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01-03张昊雁刘皆谊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47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新工科课程思政

张昊雁 刘皆谊

[摘 要] 在隐性教育理念下,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具有某些一致性,理应成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承担主体,发挥沉浸式教学的功能。以“中国居住文化”教学实践为例,认为文化自信/家国情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运用是思政元素挖掘的两条主线,并综合专题案例、提炼升华、逆向诱辩、写作训练等教学方法将其与专业知识相融合,以期为理工科通识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工科;通识教育;课程思政;中国居住文化;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立项课题(思政专项)“建筑学一流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2020070);2021年度苏州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特色课程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 张昊雁(1985—),男,安徽芜湖人,工学博士,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讲师、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聚落形态与遗产保护研究;刘皆谊(1973—),男,台湾台中人,工学博士,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设计及其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7-0050-04    [收稿日期] 2021-05-29

通识课与专业课,是新工科视野下理工科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两大要素[1]。不同于专业课较强的工具性,通识课的非功利性显著,更专注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个人潜能,培育其探索精神和学习的主动性,“将深藏于知识表层的符号和内在结构之下的道德及价值意义与学习者的个人经验、生命体验建立生成关系,通过转化促进学习者的精神发育”[2]。可见,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精神天然地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因其更适合双向互动的课堂方式,相较于专业课与思政理论课,更应成为强调隐性教育的课程思政实施主体。同时,课程思政也可以推动通识课程的创新改革,提高课堂感染力和价值引领高度,避免出现空泛平庸化、过度专业化以及去价值化的实践误区[3]。

S大学是以工科为主、住建部与江苏省共建的高等学校,建筑学、城乡规划及风景园林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新版培养方案中,除“4+1”的思政教育、英语、体育等公选课之外,还设有“中国居住文化”“建筑美学概论”“吴文化概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体现专业与地方特色、“工文渗透”的通识博雅课程。其中,“中国居住文化”是面向二年级本科开设的选修课,共16学时计1学分,初衷是为后續的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等专业课扩展视野和前期铺垫。

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立足课程定位与内容,科学合理地挖掘思政要素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首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一线教师进行思政教育改革实践的依据和参考。《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内容重点、教学体系以及各学科专业课推进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公共基础课”[4];其次,在“同向而行、相互协调”的大学思政课程体系中,思政课程—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自然科学专业课程分别承担引领—浸润—深化—拓展的功能[5]。其中,思政课与专业课的目标和内容是较为清晰的,前者重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后者更适合突出职业素质和科学精神,例如工匠精神(工学)、科学思维方式(理学)、“三农”情怀(农学)、医德医风(医学)。而通识类课程的教改使命强调浸润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更为广泛、形式更为多样,更注重全过程和隐性。

“中国居住文化”作为“中国”系列课程的一部分,自然以讲述中国故事为主,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示中国“各时”“各地”极富特色的居住形态,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在认识多样性的基础上,上升至对统一性的思考,充分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6]的精神内涵,培养以“尚合和、求大同”为核心的家国情怀。同时,作为面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学科的通识课,一方面以“空间”“形态”作为观察对象;另一方面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进行逻辑推理,例如观察当代居住空间的政治性与增殖性,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批判性思考。最后,从当代侧重微观叙事的话语范式出发,树立“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人文精神。对于居住形态,不仅使用概括性的图式语言进行描述,更多地考虑以空间为背景,凸显当时人的行为或日常生活,做到“见物”又见“人”,了解形态生成逻辑的社会约束,具体内容概括见表1。

二、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模式

根据高校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和思政内容,“中国居住文化”综合多种策略推动学生进入学习情景以达成价值引导和渗透的隐性效果,主要包括专题例释、提炼升华、逆向诱辩和写作训练等。

(一)专题案例

例释教学通过文字、视频、音频、图片,具体展现某一类型居住空间的形态特征,再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空间观揭示形态背后的生成逻辑及其意义。较之原理说教,更为生动、直观与形象,易于将学生引入具体情景之中激发兴趣与思考,从而下意识地运用现象—本质、形式—内容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与方法论。在“中国居住文化”教学设计中,例释遍及各个章节,涵盖从建筑到聚落群、从住宅到园林的各种尺度、各种类型,以及视频、动画、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从而达到“浸润”与“全过程”的思政教育效果。

在传统民居中,详细介绍了北京四合院、山西宅院、皖南天井院、陕北窑洞、福建土楼土堡围龙屋、五邑碉楼、蒙古包、朝鲜草屋、维吾尔族阿以旺等民居的形式以及环境特点。为克服巨大空间跨度带来的陌生感,更快地切入地方情景,每个案例均配以极富地域特色且易为青年人接受的视觉与听觉形式。通过重新观看《大宅门》《大红灯笼高高挂》《天下徽商》《让子弹飞》等知名影视作品片段,将原本退为舞台背景的建筑空间置于前台,发掘空间形式特点及其与地域日常生活的关联,再配以地方音乐,如《华阴老腔一声吼》《爱拼才会赢》等,通过“移情”在建筑与音乐中发现其内在的一致性。

对于无遗存的历史案例,多采用文字与图片的传统形式还原典型日常生活场景,而非对“器物层”的着力描述。这种将建构权交还给听众、激发想象力的课堂实践能较好地活跃气氛与调动积极性。例如,基于《开元礼》记述,以图文说明、现场演绎的方式生动再现唐代“婚礼见舅姑”“冠礼加冠”“丧礼哭位”等礼仪场景,使学生在直观感受空间形态与人居活动紧密联系的同时,加深对古代礼制文化的体会。

