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程理念背景的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实践

2021-01-03宋秀芳

课外语文·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新课程理念高中语文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古诗文的教学要求发生了转变,即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文形成一定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形成一定的民族文化归属感,要让学生主动地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教师需要转变自身观念,需要发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使用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本文从备课策略、激发兴趣、作业布置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基于新课程理念背景的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实践。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34-095-03

【本文著录格式】宋秀芳.基于新课程理念背景的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实践[J].课外语文,2021,20(34):95-97.

古诗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学好古诗文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库,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发现民族文化的魅力,并对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归属感,进而使学生形成健全的、独立的人格。下列提供了几种简单有效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古诗文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一、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备课策略

(一)改变观念

如果想要古诗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就要在备课上下足功夫。用心备课,仔细钻研教材,设计出符合学情的教学环节,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能实现教学的高效。然而,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当前的语文教师对于备课这一环节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备课内容也存在差异。部分教师认为教材已经熟悉,选取的古诗文也非常熟悉,进行课堂教学是没有问题的,不愿意花精力去认真备课,只是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去创新,不能变革。还有部分教师囿于教参的解读,只做教参的传话筒,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讲解课文,不能带学生深入文本,未能真正重视学生在备课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學生对古诗文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所以,教师要在课前认真备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尽可能地进行创新性教学。

(二)制订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订是课堂教学得到保障的有效途径,是进行高效教学的前提。就新课标要求来看,高中古诗文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知识进行积累、进行整合的方面;对知识进行感受、进行鉴赏的方面;对知识进行思考、进行领悟的方面;对知识进行拓展、进行应用的方面;发现知识、创新知识的方面。但是,古诗文之间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比如有的古诗文写的是景,有的古诗文写的是事,有的古诗文写的是人,不同的古诗文会有不同的要求。

大部分古文教学的要求一般是让学生积累大量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进而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大部分古诗词教学的要求让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理解作者情感,进而学习掌握诗词创作的艺术。同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文本不同,教学的要求也有不同;即便是相同的文本,教学要求也会有差异。因此,教师想要真正地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收获,提高课堂效率,就应该依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基于教学目标进行知识教授。这样,语文课堂教学的工具性才能体现出来。

(三)预设课堂

《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是当前的古诗文教学是开放式的,这种课堂最大的问题就是经常会发生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如果教师不能应对这些情况,会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没办法学到知识。所以,备课时,教师需要对文本进行认真审视,然后尝试科学合理地进行预设。预设的内容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可能会产生的对话,学生在看到古诗文时会产生怎样的想法,会发表怎样的意见,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么评价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应该到怎样的程度,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等。在预设完课堂现象后,教师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进行策略设计,进而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一)通过巧妙的主题切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如果开头开好了,那么课堂教学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在进行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时,导入环节尤其重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教授《登高》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小问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教学氛围能够活跃起来。登高这项运动大家喜欢吗?你们在到达山顶之后会做些什么?在爬到山顶之后你会想些什么?会有怎样的感触?因为这些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所以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后,教师可以这么说:看来大家都很喜欢登高啊!你们知道古代的哪位诗人也喜欢登高呢?因为这个问题触及了学生的知识盲区,所以很多学生会说不知道。此时,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杜甫特别喜欢登高,甚至写出了同名古诗词,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了。之后,教师可以将《登高》这首诗引入,让学生进行学习。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快速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又如在教授《琵琶行》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请问谁用琵琶弹奏了《东风破》?因为这首歌是周杰伦的歌曲,所以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周杰伦。之后,教师可以将答案公布,正确答案是白居易。因为这个答案超出了学生的想象,所以教师可以将所要教学的古诗文《琵琶行》引入。由此可见,教师通过巧妙的主题切入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文学习的乐趣所在,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进行知识探究。

