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的细节分析
2021-01-03李颖超
荆轲刺秦王是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高中语文课本更是将《荆轲刺秦王》收录进教材,这里的《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全文站在同情燕国的立场上来叙述刺秦故事。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两次提及荆轲刺秦的故事,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简单表述“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而使王翦、辛胜攻燕。”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司马迁则详细叙述了荆轲刺秦的前因后果,为这个故事补充了许多细节。在《荆轲刺秦王》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参考有关史料记载,补充课本中未揭露的细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其中各个人物形象。
一、太子丹恐惧之下的必往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国家大势下,秦兵随时可能渡过易水,让太子丹失去最后的安身立命之所。自觉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己方的太子丹十分恐惧,将主意打到派刺客刺杀秦王上。语文课本上将此表述为:“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然而,根据《史记·刺客列传》中对荆轲记载,太子丹从秦国逃回赵国后就在筹谋刺杀秦王,并通过老师鞠武的介绍向田光请教刺杀秦王之事,田光以自己年老无法胜任转而推荐了荆轲。从自己的老师到田光,刺杀秦王的事情已经被三个人知道,如果再告诉荆轲,太子丹的恐惧又增加了:如果他们有人泄露了这个机密,恐怕等不到刺杀秦王,自己就要先被秦王杀死了。因此,在田光告别时,太子丹叮嘱道:“愿先生勿泄也!”为了解决太子丹的担忧和怀疑,田光将太子丹图谋刺秦的事情告诉荆轲后,就自刎而死。
当荆轲面见太子丹,除了接下刺秦任务,并无第二个选择。太子丹刺杀秦王的心非常坚决,除了自己信任的老师鞠武,其他知晓此事的人除了成为当事人,只能如田光一样赴死。因而,有了课本上的那句“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从田光自刎而死,荆轲除非立刻就死,只有刺秦一条路可走。加之,荆轲本人与秦国也有国仇家恨,他辗转多地本就有向秦国复仇的意向,与太子丹的打算不谋而合。
在《战国策》中,荆轲接受刺秦任务后,似乎很快就提出了“以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的刺杀计划,前去说服樊於期时甚至说出了具体的刺杀方式“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樊於期是将军,可以判断出这种情况下刺杀秦王成功率很高,所以愿意自刎献上头颅,让荆轲能顺利接近秦王。这样缜密的刺杀计划不可能是短时间内灵光一闪就能想出来,而要经过长期资料收集、分析、演算,才能想出这样足以施行、成功率有保证的计划。
因为荆轲刺秦故事的广为流传,很多人都以为荆轲是赵国人,毕竟赵国生死存亡之际,他站出来无视个人安危去刺杀秦王——无论刺杀成功与否,刺客都是必死无疑。实际上,《史记·刺客列传》荆轲的故事以“荆轲者,卫人也”开篇。荆轲出身卫国贵族,后来卫国被秦国吞并,荆轲便有意识地在秦国游历收集资料,并拜访盖聂谈论剑术,那时他也许就有刺杀报仇的想法了。因此,即使没有太子丹的恳请,荆轲最终也是要刺秦的。从赵国内外交困的处境和太子丹的恐惧担忧,到荆轲与秦国亡国灭家的仇恨,都注定了荆轲必须前往秦国复仇。
二、友人牺牲之下的必刺
上文我们讨论过太子丹和荆轲都有向秦国报仇的必然性,但报仇有很多种方式,为何最后偏偏是以刺杀这种方式呢?