(二)提炼升华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通常需要在案例基础上提炼升华、启发点题,以完整合理的逻辑实现观点输出,避免口号宣言或广告植入式说教的不适。对于唯物辩证法等较为抽象的原理,应点明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偶然与必然等基本范畴在案例中的具体形式,转抽象为具象,以熟悉的事物揭示二者的辩证关系;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应积极进行横向对比(国内区域对比与国内外对比),分析各类居住形式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深刻体会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统一性。

在“传统聚落体系涌现”章节中。首先,在展示长城沿线风姿的同时,提醒学生联想国歌、国徽以及其他优秀艺术作品中的长城形象,由此引申出中华民族在历次救亡图存中表现的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结合当前西方对中国的围追堵截,鼓励学生直面困难、艰苦奋斗,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其次,随着长城战争模拟的演示,指出“现象”是在农牧过渡带出现的一种不同于州县的聚落聚集方式,“本质”是防守方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消除入侵并兼顾效率与成本。“内容”是不同规模的屯兵聚落,“形式”是分层放射状结构。“偶然性”是随机的入侵位置和防守方初始布局,“必然性”是最终形成一种高效、动态的防御图式。每一对范畴的具体形式都是对立的,但同时也是相互依存的。最后,在长城是农牧博弈结果的观点基础上,阐述清代的大一统宣告了长城的终结。结合走西口的历史事件,说明曾经作为隔离的长城最终成为民族融合、地区发展的枢纽,呼吁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形成多元统一中国的大国格局。

在领略各地传统民居之余,引导学生总结传统民居的普遍共性——对当地材料、技术、文化、生活的积极回应。指出相对于知名工匠设计的府邸,传统民居更像是一种没有建筑师参与的建筑,它的形成完全植根于先民的生产实践。呼吁建筑、规划、园林专业学生要尊重人民的智慧、倾听人民的声音,切勿孤芳自赏地追求“奇奇怪怪的建筑”。

(三)逆向诱辩

不同于提炼升华,逆向诱辩可谓开门见山,主动以“流俗立场、对立观点、负面事件作为切入点,深度剖析缘由,竭力维护理论和原理的科学性和合法性”[7]。当代中国社会话语已经从关注宏大叙事过渡到微观叙事,大学生的话语接受特点也相应发生了转变,大多对固定、单一、权威的话语形式有抵触,而边缘化、平民化的逆向话术则能较好地適应该特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观点接受度。

在讲述中华文化多元统一时,专门将网络论坛盛行的“崖山之后无中国”说法进行课堂辩论。期间不是从正面的历史和理论去反驳,而是引导学生顺着该逻辑进一步思考——如果宋代之后就没有中国的话,那现在的我们是谁?在身份困惑之余,提出该问题的本质,即究竟何为中国。中国文化不能窄化地等同于汉族文化,而应从整体和体系的角度理解。在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各个区域都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这在敦煌壁画中能清晰地看到融合。因此,宋代之后的元代、明代之后的清代自然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民族建筑/聚落也是中国居住文化的瑰宝。

(四)写作训练

写作是通识类课程的重要构成,是思维的外化。不同于命题式作文,“中国居住文化”采用主题式写作形式,通过课堂知识及课下文献调研,基于个人兴趣及研究能力自定题目完成。要求以“身边的居住文化”为写作情景,观察个人生活经验中与居住相关的人工或自然的空间或物件。写作任务在首课即完成布置,其后8个教学周内分为两个阶段,各产出一篇文章:前4周侧重于形态特征的把握;后4周则鼓励从形态与逻辑、形态与居住等方面提出创造性的观点与论据。每个阶段均以1个课时挑选代表性文章,经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自我复盘等环节,反复修改形成终稿。在2019—2020学年选修完成的学生中,终稿主题均紧紧围绕“日常”“居住”,选择以宿舍、家屋、社区、家具等作为对象,个别超过尺度的选题在第一阶段被劝说换题,因此基本达成见“物”又见“人”的人文精神目标。

三、结语

为了与“中国古代建筑史”“居住建筑设计原理”等专业课有所区别,“中国居住文化”自开设伊始就明确了以观念引领为主、知识掌握为辅的教学目标,而这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一方面坚定了课程改革的方向与信念,另一方面更利于系统与全面地进行课程思政理论、实践的学习与交流。经过多年的探索,该课程在学生评议与督导评议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并且作为学校思政改革的成果之一得到《光明日报》[8]《中国网》等媒体的报道。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初次尝试了线上教学模式,在发现平台优势之余,深刻体会到线下交流在课程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即教师表情、肢体、语言的感染力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共情。

参考文献

[1]曹柳星,贺曦鸣,窦吉芳.“新工科”视角下“课程思政”实践——面向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的主题式通识写作课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24-30.

[2]伍醒,顾建民.“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9(3):54-60.

[3]董博.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课程思政”进路研究[J].江苏高教,2020(12):95-99.

[4]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2020-06-01)[2021-04-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5]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6]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C]//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773-785.

[7]曹峰.“正向话语”讲述与“逆向话语”诱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学生政治认同[J].当代青年研究,2017(5):23-28.

[8]苏雁,徐燕华.思政小课堂“牵手”社会大课堂[N].光明日报,2020-06-15(8).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新工科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