(二)通过文本诵读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文音韵的趣味性

古人在教授古诗文、文言文时都喜欢摇头晃脑地进行诵读。因为这些文本遵循了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在读的过程中可以品味到文本的魅力所在。所以,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诵读,感受体会诗文中呈现的音韵美和情感魅力。

不过,高中阶段的古诗文诵读并不像小学古诗文诵读那样,张嘴读就可以了。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诵读,要从不同的层次入手进行诵读。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诵读感受到古诗文的韵味,感受古诗文句式的整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古诗文中蕴含着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在诵读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时候,需要将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感觉读出来: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又如在诵读李清照的古诗文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李清照在作词的时候会站在女性的角度思考,会将女性的感受融入古诗文中,需要在诵读的时候将节奏放缓,语调需要带点哀婉,这样,才能将李清照在词中蕴含着的女性的百转柔肠感受到。

(三)通过对话式课堂将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兴趣调动起来

新课标提出,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教师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话感受到文本的美。简单来说,教师需要将对话式课堂引入古诗文教学。

例如在教授《短歌行》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尊重,如果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能直接打击学生,反而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在教授《短歌行》时,教师可以将古诗文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句话提出来,让学生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不能过多地参与到其中,而且不管学生说得对不对,教师都需要给予学生鼓励。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会说出这样的理解:曹操是一名政治家,有着远大的抱负,这句话中体现了曹操的抱负,同时曹操也在劝诫后人,一个人的一生是很短的,需要将年少的时光重视起来,要成就属于自己的事业,这样才能在老了的时候不觉得后悔。有的学生会说出这样的理解:人生苦短,谈论大志向是没有意义的,反而应该珍惜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小幸福,比如珍惜亲情、友情、爱情。有的学生会说出这样的理解:这句话其实蕴含着一定的哲学道理,是有关于短暂、永恒的。人生嘛,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如果只是来人世间走一遭,但是没有什么意义,相当于白活了一回。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要让自己活得有意义。有的学生会说出这样的理解:曹操是喜欢借酒消愁的。从下面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来,他是很喜欢喝杜康的。依据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句话。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个性化思维可以体现出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切实地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在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打造出对话式课堂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让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发展,不再人云亦云。

(四)通过编排微电影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在古诗文中,作者渗透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再加上历史的推移使古诗文带有一丝悲壮、一丝沧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所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微电影创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演员梦可以实现,可以通过研读创作出来的剧本获得一定的体验。例如在教授《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文本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感受人物的个性和内心。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生动有趣,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进行知识探究,所以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实现寓教于乐。

(五)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感受到赏析的乐趣

21世纪又被称作信息化时代,在增加了各种信息量,实现了知识爆炸的同时,可以促进教学改革,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赏析古诗文的乐趣。

例如在教授李清照的《声声慢》《醉花阴》时,教师就可以将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起来。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月满西楼》,因为这首歌的歌词是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样,可以将学生的听觉调动起来,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感受,进而让学生感受到词的韵律美、音乐美,可以对古诗文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播放完歌曲后,教师可以引入古诗文,带领学生进行探究。不过,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把握好度,因为过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会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古诗词之外的事物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减少,缺乏对知识的探究,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限制。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起来,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切实地进行知识分析、知识整合,学生学会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处理,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

三、注重个性化作业的布置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作业布置也需要变革。就古诗文作业布置而言,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作业,要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发展,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有的学生在实词、虚词的学习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其他方面就不足;有的学生在文本情感的探究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不理解实词、虚词。布置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可以布置个性化作业,让学生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这样一来,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就能个性化地发展了。

综上所述,古诗文教学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没变。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的内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才能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发展,对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张天香.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J].山西教育(管理),2004(6).

[2]沙俊才.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时代,2013(12).

[3]贺志刚.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J].学园,2013(32).

[4]包永尚.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文言文教学的出路[J].新课程:教研版,2012(6).

[5]张清.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6(6).

作者简介:宋秀芳,女,1980年生,山东莘县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阅讀与写作教学。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学新课程理念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从“意会”走向“言传”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