的技能培训。

(三)教师对职业素养的理解尚浅,缺乏对技术、教学的刻苦钻研精神

教师对上级下达的素质、道德及专业指导文件缺乏深入学习,没能及时做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依然安于现状。另外,大多数教师更多地忙于职称晋升,疲于应对各类检查评比,无暇顾及对一些新技术进行学习与研究,对前沿技术技能的认知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此外,部分年纪较大的教师教学管理手段没能做到与时俱进,缺乏利用多媒体、移动网络等手段提高课堂授课的趣味性及利用内网系统去管理学生资料、学生成绩等信息的能力,其教学管理手段有待改进。

(四)“工匠之师”考核体系尚不完善,难以建立“工匠之师”评价标准

大部分中职学校没有把“工匠之师”队伍建设视作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缺乏科学的“工匠之师”考核认定标准,导致中职学校始终没能培养出真正的“工匠之师”。在考核评价主体方面,工业机器人领域前沿的行业、企业、培训机构等还没能充分地参与其中,导致出现考核内容欠专业、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对于“工匠之师”的考核评价还需要一个有说服力的专业主导方,而缺少主导方的领导,将难以形成完善的“工匠之师”考核评价体系。

三、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工匠之师”培养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工业机器人领域职教硕士“工匠之师”培养体系,提升师资源头质量

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机电学院为例。从2016年开始招收职业教育技术(加工制造)专业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工业机器人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目标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科研、教育教学、实践操作能力及工匠精神、道德素养,与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一脉相承,是真正意义上的“工匠之师”。(见图2)

1.与高端工业机器人研发及应用企业共建职教硕士企业联合培养基地

对于工业机器人领域职教硕士的培养,培养单位应该与高端工业机器人研发及应用企业建立研究生企业联合培养基地,并设立技能证书考核环节,提升职教硕士生的实践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这是推进“产学研”深化合作的重要途径。首先,高端工业机器人研发及应用企业拥有先进的产业生态以及研发条件,可为职教硕士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实践平台,对于职教硕士培养机制的创新、提升职教硕士生的实践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职教硕士生应该以企业的资源为基础实地开展自己的课题研究,从企业当前的生产过程中找问题,并进行分析研究,协助企業对生产线的效率、生产质量进行优化,助力企业的稳定与快速发展,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技术攻关、效益提升等方面带来全方位的促进和帮助。另外,企业应对职教硕士生设立技能证书考核环节,对主要技能进行严格考核,考核通过的可以颁发企业的技能证书,保证职教硕士生的培养质量。

2.提高职教硕士的教学师范能力

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开设的职业技术教育(加工制造)专业为例,专业目标定位就是培养中职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职教教师。因此,培养单位应该与中职、中技学校共同打造职教硕士生教育教学技能培养基地,制订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联合培养基地为每一名职教硕士生配备一名基地导师,基地导师应该为中职、中技学校里有高级职称以及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负责对职教硕士生在联合培养基地进行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授课等教学任务的指导,并通过班主任工作对教育硕士生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进行引导、示范和监督。另外,基地导师与校内导师可以联合开展研究课题申报,并让职教硕士生积极参与到两位导师联合开展的研究课题中,共同指导职教硕士生开展科研实践与教学实践。最后,基地导师还需要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职教硕士生完成论文选题、开题、撰写、答辩等相关工作,硕士论文选题均来自中职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此开展科研实践和深入研究。基地导师还要积极参与到所指导的职教硕士生的论文评阅和答辩工作中,对职教硕士生在基地实践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

3.加强对职教硕士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学术研究能力培养,保证职教硕士的科研基础

学术研究能力主要体现在高水平论文、专利、课题项目申报以及各类科研竞赛等,因此校内导师应该让职教硕士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与到自己的实验室科研以及课题研究中,组织职教硕士生参加工业机器人以及职业教育的学术会议、高峰论坛、企业参观交流等课外实践活动,保证职教硕士生的科研基础。

4.加强对职教硕士工匠精神以及道德素养的培养,在硕士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

对于职教硕士的培养,除了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思想认识的提高。当前,“课程思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对各层次教育都有重要作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评价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上的明珠”,“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新兴战略的实现要以机器人领域作为支撑。因此,应该对工业机器人领域职教硕士生的专业课程融入更多“思政”元素,秉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引导职教硕士生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以及道德素养等,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报效祖国的信念。

