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劳动教育的中职语文教学创新探析
2021-01-03黄振强
劳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智体美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坚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有技能的劳动者,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应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上,贯彻“做中教、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将劳动教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能够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中劳动、在劳动中学习,既增长知识又提高能力,还强化劳动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在中职语文融入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以劳树德
通过德育培养人才是中职学校的首要任务,而劳动教育是开展德育的有效载体。[1]目前部分中职学生存在自理能力差、自我意识强烈和行为习惯不良等现象,只有借助劳动教育来引导学生,才能形成团结一致、任劳任怨、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以劳增智
劳动的过程具有创造力和实践性的特点。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和劳动素养是提高实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养成劳动的习惯,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三)以劳育美
劳动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改善学生的审美价值观,还可以带领学生创造美、表现美。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手工创作、产品制造和社会服务等途径引导学生对美进行重新定义。[2]目前由于审美教育的不完善,致使中职学生在审美能力和审美价值观方面存在不足,加强劳动教育,是中职学校培养学生审美认知能力的有效方式。
二、在中职语文融入劳动教育的可行性
(一)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育人目标相同
劳动教育和语文教学有着相同的育人目标。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曾说,现代生活不光给学生成长带来了巨大的可能性,还对学校在学生成长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3]劳动教育和语文教学能让学生学会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增强劳动实践能力。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是符合教育的育人目标。
(二)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价值导向相同
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具有相同的价值导向。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首要之选,也是加强教育行业整体改革、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选择。中职语文课程的价值导向表现为注重教育核心价值、深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以职业素养为核心,培育出兼具专业技能和道德观念的应用型人才。[4]这与劳动教育是相吻合的。
(三)劳动教育与语文课程实践手段相同
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具有相同的课程实践手段。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改变了传统学科教学的单一化模式,改变了固定化的课程形式,其与劳动教育均属于活动范畴。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实施劳动教育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平时注重语文教学的劳动实践,增强中职学生的生活独立、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和观念。
三、基于劳动教育的中职语文教学创新举措
(一)利用课程教学渗透劳动教育
1.通过教材渗透劳动教育。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对教材的深度探索,找寻其中和劳动教育的连接点,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深度剖析教材内容的水平。[5]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结合教材特点,提炼出具有实用性的内容(增加劳动实践的内容比重),让学生更好地将语文知识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比如在《诗经》中运用了大量篇幅描写了劳动场景,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了不同劳动的不同侧面,是我国奴隶社会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关注这些描写劳动场景的内容,分析诗中描写的劳动场景对当时人们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和价值,从而切实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和探究[6]。
2.通过写作深化劳动教育。专题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劳动专题写作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学习劳动技能,并通过对劳动过程、劳动体验的记录和描写,提升对劳动的感悟和理解,培养劳动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劳动和创造的能力。[7]写作之前,教师先给学生确定写作主题,如新时代劳动的意义、劳动改善生活、赞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以及我对劳动的理解等等,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确定主题后,让学生结合主题搜集资料,比如通过阅读的方式查找关于劳动的名人名言、经典故事、诗词文章和演讲稿等文学知识。利用写作训练,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主动参与劳动。专题写作练习让学生的重点聚集在劳动话题上,推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搜集写作素材,获得健康的劳动观。[8]在写作中推动学生接受健康劳动教育的熏陶,从而更好地解读劳动、感受劳动,有效促进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劳动教育
1.在课堂教学上开展劳动教育。为了有效增强劳动教育的成效,语文教师要主动将劳动实践活动当作激发学生深入解读语文知识内容的主要手段,带领学生开展职业劳动教育活动。用劳动实践来巩固自己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归园田居》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内容创设演绎情境,编写课本剧,将课文中的内容生动地表演出来,让学生借助劳动主题实践体验劳动生活。学生在排练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对剧本进行合理的改编,调动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育学生准确演绎情境中人物角色的形象内涵。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回归课堂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切实提升学生们的劳动精神与主动劳动意识。[9]
2.在校外實践中开展劳动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外,校外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好场所。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周末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上社会,寻找劳动人民劳作场面,用笔把他们记录下来,用手机把他们拍摄下来。语文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劳动情况展开调研并撰写报告,掌握行业的实际劳动过程。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清洁人员的劳动现状进行调查。借助调查,让学生了解清洁人员的实际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强度以及薪资待遇等,清楚这个行业的艰辛,意识到要自觉维护环境,珍惜清洁人员的劳动成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到社会上采访不同职业的劳动人民,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锻炼学生们“听”和“说”的能力,并通过采访切实了解劳动人民的辛苦。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直接面对劳动,获得真实的体会,掌握劳动人民的现实状况和劳动过程,认识到劳动人民的伟大。
(三)开发多元化与劳动有关的课程资源
1.学科融合,拓展课程资源。基于劳动教育背景下,语文学科融合劳动因素,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为劳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10]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融合学科知识,开发微课程。如语文课的生活化作文,学生的劳动体验、志愿服务、学研过程和感悟、对劳动场景的观察等,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将自己的所感所悟图文并茂的描写下来,真切感受劳动的乐趣。另外,设计跨学科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将课内学科知识进行延伸、拓展和深化,为学科融合提供更多的契机和空间。比如让学生走进试验场、植物园和农场,记录农场里面种植什么作物,作物的生长情况,自己在劳动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和体验等。这种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后,会发现学生不仅在劳动实践课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发现,而且在观察中对劳动有了新的认识。
2.选择素材,丰富课程资源。教材之外,还有很多关于劳动教育的资源,要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丰富学生对劳动的理解。比如在进行教材设计时,教师可以创设名人事迹、传记导读、经典朗读以及古诗名言等模块,加深学生对劳动观念感性的认知。让中职学生接受思想上的洗礼,切实感受中华民族以劳动为荣的良好美德和优秀品质。例如盛祥兰的《偶然》,作者从劳动者的角度出发抒发了对自然、生命以及生活的情感,是给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良好素材。语文教师还可以挑选一些歌颂劳动人民魅力的作品,诸如《你好,百花山》《鸽子》《白日梦》《潮汐》《木棉花》等。另外,可以让学生诵读古诗,如“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和“打麦打麦,彭彭魄魄,声在山南应山北”等。
劳动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是职校教育意义所在,能有效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语文教师要有清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把握中职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的内在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理念,深挖和应用教材中较为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探寻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帮助学生借助课文内容理解劳动内涵,让学生在劳动中收获快乐,在学习中认知劳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有劳动能力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黄慧玲.新时代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平台的搭建[J].中学教学参考,2021(06):85-86.
[2]刘玮.劳动教育观念先行——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1):41-42.
[3]叶俊霞.劳动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入[J].中外交流,2020,27(24):102.
[4]陈维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单元的设计与实施[D].百度学术,2005.
[5]李馥萸.劳动教育融入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浅探——以德清职业中专“铸剑”劳动教育体系落实为例[J].职业,2020(26):87-88.
[6]黄慧玲.中职语文教学“五育并举”的策略[J].广西教育,2020(26):139-140.
[7]常永华.浅议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9(30).
[8]陆文忠.浅议把劳动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中[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8):199-200.
[9]陆文忠.浅议劳动教育与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J].內蒙古教育,2020(08):101-102.
[10]孟久儿.劳动教育要在融合上下功夫[N].中国教育报,2020-04-09.
【教改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时期劳动教育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GDZZJG2020260)】
黄振强,广东省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