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优化路径探微

2021-01-03丁梅

兰台内外 2021年34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档案管理

丁梅

摘 要: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民众的身体健康备受关注,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了解居民身体健康状况、个人信息以及医疗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在抗疫过程中更是担任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无论对于个人健康管理还是社会长远发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都是重要环节,故本文将主要从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内涵出发,简要论述其重要性。针对我国目前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以期促进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更好地管理。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档案管理;优化路径

随我国新医改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国家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以不断加强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在抗击2019年爆发的波及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对于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是我国打赢疫情防疫战的关键一环。社区的居民健康档案资源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撑与抗疫基础,充分证明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不断提升我国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对于未来居民与国家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优化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是相关社区工作人员以及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但就目前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其还存在一系列有待完善的地方。居民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上的缺陷都在阻碍着我国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过程。笔者将针对上述具体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以供参考。

一、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概述

早在2009年我国就开始了建立统一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进程,这是我国社区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接下来,本文将对居民健康档案的概念、构成以及其管理特点进行简要论述。

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构成

所谓居民健康档案是指以我国各居民社区为单位,围绕居民进行建档,并针对建档对象的身心健康发展状态进行有效记录,不断实时更新进行保存以形成档案管理的工作。一般来讲,居民健康档案主要可以个体、家庭和社区三个方面来进行分类。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就是在个体居民健康档案以及家庭居民健康档案的基础上进行的汇总整合。因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基本可以涵盖个体以及家庭居民健康档案,并在居民健康信息的基础上对社区的基本卫生情况进行资源整合管理,从而成为新时期社区管理的重要资源以及后续居民就医以及国家制定、实施相应政策的有效参照。具体来讲,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构成主要包括居民的基本人事信息、病历记录以及体检单等。上述构成同样都包含在个人健康档案以及家庭居民健康档案之中,只是社区以更加广的涵盖范围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管理,以便于相应工作的开展。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特点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作为我国社区管理的一项重大管理突破,同样属于档案管理服务工作范畴之内,但又明显以社区为管理单位,具有其特性。从社区居民的建档、后续对居民健康档案的利用与维护上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体来讲,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在管理对象、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目的上都具有其特点。首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管理对象具有特定性,不论职业、性别、年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以社区居民为对象主体。只要在城乡居住地居住时间达半年及以上者,都可以去往当地的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申请建档。其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手段较为灵活。通常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以及常住人口类型及其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因而针对不同社区的具体现实状况,相关服务中心都会因地制宜,在相关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以适应社区发展,故其管理手段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最后,其管理目的的服务性。这一点自不必加以赘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毕竟属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范畴之下,其最终目的都在于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服务。

二、当前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居民对其认知较少,重视程度不够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以社区为单位,管理对象以全体居民个体为对象,因而居民个人的重视程度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直接相关。但就目前我国相关研究调查数据来看,很大一部分居民对于健康档案信息的认知较少,对于个人建立健康信息档案重视程度不够。这一问题突出表现两个方面。首先,就地区来讲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农村及边远地区。其次,就居民个体来讲,则指向年龄较大的老龄人以及科学文化素养较低的部分人士。这一问题直接造成社区居民的建档工作难以推进,进而阻碍后续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具体来讲,其引发原因就在于相关服务中心的宣传力度较差,不能使居民了解到健康檔案的切实效用,完全凭借主观臆断去猜测健康档案的基本信息。以至于,直到现在部分老龄人还存在着只要不体检就不会有毛病这种讳疾忌医的心理,从而拒绝申请建立健康档案。

2.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较低,管理水平低下

就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来看,这一工作具体始于2009年。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从具体的工作开展来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主要由基层医务人员等非档案管理专业人员进行。首先,基层医务人员除了进行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工作之外,还需要负责居民日常的基础医疗、保健防护等工作,工作量较大且人员数量较少。其次,由于管理人员一般都是非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手段、管理目的以及管理标准认识较为模糊,因而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具体实践水平都较低。此外,部分地区的档案管理工作者流动性较大,采用外聘退休医务人员。在对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管理时,过于专注档案管理,忽略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医疗属性。在对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管理存放时,未能将其进行专门性,如针对老年常见疾病、孕妇身心状况或慢性疾病等医疗属性的分门别类,在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理念上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3.缺乏健全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由于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以社区为单位,各社区的具体状况又常因具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生活方式不同。因而,在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制度规定时,通常只是在大的范围内予以规定。对于具体的档案建立、管理上留有较大的自主性。这一方面促进了档案管理手段的灵活性,与此同时也为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与缺乏规范性。从而导致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在居民信息的收集上容易出现遗漏或缺失状况,在对信息进行查阅时也容易出现查阅流程不规范,从而导致工作量加剧甚至信息丢失的状况发生。上述问题都会严重阻碍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从而降低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此外,对于电子档案信息,现如今仍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规定,对于电子信息档案的输入、建档、存储以及查阅都缺少相应的依据。