(二)建立完善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工匠之师”队伍激励机制及培训体系

1.激励机制

首先,要加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激励机制,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现老中青传帮带。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待遇保障,构建教育部门主导管理、院校和企业深度交融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其次,要争取当地政府和企业对教师实训基地的投入,最终建立以政府、企业以及中职学校为主的“工匠之师”队伍培养经费投入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到企业参与相关专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要对其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要明确“工匠之师”的教师岗位待遇,建立向“工匠之师”倾斜、自主灵活、重实绩和实践的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

2.培训体系

中职学校培育教师的“工匠精神”,就必须引导教师去工业机器人研发及应用企业实践和培训,从企业实践中体会“工匠精神”的精髓。现阶段国家大力推行1+X技能证书,因此,中职学校应该以“1+X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等国培班、省培班为基础探索“工匠之师”培训机制,选派优秀教师到工业机器人研发及应用企业跟岗实践,学习企业的生产管理、设备操作规章制度、前沿技术的运用及课程开发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在工业机器人研发与应用方面具有学校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中职学校应该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力度,建立“1+X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等国培班、省培班师资培训基地[6],并由学校设计教师培训方案,完善教师企业培训制度,提升教师培训质量。教师在师资培训基地学习实践时,应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技术攻坚、产品研发和集成应用当中,并到生产线上去感受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严谨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态度,进而加强教师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三)加强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对“工匠之师”的理解,提高教师对技术、教学自主钻研的意识

“工匠精神”崇尚以德为先,想要加强教师对“工匠之师”的理解,教师必须先模范践行高尚师德,发扬优良师风[7]。中职学校以师德师风系列教育活动为载体,按时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师德政策文件,加强教师自身为人师表的优良作风,使其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及教学管理手段方面推崇创新,更有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高效率地管理好学生。

此外,中职学校应该定期举办行业、企业技能工巧匠进校园活动,倡导教师深入学习工匠精神,以播放《大国工匠》等纪录片为辅助方式教育广大教师以工匠精神为师德作风标准,坚定“工匠之师”职业信仰。教师对于新时代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进行自主学习和刻苦钻研,以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技术技能和学术研究能力。

提升教师对“工匠之师”的理解非常重要,教师在道德素养品质的提升和专业能力素养的提升是相辅相成、互相推进的,如图3所示。

(四)完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工匠之师”考核评价制度,与工业机器人行业标准对接

首先,要将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行业、企业相关要素引入到“工匠之师”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指标中,由企业对教师进行技术测评,将“工匠之师”的标准与企业技术标准进行对接,在师资培养过程中就可以把岗位技术的要求和标准体现出来。其次,应该把工业机器人领域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纳入到“工匠之师”的考核评价中,邀请“工业机器人1+X证书制度”考评机构作为考评方之一,依据行业的职业标准参与到“工匠之师”考核评价过程中,对教师进行教学测评,建立培训考证与中职“工匠之师”培养一体化体系。最后,应该由教育部门作为“工匠之师”的主导考核评价方,结合企业以及考评机构的测评情况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标准和评价指标要能体现教师的全面发展,既要体现出教师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状况,也要包含教师的专业水平,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课程开发、技术应用、操作技能等能力,综合所有考核评价元素对教师进行综合测评,如图4所示。

参考文献:

[1]念潮旭.中职师资培养的逻辑、困境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4):87-93.

[2]张洪华.论工匠之师的概念与旨趣[J].职业技术教育,2019(13):56-61.

[3]杨勇,赵崇杰,张国泉,等.基于STEAM教育的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1(5):87-91.

[4]王继平,唐慧,谢莉花.教师教育新格局下的“双轨”教育模式探索——以职教专硕教育与中职新进教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为例[J].職业技术教育,2021(4):56-61.

[5]胡重庆,廖翠兰,罗丽琴.中职教师职前培养的优化路径[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1):7-13.

[6]杨勇,刘霞云,黄福.工业机器人高职师资培养质量的分析与提升策略[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5):1-5.

[7]杜晓光.工匠精神视角下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0(22):109-112.

(责任编辑:刘东菊)

猜你喜欢

师资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
校园足球师资培养途径探究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欧美出版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的三层面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