于太子丹来说,正面战场上赵国摆明不是秦军对手,只能剑走偏锋。另一方面,秦王嬴政曾经在赵国为质,与太子丹关系融洽,后来太子丹到秦国做质子,继位的嬴政对太子丹态度轻慢,让太子丹非常憋屈,因此恨上了嬴政。正面不敌,与秦王又有私仇,所谓“擒敌先擒王”,刺杀秦王既可以解救赵国面临的困境,又可以一解心头之恨。如此方可理解太子丹为何如此积极为刺杀秦王奔走,甚至不思联合周围国家、振兴内政、抓紧练兵。以他一国太子的身份来说,行煌煌正道才是应有之义,谋求刺杀秦王只是小道[1],虽偶尔可以使用,但将希望全然寄托在这上面,可悲可笑!退一步讲,就算真的刺杀秦王成功,新的秦王继位后,为了平息民愤和稳固王位,首要之事就是兵锋直指赵国,为先王报仇。因此,以刺杀秦王为赵国解危就是个悖论,刺秦王的本质是泄太子丹的私愤而已。
于荆轲来说,刺杀秦王是一场对故国和亲友的盛大奠仪。文中有一处细节:“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历史太过久远,我们无从知道荆轲等待的人是谁,但在万事俱备的关头,荆轲愿意为他等待,可见在刺杀计划里,这个人是非常重要的,也从侧面说明荆轲对于向秦国复仇这件事蓄谋已久——短时间内找到一个合适的刺秦帮手并不现实,这个人必然是荆轲早早挑选并约定过的。联系刺杀秦王时秦武阳拖后腿的表现,荆轲原本计划的队友应该是这位友人。时人和后人分析荆轲刺秦失败时,认为荆轲身为文人剑术不精是刺杀失败的关键原因[2]。荆轲出身卫国贵族,从小喜爱读书和剑术。当时的贵族子弟,读书为主,因佩剑之风盛行,也会兼修剑术,所以荆轲会而不精于剑术这一点并不奇怪。他在制定刺秦计划时,肯定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找了一个精于剑术的人配合,补足刺杀短板。从刺杀现场,秦武阳发抖而转由荆轲献地图、图穷匕见推测,如果这位副手能够镇定一点,应该由他发起致命一击,荆轲则是从旁辅助补刀,如此刺杀计划才是万无一失的。偏偏因为太子丹不信任的催促,荆轲筹谋已久的刺杀计划出现了漏洞,功亏一篑。
三、深谋远虑之下的必死
刺杀秦王意味着什么?无论刺杀成功与否,都是必死局面,而且是死无全尸。正因为如此,所以太子丹才在临行前“疑其有改悔”。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虽然荆轲反悔的话也唯有一死,但是总不至于死无全尸,须知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死后留下全尸非常在意,认为不能留下全尸的人死后无法与亲人相认。太子丹以自己的懦弱虚伪来推测荆轲,觉得荆轲很可能在立刻死亡换得全尸和刺杀秦王被分尸之间选择前者,那他的刺秦王计划就泡汤了,所以他出言相激:“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而荆轲仿佛被激怒了一样,立刻就出发了。
荆轲是一个容易被激怒的人吗?公元前241年,秦国将卫国变成附庸国,荆轲失去家国;公元前227年,荆轲正式前往刺杀秦王。中间间隔的14年,从《史记·刺客列传》中可以发现荆轲一直流转各地:打听秦国信息,请教剑术,结识志同道合的友人。跟越王勾践一样,荆轲是一个为了目标可以蛰伏十多年的有胆有谋的人,这样一个人会被太子丹的一句话激怒?显然不会。那么,荆轲的激怒姿态就是故意为之,本来他刺杀秦王是为了给自己报仇,同时完成太子丹的嘱托,追求是尽善尽美;但太子丹的催促和怀疑,让荆轲的刺杀变成了献祭[3]——祭奠自己被秦军灭掉的家国。在此心态下,刺杀成功与否似乎也不再重要,那么就不必等待友人,多拉上一条人命了,所以荆轲借着太子丹的催促立刻启程。
刺杀秦王最后演变成荆轲的献祭之旅,还体现在另一个细节: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史记·刺客列传》中也有同样意思的表述: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就死前没有痛斥秦国暴行,没有诉说与秦国的国仇家恨,而是故意给太子丹拉满仇恨值。不用想也知道,刚经历过刺杀盛怒之下的秦王会有什么反应:恨不得立刻点齐兵马,把太子丹抓来千刀万剐。事实上,荆轲刺秦后一年,秦兵再次破赵,赵国只得献上太子丹的人头换取秦军临时退兵;荆轲刺秦五年后,赵国灭亡。
荆轲刺秦王失败后,他知道大势已去,自己必死,他想到了在赵国燕地的朋友——知音高渐离、伯乐田光等。自己刺杀失败后,秦王必定会迁怒他的亲友,为了转移秦王的仇恨视线,只好把太子丹拉出来吸引仇恨。况且,这場刺杀本就是太子丹一手策划的,荆轲最后的言语也不算冤枉他。如此细节解析下,太子丹对荆轲的知遇之恩之说也就不成立了。
从文本细节中品味经典故事,可以挖掘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荆轲,这个荆轲不一定符合史实,但一定是最符合文本人物形象的。无论如何,荆轲都是一个有勇有谋,能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的英雄人物。
参考文献:
[1]江渝.剑、匕首、筑和地图——暨论器物美学的三重内涵[J].美与时代(下),2021(07):30-33.
[2]曾庆培.永远不要低估对手——《荆轲刺秦王》的一处细节探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21):160.
[3]章桂周.一场矛盾重重的刺杀——读《荆轲刺秦王》[J].语文教学之友,2020,39(10):31-33.
李颖超,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庆第四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