4.居民健康档案资源的利用率低下

对于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其最终目的在于档案资源的利用。但就目前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工作现状来看,大部分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目标仅仅停留在对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以及后续查阅上,对于健康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具体表现在,无法从居民健康档案中提取出有效信息,不能有效针对老龄人的慢性疾病、孕妇的健康状况等做出相应措施。对于城乡流动人员来讲,由于外出务工或求学而导致人口流动,但相关健康档案信息却未能随着进行调整。从而使得部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成为无效信息,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此外,部分社区过分追求建档人数而不能在后期进行有效的档案追踪所导致的档案资源浪费,也是目前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利用率低的一大主要原因。这些现象都在阻碍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5.居民健康档案现代化水平较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成为新的潮流,一切都在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但就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来看,仍停留在以往传统的信息收集整理方式。尽管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采用电子居民健康档案来对居民健康信息进行存储,但对于信息档案的收集、整理以及更新仍存在缺陷。具体表现在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于平面化、单一化,无法对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及时跟踪处理。与此同时,对于现代新型技术产品的运用不足,不能切实将互联网的效用与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有效结合,部分社区缺少必要的计算机、扫描仪等基础设施。此外,对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地区限制较强,不能通过互联网建立网上数据库,进行线上数据分析管理从而实现地区间的迅速信息交换利用。

三、优化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路径分析

1.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思想重视程度

针对居民认知较低,重视度不够的问题,必须要不断加强相关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思想重视程度。具体来讲,可以从社会、社区以及居民个体三个层面来进行划分。首先,是社会层面,可以通过报纸、微信公众号以及电视广播等多媒体进行大规模宣传,使大众充分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及作用。其次,是社区层面,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社区内进行相关宣传教育,使居民切实体会健康档案的功用与价值,减轻居民的抵触情绪。最后,针对特定的居民群体,如老龄人,可以采取特定的方式进行宣传。比如,通过志愿者或者义工上门宣传,对其进行细心详尽的相关知识科普讲解,使其充分了解健康档案的信息,从而带领其自觉参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总而言之,必须加强相关宣传教育,从思想层面提升对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视度。

2.加大相关投入,组建专业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队伍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发展。因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不断加大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力以及资金投入。首先,可以聘用专业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从源头上提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其次,可以通过定期组织相关的专业知识讲座以及业务培训活动,并配以一定的奖惩机制,从而促进相关工作人员的学习热情,提升其专业素养。最后,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科技的便利性,通过微信、腾讯会议等平台组织线上学习,提升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总而言之,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与相关人力资金投入,可以有效提升相关工作者专业性,组建专业的管理队伍。

3.不断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由于目前我国各社区的发展状况不一,因而对于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制度管理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因而,优化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具体来讲,可以以我国当前的社会公共卫生建设体系为基础,才能够从社区发展的现状出发,制定相关管理标准。首先,必须对居民健康档案的个体进行细致划分,将档案的医疗属性纳入考量范围。针对不同的疾病进行分门别类,以便于后期管理。其次,可以以家庭为建档单位,提升建档的效率。最后,针对电子档案必须建立相应的参照标准,为电子档案信息的录入以及管理、查询提供依据。

4.转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提高资源利用率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不仅仅要求建立健康档案,收集居民健康信息,确保其完整性、真实性与留存就可以了,必须对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利用。首先,是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转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将健康档案信息作为后续服务工作的开展前提而非结束,要不断致力于通过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优化相关医疗环境,改善以往公共卫生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其次,应该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与政府机构的政策制定与实施相结合。就疫情的防治开展工作来看,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致力于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此外,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作为衡量我国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应该通过将居民健康档案与各医疗机构有效结合,从而更好发挥居民健康档案应有的作用。通过为医疗机构提供居民真实的健康档案信息,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服务水平。

5.与时俱进,推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

在新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时代潮流,与互联网的高效结合有利于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首先,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应购进应有的电子计算机、扫描仪等基础设施,以便后续电子档案信息录入、整合、调档查阅等工作的进行。其次,可以通过运用科技信息技术,构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处理平台,实现对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高效分门别类,依据建档人的年龄或病症进行划分,以便于后期就医等问题的处理。与此同时,还应该重点關注对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与隐秘性建设。通过设定电子密码、权限管理等,维护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安全性。最后,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信息传递的迅速特点,将电子档案信息与各医疗机构的数据库进行有效结合,为建档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四、结语

做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个人健康管理与社会长远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而当前的相关管理中,还存在居民对其认知较少、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较低、缺乏健全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利用率低下、 现代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对此我们可以从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思想重视程度;加大相关投入,组建专业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队伍;不断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这些方面着手,从而优化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促进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丁 文,陈 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与规范化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

[2]赵 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与社区健康档案管理水平提升研究[J].北京档案,2020

[3]郑伟伟.电子健康档案共享的实现策略[J].档案管理,2021

[4]聂云霞,陈烟然.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建设:问题与措施[J].档案与建设,2021

[5]马 蔷,胡 玲.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档案,2019

[6]赵西婷.唐山市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及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9

(作者单位:菏泽市传染病医院)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与改革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结构化面试困境及优化路径分析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